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

有時候,伏泉覺得,人才過多也不是好事,畢竟人才過多的時候,對於統治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你都不知道如何去選擇和任用。

而若是老、中、青三代都有許多可待發掘的人才時,那就更加可怕了,特別是現在,後世三國最出名幾個大才,都在這裡,也讓伏泉有些煩憂,現在他該如何安排他們,終究若是這些人雖然還是少年,但以後不能爲自己所用的話,那也將是一大禍害。

因此,趁現在他們年紀小,測試一下他們的心性脾氣,也是日後伏泉如何使用他們的重要依據。雖然,伏泉對於他們歷史上的很多事情,都十分熟悉,按理來講,根本不需要多走這一步,但是,歷史流傳還有史書記載,無論如何都會有偏差的,要想真的瞭解這些人到底如何,還是親自試驗,才能知道。

“來人,去將孤於涼州所帶西域葡萄酒取來。”略一思索,伏泉看了眼楊修,想起一事,對身邊衛士道。

“諾!”

作爲伏泉親衛頭領,典韋帶人領命而去,而隨着伏泉那話說出,在場不少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伏泉身上,心裡面,卻都是在想着伏泉所說的葡萄酒。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葡萄酒來自西域,中原雖傳入葡萄,也有人嘗試以此制酒,但畢竟有着葡萄質地、釀造技術等等的不同,所製造之酒與西域相比,相差太遠。

然而隨着西域被阻斷後,在中原地區,已經很難見到西域所產葡萄酒,能夠見到,無不是有人歷經萬難,從西域走私過來的。

因此,此時每一罈西域所產葡萄酒,無不珍貴之極,當年孟陀能用一斗葡萄酒讓愛酒的張讓爲其與皇帝說情,換來一個涼州刺史的位置,也正是因爲葡萄酒之珍貴。

否則,若非是葡萄酒太珍貴了,以張讓當時權傾朝野的大宦官身份,他什麼樣的奇珍異寶、山珍海味沒見過,何至於爲了一斗葡萄酒,就爲孟陀去向皇帝求一個一州之主呢?

現在,伏泉說要拿一罈葡萄酒,自然令得衆人注意無比,而以伏泉的身份權勢,他們知道伏泉這裡決然沒有假貨,肯定都是西域正宗的葡萄酒。自然,對於在場之中,只聞酒名,卻根本沒見過的衆人來說,那葡萄酒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了。

很快,典韋便帶人,將那一罈葡萄酒送來了,這是伏泉昔年執掌涼州時,派人私下裡和韓遂做交易所得,他又不傻,去找那些專門冒險去西域走私的商人買這酒,有一個好的“合作伙伴”在西域攻城略地,他幹嘛去白花冤枉錢。

至於伏泉在西域的“合作伙伴”,自然不是會別人,就是那被他趕到西域的韓遂,如今這老傢伙,已經帶着原本竄逃的殘部,連滅幾個西域小國,自成了一派戰力不俗的實力。

這是伏泉可以預料的,也可以允許的,畢竟,他當初容忍韓遂帶人去西域,還不就是希望用他作爲突破西域的敲門磚的,只有韓遂在西域鬧得越大,把那些有二心的異族全部剷除滅國,這樣伏泉日後不論是在此請皇帝封侯國,還是就此把西域收回中央,由中央朝廷控制,無疑都會變得簡單可控很多。

而伏泉和韓遂做交易,僅僅是走私一些刀劍甲冑之類的基礎軍械,給在西域,需要對抗西域其他國家聯軍,正不斷徵兵的韓遂而已。

當然,爲了以後的安穩,伏泉是斷然不會給韓遂什麼牀弩、強弩的強力武器,畢竟,韓遂這這傢伙只是伏泉的棋子而已,不是忠心的臣下,即使他做的事情對自己有利,但伏泉也要注意他,終究誰也不知道這傢伙的野心到底多大。

葡萄酒已經上來,剩下自然該進入正題,伏泉望了眼觀望自己的諸人,發現不止是諸葛亮、司馬懿、周瑜、楊修這些才學少年,就是同來的考究學問的馬超、孫策等人,此刻都是坐在自己席位上,呆呆的看着那葡萄酒。

院內酒香四溢,就是伏泉自己都有些受不了,更何況是他們,雖然他們可能年齡小,有的人甚至還不喜飲酒,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會被這珍貴葡萄酒所吸引。

微微一笑,伏泉命人取來筆紙,然後直接提筆,在酒罈上豎行寫下了“一合酒”三個字。

寫完以後,伏泉將酒罈置於案上,而後眼神縹緲的望着諸人,不發一言。

未幾,似乎是早有預謀般,便見諸葛亮、司馬懿、周瑜、楊修四人,幾乎同時一聲不吭地上前,而後伸手去抓那酒罈。

這一情況,出乎伏泉預料,同時也出乎前來搶酒罈的四人預料,四個年紀大小不一的少年,像是不敢相信一樣,互相看着對方,似乎他們不明白怎麼會有人能和自己一樣,做出這同樣的動作,並且誰也不讓誰。

很快,作爲四人之中,性格一直最活躍的楊修,突然出聲道:“諸位,如今酒罈難分,吾等不如取來耳杯,再共飲如何?”

“善!”周瑜點頭道,而司馬懿、諸葛亮都未出聲,但是他們的行動卻是沒有變,只見他們都跟着楊修、周瑜二人走回自己席位取來耳杯。

讓伏泉注意的是作爲四人之中最年長的司馬懿,竟然是最後一個取耳杯的,不由面色陰沉了一下,沒想到他在這方面都如此隱忍不出頭,或許剛纔突然搶奪葡萄酒,也並非他的本意,不過是少年人想要展露才華,一時頭腦發熱而已。

在一旁守衛的典韋,見四人如此胡來,似乎想要先伏泉之前喝這珍貴葡萄酒,便看了眼伏泉,就準備出列,制止他們。

只是,隨着伏泉餘光一瞪,典韋只能退下,而在場其他目睹司馬懿四人搶酒罈,又準備回返取耳杯的事情,皆是有些驚恐而又面面相覷。

他們都以爲這是幾個少年不知禮數,纔有這樣的舉動,當下便有親人朋友想要阻止這四個少年的胡來,可是如今這場景,在伏泉注視下,他們也抽不得機會去告誡,不由默默爲他們祈禱,希望他們的胡鬧之舉,別惹的驃騎將軍不快。

一番忙碌,很快這四人都取了耳杯,返回伏泉案前,而後都大大方方地提起酒厄,從酒罈裡舀了一勺酒倒進耳杯中。

之後,他們就各自往嘴裡灌了一杯酒,然後都是意猶未盡地大聲讚道:“好酒,真是好酒。”

許是葡萄酒不似中原烈酒,味道醇美,伏泉發現,就是諸葛亮這個在酒席上喝酒甚少,像是不勝酒力的幼童,在喝完以後,也都流露出享受的神情,不由覺得有趣之極。

伏泉認真的看了眼四人,喝完酒後的四人都是一臉毫不在意的站在自己面前,似乎根本不怕自己一樣,也是令得伏泉暗自稱奇。果然,凡是不尋常之人,多數人從小就有不尋常的膽識,一般人都做不到如此。

面前四人,家世都不差,而且不止學識不錯,這長相還真是一個賽一個的帥哥,也不知四人這才學加樣貌的結合,會讓在世多少同齡人氣死。

毫無疑問,四人之中,司馬懿最長,也最高大,只是,這高大的有些過分,伏泉覺得司馬懿的這身高,完全比一般成年人還要高大。

不過,很快,伏泉想到司馬懿兄長司馬朗,也就釋然了,一切也只能怪他司馬家的基因太好。

司馬懿大哥名司馬朗,業已成年出仕,取字伯達,說來也是名動京師的才學俊秀。

據說司馬朗九歲的時候,有客人拜訪,那人當着他的面喚其父表字,漢代不僅不能當着兒子的面叫父親名字,甚至連字也不行,年九歲的司馬朗說輕慢他人親者,不敬己親,客人乃鄭重道歉。

到了十二歲,司馬朗試經爲童子郎,監試者見他身材高大,認爲他隱瞞年齡,爲司馬朗斥駁。事實也確實如此,河內司馬一族和汝南袁氏一族一樣,人人身材高大,面如冠玉,基因之優良令人稱羨。

想到司馬家不知基因好,而且族內才俊也是輩出,就是司馬懿八兄弟,雖然現下不少人還是幼童,但日後都各有成就,被人成爲“司馬八達”,也就不得不說司馬家的家學深厚,而有此助力,也難怪司馬懿日後能爲晉朝,奠基那麼多基礎了,畢竟司馬家族在此之中,出力甚多。

周瑜不用提了,伏泉的老熟人,如今也長成了束髮的少年郎君,以伏泉和他的熟悉度,他做此事,伏泉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現在看周瑜,伏泉心裡總有點害怕,或許是他把這傢伙未來的老婆給提前搶了的緣故吧,就像伏泉見孫策一樣,不知爲何,會怕這兩個都沒出仕的少年郎。

而楊修的話,伏泉就更不好奇他看出自己意思,畢竟他今日所爲,也不過是用了真實歷史上楊修在曹操的“一合酪”來測試而已。

對於此人,伏泉覺得他若是日後使用,還得細細斟酌,倒不是因爲楊修的結局,他又不是曹操,疑心病那麼重。

真正讓伏泉不敢用楊修的原因,卻是他父親楊彪,畢竟,作爲現在朝堂之上,世族豪強的帶頭大哥,楊彪可是仗着帝師身份,處處和自己爲敵,他就是想重用,也很難,誰知道日後會出什麼幺蛾子?或許,只有等世族豪強徹底明白現實,纔是伏泉放心重用楊修的機會吧。

至於諸葛亮的話,卻是讓伏泉有些失望,畢竟,這是那個名傳千古,後世傳的神乎其神的號稱“臥龍”的男人!

是那個自比管仲樂毅,對劉備一言定三分天下,聯孫抗曹的戰略家!

是那個苦苦支撐蜀漢一隅之地,令三國實力最弱之蜀漢,內政不崩盤,甚至還能屢屢北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內政家!

只是,很顯然,現在才扎着羊角的諸葛亮,雖然喝酒的樣子有些看成,而且才華也自小張顯,但比起伏泉心中的那個諸葛武侯,還是差了不少!

或許,這正是所謂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吧!也不知,這一世,在自己手下,這位徐州琅琊的同鄉,會有怎樣的成就?

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夠彌補諸葛亮在戰術上的缺陷吧,畢竟,不可否認,在戰略上諸葛亮控制蜀漢是對的,可是,在他北伐的戰術上,確實過於正,縱使軍紀和軍隊戰力強,但戰績卻並不出色。

這方面,若是敵弱我強,諸葛亮用兵自然沒錯,可是敵強我弱的話,那明顯就大大的吃虧,雖有勝利,但難有一勞永逸之全功!

“善!爾等各回各位!”也不知過了多久,就在衆人擔心司馬懿四人的時候,伏泉卻是輕飄飄的就讓四人走了,令得在場之人皆是錯愕無比。

“諾!”

不過,在場的人錯愕歸錯愕,司馬懿四人應命以後,絲毫不被責罰的事情已經出現在他們面前,根本不容他們不信。

“將此酒送入後院,交由公主與衆夫人,予其等品嚐。”很快,伏泉給自己耳杯倒了一杯酒後,就令人把酒拿下,這一下子立刻令在場衆人抱憾不已。有那癡酒之人,當下就欲追上討酒,但想到此間何地,終是不敢妄動。

然而,酒已經喝不到了,但他們也疑惑司馬懿幾人爲何敢上前喝酒,有坐在幾人位置附近的,連忙詢問。

他們的回答,一直坐於上首的伏泉,自然都在注意,如同他所料,司馬懿四人都說那酒罈的三個字,“一合酒”爲“一人一口酒”。

四人說辭可謂是一模一樣,令得驟聞此意的其他人,都是面面相覷,不敢置信,只是看着坐於首位的伏泉並未對四人責罰,也無其他異樣,這才驚覺伏泉剛纔依舊是考驗衆人的學問而已。

只是很顯然,在場許多堪稱俊秀的少年,都比不得這四人機智,一下子讓得不少想要在伏泉面前表現的少年,懊悔不已。

一時間,不少來此的高官,都對司馬懿四人,關注不已,他們明白今日之事,已經說明伏泉關注四人了。

而已今日四人的表現來看,日後這四人,必然前途無量,值得現在結交。家裡尚有適齡女兒的,都想着若是人品可以,那就現在將他們預定爲佳婿,不過,即使他們做不成翁婿,那他們也不能做仇人。

當然,有人爲沒能在伏泉面前表現懊悔,有的人卻是爲自己竟然放棄了喝酒的機會而懊悔,如馬超、孫策這些根本不喜研究學問,只愛舞槍弄棒、打打殺殺的少年,卻是一直在痛惜他們竟然錯過了如此好的機會。

雖然他們父輩都是邊軍大將,按理來說,若是查走私這些,也是有機會搞到葡萄酒的,可是,這葡萄酒畢竟狼多肉少,他們能喝的次數也少,自然對這每一次喝葡萄酒的機會,是極其的珍惜。

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六十章 揭過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
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六十章 揭過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