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

北風呼嘯,寒風如刀,徐州東海郡陰平縣,曹操三萬大軍集結於此,三日前曹操攻破此城,但城中根本沒有多少糧草,曹操只能放任兵馬劫掠。

此時城中,曹操眯着眼睛,看着一封書信,他的對面坐着戲志才,縮在一領裘衣中,卻是曹操怕凍着了他,專門從大戶家中搶來的。

“志才哪,”曹操哈了口氣,將書信遞給戲志才:“這是張文遠給我寫的信,要我退兵,又說來年有大災,要我回兗州休養生息,汝以爲如何?”

戲志才極快的瀏覽了一番書信,沉吟道:“張文遠所言亦有道理,如今主公連年征戰,退黑山、破黃巾、敗袁術、擊陶謙,兗州着實疲敝,是該休養生息了。”

“嗯。”曹操點了點頭,又搖頭道:“可是陶謙不死,徐州不取,安能休養生息?此番還須先破了陶謙,憑徐州之富庶,以濟兗州之疲敝。”

戲志纔沒有反對,此番曹操兵進徐州可謂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如今退去確實會喪失良機,他又道:“不過張青州書信中提到的屯田之策卻是休養生息之道,主公儘可在兗州行之,還有科舉之道,更是大妙哪。”

“不錯。”曹操慨然道:“當今之世,志在安天下而無私心者,文武而兼能者,唯張文遠乎?屯田之道,前漢有之,倒也罷了,唯有這科舉之道,實乃妙策,可醫痼疾,可攬賢才,真妙策也,真妙策也!”

曹操一連三個妙策,顯然對科舉之道推崇之極,又道:“此番平定徐州,回去便試行之,必能使天下大變,人才輩出。屯田、科舉,吾且納之,退兵之事,且待破了陶謙再說。”

曹操說到這裡,眼裡閃過狠色:“陶謙老匹夫躲在城中不出,吾便破了整個徐州,看他縮到何時!”

戲志才沉默,他聽出了曹操言語間的煞氣,破了整個徐州,以他們目前的糧草狀況和青州兵的軍紀,恐怕整個徐州都會遭劫,但戰爭便是如此,慈不掌兵,仁慈的下場就是兵敗身死。他轉了話題:“如今徐州兵亂,唯曹公不肯離開徐州,卻是不妥。”

聽戲志才提到父親曹嵩,曹操皺起眉頭,他在八月討伐徐州之時,便派人去接回父親,沒想到父親卻不願意離開,如今與陶謙打成這般情景,必須要派人接回父親了。

……

同在東海郡,治所郯縣,州牧府中,年已六十二歲的徐州牧陶謙鬚髮皆白,神情蒼老,儼然一個垂垂老者,不復年輕時的剛直意氣。

此時的陶謙看着風塵僕僕趕回來的別駕糜竺,咳了兩聲,忙問道:“子仲,如何,陶謙與田楷可願發兵相救?”

糜竺道:“孔北海、田刺史及平原相劉玄德皆應發兵相助。”

“太好了。”陶謙面露喜色:“三路兵馬當有上萬,與我徐州兵馬相合,定能阻止曹操,救我徐州。”

糜竺又道:“青州牧張文遠本也要發兵,只是遼東公孫度兵馬攻入東萊,他分身不暇。”

“張文遠?”陶謙眯上眼睛:“聽聞此人善戰無前,他若能來,曹操不需擔憂矣。”

“正是。”糜竺道:“吾見張文遠,風采氣度非凡,有英雄氣,此番他不能來,卻也寫了一封信,勸曹操退兵,卻不知是否能勸退曹操。”

陶謙嘆了口氣:“曹操士氣正盛,若不敗之,豈會輕易退卻,子仲,且先下去休息吧。”

糜竺躬身道:“屬下告退。”

糜竺離開後,一人從幕後出來,卻是陶謙親信的治中曹宏,曹宏躬身道:“使君,糜子仲雖請的不少兵馬,但畢竟是外來之人,不會盡心,要破曹操,終究還要靠我徐州的兵馬。”

陶謙撫着花白的鬍鬚,頹然嘆道:“無奈曹操手下猛將無數,更擅長用兵,實在難以抵擋。”

曹宏眼睛一轉,道:“屬下有一計,可亂曹操心神。”

陶謙忙道:“汝有何計?還不快快道來。”

曹宏眯着眼睛,做了個手勢,狠聲道:“曹操攻我徐州十座城池,殺我士兵無數,而今他的父親曹嵩卻在琅琊國,何不派兵殺了他,如此曹操必然心神大亂,再命吾弟曹豹趁勢追擊,必能大敗曹操。”

“殺曹嵩?”陶謙猶豫起來:“兩方交戰,禍及家人,似有不妥。”

曹宏反問道:“若曹操攻破徐州,可會饒過使君,可會饒過使君家人?”

陶謙坐在席上,良久,緩緩道:“着都尉張闓,領五百騎前去行事,不要殺人,先把他們捉回來,脅迫曹操退兵。”

曹宏一愣,隨即大喜道:“使君英明,此計甚妙。”

……

琅琊國西面有臨沂縣,與兗州泰山郡相接,縣境西面與泰山郡華縣交界的一處山莊大宅中,住着一個不尋常的富戶,曹操的父親曹嵩。

此時的曹家上下都在打點行李,準備遷離。

曹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依靠曹騰的關係,加上得體的待人處世,桓靈之時先後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大鴻臚,位列九卿,位高權重,他更是個大貪官,在靈帝賣官鬻爵時花一千萬金買了崔烈的太尉之職。到了十常侍亂政時,曹嵩便辭了官,董卓入京時,曹嵩見機快,早早就離開雒陽,隱居到了琅琊,避免了袁氏那樣的滅門慘禍。

因爲曹嵩的養父曹騰是宦官加大儒,所以曹嵩敬重儒士,行事低調,喜歡規規矩矩發展,尤其是對於他的兒子曹操,曹操少年好爲遊俠,不得曹嵩喜歡,後來曹操被舉爲雒陽北部尉,乾的井井有條,曹嵩纔開始鼎立扶持兒子發展,先出任頓丘令,又輾轉回京出任議郎,到了黃巾之亂的時候,在曹嵩的疏通下,張讓舉薦曹操出任騎都尉,後因戰功升濟南相,任東郡太守,再到後來曹操成爲“西園八校尉”典軍校尉,曹嵩在幕後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曹操反出雒陽在陳留募兵討伐董卓後,曹嵩就不認同兒子的做法,擁有大量錢財的他並未出手資助,只是做了個逍遙的富家翁。

曹操八月出兵討伐徐州時,派人來接曹嵩,曹嵩當時並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隨着曹操在徐州連下十餘城四處殺戮,曹嵩不淡定了,時刻提心吊膽。

在兒子曹操第二次來信時,曹嵩不再堅持,決定去兗州鄄城與兒子一家老小回合。

收拾完行禮,足有上百車,曹嵩只等待兒子所派的泰山太守應劭來接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馬蹄聲和拍門聲,曹嵩面露喜色:“此必是應仲瑗奉孟德之命前來接應我等,阿疾快去開門。”

曹操的同父異母弟曹德聽了父親命令,急忙跑去開門。

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八十章 奔襲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
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八十章 奔襲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