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

清晨,常山國,雪花依舊飛揚,真定縣以東,原本高覽駐軍的大營空空如也。

張遼默默的站在轅門的一杆旗幟前,那面旗幟上繡着一個高字。

他連夜從井陘道快馬趕來,衣裳也沒換,仍是滿身血污,趙雲、高順、毌丘毅、郝昭、張健、史阿等將領默然陪在他身後。

“沒想到他還是叛變了。”張遼聲音很平淡。

衆將都知道張遼說的是高覽,眼裡無不露出怒意,此番張遼實在太兇險了,若非郭嘉在他們踏入埋伏圈之前察覺異常,張遼早已身死,即便如此,他們也是九死一生,損失慘重,張遼如今還是多處受傷。

趙雲與高覽先前有過交情,如實道:“聽說高覽初時並未投靠袁紹,而是趙浮和程奐先被袁紹拉攏,後來高覽的宗族族長也來了……”

“是啊,宗族當前,他的選擇我可以理解,換做我,或許我也會這麼選擇……可是,”張遼平淡的聲音陡然轉高:“爲何他連個警示也沒有!”

張遼鏗的拔出長劍,一劍斬斷高字旗:“枉我信任他,讓他鎮守二郡!他一封救援信過來,我沒有懷疑,只帶着一千親衛就來援助他,直到袁紹中道伏擊我,我心中還是相信他,想着他是被人算計,帶着傷連夜兼程來到常山,不是爲了追擊什麼袁紹,就是來看看他是否被人算計,被人害了……呵呵,我還是他孃的太天真了!”

衆將默然,張遼對他們這些將領的確很信任,對他們如兄弟一般,將他們的家眷照顧的很好,對他們的子弟常常教誨,悉心培養,他們平日裡都能感覺出來,所以他們纔對張遼死心塌地。

“我張遼自謂從來不會虧待兄弟和朋友!”張遼的聲音越來越高:“他高覽要另投明主,一封信過來,我由他去投,好聚好散,如此而已,可是他做了什麼?他什麼也沒做,連郭公則都不如!我五百兄弟陣亡,麴義的人頭祭奠還不夠,他高覽必須給我個說法!”

張遼後面的聲音幾乎是吼出來的,就在那半日之間,他親眼看着一個個親衛爲了殺敵,或是爲了保護他,死在他的面前。

戰場上,他強忍悲痛,鼓勵將士,將士需要他的鎮定,但此時,他卻一下子發泄出來了!

看着身子微微顫抖的張遼,衆將默然,他們理解張遼的心情。

這次伏擊戰,袁紹損兵折將,但他們同樣損失很大,雖然只是五百親兵,但那些都是從各軍中挑出的精銳中的精銳,很多都是他們的親信,從親衛營歷練出來後就要到軍中任職的,如今卻一下子死了這麼多。

張遼大喘了幾口氣,才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徘徊了兩步,他轉頭吩咐衆將:“毌丘兄,汝帶兵趕回上黨,聽候命令,隨時準備出兵滏口陘,進擊魏郡與趙國!”

“喏!”毌丘毅躬身領命。

張遼又看向高順:“高兄,常山國便交給你了,凡是參與伏擊,暗中通謀袁紹的,全部抓起,遇到袁紹兵馬,或殺或俘,任爾自專,只要一個要求,迅速掌控常山。”

他又看向趙雲:“子龍,汝是常山人,不便在常山行事,中山郡便交予汝了,凡惡霸、通敵、作亂的,全部抓起,甄氏、蘇氏、張氏可以助汝。切記,不要牽連無辜,不要擾了百姓。”

高順和趙雲領命而去。

“伯道。”張遼又吩咐郝昭:“汝帶兵紮營整訓,隨時聽候命令。”

“喏。”郝昭急忙領命。

郝昭是太原人,年方弱冠,卻得張遼知遇重用,是第一批進入靖遠武堂的將領,他對張遼這個傳奇的徵北將軍很是尊敬。尤其是昨日井陘道中之戰,令張遼在他心中的地位不止提高了一籌。

郝昭離去後,張遼身邊只餘下了張健和史阿。

“三子,阿衡。”張遼吩咐張健和史阿:“此次被伏擊,還是冀州的暗影太薄弱,冀州的暗影需要重建,分內外兩司,外司傳遞軍情,內司高度保密,不到重要之時不傳遞情況,絕不能暴露。”

“喏。”張健和史阿領命。

尤其是張健,心中一直愧疚,此次袁紹設伏,他的暗影居然沒有提前傳來消息,這算是失職了。

張遼並未怪罪張健,事實上暗影司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不過此前的重心一直在幷州和涼州,冀州無暇顧及,纔出了差錯。

衆人離去後,張遼自去休息,只是躺在榻上,他心中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不只是此次親衛折損過半之事,還有冀州的情況。

事實上張遼上一次來冀州,就發現冀州與幷州、河東、關中等地方並不同,關中、幷州、河東一百多年來飽受戰亂,地方勢力破壞嚴重,所以他佔據這些地方,施行政令都頗是順利。

而冀州則不同,放眼整個大漢,冀州與南陽最爲特殊,是後漢光武帝的龍興之地,這兩處的豪族勢力也最爲強大。

如此強大的豪族勢力,不說他的政令難以實施,便是要真正掌控也是極難的,無論袁紹還是韓馥,掌控冀州都是拉攏和依靠了地方勢力,否則他們哪能坐穩。

但如此掌控冀州,後患也是極大的,韓馥不用說,冀州地方勢力直接默許地把他給賣了,而袁紹做了冀州牧後,他手下職務和權力最高的都不是他最初的嫡系,而是支持他的河北勢力,如審配、沮授、田豐等人,嫡系如郭圖、荀諶、逢紀、許攸,都不過是謀士,說的好聽點是心腹,真論實權卻不大。

在後期袁紹手下兩大勢力內鬥嚴重,郭圖讒言田豐與沮授,還不是爲了權力,袁紹不可能不知道,但卻無法控制,只因冀州地方勢力太強大了,他想平衡,反倒越亂。

對於張遼,此次高覽背叛就是一個警示,高覽未必想叛,但他有宗族在冀州,權衡之下,他選擇的自然是宗族。

所以,張遼如今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穩妥的處置河北地方豪族勢力,否則這種叛亂以後還會更多。

此次常山和中山給了他一個機會,先前他一直沒在這二郡推行政令,便是阻力太大,時機不到,如今這二郡中很多豪族暗中勾結袁紹,就給了他名正言順的理由來處置他們。

他要度田,他要編戶,誰敢反對,先想想自己有沒有與袁紹勾結吧。

他推斷,越是強大的豪族,多半越有可能與袁紹有勾結,只此一罪,便足以讓他們理虧,而他則藉口推行政令,在讓出利益和丟掉性命兩種選擇下,他相信大多豪族還是會理智的做出選擇的,不理智的就只能殺雞儆猴了。

至於其他郡國的豪族,如今他與袁紹名正言順敵對,就意味着那些豪族也與他處在了對立面,他奪取一地,便能以處置敵人的名義推行政令,誰敢反對,他絕不留情。

他要在與袁紹的對峙中,耗光和平復這些豪族的勢力。

在這個過程中,固然會遭到極大的反抗,但同樣也會有支持他的人,一來是受益的尋常百姓會支持他,這股勢力不容小覷,二來就是一些詩書傳家或是明智見機的世家會成爲他的助力,如中山甄氏、蘇雙、張世平,他們這次的選擇就很不錯。三來就是他會以學堂和科舉的手段培養出自己的一些新興勢力,這些勢力再自己的掌控之中,又能制衡原本的地方頑固勢力。

接下來的幾日,張遼的近兩萬兵馬以雷霆之勢迅速掌控了常山國和中山郡,他又調別駕張既爲常山相,周暉爲中山太守,治理二郡,推行政令。

在他的兵馬坐鎮和連消帶打下,加上中山甄氏、張氏、蘇氏幾家的例子在前,二郡的豪強勢力紛紛屈服,政令順暢通行。其間有劉氏抗拒,被張遼直接藉着劉慶謀逆的罪名毫不猶豫給予重處,令郡縣肅然。

於是張遼的勢力從幷州跨過太行山,延伸到了冀州。

與此同時,張遼也沒有放鬆對袁紹的軍事打擊報復。

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五章 營房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
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五章 營房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