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

張遼目光掃過衆人,道:“武堂修建之初,要定名字,衆人多有建議,有幷州武堂,我以爲侷限於地域難以彰顯建立武堂之要;有文遠武堂,與我名字相合,又寓文武並重之意,乃爲將之道,可謂佳矣。然而最終我與諸君商定,取名靖遠武堂,而非文遠,何也?”

他看向衆人,尤其是中間那一幫神情振奮的小將,聲音沉定有力:“文遠,爲將之道,靖遠,爲將之本也。道,不如本!武堂定名靖遠,就是激勵衆將,要時時勿忘爲將之本,要以抵禦侵略、平定天下爲己任,要以安定社稷、守護百姓爲己任!”

“我等謹記主公教誨!”高順、典韋、趙雲等將領齊齊起身抱拳,衆學子也紛紛激動起身:“謹記主公教誨。”

張遼壓了壓手勢,讓他們坐下,看向衆學子,問道:“武堂育將,不知誰能作答,何爲將?”

典韋之子典滿起身大聲道:“馳戰沙場,殺敵立功,不苟生懼死,馬革裹屍,報效主公社稷。”

“說得很好。”張遼鼓勵的點了點頭,卻又搖搖頭,道:“此爲兵,爲勇士,爲先登,卻不足爲將。”

典韋狠狠的瞪了兒子一眼,典滿忙縮頭坐下,衆人不由莞爾。

徐庶起身道:“兼文武,有勇力,通謀略,識天文,知地利,統萬軍,得士卒,曉戰機,能致勝,方爲良將。”

張遼點頭讚道:“元直所說爲將之道,可謂盡矣,爲將不易,諸位當時時自省,勿要驕滿。”

“喏!”高順等將領抱拳。

張遼又道:“元直所說,乃良將,然則何爲大將?”

衆人沉思片刻,紛紛看向張遼。

張遼的講課方式是互動,能發人思考,比之儒家一貫以來照本宣科的講解要深入的多,令荀彧等人也頗受這種講課方式的啓發。

看到衆人詢問的目光,張遼緩緩道:“大將者,能統觀全局,能深謀遠慮,能爲主上計長遠,能令士兵效死,能將出軍魂!”

“何謂軍魂?”關平起身發問。

張遼道:“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有軍魂,每戰將士高呼‘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能以三千而令鮮卑與烏桓聞風喪膽,是軍魂之力。典中郎的猛虎營有軍魂,每戰猶如猛虎下山,有虎之威,虎之猛,虎之傲,兇悍無可當,雖死不後退;高中郎的陷陣營有軍魂,衝鋒陷陣,刀山火海,有進無退;張中郎的大戟營有軍魂,靈巧機動,可戰可退;趙中郎的驍騎營有軍魂,縱橫沙場,勇不可當。”

衆小將不由紛紛看向典韋、高順等將領,露出尊敬之色。荀彧、郭嘉等謀臣也連連點頭,他們都精通軍事,認同張遼所說的軍魂。

張遼在黑板上寫了“軍魂”二字,又寫了“本心”二字,緩緩道:“除卻軍魂,大將還能堅守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衆人望着“本心”二字,各有思索。

張遼看向右側高順、典韋、趙雲、張郃等將領,肅然道:“本心,即責任,爲將者,要追求功勳與榮耀,但歸根結底,時時勿忘根本,勿負初心,以守護社稷爲己任。我送諸將一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爲將者的功勳,是歷經百戰,用無數士兵兒郎的性命換來的,是用無數家庭的破裂換來的,代價沉重,彌足珍貴!是以勿居功自傲,勿意氣用事,時時不忘責任,一個疏忽,就會犧牲無數的性命,所以不可不慎,不可不省。”

一將功成萬骨枯!

高順等將領被張遼這句話震動了,典滿、關平、郭淮等小將看着張遼,滿是崇敬,他們用筆在紙上飛速的記着張遼說的話。

張遼又看向左側荀彧等謀臣:“出謀劃策、治理地方亦如此,當時時自省,人難免有私心私利,但有私心更要有公心,懷私利卻要顧念大局,一個計策的疏漏或失敗,就會造成不知多少傷亡,一個政令的疏漏,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唯諸位謹記。”

“喏!”荀彧、郭嘉等謀臣肅然抱拳,尤其是審配和沮授,神情更是肅然,兼有沉思。

張遼點了點頭,又看向衆小將,肅然道:“十年磨一劍,鋒刃方能出,武堂培育將領不可能一步登天,一切要從基層做起,爾等要一步步磨礪自己,不要好高騖遠,武堂也不會拔苗助長。大將終究不過幾個,更多的還是基層小將,各在其位,各司其職,統全局靠大將,掌局部靠小將,大將如頭腦,小將如手足,缺一不可。”

衆小將連連點頭。

張遼露出笑容,鼓勵道:“要守護社稷安定,需要一代代的努力,不能斷層,如今軍中靠七大中郎將,靠四大軍師,靠我這個主公,但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靠的就是你們,你們正當年輕,便如清晨初起之日,朝氣蓬勃,當勇敢向前,不懼艱難,百折不撓,奮發有爲。”

張遼說罷,在黑板上又寫了兩句話,一句是唱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句是滿江紅中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衆小將深受震動,齊齊起身朝張遼作禮。

荀彧等人暗自讚許,他們不得不承認,張遼講課也是一絕,比大多數博學的儒士都要講得好。

“將之道,將之本,便是如此。”張遼這才露出笑容,道:“接下來我便講一些兵法策略,孫子兵法乃兵法謀略之首,我師父賈尚書精通此道,幾位軍師也深明其道,日後便由他們爲諸位講解,我便不獻醜了,只爲諸位講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別說衆小將,就是荀彧、郭嘉等謀臣臉上也露出疑惑之色,他們都沒有聽過三十六計的說法。

事實上,三十六計雖然是對歷代兵法計策和軍事謀略的總結提煉,但真正出書很晚,至少到了明末,此時還沒有三十六計的說法,只是張遼提前將它們搬了出來。

“三十六計,分爲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六類,今日我先講勝戰計,勝戰計乃我方佔據優勢時所用計策,第一計爲瞞天過海。”

張遼在黑板上寫下了瞞天過海四個字,講解道:“瞞天過海乃僞裝惑敵之計,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五十章 不平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
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五十章 不平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