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

一旁楊定看到董卓竟然相信了張遼的謊言,自己的真話居然說不過假話,自己這個被害者反倒成了讒言陷害者,不由大急,忙撲倒在董卓腳下!“相國!相國哪!末將險些被此人殺死,手下將士更是被此人盡滅,此人實乃大奸大惡之徒,還請相國明鑑啊!”

“造謠誣陷還真沒完沒了了!”張遼冷笑一聲,大聲道:“某斗膽說句不慚之言,似你這般丟關棄卒的無能之輩,某真殺要你,一刀便是兩斷,又怎會讓你逃到相國面前大放讒言!”

楊定瞪着張遼,恨得面頰抽搐,嘶聲大叫道:“那是汝這奸賊以爲吾已被汝殺害,吾方能借水逃生!”

“也罷,真金不怕火煉,”張遼沉聲道:“吾觀汝受傷在身,可令相國明辨,若是我鉤鐮刀傷,本校尉他老母的捏着鼻子也認了!”

董卓點了點頭:“文遠此言不差,他使鉤鐮刀,乃老夫親手所賜。”

楊定一呆,隨即回過神來,大聲道:“汝怎可如此無恥!分明是汝以吾兵器傷吾……”

張遼打斷他:“汝可通水性?”

楊定一愣,立時知道張遼想說什麼,忙大聲道:“吾雖不識水性,但卻借馬逃生……”

果然,涼州人大多不通水性。張遼看自己猜對了,心中一樂,立時一口打斷楊定,嗤笑道:“汝莫名其妙丟了伊闕,慌忙兵敗逃走,一路跑丟了士兵,然後莫須有的突然被我追殺,而後眼瞎的我竟然以爲汝死了,讓不通水性的汝僥倖遁水逃生,最後汝的傷口還是汝自己的兵器砍的……好一個詭異離奇的故事,編!接着編!怕不是汝被孫堅打怕了,慌忙跳水,可是跳水姿勢不對,被自己兵器傷了,無顏見人,又以爲我回不來了,便栽到我頭上吧?”

噗嗤!一旁有人被張遼這番話逗得忍不住笑出聲來,忙捂住了嘴。

便是心情不好的董卓也不由莞爾,經張遼如此一說,他也覺得楊定的話實在是漏洞百出了。而且他捉住了張遼話語中的一個砍字,事實上楊定的傷口是被刺的,張遼說砍,顯然是真不知道楊定如何受傷的。

當然,董卓不知道,那個“砍”字是張遼故意說的,他更不知道,後世有一句話,真實有時候比虛構更加荒誕,因爲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所以董卓基本相信了張遼的“清白”,而楊定則註定悲劇了。

他被張遼說的啞口無言,急得直頓足,還要再說,董卓擺了擺手:“整修,不必多說了,勝敗乃兵家常事,孫文臺也非等閒之將,汝敗於他手下也罷,老夫並無責怪之意。”

楊定看自己百口莫辯,莫大的委屈在心中積聚,一股壯烈之氣陡然涌起,狠狠磕了幾個頭,大聲哭道:“相國,末將願以死證明!”

“好啊,一哭二鬧三上吊。”張遼揚了揚眉,指着一旁柱子:“某拭目以待。”

楊定本來心中爆發的那股壯烈之氣被張遼這一句話一下子憋了回去,不由目赤欲裂,朝張遼撲過來,嘶聲大吼:“張遼!汝不得好死!”

張遼毫不客氣,擡腿就是一腳。

“啊!——”

楊定慘叫一聲,滾出丈許,砰地撞在一旁柱子上,眼睛一翻,昏了過去。

情勢變化太快,董卓近在咫尺也來不及阻攔,看到楊定被撞昏過去,臉頰抽搐了下,轉頭瞪着張遼,喝道:“文遠!休得動粗!”

張遼朝董卓咧了咧嘴:“他不敢以死證明,卻來打末將,末將是正當防衛……”

董卓擺擺手:“都下去吧。”

涼州將領素來跋扈,相互動手的情況董卓見得多了,此時關東二十萬大軍圍城,董卓沒有心思再聽二人吵鬧,索性將他們趕了出去。

衆人退下後,唯有李儒留了下來。

“文優,”董卓長嘆道:“涼州兵與幷州兵俱爲老夫效命,如今卻勢如水火,先是胡文才與奉先不和,失了旋門關,而今楊整修與張文遠也是如此,大敵當前,實令老夫大失所望。”

李儒也不知說什麼,關東的形勢變化太快,便是始作俑者張遼也始料未及,何況是他這個不知情者。

這時,剛纔被董卓派出打探張遼軍隊情況的親兵進來,報知了董卓情況,確實如張遼所說,兵馬折損嚴重而且還拿回了一面“破虜將軍孫”的旗幟,證明了張遼確實與孫堅交戰過,並且得勝。

董卓摩挲着旗幟,詢問李儒:“文優,依汝之見,楊整修與張文遠,誰言可信?”

李儒聽到董卓詢問,並沒有感到奇怪,上位者對領兵將領總有幾分警惕之心,何況如今大戰當前,形勢不好,董卓也擔憂將領叛變,在楊定和張遼之間,縱然傾向張遼,但楊定畢竟是他的嫡系,他對張遼的疑慮還是有一些的。

因此李儒沉吟了下,撫須道:“張文遠行事雖偶有魯莽,但頗重情義,忠心也不需懷疑,且他既領殘兵歸來畢圭苑,聽候調遣,那就斷不可能叛變相國。”

“嗯,文優此言不差。”董卓點了點頭,他知道李儒與張遼關係不錯,但李儒也曾幾度算計張遼,只爲讓張遼忠於自己,因而董卓對李儒很是信任。

“至於楊整修。”李儒沉吟道:“他跟隨相國多年,又是涼州人,忠心也不需懷疑,但氣量嫌小,睚眥必報,若與張文遠有怨,誣陷他倒也不是不可能。”

李儒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從眼前這面旗幟上看,張文遠分明與孫堅交過手,但楊整修卻說張文遠畏懼孫堅,沒有援助他,顯然楊整修所說不實。”

李儒內心本就偏向張遼,此時看到這面旗幟,確實更相信了張遼的話。他卻不知,張遼與孫堅之戰,是有先後的,陰錯陽差,反倒令他的謊話更加可信了。

董卓也沒說什麼,從情理上看,確實是張遼的話更有可信度,楊定的言語有些無稽了。

事實上,楊定走到這一步也只能怪他自己,這事卻是他貪心了,他怨恨張遼,所以不但向董卓闡述了張遼殺他之事,並誣陷張遼與關東諸侯勾結謀逆。這兩件事看似是一體的,但分開也能成爲兩個單獨事件,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或衝突。

楊定本是想要將張遼一舉置於死地,結果弄巧成拙,兩事相比,董卓更看重張遼謀逆之事,反而忽視了他們並無關聯,確定了張遼不會謀逆,便下意識的以爲楊定說謊,連帶對張遼殺楊定一事也認爲是假的。

若是楊定只說張遼殺他一事,或許就是另一番結果。這隻能算他自討苦吃。

看董卓還在沉吟,李儒忙又道:“既是他二人都不會背叛相國,那餘下的便是小事,相國不必爲他二人費心,索性由他二人爭去,眼下關東羣賊二十萬兵馬逼近,相國當謀大事纔是。”

“文優所言甚是。”董卓聞言,緩緩頷首,又問李儒:“當此之時,該當如何?”

李儒撫須沉吟道:“而今關東勢大,且突如其來,我等措手不及,連日大戰,胡文才、段忠明、呂奉先、楊整修、張文遠各路兵馬均折損不少,如今雒陽兵馬可戰之兵不足六萬,雖精於關東,但懸殊甚大,於我不利。”

“這些逆賊!”董卓一想起眼下不利的戰局,神情又焦躁起來,看向李儒,道:“汝先前獻計,讓老夫派人去涼州招撫馬騰韓遂,且不說能否成功,便是成功了,也遠水救不了近火哪。”

李儒又道:“相國不須憂慮,馬騰、韓遂縱然招撫不成,卻可憑藉高官厚祿暫時拖延他們,令他們無心寇略關中,而後相國便可從關中分調兵馬,前來雒陽與關東羣賊一戰。”

董卓憂慮道:“如今關東羣賊近在咫尺,便是從關中調兵也爲時已晚。”

李儒眼珠一轉,撫須道:“關東這邊,我等亦可採用拖延之策,一可等候關中援兵,二來關東兵馬衆多,日食萬石,耗時一久,糧草必然難以爲繼,拖延越久,對我等越有利。”

董卓聞言,不由眼睛一亮,哈哈大笑:“拖延,文優此計甚妙。卻不知如何行拖延之計?”

李儒撫須一笑:“如今段中郎、董中郎皆在陽渠一線,可拖延兩日,而後再退卻皇宮,以皇城爲壘,兩軍對陣,可邀其鬥將,亦可拖延些時日。”

“鬥將?”董卓一愣:“關東諸侯兵馬居於上風,可會應允?”

李儒嘿嘿一笑:“相國可派細作前去關東大營,扮作朱儁所派密使,只說他們正在暗中謀劃策反之事,需要關東羣賊拖延我等一番,如此,便可行事。”

董卓聞言,不由撫掌大笑:“哈哈哈哈!文優此計妙哉,不但可拖延關東羣賊,且朱儁此人屢屢違逆老夫,心懷關東,若是壞了關東羣賊大事,朱儁恐也難以在關東立足了,他豈敢再有二心?”

李儒嘿嘿奸笑。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