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

劉相回到邯鄲,見到了劉林和劉接後,將自己拜訪劉秀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他二人講述了一遍。

聽完劉相的話,劉林和劉接喜出望外,興奮異常,忍不住急聲追問道:“劉秀當真說我等是被王郎要挾,纔不得不爲他做事,而非自願爲他做事?”

劉相連連點頭,說道:“此話是大司馬親口所言,而且還說過好幾遍呢!”劉

林和劉接對視一眼,皆是滿臉的喜色,神情激動,眉飛色舞。

劉相繼續說道:“大司馬還說,大家同爲宗親,雖分在南北,但一筆也寫不出兩個劉字,理應相互照拂纔是!”

劉接連連點頭,感嘆說道:“大司馬這是真心實意的在幫我等開脫啊!”

劉林也有同感,心裡也做出了決定。他對劉接、劉相二人說道:“我們來商議一下接下來該怎麼接應大司馬!”

知道劉秀並沒有怨恨他二人,還一心爲他二人開脫,劉林和劉接對劉秀的稱呼也變了,由直呼其名,改稱爲大司馬。另

一邊,劉林、劉接派去出使謝躬軍大營的使者也回到了邯鄲。相對於劉秀而言,謝躬的態度要傲慢許多,承諾只要劉林和劉接肯在城內做內應,他可請奏陛下,免去他二人的死罪,但有一點,破城之時,他二人必須得想辦法拖住劉秀軍,邯鄲的皇宮,必須得由他謝躬麾下的將士佔領。劉

秀那邊猜測的沒錯,現在,謝躬也惦記上了王郎搜刮的錢財。謝

躬本身並不是貪財之人,他之所以惦記王郎的這些錢財,全是爲劉玄着想。謝躬認爲在己方破城之後,所繳獲的錢財,理應全部上交給天子。

可一旦被劉秀得了去,他能不能上交給天子,可就兩說了,弄不好會被劉秀偷偷拿走,用來壯大他自己的勢力,爲絕後患,他乾脆就不讓劉秀得到這筆錢財。

兩相比較,劉秀對己方的使者,以禮相待,客氣有加,而且話裡話外的都在爲己方開脫,還一再強調同宗之情。而

謝躬則是態度傲慢,自持勝券在握,目中無人,還提出這樣、那樣的條件,可他連己方做了內應之後,最終能不能保住性命這樣的承諾都不肯給,只說是上奏天子,請天子從輕發落。

劉秀和謝躬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凡是頭腦正常的人,肯定都會選擇傾向劉秀這邊。

劉接和劉林密謀的時候,便直截了當地提出:“謝躬並不可信,與之相比,我更相信大司馬的爲人!”劉

秀的名聲太好了,不僅德行高,而且寬厚仁慈,言而有信,他說會既往不咎,能保全他倆的性命,就一定會說到做到。

劉接也有同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劉接繼續說道:“何況,大司馬業已與真定王聯姻,而我們又與真定王交情莫逆,單憑這層關係,大司馬也不會難爲我等。即便將來秋後算賬,只要有真定王在,也可保你我安然無恙。至於劉玄……”說

到這裡,劉接眉頭緊鎖,緩緩搖頭,說到:“反覆無常,薄情寡義,倘若選擇他,只怕日後,你我都會深受其害。”

劉林正色說道:“劉玄不足信,而且,他也長久不了。別忘了,邯鄲可是有天子氣!”

劉接禁不住在心裡翻了翻白眼,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在迷信這一套呢!沒

錯!劉林的確是把‘邯鄲有天子氣’這句話銘記在心,而且深信不疑。

他一本正經地繼續道:“王郎是個假天子,這不能作數,那麼真命天子,應該就是城外的那位。”劉

接扶額,忍不住搖頭苦笑。反

正不管怎麼說,劉林和自己的立場是一致的,大家都傾向於支持劉秀,能統一立場就足夠了,至於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才支持的劉秀,那都不重要。劉

接意味深長地說道:“既然要支持大司馬,我們也得幫大司馬做點事才行!”劉

林不解地問道:“做什麼事?”

劉接意味深長地一笑,說道:“做大司馬想要,但又沒好意思開口的事!”

“……”劉林被他說得滿腦子的莫名其妙。

接下來的幾天,劉林和劉接派出的使者,頻繁往返於劉秀軍大營和謝躬軍大營。就

算他二人不打算倒向劉玄那一邊,但至少表面上得能過得去,先安撫住謝躬再說。五

月。邯鄲被困已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天夜裡,凌晨寅時,也就是早上三點多鐘的時候,邯鄲的北城城頭以及西城城頭上,幾乎同時亮起了一堆柴火。

柴火燒得旺盛,火光熊熊,在漆黑的夜裡,顯得格外醒目。邯

鄲北城和西城外,都是在相距兩裡左右的地方,分別聚集着一大批的兵馬。沒

有掌燈,也沒有點亮火把,黑壓壓的大軍,靜得鴉雀無聲,彷彿與黑暗融爲了一體。這

兩支兵馬,正是蓄勢待發的劉秀軍和謝躬軍。

且說劉秀,他騎在戰馬上,看到城頭亮起了火光,他眼眸一閃,側頭說道:“傳令下去,讓全軍將士,做好準備!”他

四周的傳令兵不敢說話,只齊齊插手施禮,而後撥馬而去,於各方陣中來回穿插,低聲傳達劉秀的命令。

相隔了有一盞茶的時間,城頭上,又亮起第二團火光。見

狀,劉秀眯了眯眼睛,向前一揮手。他兩邊的方陣,率先向前行進。人們的腳上,都包裹着厚厚的麻布,走起路來,不會發出太大的聲響。隨

着己方的方陣開始向前推進,劉秀一催胯下的戰馬,也開始向前緩緩行進。

在距離邯鄲北城還有一里遠的時候,劉秀擡起手臂,時間不長,推進的方陣停了下來。劉

秀揚頭,目不轉睛地盯着城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城頭上又亮起了第三團火光,與此同時,城門前,也有火把在搖晃。

見狀,劉秀深吸口氣,喊喝一聲:“全軍衝鋒——”隨

着劉秀一聲令下,全軍將士已經不再列着方陣緩慢推進,而是紛紛甩開雙腿,全速向前奔跑。

轟隆隆——

即便人們的腳上都有包裹着麻布,但由於人數實在太多,奔跑時,發出沉悶的悶雷之聲。城頭上沒有箭矢射下來,人們未受到任何的反擊,便直接衝到了城門前。

此時,城門已然大開,城門的兩邊,還站着兩大羣兵卒,人們都是王郎軍的打扮,只不過他們的手臂上都繫着紅布。

紅色是漢軍軍裝的顏色,繫着紅色的布條,等於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漢軍在城內的內應。

衝到近前的漢軍兵卒只是看了他們一眼,沒有多加理會,順着敞開的城門,轟隆隆地跑進城內。隨

着一批又一批的漢軍不斷涌入邯鄲城,很快,邯鄲的北城就如同炸了鍋似的。與

此同時,邯鄲的西城也亂了起來,喊殺聲四起。站在城頭上,向城內觀望,只見邯鄲的北城和西城,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有高舉着火把,向前飛奔的兵卒。與

劉秀軍的暢通無阻相比,謝躬軍進入西城後,很快便遭受到城內守軍的阻擊,雙方與大街小巷中展開廝殺,混戰成了一團。

此時的王郎,正身在寢宮中熟睡,身邊躺着他的一名愛妃。外面的嘈雜聲,最先把他的妃子驚醒,後者推了推還打着鼾的王郎,急聲呼喚道:“陛下!陛下!”

“嗯?”王郎迷迷糊糊地應了一聲,囫圇不清地說道:“天還沒亮呢,再睡會吧!”“

陛下,你聽聽,外面怎麼這麼亂。”

王郎撩起眼簾,眨了眨眼睛,側耳聽令,果然,外面隱約傳來嘈雜之聲。他皺了皺眉頭,從牀上坐起身,這時候,一名內侍慌慌張張地推門跑進寢宮。他

不敢進入內室,站在寢宮的大殿裡,急聲說道:“陛下,大……大事不好了,劉秀軍、謝躬軍,都……都攻入城內了……”內

侍的這句話,把王郎嚇得險些沒一頭從牀榻上栽下來。

他急忙下了牀,連鞋子都沒顧得上穿,光着腳,赤裸着上身,快步走到門前,一把將房門打開,看着外面的內侍,厲聲問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陛下,劉……劉秀軍、謝躬軍,現已攻破北城和西城,已……已經殺入城內了……”

這回王郎可聽清楚了,腦袋也隨之嗡了一聲,眼前發黑,身子不由得一陣搖晃。內侍急忙攙扶住他,顫聲說道:“陛下,現在……現在當如何是好?”

王郎沒做稱帝之前,就是個江湖術士、算命先生而已,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事,他一時間也想不出個什麼主意。就

在這時,又有一名內侍踉踉蹌蹌地跑了進來,大聲說道:“報!報陛下,廣陽王入宮求見!”“

廣陽王……”此時王郎的腦袋都是空白一片,他喃喃唸叨一聲,眼睛頓是一亮,急聲說道:“快!快請廣陽王來見朕!”“

是!陛下!”內侍大營一聲,轉身跑了出去。時間不長,劉接從外面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臣,參見陛下!”都不等劉接施完禮,王郎已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來,拉住劉接的胳膊,顫聲問道:“劉秀軍和謝躬軍,已……已經攻入城內,廣陽王,這……這是真是假?”劉

接正色說道:“陛下,現劉秀軍和謝躬軍的確已經攻入城內,邯鄲業已守不住了,趁現在敵軍還沒有攻過來,陛下得趕緊逃走!”稍

頓,他又說道:“臣已經爲陛下準備好了馬車,陛下快上車!”

“這……這……”

“陛下!再不走,就真的來不及了!”劉接急聲說道。

王郎重重一跺腳,轉身跑回到內室,拉起牀榻上花容失色的寵妃,在寵妃身上,胡亂裹了幾件衣服,他自己也穿了一件,兩人衣衫不整地快步跑出寢宮。 шωш▲Tтka n▲¢ Ο

到了外面,果然,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裡,在馬車的周圍,還站有好多的皇宮侍衛。

王郎拉着寵妃,倉皇坐進車內,而後,他挑起門簾,看向劉接,問道:“廣陽王,你不隨朕一同上車嗎?”

“陛下先走!臣要與敵軍死戰到底!”說着話,他又對自己帶入皇宮的衆侍衛說道:“你們保護陛下,速速逃離邯鄲城!”

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點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四百零九章 飢寒交迫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
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點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四百零九章 飢寒交迫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