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

賈詡主動請纓自然不會是他有那種願意爲國分憂,報效朝廷的志向,如果有他就不會是歷史上那個低調做人,算無遺策,審時度勢,精於明哲保身的鬼才。

他這一次主動請纓,自然是看出這一戰漢軍必勝,鮮卑必敗,畢竟如果按他的思路一部部推理,賈詡實在想不出如今內亂無比的鮮卑,在沒有絕對的情報下,還如何能夠戰勝漢軍。

因此,這纔有他主動請纓,隨軍出征,爲了就是要靠着滅國大功,直接在仕途起點就飆升,別看他似乎淡泊名利,可是越是這樣的人越對名利看得重,而他最想要的是官位,是那三公的官職,這是每一個士人都夢寐以求的高位,所以這一次賈詡無論如何也不能低調,有大功不取,怎麼對得起他的腦袋?

劉宏和賈詡在西邸商討漢軍北征出塞滅鮮卑的軍事行動時,作爲被討論的當事人,伏泉此刻卻是在不其侯府裡,做起了漢代一個家族新一代接班人的職責。

不其侯府書房裡,伏泉正手抱一個女嬰,一邊逗弄這纔剛剛數個月大的的小孩兒,一邊詢問着面前正恭敬站在他面前的伏德、伏雅兩個堂弟問題,他作問,兩個少年堂弟做答,不敢對他這個大兄有任何不敬。

“《論語·子張》有言,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此意何解?”伏泉拿着手指**懷中小孩的嘴脣,看着是慈祥無比,可是嘴中卻有一股長兄如父的嚴厲果決,冷冷問道,這一句是對伏德說的。

話語出口,便將對面那如今業已十六歲,已經不再扎角的伏德,嚇得腿上就是一哆嗦,畢竟伏泉上過戰場多時,身上的那股殺伐之氣,可不是他父親伏完那樣說話嚴厲,實則是外嚴內寬的的柔弱性子能夠比擬的。

只是,大兄伏泉已然發問,這伏德自然不敢不答,便見他唯唯諾諾的拖沓着話語道:“仕優則學,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也。學優則仕,行有餘力,則可以從仕也。”

“《論語·泰伯》有言,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此意,亂字何解?”

“亂者,治也。”

《論語》之後又問《詩》,再問家學《今文尚書》,堂兄弟倆人一問一答,時間飛快流逝,轉眼已經問了約有小半個時辰,伏泉所問,伏德皆回答得有理有據,足可見其深得伏氏家學真傳。

“嗯,倒是不錯,以後除了看書,兵書亦不可落下,吾入仕從軍數年,深知大漢內外亂事繁雜,汝若出仕,兵事一道,不可荒廢,待會吾令人送《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去汝房中,日後切記多加研讀。”

“兵、兵書?”

“嗯?”伏泉反問一聲,聲音裡帶着命令語氣,似乎伏德不答應,他就要給這堂弟好看一樣。

“可、可是父親只令吾等通讀儒經,兵書就……”

“從父那裡,不需爾操心,吾只問爾,讀否?”

“諾!兄長教誨,弟不敢不從。”伏德當然不會逆了伏泉意思,反而因爲伏泉的話十分欣喜的回道。畢竟他心裡也對自己這年少屢立戰功,威名遠傳的堂兄佩服崇拜得緊,用後世的話說就是直接視他爲偶像。

特別是他這堂兄不以家學今文學爲出仕之基,反而是以家族裡世代都沒有出現的軍功爲官,這可是十分激勵着伏德,畢竟只要是個男兒,少年時候都有一個成爲將軍,在沙場上立功名揚天下的美夢,現在伏德正是中二幻想的年紀,自然在聽到自己兄長勸誡自己多讀兵書十分歡喜了。

見伏德如此答應,伏泉也是微笑點頭,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他也怕自己這堂弟犯二,非要繼續苦學家學,和自己那從父伏完一樣,只會作學問,皓首研讀儒經,那樣可就不好了。

畢竟,伏泉深知未來黃巾之亂後的漢末亂世的可怕,雖說琅琊伏氏家族現在有了自己的崛起,未來應該不會和歷史上那麼慘,被曹阿瞞滅族,但也不能不多做準備,以備不患。而這次回京,看到自己已經束髮,準備入太學讀書幾年,之後出仕的堂弟伏德,伏泉一下子就明白自己該作何準備了。

自然是培養自己家族在軍事上的人才,終究未來是亂世,儒學只能在盛世立足,亂世當用重典,以軍事稱霸,說到底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有人有兵才能保全家族平安。而且,伏泉也在想,就算自己日後能夠稱霸一方,但是誰知道自己會不會出亂子,這時候自然需要未雨綢繆了。

終歸自己現在無子,也不知道劉堅肚子的是男是女,就算是男孩子,現在培養,也趕不上那亂世,因此在家族裡提前培養自己的接班人就勢在必行。這樣,一旦自己出了什麼事情,自己麾下的文武也會知道該效忠誰,他只需要知道效忠伏氏便好,之後,就算自己不在,伏氏也會有後人保證自己子女親眷的平安。

當然了,現在伏泉還年輕,未雨綢繆選擇一個接班人,也似乎爲時過早。但是,讓宗族子弟學習兵書,卻是必須的,想想曹魏、孫吳,能那般崛起,和他們宗族子弟出現那麼多軍事人才不無關係。

曹魏就不提了,在曹操前期崛起時,曹家、夏侯家所供應的宗族人才中有名有姓的,能夠立傳的都有不少了,而孫吳也不用提,孫策、孫權這兩兄弟就不簡單,孫氏宗族裡雖無大將之才,但是涌現出來的合格的良將卻是不少,只是相對於曹魏的宗族人才供應而言,看着就是差了許多了。

而到了蜀漢,這個漢室餘脈能夠崛起,卻是劉備漂泊半生,一路賣苦,彙集了南北各方人才,最後再腹黑佔了同宗基業纔有的實力。甚至蜀漢後期,劉氏竟然沒有多少像樣的宗族人才,完全靠着巴蜀一地的人才供應,一力支撐國家運行,甚至諸葛亮後來也要降服姜維來選擇接班人,與曹、孫兩家相比真是差的太多了。

想想看,若是劉備從一開始,就有着和曹、孫兩家的宗族人才一樣的人才供應,恐怕也就不會那麼晚才成事了吧。

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楊璇誰人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十三章 獎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二章 伏完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九十六章 到任
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楊璇誰人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十三章 獎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二章 伏完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九十六章 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