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

東海郡,郯城。

徐州牧劉備放下詔令,又覽罷一封書信,仰天長嘆。

下首張飛忍不住道:“兄長因何而嘆?可是天子不許兄長做這徐州牧?”

劉備搖搖頭:“吾是自嘆不如文遠也。”

“哦?”關羽動容道:“兄長何出此言?”

劉備將詔書遞給下面衆人,笑道:“此天子詔令,乃吾弟張文遠迎奉天子於弘農,今拜驃騎將軍,着州郡前去朝奉。”

左右關羽、張飛、糜竺、簡雍等人聽到張遼竟然做了驃騎將軍,無不動容,張飛目瞪口呆,關羽面露喜色,糜竺道:“既有詔令,使君當奉天子。”

“本該如此。”劉備頷首,又環顧左右,道:“雲長,汝家小皆在河東,此番可護送糧米、布帛前往河東朝奉天子,又可探望家小。”

關羽露出意動之色,又緩緩搖頭:“兄長,如今徐州未定,西有呂布,南有袁術,某卻不能就此離開。”

劉備道:“朝奉天子乃大事,爲兄不能親往,須由汝代爲前往,更要子仲同往,他人吾不放心也。”

“這……”關羽沉吟起來。

張飛大笑道:“二哥盡去便是,有俺在,何懼呂布與袁術?”

關羽這纔不再反對,劉備又看向糜竺:“子仲,此番有勞了,汝與雲長至河東面見天子,但言徐州上下皆欲迎奉天子,奈何路遠敵衆,今天子詔令至,不敢違背,恭奉糧米與布帛,以表忠義之心。”

“唯。”糜竺恭謹一禮。

衆人退下後,劉備回到後堂,臉上笑容漸漸消失,露出悵然之色,長嘆口氣。

他新娶的夫人甘氏詢問道:“使君因何而嘆?”

劉備搖頭不語,事實上他也說不出自己爲何而嘆。

……

兗州,鄄城。

曹操一把將詔書丟在案臺上,哼道:“不想張遼竟迎了天子,如今做了驃騎將軍,四處發號詔令,要吾朝奉,又要與呂布罷戰,真是好威風。”

他身旁程昱嘆道:“張文遠得天子,如虎添翼,今不宜與之爭,當虛以應對,避其鋒芒,韜光養晦,暗中壯大。”

“虛以應對……”曹操起身徘徊了兩步:“吾軍士尚無糧草可食,又何來糧草奉與他?”

另一側戲志才道:“主公不須奉糧草,只需上表,明言兗州之難,朝廷自會體諒。”

程昱又道:“主公上表,不止言難,更請朝廷賑災,反客爲主,朝廷必難以斥責。”

曹操思及這半年來的艱苦日子,憔悴的臉上頗有幾分頹然:“吾與呂布在此難分勝負,張遼今得天子,勢力必長,他日安有我等容身之地?”

“主公豈可消沉?”程昱神情不悅,又勸解道:“今張遼雖得天子,卻未必能久,甚至反受其害,須知挾天子以令諸侯並非易事,雖有百利,亦有百弊,遠有項羽,立義帝,卻最終反受其害,成爲衆矢之的,近有董卓、王允、李傕、郭汜,皆挾天子,皆亡於此,張遼有項羽之風,又有婦人之仁,吾料其亦不可久也。”

戲志才道:“天子既至河東,不久必回雒陽,主公可暗結朝臣,引爲助力,得天子之心,未必不能與張遼抗衡。”

聽到兩大謀士的分析,曹操眯起了眼睛,旋即又道:“吾先與張遼結好如何?”

Www▲тt kǎn▲℃O

“正該如此。”程昱和戲志才齊聲贊同,程昱又道:“主公可上表言呂布侵奪劫掠之惡,請拜兗州牧,以制呂布,張遼若袒護呂布,必得天子與朝臣詬病,久而生隙。”

“只是不能饒了呂布,”曹操眼裡閃過厲色:“呂布奪地之恨,定要討之,張邈、張超,更要殺之,以泄吾恨!”

曹操說道這裡眼裡露出狠色,顯然他對張邈這個背叛的朋友最是痛恨。

程昱點頭道:“兗州之地乃主公根本,定要奪回,主公可派質子入朝,以示忠心,堵塞張遼之口。”

“質子?”曹操沉吟起來:“只恐張遼加害。”

戲志才道:“主公多慮矣,若換他人,尚有此慮,於張遼卻不需擔憂,吾觀此人,從未牽連家眷,於仇敵亦如是,何況當初他與太公結好,主公可請太公書信一封,託張遼照料質子,張遼必不會加害。”

曹操看向下面,他的長子曹昂道:“父親,孩兒願往。”

曹操看着長子,眯起了眼睛。

……

興平二年,陽春三月,大河解凍。

雒陽舊都,劉協登上殘損的宮闕,遙看數十里,昔日的繁華早已煙消雲散,代之的是處處殘垣斷壁,荒草叢生,白骨森森,更無人煙。

劉協不由潸然落淚,哽咽道:“舊都竟衰敗至此乎?”

他當初車駕先行,並不曾親眼看到董卓火燒雒陽的情形,只是聽說過,此時親眼看到,才知道他心中的雒陽是如何的衰敗。

楊彪等大臣遙望東市,曾經的居處上元裡等豪宅閣樓早已化作灰燼,兩百年繁華都城化作廢墟,也不由跟着劉協落淚。

一旁跟隨劉協的伏壽輕嘆道:“今日方知張將軍爲何不早讓陛下回京,只恐當時回京,天寒地凍,無處可棲,陛下又心傷感懷……”

劉協點了點頭,看向一旁隨行的張遼:“張卿有心了。”

張遼道:“昔日董卓燒燬雒陽,與關東諸侯戰於此,只恨臣無力阻止。”

劉協嘆道:“昔日董太師之強,誰能當之,張卿大可不必自責,只是這雒陽終是我大漢都城,不可任其荒廢,只望張卿能修宮闕,遷黎民,還舊日繁榮。”

張遼苦笑道:“臣自會盡力,只是重建雒陽,非一日之功,陛下恐怕還需在河東住一年半載,方可回舊都。”

劉協面露喜色:“朕可回舊都乎?”

張遼肅然道:“皆由陛下決斷,臣非李傕、郭汜,豈會阻攔?便是陛下如今要在雒陽住下,臣也絕不會反對。”

劉協感慨的道:“張卿一片赤誠,朕知之。”

他看了看滿地荒蕪,想起在河東的美好日子,遲疑了下,道:“也罷,南北宮闕已毀,朝廷在此無益,朕先祭了宗廟,便回河東,待張卿重建雒陽之後,朕再回宮城。”

他轉看楊彪等大臣:“衆卿以爲如何?”

衆大臣看了看雒陽的情形,忙道:“唯陛下之命。”

劉協看向張遼:“朕知道張卿公務繁忙,然重建舊都乃大事也,朕請張卿領河南尹,督重建之事,還望張卿勿要怠慢。”

張遼抱拳:“臣不敢怠慢。”

當天劉協與張遼帶着衆大臣祭祀了宗廟,便要趕回河東,就在這時,張遼收到一個消息,一時無語。

他沒想到曹操竟然將自己的父親和妻兒老小全部送到河東了,還託自己代爲購置宅院,好生照顧……真把自己當成保姆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
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