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

此次河東白波賊叛亂,是韓暹和李樂兩路渠帥,兵馬大約三萬有餘,而牛輔只有八千兵馬,得勝無望,只能固守在聞喜以北。

不過如今加上張遼的三千兵馬,正面戰場足有一萬,而背後又有張郃五千兵馬夾擊,內部還有典韋的猛虎營策應,對於張遼而言,這一戰得勝並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這是他就任河東太守的第一場戰鬥,對他而言意義非凡,不容有失!所以他必須要親自出馬。

而郭嘉則留在了安邑縣,第二日正好是官吏休沐之日,除了值守郡吏,大多數郡吏都不必去衙署,對於本地的郡吏而言,難得回家一次,極爲重要。

而郭嘉便在這個時候,令暗影司和斥候迅速將張遼就任河東太守的消息傳了出去。

此次張遼前來安邑,親自帶着三千兵馬,聲勢並不小,河東郡吏和百姓早已知道,但張遼用的是中郎將的名義和將旗,如同牛輔一般,是以除了牛輔,河東人並不知道他還是來擔任河東太守的。

張遼原本是想要在消息傳開前多打探一些情況。但郭嘉卻認爲時機到了,他將消息傳出去,就是要投石問路,打草驚蛇。

如今正好是休沐之日,那些心懷想法的郡吏和豪強陡然得到張遼就任河東太守的消息,必然有所行動,而郭嘉便令暗影和斥候暗中觀察,他要得到更多的消息,爲張遼上任和下一步的行事鋪平道路。

張遼註定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公,郭嘉早已預料,張遼與河東地方豪強必然有幾次激烈的博弈。

休沐之日,郭嘉的一顆石子,令整個安邑都動了起來,百姓在街頭巷尾紛紛議論,而大小郡吏乃至當地豪族都紛紛走動起來,街上道上車馬也比往日多了數倍。

河東太守府與安邑宮毗鄰,雖不如安邑宮佔地廣闊,但也有七八十畝,氣勢恢宏。

太守府前面是太守理事的正堂,東西兩側是郡丞和各曹的衙署,衙署之後有吏舍,郡丞和郡吏平日便住宿在這裡,只有休沐之日纔回家。

太守府後面則是太守和太守家眷的居處,除了居住的院子,還有後花園,幾乎佔了太守府一半的空間,相當於一個大豪宅,這就是兩千石大員的待遇。

此時的太守府西北角,郡丞居住的小院裡,郡丞王邑站在一刻古樹下,看着滿地的落葉,神情若有悵然。

王邑雖然出身涼州北地郡,但他早年曾師從故太尉劉寬,所以仕途寬廣,做了幾年離石長,又到這河東做河東郡丞,代理太守事務,如今卻聽到來了一個河東太守,他心情難免複雜。

對於郡丞而言,如果不得太守信重,他還不如一個郡吏,更不比當初的離石長了。

他在今天早上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迅速命親信打探了這個新任河東太守的履歷。

親信回報時,他幾乎不敢相信,新來的河東太守竟然僅僅二十一歲!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太守哪個大世家的子弟,但即便是世家子弟,也罕有在二十一歲擔任郡守的!

如此一來,就只有一個可能了,是董卓的親族!

但親信帶來的消息卻否定了他的猜測。

直到此時,他還在心中反覆咀嚼着這個名字,張遼,幷州雁門郡人,曾爲故大將軍何進麾下司馬,董卓入京歸附董卓,先在河內擊敗袁紹、王匡,更在酸棗擊敗關東十萬大軍,升任校尉。

這個消息讓王邑有些發懵,這完全是一個年輕武將,怎麼會被派來河東擔任太守?難道是爲了鎮壓白波賊?

王邑正在沉思,這時他的妻子李氏過來,看到他失意的樣子,忍不住問了句:“良君,因何如此發愁?”

王邑嘆了口氣,道:“河東太守張遼將要到任,良君頭上要多一個使君了。”

李氏一驚:“怎的突然來了個太守?”

王邑搖頭道:“河東本就該有太守,何謂突然。”

“爲何不是良君做太守?”李氏神情忿然,又問道:“可知是何人?”

王邑皺眉道:“是董相麾下一校尉,年不過二十餘。”

李氏不由鬆了口氣,道:“如此倒好,他一個武夫,又年紀輕輕,怎如良君通曉政事,多半是要剿賊的,政事必然要倚重良君了。”

王邑苦笑一聲沒有說話,李氏一個婦道人家到底想得淺,正因爲這個新太守是從軍中出身,而且年輕,那就多半血氣方剛,自己未必能得他信任。

還有功曹史衛固與賊曹範先,此二人向來跋扈,自己也不得不妥協,這新太守來了,恐怕要起爭端。

能大敗十萬人的校尉,豈是輕易屈服之輩!

王邑暗歎,河東或許要亂了,一個不好,就是禍亂處處。

這時,李氏又道:“良君,妾身族弟李稚然也在董相麾下效命,不如妾身寫信一封……”

王邑連連搖頭:“不可!不可!”

他久在官場,最清楚派系傾軋,董卓麾下幷州和涼州的爭端不小,若是真讓妻子去找李傕,恐怕會適得其反。

……

安邑縣城東南,一處近三裡方圓的堡塢之中,衛固與範先正在密議。

“衛兄,可曾打探清楚消息?那張遼果真要做太守?”範先今日一得到新太守上任的消息,便立即快馬來見衛固。

衛固面色陰沉,點了點頭:“不錯,吾已在牛輔處打探明白,張遼已被董相任命爲河東太守。”

啪!

範先狠狠的拍了下案臺,臉上露出猙獰之色:“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豎子也敢來河東做太守!不若我找人暗中刺了他!”

衛固連連搖頭:“不可,他非是尋常儒士,有三千兵馬在手,更是董卓委派,須要謹慎行事,還是先觀望一二的好。”

範先恨聲道:“一想到一個黃毛豎子對我等呼來喝去,我就難忍這口氣。”

衛固嗤笑道:“豈不聞州郡記,如霹靂,得詔書,但掛壁,我等名在鄉里,根深蒂固,三千兵馬,還不如我二人塢裡部曲多,府庫金帛糧草,不過我等積蓄之九牛一毛,兩百郡吏,有一大半都爲我等暗中掌控,更不必說各縣諸鄉,豈是他一個外來的小子能撼動的!”

衛固說到這裡,聲音轉冷:“若是他如王邑一般聽話也罷,我等便與他虛與委蛇便是,若是不聽話,看他政令如何實施,且讓他做個傀儡便是,磨折了他的銳氣,遲早要向我等屈服。”

範先哼道:“衛兄所說倒也不差,不過我實是難忍這口氣!”

“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衛固又道:“我等只要結好牛輔,便不懼張遼。”

範先不忿的道:“那牛輔也是隻碩鼠,得了我等多少財物和糧米。”

衛固搖頭道:“範兄,有牛輔在這裡爲我等抵擋白波賊和匈奴,不過耗費些財物與糧米而已,不足爲道。只要那些黎庶不受白波賊侵害,安穩種地,我等所費糧食遲早能收回來。”

“正是!”範先大聲道:“我等送金帛糧草與牛輔,也是爲了保護河東黎庶,他們便也該出力,加收稅賦理所當然,誰敢反對!”

範先又道:“那太守明日到任,恐要來下馬威,我等不如召集郡兵,再聯合王邑與一衆親信郡吏,滅了他的威風,讓他知道我等非是輕易可欺的,從此俯首帖耳。”

“正該如此!當速速行事。”

衛固雖然狡猾謹慎,但也是跋扈慣了,對於範先的提議大是贊同。

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十八章 風物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五章 營房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
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十八章 風物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五章 營房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