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

翌日,劉秀率領漢軍,傾巢而出,直奔昌慮。董憲不敢出兵迎戰,命令麾下部衆,嚴守城邑。

新陽和昌慮近在咫尺,只相隔十餘里,漢軍抵達昌慮後,劉秀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以吳漢爲首的漢軍,主攻昌慮的南城,以蓋延爲首的漢軍,主攻昌慮的西城,以王樑爲首的漢軍,主攻昌慮的東城,以王常爲首的漢軍,主攻昌慮的北城,馬武和王霸率領騎兵,環城遊擊,或伺機而動,或援助攻城。

將令一下,漢軍隊伍立刻分散開來,對昌慮展開了全力猛攻。

劉秀在南城那邊,以吳漢爲首的漢軍,攻勢也最爲兇猛,一架架的拋石機被運送到城前,排成了兩大排,將一顆顆的石頭砸向昌慮城頭,轟隆隆的巨響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城頭上的守軍根本不敢露頭,要麼躲在箭垛下,要麼躲到城牆底下。董憲親自登上城門樓,舉目望向城外。

城外漢軍的兵力並沒有多到令人眼暈的地步,但漢軍的氣勢十分高漲,擂鼓聲彷彿爆豆一般,旗幟如林,繡帶如海。一塊塊戰鬥方陣,有條不紊地向前突進着。

身在城門樓內的董憲,正伸長脖子張望着,忽然轟隆一聲,一塊石頭砸在城門樓的牆壁上,爆發出巨響聲,就連地面都爲止震顫。

董憲身子搖晃着,不由自主地後退兩步。yuyV

麾下衆將急忙上前,將董憲攙扶住,人們勸說道:“大王,這裡太危險了,大王還是回城內吧!”

董憲推開衆人,擺了擺手,說道:“此戰,劉秀是要和我決一死戰啊!”

等到漢軍方陣推進到距離城牆不足五十步遠的時候,漢軍的拋石機停止了進攻。董憲深吸口氣,大聲喊喝道:“全軍迎敵!”

原本躲在城牆下的董憲軍兵卒紛紛登上城牆,弓手們一個個捻弓搭箭,對城外推進過來的漢軍方陣展開齊射。

嗡!一面黑雲從城頭上騰空,在空中畫出一面弧線,呼嘯着砸入漢軍陣營當中。

哚、哚、哚!漢軍方陣組成的盾陣,在其盾面上,由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長起一層黑草,時不時的也有漢軍兵卒中箭倒地。

董憲軍的箭陣,無法阻止漢軍的推進,很快,走在最前面的方陣已經來到城牆近前,方陣中的弓箭手由城下向城上放箭,普通兵卒則搭起雲梯,向城頭上攀爬。

對於漢軍發起的攻勢,董憲軍這邊也是沉着應對,滾木、礌石、火油、箭矢,但凡能用上的守城武器都用上了。

就在雙方展開全面激戰的時候,攻城的漢軍背後突然跑來一支騎兵。

騎兵衝鋒到城牆近前,突然來了個急轉彎,橫向在城牆前奔馳,與此同時,騎兵們紛紛端起弩機,對準城頭,齊齊射出弩箭。

啪、啪、啪!弩機的彈射之聲連成一片,一長面弩箭從騎兵隊伍中飛射出去,掠向城頭。

許多正在高舉着滾木、礌石、火油的董憲軍兵卒躲閃不及,被射上來的弩箭釘在胸膛、脖頸、面部,一時間,慘叫聲四起。

有些中箭的兵卒沒能把滾木、礌石、火油投擲出去,反而都砸在自己身上。

尤其是被火油澆在身上的兵卒,疼得滿地打滾,只眨眼的工夫,身子就被燙得不成人形了。

這支騎兵,便是由馬武和王霸統領的攻城遊騎兵。

不要以爲騎兵在攻城戰中便失去了用武之地,騎兵的高速移動,再配合上弩機,可以對守城的將士造成極大的殺傷和威脅。

遊騎兵一走一過之間,將城牆上的董憲軍兵卒射倒了一排人。

就連站在城門樓內的董憲都有受到波及,有一支弩箭從城門樓的窗戶射進來,幾乎是擦着董憲的臉頰飛射過去,倘若再偏差一點,這支弩箭就得釘在他的眉心上。

“大王小心——”一名將領急忙上前,拉着董憲連連後退,遠離城門樓的窗口。

董憲驚魂未定的吁了口氣,擡起手來,摸了摸自己的臉頰,火辣辣的疼痛。

漢軍的攻城太猛了,而且攻城的理念十分先進,不是單純的用步兵一窩蜂的向城頭猛攻,而是配合騎兵作戰。

劉秀麾下的騎兵,大多是幽州突騎,幽州突騎長年的敵人正是匈奴。

匈奴人攻城,採用的就是步騎結合的戰術,幽州突騎在匈奴人身上也學會了這個戰術。

只不過匈奴人生產力低下,缺乏鐵器,缺乏大型攻城武器,即便採用步騎結合的戰術理念,但對漢人城邑的實際威脅也不是很大。

而漢軍不同,鐵器早已在漢軍當中廣泛應用,各種各樣的大型攻城武器,一應俱全,再配合上遊騎兵協助作戰,對敵人造成的殺傷力極大。

遊騎兵風馳而過,城頭上的董憲軍兵卒倒下一片,守軍大亂,趁此機會,漢軍把攻城車推到城門前進。

攻城車掛着一根粗粗的圓木,圓木的前段是金屬頭,兵卒們拉扯圓木,用金屬頭撞擊城門,會對城門造成極大的破壞。

轟隆、轟隆、轟隆——

漢軍兵卒控制着攻城車,開始對昌慮城門展開持續的撞擊。

即便是身在城門樓裡的董憲,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腳下一下接着一下的震顫。攻城車圓木每一次撞擊城門,都像是一把錘子在砸擊他的心頭。

董憲吞了口唾沫,急聲說道:“用火油!用滾木、礌石,毀了敵軍的攻城車!”

在董憲的指揮下,董憲軍兵卒紛紛向城下傾瀉火油,或者投擲滾木、礌石。

攻城車也不是毫無防禦,在攻城車的頂部有小棚子,雖然只是皮製的,但也可以抵禦一般大小的滾木、礌石砸擊。漢軍的攻城車頂着滾木礌石,繼續撞擊城門,攻城車的附近,則聚滿了弓箭手,對向攻城車投擲滾木礌石的敵軍給予最大的殺傷,也是在最大限度的保護己方的攻城車。

城門內,爲了降低攻城車的衝擊力,無數的兵卒聚集在城門洞裡,用一根根的木頭樁子把城門頂住,另有許多兵卒以肩膀頂着城門,攻城車每一次撞擊城門,城門一震,城門洞裡的衆人也都跟着一晃。

眼瞅着滾木、礌石無法破壞漢軍的攻城車,有兩名董憲軍兵卒合力擡起一大鍋滾燙的火油,來到箭垛前,正準備把火油倒下去,突然間,城下飛射上來數支箭矢,正中一名兵卒的手臂和胸膛。

那名兵卒慘叫一聲,倒在地上,這一鍋的火油未能倒出去,反而都灑在他的身上。那名兵卒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只頃刻間,城頭上瀰漫開炸肉的焦香味。

一次不成,就來第二次,第三次,在董憲軍的多次嘗試下,終於把一大鍋的火油傾瀉了出去。火油澆在攻城車的棚子上,對攻城車不會造成破壞,但接下來落下的火把,卻讓攻城車一瞬間變成了火車,控制攻城車的十多名漢軍都有受到波及,人們渾身是火的四處亂竄,滿地翻滾,周圍的同袍們幫着他們撲打火焰。

城頭上掉落的滾米、礌石又將人們一個個的砸倒在地。不過投擲滾木礌石的守軍也很快被城外飛射上來的箭矢射中,一個接着一個的撲倒在地。

攻城戰打到這一步,已然變成了消耗戰,看誰的意志力更堅韌,看誰更能消耗得起,看誰的抗擊打能力更強。

漢軍的攻城,從早上一直持續到深夜。不過在董憲軍的拼命死守之下,漢軍雖然給守軍造成極大的傷亡,但卻始終未能撕開昌慮的城防。

翌日早上,漢軍打次對昌慮發起四面圍攻。不過這一次,漢軍的攻勢更加兇猛,各種各樣的大型攻城武器,都被搬運上來,除了拋石機、攻城車,還有箭樓和衝車。

箭樓是高度與城牆持平,細高條的樓車,頂端有平臺,弓箭手可以站在平臺上,箭矢的平射就能殺傷到城牆上的守軍,箭樓的下面有四個軲轆,靠人力推拉便可移動。

衝車是專門用來破壞較薄弱的城牆,使城牆發生坍塌,也是較爲常見的攻城武器。

隨着箭樓和衝車的上陣,漢軍給昌慮守軍造成的殺傷更大,這一整天激戰下來,雙方都是死傷慘重,只不過漢軍依舊未能撕開昌慮的城防。

雖說漢軍在進攻昌慮時,已經動用了當時最爲先進的攻城武器,但昌慮的守軍數量太多,有接近十五萬衆,而且董憲也的確不是泛泛之輩,他的臨陣指揮和兵力調動,都非常高效。

劉秀給漢軍衆將的命令是三日必須破城,現在兩天的激戰打下來,己方始終未能攻破昌慮城防,這讓漢軍的火氣都大了起來。

等到了第三天,漢軍已是毫無保留,無論是大的攻城武器還是小的攻城武器,只要能用上的,全部拉上戰場,無論是作戰兵,還是後勤兵,只要是能喘氣,能殺敵的,全部調派上戰場。

戰鬥到了第三天,在西城指揮作戰的蓋延都親自上陣了。他一馬當先的衝在前面,指揮麾下將士,用攻城車全力撞擊城門。

城頭上飛落下來的滾木、礌石彷彿雪片一般,縱然攻城車有棚子做保護,但不到一刻的工夫,一輛攻城車就被砸個稀巴爛。

一輛車毀了,蓋延立刻又調上來第二輛,繼續撞擊城門。第二輛毀了,再調派上來第三輛、第四輛。

仗打到現在,漢軍已經是不計成本的在攻城,人們的腦中只剩下一個念頭,就是攻破城防。

昌慮守軍連續砸毀漢軍七、八輛之多的攻城車,只見城門前,被拖到一旁的破碎攻城車七零八落。

眼瞅着又一臺攻城車被砸毀,蓋延咬了咬牙關,大吼道:“再上一輛攻城車!”

一名將官來到蓋延近前,喘息着說道:“大將軍,我軍……我軍現在只剩下三臺攻城車了!”

蓋延眼眸閃了閃,凝聲說道:“我軍的攻城車用光了,就去向大司馬去借,向王將軍去借!”

下面的將官暗暗咧嘴,這個時候,南城、北城的攻城車估計也快不夠用了,他們能借給己方嗎?他小聲嘀咕道:“只怕,只怕大司馬和王將軍都未必肯借……”

“那就去搶!”蓋延拉了拉領口,一字一頓地說道:“今日之戰,必須給我攻破西城城門!”

又一輛攻城車被推到城門前,攻城車兩旁的漢軍兵卒齊齊用力,拉動圓木,而後全力向前推,圓木的金屬頭重重地撞擊在城門前,發出轟隆一聲巨響。

進攻方的漢軍,幾乎耗光了全部的攻城車,而城內的守軍也不輕鬆,頂住城門的木樁子都不知道折斷了多少根,木樁子不夠用了,現在全部靠人力在頂。

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八百七十章 一將成名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
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八百七十章 一將成名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