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

青州濟南國,州牧府中,貂蟬去偷偷教導孫尚香武藝去了,步騭、魯肅、呂岱等人在處理政事,張遼則在後院與弟子諸葛亮,還有孫權一道看書。

“師父。”諸葛亮看張遼讀罷一卷書,趁着空當詢問:“亮有一惑,師父爲何斷定曹操出兵後,兗州必有大亂?”

孫權也看了過來,顯然也想知道答案。

張遼合上書,道:“爲師已經向汝講過,袁紹的冀州牧與曹操的兗州牧皆是州府迎立而來,汝二人以爲他們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諸葛亮道:“根基不穩。”

孫權也連忙點頭應和。

張遼道:“正是根基不穩,在這種情況下,袁紹與曹操採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袁紹聯結地方士族,致力於地方治理,將戰事基本都開在冀州之外,並且一切戰事皆是以維護冀州利益爲主,所以冀州穩固,人民愛戴袁氏,而曹操則差了許多,他被兗州迎爲兗州牧,卻不懂得維護兗州利益,先是擅殺名士,而後屢屢出兵征伐,違逆了兗州人的利益,加上州里還有張邈這個諸侯,豈能不遭背叛?”

事實上歷史也是如此,袁紹在冀州治理十餘年,深得冀州人心,以至於他死後兩個兒子逃奔塞北烏桓,還有數萬百姓跟隨。而曹操初時做的遠遠不如袁紹,所以兗州人民爆了他的後庭花,讓他幾乎無家可歸,兗州八十縣只有三縣沒有叛亂,可見老曹在兗州不得人心到了何等程度,還傻乎乎的去征伐徐州。

不過袁紹寬厚而無威嚴,得人心而不會用人才,加之做冀州牧之初是被地方勢力迎立的,而且是兩個地方勢力,先天不足,導致後來無力壓制,敗於內訌。而官渡之戰對於袁紹的實力損傷雖然加大,但他當時佔據四州之地,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卻因襟懷不足,前期太過順暢,起步太高,經不起打擊,一下子氣死了,因爲他是被自己前期一直扶持的馬仔給打敗了,可謂自掘墳墓,這種心理落差讓帶頭大哥情何以堪,換作其他人恐怕也輕易承受不了。

曹操在得人心上不如袁紹,但他最擅長用人,而且佔據挾天子優勢,而曹操擅長用人,恩威並濟,又和劉備一樣是小強一樣的人物,起步低,經歷挫折多,馬仔上位,吊打高富帥,自然是敗而不餒,堅忍不拔,所以笑到了最後。

當然這些事都是後來發生的,是張遼平日裡自己分析警示自己的,他自然不會對諸葛亮和孫權講。

即便如此,孫權和諸葛亮二人對張遼的分析已經很是佩服了,眼下的諸葛亮還不是後來那個料事如神的軍師,不過諸葛亮的見識仍然是不凡:“師父,那袁紹與曹操豈非將來要受制於地方勢力,後患無窮?”

張遼暗贊他的聰慧,點頭道:“正是。”

孫權卻問道:“該如何平定這些地方勢力,豈能容他們主導朝廷大吏?”

張遼詫異的看了孫權一眼,卻沒有拒絕回答:“有兩個辦法,一者強勢入主,不依賴地方,不受地方制約,二者改變體制,瓦解他們操縱地方政事的根基……”

諸葛亮和孫權都靜靜的聽着,張遼的很多見解對他們啓發很大。

……

兗州,陳留郡,曹操出征徐州的第十日傍晚,陳留太守張邈剛回到府上,忽然弟弟張超過來,說是有一朋友來訪。

張邈隨着張超來到他家,看到府中幾人,不由面色微變,來者赫然是陳宮和許汜、王楷諸州府從事,他心中頓時知道了是什麼事。

“使君。”幾人坐下後,陳宮開門見山:“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衆,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爲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且暫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這……”張邈猶疑道:“吾與孟德情若兄弟……”

陳宮反駁道:“君以他爲弟,他豈以君爲兄,曹操此番出征徐州,已奪君近半兵馬,此賊行事暴虐,先殺邊文禮滿門於前,又屠徐州在後,所做作爲,暴戾不仁,天人共怒,如此狠毒之人,他日必然不會容君性命。”

張邈面色連變,一旁許汜進言道:“張使君切莫遲疑,曹操不用我兗州之人,而今兗州八十縣,已有七十餘縣響應殺曹,此謂衆望所歸,曹操已然衆叛親離矣。”

“竟有如此多人?”張邈大驚。

張超道:“不錯,李封、氾嶷、徐翕、毛暉、薛蘭、薛永諸將皆響應,小弟還聯絡了豫州刺史郭貢,他有數萬兵馬,加上兄長與呂布,足以掌控兗州,斬斷曹操退路。”

張邈徘徊片刻,咬牙道:“如此,便迎奉先,共謀大事!”

陳宮道:“吾去河內迎呂布,他方今窮困無路,必然響應。”

……

而今天下諸郡,唯河內郡最是複雜,郡守橋瑁統領郡中一切政務,軍事方面則分爲三部,徐晃駐守西部,張楊駐守東北,呂布駐守東部。

豔陽高照,呂布與張楊正在對坐暢飲,呂布已然醉意醺醺,長嘆道:“稚叔,當初文遠讓某南下幷州,說是會有機遇,某依照他的吩咐,特意去陳留見了張邈一面,而後回到河內每次操練兵馬,已是半年有餘,如今卻不見什麼機遇上門,真等得我心焦,莫非文遠欺我不成?”

張楊勸道:“文遠既說有機遇,但便不會毫無根由,奉先且等候便是。”

呂布澀然道:“想某當初誅殺董卓,位列將軍,在九卿之上,統領禁軍,何等風光,只因王司徒處事不周,十萬涼州人入京,才落個如此結果,袁術、袁紹欺我,無處可留,在這河內,兵馬不過五千,如今連高順也不如,實在憋屈哪。”

張楊嘆了口氣,當初他們幷州三將,如今也就是張遼混得最好,他比之呂布還不如,初次募兵在上黨被打敗,而後討伐董卓無果,又被於夫羅劫持了一年,後來還是張遼派人救他出來。

如今他的情況就屬於依附張遼了,只是張遼沒有提過讓他歸附,他心中也有些不捨手下兵馬,就這麼一直拖着。這就是張楊的性格,優柔寡斷,隨波逐流,在這亂世中無疑顯得無力了些。

“奉先。”張楊看呂布喝的多了,勸道:“且再等等吧……”

不想他話音剛落,一個人就匆匆進來稟報:“將軍,有一人前來拜訪將軍,自稱東郡陳宮。”

“陳宮!”正酒意朦朧的呂布身軀一震,霎時間酒意全無,失聲道:“果真是陳宮?!”

那人忙道:“正是,來人自稱陳宮。”

呂布頓時整個人精神煥發,長身而起,忙道:“快去迎接,且慢,等某整了衣裳再去迎接!”

看到呂布有些語無倫次,歡喜非常的樣子,一旁張楊詫異的道:“奉先,這陳宮是……”

呂布喜不自勝的道:“當初文遠告我,當一個叫陳宮的人來尋我之時,便是機遇降臨之時,他果不欺我,果不欺我!”

張楊大是驚奇,沒想到張遼竟能未卜先知,不由問道:“文遠可曾說過什麼機遇?”

呂布稍微冷靜了一些,道:“只說是在兗州,等到了兗州某再問他不遲。”

……

徐州,曹操二度征伐徐州,直接從任成國出擊,路途熟悉,推進極快,徐州之人懼曹如虎,紛紛逃走,被曹操數日之間連破五城,逼近郯縣。

陶謙沒想到曹操二度攻伐竟然如此迅速,急忙派大將曹豹與劉備在郯城外阻截。

結果曹操數路大軍齊出,曹豹先敗,劉備對新收攏的兵馬掌控不足,緊跟着大敗,曹操兵馬開始圍困郯城,城內一片惶恐。

當此之時,陶謙才大爲後悔趕走張遼,急忙喚來糜竺,令他去青州尋張遼求救,但此時城池被曹操圍困,哪還能出城求援。

而這一戰,也讓劉備知道了自己與張遼的差距。

曹操大營之中,曹操志滿意得,望着郯城大笑道:“此番定破徐州,可笑陶恭祖昏聵,將張遼驅出徐州,否則若結張遼,吾安能如此勢如破竹。”

曹仁等將領也無不振奮:“主公,旬月之內,必能拿下徐州。”

曹操撫須大笑道:“張遼不助陶謙,亦失算矣,吾若得徐州,與本初夾攻青州,張遼不足爲懼,吾必擒之,以雪前恥!”

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五十章 不平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
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五十章 不平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