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

三月底,陽光明媚,垂柳拂煙,弘農郡西部華陰縣,張遼與中郎將段煨、北軍中候劉表站在桃林塞的黃土塬上,看着如同長龍的百姓源源不斷西行,進入關中三輔之地。

這是遷都的第十三天,天子劉協的車駕已經在左將軍董旻的接應下進入關中,統領禁軍的董璜緊隨天子,而將劉表和段煨留在了弘農。

段煨本是駐守弘農,留下了不足爲奇,但劉表身爲北軍中候,本該隨駕,卻被留了下來,他所監管的北軍五營也隨着董璜了。

張遼看着長長的隊伍,也不知這些百姓到了關中能否安定下來,心中暗歎了口氣,轉身向段煨和劉表抱拳道:“段中郎,劉中候,相國已經派人來召,末將今日便趕回雒陽,遷徙之事,有勞二位了。”

段煨撫須道:“文遠儘可放心。”

劉表神色微微凝重,道:“董公相召,吉凶未測,文遠還需慎言慎行。”

“不錯。”段煨神色也凝重起來:“想必董校尉已經傳信相國,否則不會這個時候召文遠回去。”

“多謝段中郎和劉中候掛懷,生死自有天命,我自問心無愧,末將這便告辭!”張遼抱拳一禮,轉身上了象龍:“告辭!”

段煨和劉表看着張遼快馬下了土塬,到了道上,道上行進的百姓忽然齊刷刷拜下一片,從西到東,如同長龍倒伏,喧聲震天。

段煨神色震撼,喃喃自語道:“不想文遠竟能使百姓如此!我輩不及也。”

劉表同樣點頭:“此真少年英雄也。”

張遼騎馬一路東行,沿途中親衛和遊俠不斷跟上,百姓拜倒一片,張遼長抱拳頭,卻毫不停留。遷徙之事已就,他需要的不是感激,他還要趕回雒陽應對董卓,也不知道董璜到底進了什麼讒言。

不過馳了五六裡,經過一段隊伍時,突然一陣琴聲幽幽傳來,張遼轉頭看去,小姑娘蔡瓔正在一輛車上抹着眼淚朝他揮手,她身旁是姐姐蔡琰,懷抱焦尾,以琴曲相別。

四目相對,蔡琰眼中萬般柔情,萬般傷感。

張遼神色一僵,嘴巴動了動,終究沒能說出什麼來。蔡琰的柔情他何嘗不知,他也恨不能與這個女子朝夕相處,不同於對唐婉和尹月的憐惜,這是一種知己的感覺。

可是羅敷未嫁,但使君已有婦。三國女子那麼多,但如貂蟬、大小喬都是妾,而蔡琰兩次出嫁,都是妻,這是家世所定,蔡邕不可能讓自己的女兒去給他人做妾。而張遼已經娶妻,他不能給這個溫婉的女子任何承諾。

張遼駐馬凝目片刻,一曲琴聲罷,他向蔡琰那邊深深一抱拳,轉過目光,一抖繮繩,象龍加快了步伐。

那輛馬車上,蔡瓔大哭,蔡琰凝視着那道漸漸遠去的背影,明眸漸漸模糊。

蔡谷在一旁搖頭長嘆,那邊病剛好的衛仲道神色黯淡。

張遼帶着士兵和遊俠一路疾行,經過弘農、陝縣、澠池、新垵,數百里道路之側,無數的百姓擁擠高呼張司馬,向他們道別,讓跟隨張遼的士兵和遊俠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驕傲。

抵達函谷關西側時,張遼身後已經有數千兵馬和遊俠跟隨,張郃、韓浩、司馬朗、馬鈞皆在,至於那些遊俠,有半數跟隨家人入關,而那些孑然一身沒有牽掛的卻全部跟了張遼回來,足有千人。

歷經遷徙一事,史阿等一衆遊俠對張遼崇拜之極,因此張遼一邀請,史阿便帶着一衆遊俠決定跟隨張遼。

事實上,這次督管遷徙之事對張遼影響極大,收穫也很大。

第一個收穫就是名望大漲!

一場遷徙,讓他被近百萬百姓感恩銘記,讓他被滿朝公卿大臣熟知。雖然此行與董璜的衝突進一步加劇,但張遼並沒有將這個遲早必死的炮灰放在心上,他感到高興的是結實了劉表和段煨,二人品性都很好,而且一個是黨人八俊之一、未來的荊州牧,一個是名震涼州的段熲族弟、手握重兵的大將,與自己的將來有大益處。

最重要的是這一場遷徙,讓張遼出現在世人眼中的形象煥然改觀,不再侷限於那個只能打仗的幷州武夫,而是武能破敵,文能治事的大器之才,符合時下對英才俊傑的要求。這對他以後發展,乃至吸引和招攬人才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雖然他不是出身世家,但他卻已經達到了世家結交豪傑的標準,淡化了出身低的劣勢,這也是董璜先前最爲忌憚的一點,否則他也不會百般阻撓打壓張遼了。

第二個收穫就是人才,司馬朗、司馬懿兄弟自不必多說,馬鈞擅長機械之術,可使事半功倍,周暉曾爲雒陽令,周曠也有治理之才,他們的父親周忠更是當朝大司農,威望卓著,自己讓他免於絕後,乃是大恩,將來未必不能引爲臂助。

而如果他此次縮在小平津沒有走這一趟,那這些人才他根本無緣見到的。所以此次雖然艱苦,卻有大回報。

至於最後一個收穫就是這支歸附的遊俠隊伍。史阿的能力不用多說,那身手就是一個大殺器,最適合刺殺。

而這支千數的遊俠隊伍也不可小覷,何謂遊俠?身孱體弱之輩,何以做遊俠!論武藝他們無疑都是郡縣裡的佼佼者,身體天賦也遠勝尋常士兵,只要將他們訓練好了,所形成的戰鬥力便是頂尖之屬!至少能讓自己的實力翻倍增長!

而且這些遊俠平日走江湖,各有各的本事,擅長奇技者不可勝數,打探情報、刺探敵情都是一絕,用好了作用極大。

不過遊俠也有兩大缺點,一是良莠不齊,張遼遷徙之初殺的不少無賴就屬於這一類,不過身邊這些遊俠能跟隨張遼幫助百姓,品性自然都不會有大問題。

第二個缺點是桀驁不馴,不輕易服人,好意氣用事,難以指揮。不過他們崇俠重義,一旦服人,那便能以性命相托、生死相付!

而遷徙十多天以來,張遼用自己的行動爲他們詮釋了何謂俠之大者,如今這些追隨的遊俠無不是對張遼崇拜之極,比之史阿更勝一籌,甚至不少遊俠暗尊張遼爲俠王,他們真正的精神領袖,通俗的說就是老大。

張遼已經決定,不能浪費了這些遊俠,要充分發揮出他他們的優長,除了爲馬鈞置機械營外,他要爲這千數遊俠再置斥候營、擊剎營和猛虎營!

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五十章 不平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
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五十章 不平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