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

光和三年,八月,北地先零羌多部不從漢命,大漢巴郡太守伏泉,持節,行徵北將軍事,率越騎校尉段熲等八千步騎,並先零羌胡雜騎五千餘,出北地,直入西羌。

數日間連戰連捷,盡滅羌部無數,漢軍傷數人,俘羌人近二十萬,牲畜無計,後漢分歸化羌人入北地,其餘羌人分所投效之先零諸羌,自此北地大定,羌人聞伏泉、段熲之名,皆不敢犯也。

八月中旬日,伏泉率麾下八千步騎,並羌騎一萬兩千餘騎,人人乘馬,皆帶雙騎,放棄牛馬氈帳,輕裝簡行,出北地,過長城,深入漠南,遠赴絕域,長途繞襲鮮卑後方,往擊鮮卑後方受降城。

廣闊無邊的大沙漠中,只見遠遠地升起一根直指蒼天的煙柱,萬里黃沙,宛如河水一樣,自西向東,玉帶般的從大漠裡流來,黃沙上空,一輪渾圓的紅日,正懸掛在西邊天際地平線上的河面。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後世王維所描寫的大漠景色的千古名句實在令人歎服,漢軍爲了不在幷州動作,引起鮮卑細作注意,從北地突入漠南,伏泉可算領教了大漠的廣袤無垠。

向北狂奔數日,眼前風景一直就沒什麼變化,除了沙子也就是烈日,不是偶爾有灌木,矮坡,溪流掠過,伏泉還以爲自己一軍在原地奔馳一般。幸好大軍此行有着嚮導指引,所帶乾糧減少,而是多帶水袋,否則,說不得會半路就缺水,當然,就算是伏泉禁令大軍嚴格注意飲水,可是大軍的水袋在這邊彷如絕域的地方,依然是不斷減少。

“喚嚮導來。”眼前走了數日還是未到地方,伏泉心中不由焦急,再不到,大軍士氣真不知會如何,連忙讓身邊親兵,快馬去將此刻正在大軍前方帶路的嚮導帶來。

“流川勿急,此番北往繞行,於今日已有所預料。”段熲一邊吃着桑葚幹,一邊寬慰伏泉道,畢竟是經年老將,對於這種長途遠襲早已習以爲常,當年他數次千里奔襲滅羌,根本毫不在意這大漠絕域。

伏泉在段熲面前,爲了不想丟面子,強自裝作鎮定,點頭道:“段公所言甚是,此番遠襲,還望段公不吝賜教。”

“一定。”

此時嚮導還未至,伏泉見段熲吃這桑椹,肚中也是頓覺飢餓,便也從自己馬上取來早就裝好的桑葚幹食用。皇甫嵩不愧是大漢朝廷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在知道漢軍出塞以後,便準備好了各種軍糧,其中這桑椹幹便是其一,它不僅是糧食,還是漢軍一種另類的“水源”。

被曬好的紅得發紫的桑椹幹酸甜可口,在這大漠之中,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美味,而且又能生津止渴,極大的減少了漢軍水源的用量,當然也不能多吃,多吃了歪嘴,喉嚨也會生厭,到時候要多喝清水來潤嗓子,在這大漠也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看着手中這桑椹幹,伏泉想起後來一事不由發笑,後來曹魏爲了摸黑袁紹,不斷在史書寫到袁紹治下的河北,兵卒百姓皆靠桑椹幹活命,似乎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只要靠着偉光正的魏武帝才能救活,真是可笑之極。

桑椹,不只是在漢代,甚至在先秦,都是百姓嘴中難得的零食,若是遇上荒年,收成不好,甚至是一家沒有餘糧的窮苦人,那一歲荒年用來充飢的希望,如何就成了河北百姓在袁紹治下的日子過得不好,處於水深火熱的地步?而袁紹,這位拋卻其他因素只談論其治理內政的輝煌功績的梟雄,卻成爲曹魏史官筆下的昏庸之輩,真是令人貽笑大方。

至於那魏武帝,姑且不論其軍事功績,只談內政,拿下袁紹的冀州,知道冀州有三十萬人,兵甲裝備無數,爲天下九州的大州,便喜形於色,這點意識真的卻是不能和袁紹相比。更何況,袁紹出征,自得冀州從未缺糧,固然有冀州富庶的緣故,同樣也有他治理的功勞,否則僅憑當時北方不到百萬人的人口,能供應其麾下數十萬大軍出征,不缺糧食,足可見其治理內政的能力。不像曹操,即使得了同爲富庶大州的兗州,卻最終治理不力,要靠着吃人肉來維持軍糧,甚至之後一統北方,還同樣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兩相對比,袁紹縱然後期糊塗,也不該被如此批判,這般行爲,不令人貽笑大方,還能如何?

當然,想到真實歷史上,官渡之後,冀州這曾經的光武崛起之地,大漢富庶之州,竟然只成爲三十萬人的大州,就不由的令伏泉一嘆,畢竟就算冀州士族有私兵黑戶並未統計,但也不可能藏了太多,這樣看來後世所言三國全國僅有數百萬人所言非虛。

可是,桓帝時全國有近六千萬人,而短短數十年便只剩一成,戰亂的災害何其之大。想到此處,伏泉握緊拳頭,他明白縱然不能阻止漢末的大亂,但他也要讓漢末的百姓不至於受損太多,畢竟沒有這次大劫和之後的八王之亂,漢人也不會有那一段沉淪的五胡亂華的歷史。

還在深思,伏泉便見幾個明顯匈奴人模樣的騎士策馬而來,他們都是從爲大漢朝廷守禦邊塞的南匈奴那裡要來的。據說都是在塞外混不下的匈奴後裔,逃到關內,加入自己親戚南匈奴的鮮卑人,此番在伏泉的老上司,幷州刺史趙苞的命令下,前來爲漢軍引路的。

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摘選自《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爲別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衆,故爲大州也。”

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爲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太祖改容謝之。於時賓客皆伏失色。

初,太祖乏食,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摘選自《三國志》

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十章 揭過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四章 帝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十四章 考校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州第四次漢羌大戰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二十章 人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
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十章 揭過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四章 帝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十四章 考校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州第四次漢羌大戰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二十章 人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