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

半個時辰後,朝廷許多重臣聚集於南宮正殿之中,當然,還有更多的朝臣缺席了,除了荀彧、鮑信等人辭官外,張遼門下的大多數朝臣也沒有來。

wωw● тт kan● ¢ ○

劉協坐在御座之上,透過冕旒掃視着下面羣臣,面沉如水。

昨夜驚魂方罷,刺客至今無蹤影,本就煩躁,今日清晨,他竟又收到董承被曹操殺死在府中的消息,心中更是驚怒,而且曹操的強勢出現,讓他心中極爲不安。

這時,殿外郎官高呼:“車騎將軍曹操覲見。”

衆臣紛紛轉頭看去,只見殿門外轉進一人,正是曹操。

曹操進來後環顧左右,大步來到殿中,抱拳爲禮:“臣曹操拜見陛下。”

見禮之後便徑自走到羣臣之首的位置,與太傅劉虞對座,在楊彪等三公之上。

羣臣目光都不由自主看向曹操,他們都已經知道昨夜雒陽大變之事,誰也沒想到竟然會是曹操突然出現掌控了皇城,成爲最大的得利者,而上躥下跳的董承更是被曹操殺死,原本低調的此人竟然盡顯霸道!

他們不知道是,張遼都曾經感慨過,論霸氣與狠辣,他是不如曹操的。

而且曹操的霸氣與狠辣,與董卓完全不同,董卓是蠻橫的狠,純粹是順昌逆亡的發泄,而曹操的霸氣與狠辣卻都用在了刀刃上,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意圖。

這就是一個政治家與政治白癡的區別,張遼自認在這方面也是不如曹操甚至劉備的,他還是過於看重感情。

比如對於一個曾經爲自己立過大功卻又背叛自己或犯了大錯的人,曹操可以一邊哭着說對不起一邊毫不猶豫殺掉此人,劉備可以一邊哭着說對不起一邊爲了天下蒼生不得不殺了此人,然後殺了人之後二人還要哭一場,張遼卻幹不出那種操蛋的事,心理那一關過不去。

當然張遼在這幾年的執政中也形成了自己風格,如果有功之人犯了大錯,他會直截了當、開門見山的告訴此人做錯了什麼,什麼後果,該受到什麼懲處,不過在懲處之時卻會顧念舊情,適當減輕。

這種處事手段或許沒有曹操那種震懾,劉備那種讓人感慨,卻別有他的一番魅力,被處置之人心服口服,還會心生感激,但也難防意外。

曹操的霸道或許會得罪很多人,但卻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控局勢。

此時大殿之中,劉協看到曹操如此無禮,心中更怒,曹操一坐下,他便開口質問道:“曹將軍,汝何故殺害國舅!”

其實曹操心裡很冤,可惜他此番亮出的就是清君側、誅董承的旗號,董承又死的那麼巧,這個黑鍋他是背定了,就是張遼在這裡也給他揭不下來。

不過曹操的老謀豈是劉協能比的,他沒有否認,也沒有直接回答劉協,而是沉聲反問道:“臣敢問陛下,大將軍何過之有?竟遭此對待!”

曹操此言一出,殿中登時爲之一寂,衆臣誰也沒想到曹操竟然會爲大將軍張遼出頭,劉協的洶洶氣勢更是爲之一挫,面色不由漲紅!

此番對付張遼,可謂是劉協最大的虧心之舉,詔書上的幾條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這事一向是董承扛在前面,如今董承身死,沒人背鍋,面對曹操的反問,劉協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他心中竟然埋怨起已死的董承來,董承拉的什麼盟友,不是說要一起對付張遼乎?怎的竟反過來殺了董承,更來向他這個天子質問張遼之事?劉協心中甚至升起一種恐懼,如果曹操是張遼一黨,再迎張遼回來,那會是怎樣的後果!

其實殿中不少大臣都看出曹操不過是以張遼之事擠兌天子罷了,並不是真正爲張遼出頭,只是劉協心中有鬼,被嚇住了。

還有一些沒看出究竟的朝臣暗中稱讚曹操,張遼主政兩年,是漢末以來朝堂最安穩最清正的兩年,比之董卓李傕之時可謂天壤之別,縱然很多中立的朝臣也是心向張遼的,劉協與董承迫害張遼,可謂大失人心。

曹操正是看出這一點,所以從來沒有在明面上與董承站在一道上,而是扯了張遼當虎皮大旗,打壓劉協的威信與名聲,免得劉協太過膨脹。

看到劉協語塞,曹操毫不猶豫窮追猛打:“大將軍於朝廷有匡濟之功,縱然有小過,瑕不掩瑜,然奸佞董承,數進讒言,矇蔽君主,臣本在兗州征討袁術,卻聽聞董承趁着大將軍出征之時陷害大將軍,若是免了大將軍職務也罷,董承此賊竟派兵攻打大將軍府,要夷滅大將軍全族!如此國賊,豈能不殺!”

轟!

朝堂上羣臣一下子震動起來,包括劉虞與楊彪,皆是面露震驚之色。

劉虞和楊彪與張遼關係一直不錯,此番附從劉協,一來是尊奉詔命維護君權,二來也是看張遼年輕而權重,想略微制約張遼的權勢,免得將來出現功高震主的禍事,還想着事後要保張遼,這是政治用人之術,而不是要迫害張遼,對於董承昨夜攻打大將軍府之事更是全然不知,此時聽聞曹操之言,不由震驚的看向劉協。

楊彪毫不猶豫站出身來,怒聲問道:“陛下,果真有此事乎?”

面對滿朝大臣目光,劉協面色連變,咬牙道:“果有此事乎?朕怎不知曉?”

這個時候,他怎敢承認?但滿朝大臣哪一個不是老狐狸,又有誰看不出來劉協在說謊?

曹操沉聲道:“如此看來董承亦欺瞞了陛下,如此豈不該殺!”

楊彪面帶怒意:“奸賊該殺!”

劉虞嘆了口氣,閉上了眼睛。

劉備面無表情,只有他知道,曹操絕對早就知道董承攻打大將軍府之事了,此時曹操的逼迫,不過是在打壓天子威望而已,將年少的天子逼迫的無路可退,非但無法問罪董承之事,反而要與董承撇開干係,而曹操卻藉着大將軍的人望得了名聲,如此手段,足見此人老謀陰險,而且不給劉協留任何餘地。

的確,劉協此時哪裡還敢問罪董承之事,他暗自咬了咬牙,當即轉了話題:“董承之事也罷,朕要召見於毒,曹將軍因而派人於城門阻攔?卻是意欲何爲?”

曹操不慌不忙,沉聲道:“陛下,天下之亂,蓋始於黃巾之禍,於毒、張晟皆是黃巾餘孽,陛下何故召見?臣以爲此舉不可爲!”

“曹將軍。”劉協看着曹操,面沉如水:“於毒、張晟雖曾爲黃巾餘孽,然彼等今已改過向好,朕爲天子,天下人皆爲朕之子民,豈可無容人之量?曹將軍亦爲朝廷重臣,豈不容人改過向善乎?”

曹操聲音沉厚:“於毒等人反覆無常,臣不可使陛下陷於危難。”

劉協心中怒不可遏,董承已死,曹操如此霸道,劉備沉默不言,於毒這支人馬可是他如今最後的依仗,豈能放過,當即發了狠:“朕決意要見於毒,曹將軍真要阻攔,可行弒君之事!”

底下羣臣失色,曹操卻是毫不退讓:“於毒、張晟所帶兵馬衆多,危及京師,若陛下果真要見,且等半個時辰,待臣打敗賊兵,捉了於毒來見陛下。”

劉協幾乎要氣得發狂了!他要的不是於毒,而是於毒的兵馬,如果讓曹操打敗於毒收編了那支兵馬,那他還要見於毒幹什麼!

這時,衛將軍劉備突然出列,不疾不徐的道:“臣二弟關羽、三弟張飛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可保陛下去見於毒。”

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盛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二章 左慈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
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盛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二章 左慈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