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

朝堂之事伏泉知道也是愣了半響,待從太尉府中傳出消息,知道王甫所呈之信後,愣了半響,暗道果然能在歷史留名的都不是什麼等閒之輩。

歷史上王甫等人也是在知道竇武欲誅殺他們之後,直接行雷霆手段,挾持皇帝太后,一擊擊中士人集團與竇武的要害,如同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樣,不給對方反擊機會。

而現在,王甫知道宋氏與伏屍外戚要保劉悝,而且通過各種途徑阻止他們刑訊逼供鄭颯、董騰承認與劉悝謀反,知曉此路不通,他便換了方法,直接讓手下冀州官吏聯名上書,因爲他深知劉宏心中最怕之事,無異於有人奪其權柄,劉宏聽到此事一定會相信他們。就如竇武之事,他們當初誣陷不就如此,至於後果?想想看事情過去幾年,現在皇帝還能不清楚其中內情,但依舊沒有懲處他們。爲何?一方面是對他們從小照顧皇帝的依賴,另一方面則是皇帝自己要面子,他若平反豈不是自打自招,說自己愚蠢被人矇蔽嗎?

皇帝於朝堂明旨已發,伏完等人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需前往李鹹府上打聽消息。伏泉隨伏完乘馬車到了李府,早有李府蒼頭前來接應,蓋因伏泉幾番前來,對方業已熟悉,對兩人道:“君侯、郎君,我家主公早已等候多時了。”

兩人詫異,隨蒼頭入府,此時太尉府前冷冷清清,問及原因,蒼頭回曰李鹹已命今日不見客,只允許不其侯府人前來,伏泉暗道看來李鹹早已猜到他們要來了。

到前堂不遠,只聽堂前傳來一陣議論之聲,進入後才發覺裡面還有一人,其人年齡似乎已知天命,鬢髮斑白,皮膚皺紋不少,更有些老人斑。

伏完道:“完見過太尉、廷尉。”

廷尉?陳球?

未幾,伏泉隨之行禮道:“見過太尉、廷尉。”

李鹹未回話,那陳球卻先回道:“汝可不能如此稱呼吾?吾與汝父皆是同鄉,汝當喊一聲世伯。”

同鄉?一番瞭解,伏泉知道陳球出自徐州下邳,當是徐州同鄉無疑,看其提到父親,顯然應是與伏正少時相熟。只是其出身下邳陳氏,不知道和那父子皆妖的下邳陳氏父子是和關係?

未做他想,只能再次道:“見過世伯。”

陳球爽朗一笑道:“今日君侯前來爲渤海王一事乎?”

“伯真何故取笑於吾,與他人學之稱餘君侯,你我同鄉關係竟如此疏遠乎?”伯真即陳球表字,伏完佯裝發怒,此時堂前一個三公一個九卿,他這閒職中散大夫,雖算皇帝近臣,但也不值得陳球稱君侯,傳出去可真是貽笑大方了。

“說笑耳,吾與李公已等子全多時。”陳球笑道。

李鹹此時直入正題道:“子全與流川叔侄已知陛下旨意,此乃王甫所呈書信,另有袁本初與李冀州之信。。”

兩人接過書信,認真查看,俱皆大驚,雖是聽說此信荒誕,未想竟歹毒如斯,信中之言伏泉所見,句句皆是不軌大罪,足足可寫一篇討賊檄文。另外兩封裡,一封當然便是伏泉所送袁紹之信,另一封卻是冀州刺史李邵書信,李邵信中言及小黃門李超跋扈至極,同時大相索賄,來時更與冀州諸宦官門生官吏私下密談,令人生疑。

未久,伏完道:“太尉信此中所言乎?”

“未信。餘今日本想獻出李冀州與袁本初之信,一舉彈劾宦官貪污索賄,誣陷忠臣,然未想王甫此獠竟率先拿出此信,後餘觀陛下一心只查渤海王一事,念及諫言恐驚動宦官,便未呈遞。陛下年幼,初看此信,震怒如斯,若此時彈劾宦官,恐不美也,反而令其生疑,謂朝臣皆與渤海王串聯,此乃王甫之計也,不留一絲反駁之機。”

衆人聽了李鹹之言,紛紛點頭,的確,一個人震怒的時候,還會有理智信別人嗎?更何況宦官於皇帝而言,自小長大,縱是知道宦官作惡,恐亦難下狠手。

伏完問曰:“不知太尉有何對策?”

“吾亦無應對之策,冀州與京師遠隔千里,縱是派人詳查亦需時日,然王甫可會予渤海王時機乎?好在陛下於此事亦有所疑,只讓陳公審理,否則交予段熲處理,則渤海王休矣。”

陳球隨即道:“吾亦是知曉此事棘手,便下朝後於李公府上商議,未想之後竟遇子全。”

衆人聽李鹹之言盡皆默然,王甫之計破解簡單,只需派人與冀州查訪,查到信中所言皆乃妄言,必能翻案。然而難就難在缺少時間,現在不像後世,有飛機火車,幾小時便可到千里之外,一來一回也要近一月,加上查證也需時間,可是王甫會給嗎?他現在只需要不斷挑撥皇帝,將劉悝從廷尉府轉送司隸校尉處,到時段熲於大獄中嚴加拷打,劉悝估計又會於歷史上一樣被迫自殺。

就在衆人皆無他法時,伏泉道:“太尉此言差亦,吾等解救何需派人查訪冀州?”

李鹹詫異問曰:“另有其法乎?”

“然也,此事關鍵皆在送王甫之信者,小黃門李超也,查訪皆其人所爲。其乃天使傳旨,必定已回京中,吾等只需抓捕其人,拷問信中屬實,此人貪婪成性,若得其法,必不受拷問,則一查便可斷定此事真僞。到時有其證言,必可救渤海王也。”

“善!”

“妙極!”

李鹹等人聽後眼神一亮,盡脫口道。

未幾,伏完問道:“然李超爲宮中之人,未有大罪如何可抓?”

陳球笑曰:“子全真糊塗也,李冀州之信不是已言其罪。”

“何罪也?”

“索賄貪污,不爲大罪乎?”

“這……”伏完臉露懊悔之色,顯然爲自己未想到此事十分苦惱,蓋因東漢貪污者衆多,連馬融此等經學大家都四處貪污,亦未有何事,是以這成了官場潛規則。伏泉觀之暗道自己這伯父真的是書呆子,一點政治鬥爭直覺都沒有,雖然大家都默認貪污,但是此時你死我活,誰還管這官場潛規則。

想及一事,伏泉謂陳球道:“流川聽聞,王甫與渤海王有隙,煩請世伯讓其寫下前事,到時上呈陛下,亦對此時有所幫助也。”

“善,吾明日便與渤海王商談。”

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四章 帝心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斷柱破城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
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四章 帝心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斷柱破城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