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

關羽手提長刀,再次縱馬馳入戰場,傲坐馬上,眯着一雙丹鳳眼看着那個無恥的敵將遠遠而來,撫着長髯,面露冷笑與不屑之色。

看到敵將進入八百步距離,他二話不說,一提馬繮,倒提長刀,疾衝過去。

關羽出招,一向是速戰速決,勢若雷霆,快如閃電,鳳目一開,不怒自威,長刀揮出,一擊必殺,疾走千里,絕不給敵人絲毫反抗的機會!

只是此前他一直沒有好馬配合,未免感到有些不足,但自從得了結義四弟贈送的良馬後,人馬相合,速度就更快了,所以前次才能一招斬卻華雄手臂,擒之回營。

兩人距離越拉越近,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還沒到出招時機,關羽緊眯的那雙丹鳳眼卻陡然睜開,蘊藏的凌厲與殺氣轉爲驚愕,手中早已蓄勢待發的長刀也是一抖,失聲低呼:“四弟!”

張遼在象龍上揮了揮長刀,朝關羽咧嘴一笑,做了個“二哥”的口勢,象龍衝勢不減。

兩馬交錯的瞬間,兩柄長刀幾乎同時揮起,均是疾如閃電,但卻沒有交擊,關羽長刀從張遼頭頂一劃而過,張遼鉤鐮刀也鎖了個空。

張遼心中一鬆,低聲笑道:“二哥,我二人便在這裡過兩招如何?須要應付董卓。”

關羽沒有回答。

兩馬相背,戰馬各自奔出數百步,關羽撥馬而回,卻沒有立即衝鋒,而是眯着眼睛看着同樣撥馬的張遼,握緊長刀,神情冰冷,鳳目之中,威勢不再,反是帶着幾分複雜之色。

關羽出身微寒,少年時便輾轉南北漂泊江湖,屬於最底層人羣,深知百姓疾苦,常痛恨豪強衣冠而同情百姓,當初跟隨劉備,既爲情分,也爲劉備胸懷大志,行事大氣,愛護百姓,與他志同而道合。

但三人奔波數載,卻一事無成,些許兵馬,常糧草不繼,低微職務,被上官所欺。那一日他們三人在伊水遇到張遼,一番暢談,關羽雖然沒說幾句話,卻被張遼獨到而精深的見解折服,對張遼抑世家撫百姓、開科舉納賢才的主張更是欽佩和認同!

張遼雖然年輕,卻比他們盲目打拼的三人看的更廣更遠,更讓他眼前打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天地,如撥雲霧而見青天,前行更加明朗,胸懷更加開闊,心志更加堅定!

加之張遼言談性格很是與他對路,頗生相逢恨晚的知己之感,所以張遼提出結義之事,他並未反對,反在內心深是贊同。

皇天后土見證,四人結爲兄弟,關羽平生行事最重一個義字,比之劉備和張飛更重這份情義,卻不想轉而竟從毌丘毅那裡得知這個結義兄弟竟然是大奸賊董卓麾下的將領,令他連日之間難以釋懷!

今日竟在戰場上遇到張遼,卻是他始料未及的。

不過遇到就好,他定要問個明白!

但在詢問之前,他卻要與張遼廝殺一番,教訓這個隱瞞身份的“兄弟”,以解心頭之惡!

一念及此,關羽握緊長刀,猛提馬繮,朝張遼衝去。

張遼一看關羽這架勢,知道他認真了,也不敢怠慢,大笑一聲,猛催象龍,鉤鐮刀蓄勢待發。

對於戰將而言,與同級高手比拼,既是一種極大的樂趣,更是對自己武藝的觸發和提升,張遼與呂布鬥過,與典韋鬥過,卻還沒與關羽鬥過。

而且每個絕世猛將的風格都不一樣,呂布強勢,典韋兇悍,卻不知關羽風格如何?

兩馬疾馳,馬蹄翻飛,黃塵高揚,再次對撞,鏗!長刀與鉤鐮刀絞殺在一起。

兩馬交錯,卻沒有相背而馳,而是旋轉着廝殺在了一起。

關羽幾招試探之後,知道張遼與他是同級別的高手,當即不再留手。

他身長臂長刀長,攻勢迅捷而凌厲,近乎丈許的長刀,劈!砍!撩!削!挑!拍!掛!拘!如同烈風怒雨狂雷猛襲,各種招式幾乎是傾瀉而出,轉眼就是數十次交擊,殺得張遼一時之間只有招架的份!

兩邊的將士都看呆了,他們這纔看出關羽的武力,難怪華雄一招也擋不住,而張遼能抵擋如此猛烈的攻擊,顯然不是一般的高手。

兩人用的都是刀,關羽也從未殺得如此痛快,二人過了近百招,張遼很快適應了關羽的猛烈的攻擊風格,鉤鐮刀各種妙招也施展而出,廝殺的聲勢更加猛烈。

此時,兩匹馬已經成爲障礙,二人索性躍下戰馬,在寬闊的戰場上展開步戰!

步戰雖然沒有騎戰那般衝擊力,但卻更加靈活。

城樓之上,董卓看的忍不住站了起來,大聲道:“不想文遠竟有如此武藝,那賊將也是一高手。”

好戰的呂布看得虎目綻放光芒,激動不已,只恨不得以身相代張遼,與那賊將一場廝殺!又想起自己不能出戰的罪魁禍首,當即轉頭狠狠地瞪了胡軫一眼。

胡軫看到張遼大展威風,卻又想起自己昔日被張遼暴打狂毆的情景,不由臉色陰沉。幾乎同時,下面難兄難弟楊定也想到了自己被張遼追殺的情形,眼裡閃過怨毒。

戰場之上,方圓數百步都是戰場,兩刀狂舞,激得黃塵飛揚,轉眼又是百招。

毫不停息的激烈廝殺,令關羽和張遼都有些吃不消,雖是秋高氣爽,但二人已是渾身大汗。

兩軍之中,鼓聲隆隆大振,各自鼓舞着己方的猛將。

藉着鼓聲掩護,張遼一邊廝殺,一邊大笑道:“二哥這刀法好生厲害,小弟自愧不如。”

關羽殺了一通,心中糾結早已盡去,這個四弟如此武藝也令他身爲佩服,臉上卻是毫無表情,哼道:“四弟,汝果是張遼張文遠?”

張遼察覺關羽放緩了攻勢,自己攻勢也稍緩,道:“正是,只是當日情形,不得不隱瞞一二,否則三位兄長怕是早殺的小弟落荒而逃了。”

關羽道:“汝助紂爲虐,大敗勤王的關東諸侯,卻是不該。”

張遼呵呵笑道:“小弟正是看他們縮着腦袋遲遲不進,才刺激一番,否則哪有今日場面?”

關羽不由愕然,嘴角抽搐了下,又哼道:“如此,四弟眼下何不反了董卓,共同討賊,匡扶漢室!”

張遼搖頭道:“相國與我有提攜之恩,卻不能揹負。”

關羽道:“汝數次大敗關東諸侯,早已報之!”

張遼苦笑道:“不止如此,關東諸侯,嘿,怕是更容不得我,到了關東也無立足之地。”

關羽臥蠶眉緊皺:“爲何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關東諸侯豈無這點心胸?”

張遼搖頭不語,關羽大爲不悅。

就在這時,又一個聲音大吼:“二哥,俺來助你!無恥賊將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三十二章 戰!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二章 左慈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三十二章 戰!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二章 左慈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