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

青犢軍現在去掉突圍時戰死的、重傷的,再去掉餓死的,以及餓得不能動的兵卒,還剩下的可戰之兵,已連萬人都不到。青

犢軍的主將心知肚明,事到如今,己方已深陷絕境。無

奈之下,他只能同意了部下們的請求,帶領着麾下部衆,從深山當中走出來,向駐紮在欽山西部的劉秀軍繳械投降。青

犢軍的規模,比五校軍還要大,足有二三十萬人之多,如果再加上眷屬的話,數量得有五十萬左右。出

現在魏郡樑期這一帶的數萬青犢軍,只是青犢軍的一部,而非主力大軍。爲首的主將,名叫張通,屬青犢軍首領的嫡系心腹。

以張通爲首的青犢軍殘部,被漢軍押入大營。劉秀還特意去巡視了一番,他也挺好奇的,這數萬青犢軍怎麼能在欽山裡熬了那麼久。

見到青犢軍的殘部,第一感覺就是慘。由上到下,個個都是面黃肌肉,眼窩深陷,面頰向裡面凹着。走到傷兵近前的時候,頓時有刺鼻的惡臭味傳來。

劉秀皺了皺眉頭,抽出佩劍,將一名傷兵纏在傷口上的布條挑開,周圍衆人定睛一看,都差點吐出來。

原來猙獰的傷口處,竟然生滿了白胖胖的蛆蟲,傷口周圍的皮肉,都已經腐爛得發黑了,散發出來的臭氣,令人作嘔。

龍淵拉着劉秀倒退了兩步,小聲提醒道:“主公,小心有疫症!”所謂的疫症,就是指瘟疫。張

通在第二次突圍的時候,遭遇到賈復的奔命軍,他自己也傷在賈復的戰戟下。

他由兩名兵卒攙扶着走到劉秀近前,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蕭王,我等主動來降,還望蕭王能網開一面,繞過我等的性命!”

劉秀看向跪伏在地的張通,說道:“主動來降?你說得倒是輕鬆,但凡你們還有別的出路,你們可會出山投降?”張

通臉色難看,沉默未語。

劉秀繼續道:“所以,別和孤說你們是主動來降,事實上,你們是被逼無奈,無路可走,只能投降!”說

完話,他一甩袍袖,轉身回往中軍帳,同時頭也不回地說道:“將其全部送往謝尚書的大營,交由謝尚書處置!”殺

掉這些賊軍,顯得自己太殘忍,饒過這些賊軍,又是在白白浪費己方的糧食,不如推給謝躬,讓謝躬自己看着辦。

劉秀把投降的青犢軍,全部推給了謝躬,對此,謝躬還挺高興的,感覺劉秀的處理方式,算是給足了自己面子,也剛好把劉慶戰敗的臉面找了回來。謝

躬詢問劉慶的意見,問道:“劉將軍,你認爲我軍當如此處置這些賊軍?”

劉慶臉色一沉,狠聲說道:“賊軍可憎可惡,也可恨至極,罪無可恕,理應全部處死!”謝

躬點了點頭,輕描淡寫地說道:“就按照劉將軍的意思辦吧!”“

多謝大人……咳咳……”劉慶神情激動,插手施禮,但很快便劇烈地咳嗽起來。被

青犢軍圍攻的時候,劉慶身上也是多處負傷,他嘴上說無礙,實則傷勢並不輕。見

劉慶咳嗽得厲害,謝躬正要點其他的將領去處死這些青犢軍,劉慶壓下咳嗽,拱手說道:“請大人將這些反賊,交於末將,末將要親手送他們上路,以消心頭之恨!”“

可劉將軍的傷勢……”“

大人放心!末將並無大礙!”

“既然如此,那麼,處置賊軍之事,就由劉將軍去辦吧!”“

多謝大人!”劉慶一躬到地。

以張通爲首的青犢軍殘部,一個沒跑掉,最終全部被劉慶坑殺。就連坑殺他們的大坑,都是劉慶逼迫着青犢軍,讓他們自己挖出來的。

張通部的全軍覆沒,對於青犢軍而言,也是個不小的打擊,其餘那些流竄在魏郡的青犢軍部衆,再不敢四處亂竄,紛紛向魏郡的南部移動。只

要稍有不對,他們便可第一時間撤離魏郡,返回河內。劉

秀和謝躬率軍,一路南行,不日,抵達魏郡的郡城,鄴城。魏

郡太守陳康親自出城迎接,見到劉秀和謝躬後,陳康畢恭畢敬地向他二人分施一禮,說道:“下官魏郡太守陳康,拜見蕭王!拜見謝尚書!”謝

躬向他揮了揮手,示意他免禮。等陳康直起身形,謝躬問道:“最近魏郡境內,賊軍猖獗,不知鄴城的情況如何?”

陳康面色一正,說道:“回稟謝尚書,前段時間,賊軍確實猖獗,甚至都頻頻出現在鄴城附近,欲對鄴城圖謀不軌。可自從蕭王和謝尚書在欽山取得大捷後,賊軍無不聞風喪膽,其猖狂的行徑也收斂了不少,眼下,已有數日未在鄴城附近發現過賊軍的身影!”說

到這裡,他又滿臉堆笑地說道:“這都是託蕭王和謝尚書的福啊!下官代鄴城百姓,多謝蕭王和謝尚書!”說着話,他再次深施一禮。

謝躬樂呵呵地點了點頭,劉秀深深看了一眼陳康,也沒有多說什麼。

陳康給他的印象就是個官場的老油條,這樣的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並不可靠。劉

秀很奇怪,對於這樣的人,謝躬竟然沒有及時把他替換掉,還繼續留他在魏郡太守這麼重要的位置上,謝躬的用人之術,還是有待商榷。他

這麼想,就真的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了。劉秀既有名望,又有威望,很得士族階層以及讀書人的擁戴,所以前來投靠劉秀的能人賢士,絡繹不絕,數量極多。吳

漢殺了苗曾,劉秀立刻便把曾做過他主簿的朱浮派到了幽州,讓朱浮接任幽州牧。耿

弇殺了韋順、蔡充,劉秀根本不用擔心上谷郡和漁陽郡會羣龍無首,耿況和彭寵這兩位原太守,都是現成的人選。所

以在劉秀這裡,他從來沒有爲無人可用這個問題發過愁。

而謝躬那邊則是恰恰相反,雖說他是朝廷的人,但在河北這裡,支持劉玄的人並不多,肯投靠謝躬的人更的少得可憐。

謝躬現在真的是沒人可用,如果他罷免了陳康的官職,他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接任魏郡太守之職。劉

秀和謝躬率軍抵達鄴城後,沒有再馬上離開,留在鄴城做休整。

不日,謝躬的夫人秦子嫿也來到了鄴城。得

知此事後,在一次的議事中,劉秀還特意開謝躬的玩笑,說道:“謝尚書領兵打仗倒是有趣,家眷還要跟隨,謝夫人可是憂心謝尚書會在外沾花惹草不成?”

謝躬聞言,老臉頓是一紅,連忙擺手說道:“蕭王說笑了。”

他話鋒一轉,岔開話題,說道:“蕭王,目前魏郡境內之賊軍,都已南下至蕩陰一帶,據報,有十數萬衆!”蕩

陰,就是現場的湯陰,位於魏郡和河內郡的交界附近。青犢軍各部在蕩陰雲集,目的很明顯,收縮兵力,欲與漢軍在蕩陰打一場大決戰。

劉秀點了點頭,說道:“青犢軍現在是打算在蕩陰,與我方決一死戰!”

謝躬吸了口氣,下意識地問道:“蕭王以爲,魏郡之賊軍,有實力能與我軍相抗衡?”劉

秀搖了搖頭,只要仗還沒有打完,就很難說誰能笑到最後。他

說道:“這一戰,對於賊軍而言,是打得打,不得也得打!畢竟在欽山,他們折損了數萬人,若是一仗不打,就這麼逃回去,他們無法向首領交代。”謝

躬邊聽邊點頭,覺得劉秀分析的有道理。劉

秀繼續道:“賊軍把決戰的地點選擇在蕩陰,也很有意思。倘若這一戰他們打贏了,那自然最好,不僅立下了大功,而且還可以順勢控制住整個魏郡,其勢力甚至可順勢向北擴張到趙郡、廣平郡、清河郡。倘若他們打輸了,倒也沒關係,他們還可以跑嘛。過了蕩陰,再往南去,便是河內。他們隨時可以逃回河內的老巢。”

原來是這樣!難怪賊軍各部,都回縮到蕩陰,原來賊軍還有這樣的算計!謝躬恍然大悟,在佩服劉秀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道:“這羣賊子,果真是狡詐。”

“是啊,賊軍狡詐,可不是那麼容易平定的。”劉秀扭了扭脖子,頸骨發出咯咯的脆響聲。傷

勢未愈的劉慶開口問道:“蕭王,那麼蕩陰這一戰,我們要不要打?”劉

秀樂了,反問道:“賊軍已經在蕩陰擺出了欲與我軍決戰的架勢,劉將軍以爲,我軍是該避戰,還是該與之決戰?”

劉慶想都沒想,立刻說道:“我軍當然該與之決戰!”劉

秀點了點頭,說道:“劉將軍所言,也正是我心中所想。”說着話,他看向謝躬,問道:“謝尚書的意見呢?”謝

躬正色說道:“賊軍如此猖狂,我軍又豈能避而不戰,向賊軍示弱?蕭王,下官以爲,此戰我軍必須得打,而且,必須得打贏!”劉

秀轉頭看向龍淵,問道:“雲集在蕩陰的賊軍兵力具體有多少?”龍

淵說道:“據報,有十五、六萬人,不過,其中有部分是賊軍眷屬,不能算作可戰之軍!”劉

秀說道:“賊軍進入魏郡,是來洗劫的,家眷不會帶得太多,這十五、六萬人中,家眷應不會超過兩萬。”謝

躬認同劉秀的判斷,他皺着眉頭說道:“如此說來,賊軍之兵力,與我軍相差無幾!”

己方若是以多打少,他還有信心,可現在的情況是,敵我雙方兵力相當,這讓謝躬的心裡有些沒底。

他面色凝重地問道:“賊軍兵力如此之多,而且河東的援軍,也隨時可能抵達蕩陰,此戰,於我方可是兇險萬分啊!”劉

秀淡然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打仗,無論孰強孰弱,無論是大仗還是小仗,就沒有不兇險的,就沒有不死人的。既然決定要打,那麼就得下定決心,與敵軍死拼到底,絕不退讓!”謝

躬深以爲然,重重地點了下頭,說道:“蕭王所言極是,下官受教了!”

他深吸口氣,看向自己麾下的衆將,振聲說道:“此戰,我軍將士當與賊軍死戰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八十六章 隱忍不發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
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八十六章 隱忍不發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