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阿非利加

阿非利加

建設亞細亞東西大道的想法無疑是偉大,但就這個時代而言,僅僅依靠大漢帝國這樣實力的國家還無法完成,劉協也不計劃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這條道路的貫通,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建設亞細亞東西大道工程就應該是這樣的行爲。

見所有人都表示沉默,劉協進一步規劃東西大道的投資總額和回報比,他讓學者們將數據報表提交上來,看了看報表,念道:“這條馬路的正式名稱叫做歐亞通道,由於我們缺乏直接在大河流上建橋的能力,所以,歐亞通道的實際長度比較長,目前來說,建設一里的馬路,在大漢需要三十萬錢,這是在平原和傭工免費提供勞動力的情況下,在山路、高原、沙漠等地帶,建設成本可能會超過每裡兩百萬錢,整個歐亞大路兩萬七千裡,太學府的初步預計將不少於五百七十億,算上糧草、人力,成本再翻一倍,最少需要一千一百四十億,最高可能達到一千五百億,相當於大漢帝國的五年賦稅總額,整個亞細亞邦聯帝國的三年賦稅總額。”

“而受益如何呢?這條歐亞通道建成之後,以大漢的馬車日行兩百里的速度來算,從天京城到拜占庭之間來回所需要的時間只需要兩個半月到三個月,而水路運輸同樣需要三個月,但一年之中只能來一趟,歐亞通道卻可以春、夏、秋、冬四季三不斷髮車,可以來回兩趟。雖然依靠海運的成本較低,但卻不是很快捷,因爲他受制於季風,所以歐亞通道建成之後,整個歐亞都可以實現聯繫。並且是非常快速地聯繫,大量貨物不斷來往兩地,對整個亞細亞帝國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蘇梅里爾站起身,道:“偉大的亞細亞大帝。希臘人願意承當雅典到巴比倫的全部通道工程,當然,我們地麻煩是需要造一架大橋。”

劉協笑道:“對此朕表示非常的歡迎,只有希臘人投入進來,這纔算的上是歐亞通道!”

復又和所有人說道:“不家不需要爲了一千五百億漢錢而擔憂,實際上,我們對工程的規劃期是五十年,五十年後,這條大道纔會完全貫通,也許我們會遇到很多我們暫時沒有辦法處理地問題。但這不重要,即使我們五十年內不能貫通,那就百年內貫通它,爲我們的後人創造一個非常優越的條件。”

“同時,大漢帝國將承擔其中四成以上的主體工程,這條道路將從天京到西涼,從西涼抵達西域,從西域抵達大圖蘭城,再從大圖蘭城到德黑蘭。16K小 說網從德黑蘭到巴比倫,從巴比倫到拜占庭,主體工程一共分爲六個部分,還有大圖蘭城到弗樓沙,弗樓沙到阿巴斯,弗樓沙到新德里,從新德里到達卡,從達卡到仰光,從阿巴斯到蘇格拉底。從蘇格拉底到巴比倫,從巴比倫到耶路撒冷,從耶路撒冷到開羅九個分段工程,各個成員國修築自己國土內的部分,五十年後,請讓我們將他貫通。也許那天到來的時候。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已經看不到結果,但後人們會永遠記住我們!”

亞細亞大帝激昂的演講和手勢掀動了整個會議廳內的高潮。所有人都振奮了,這並不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每個成員國分開建設,分成幾十年去運作,將國家負擔壓縮到最低,建通之後將會形成巨大地營運能力。

“我們可以想象,五十年後,歐亞之間私人與國家的信函都可以最快捷的傳達,人們的交流更方便,瓷器、絲綢、香料、珠寶、糧食、水果、酒、奶酪、大豆、油、糖、核桃、毛皮、鋼錠、礦石、黃金、白銀、玉石、傢俱、紡織品,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通過這條通道在歐亞之間快速的傳遞流通!”

“我們的知識和財富都將在這條大道上流通,未來,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歐亞通道,它講是一個黃金大道!”

每個人都振奮了,一個偉大的計劃誕生了,它地意義甚至超過了亞細亞邦聯共和國的成立,在所有人都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的同意,人們起草了這份歐亞通道的建設承諾。亞細亞大帝----劉協看着每個人簽下自己神聖的名字,蓋上各自王國的金印,劉協心中終於落下一塊巨石,這條歐亞大道的建立,將把亞細亞邦聯國緊密地牽連在一起,大漢的商品也找到了更大的貿易市場,在這條大道建設過程中,只有大漢帝國地各家商社纔能有承擔這些工程,和各個邦聯簽訂工程責任協議之後,大部分的建設商社都可以從中得到鉅額的利潤,而整個運營和運輸上,也只有大漢帝國的集商社纔有資本大規模調動八馬漢車進行並承擔大量物資的運輸,而商品的主要輸出者也將是以大漢帝國爲主。

在工程結束後,沿路會興起無數地城市,大漢帝國地商社又會因此而得到大量城市建設和水利工程。

總而言之,這條大道的建設,將給大漢帝國帶來無限地機遇,這纔是大漢帝國所迫切需要的。Wap.16

這條通道建設完之前,劉協意識到自己還必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恢復各邦聯王國,尤其是羅馬帝國的購買能力。

會議結束之後,馬克西米努斯憤怒的離開了德黑蘭,甚至沒有和劉協道別,劉協並沒有任何的不喜,他知道馬克西米努斯還會回來尋求幫助。

蘇梅里爾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準備回雅典城,劉協親自送他離去,並由他向羅馬之鷹發生邀請,希望亞歷山大-塞維魯能夠訪問巴比倫城!

劉協告訴蘇梅里爾,如果亞歷山大-塞維魯希望和自己會面的話。那就必須抓緊時間,因爲劉協自己將在八月份離開巴比倫省,通過水路返回天京城。

劉協爲期三年地西亞之旅就要宣告結束了,爲了確保巴比倫省的安全,劉協將龐統留在蘇格拉底城。吾桀擔任巴比倫省的治略總督,淩統出任駐防總督,而馬超則駐紮在德黑蘭,鄧艾駐紮在圖蘭平原。

徐庶和呂蒙則駐紮在新月王國。大量無所事事的商軍在劉協的指引下,開始以阿非利加洲地索馬里半島爲據點,開始向整個非洲探索,在阿非利加洲的探險顯然要更加實惠的多,劉協對這裡放出的權益比更加寬鬆,商社所有掠奪和開發過程中得到地財物只需要向帝國按正常十五抽二的商稅比列納稅即可。

阿非利加洲的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尤其是黃金和鑽石的含量都是世界中比例很高的地區,只要有一個商社能從那裡掠奪到一船的黃金運回國內,那麼就立刻會引發大規模的掠奪狂潮,即使大漢帝國因此而引發後代的批評也沒有任何關係了。只要大漢帝國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到足夠的財富,其他地一切都是不重要的。

如果有需要,大漢帝國也會在南非和索馬里半島建立自己的省,只要能夠長期保證足夠的財富,商社會自己調動軍隊過去的,劉協也特意安排了完全受自己掌控的荊州武德集商社、江南民生集商社和襄陽礦業集商社三家大集商社已經開始提前向索馬里半島前進,並在索馬里半島的尖端處建立了大漢帝國在非洲第一座城市----西襄陽城,希望這裡可以成爲當年的襄陽城那般富有。

江南民生集商社不久在索馬里半島的最南端,靠近赤道線地阿非利加洲東海岸(靠印度洋海岸。靠美洲和大西洋的是西海岸)建立了第二個城市----賽江南。

荊州武德集商社則更向前的在赤道線建立了大漢帝國阿非利加洲東海岸的第三個補給港口城市----羅生灣。

三家商社都是特批的商軍人數可以超過十萬的大型集商社,也是大漢帝國對外開拓過程中的主要伴隨者,這些年一路開拓下,三家在東方銀社和荊州銀社的總存款量早就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加上江東吳氏集商社,這景山基社完全掌控地前四大集商社的總資產足可修築兩條歐亞大道所需要的經費。

這就是掠奪的力量,他所產生的利潤遠遠超過所有的行業,就算是在貴霜帝國滅敗前地那次掠奪,其總額也遠遠達到了大漢一年稅賦。

這四大集商社爲代表地各家集商社在海外所擁有的土地完全可以達到一個羅馬帝國地水平。

沒有什麼好驚訝的。整個安州有六成以上的土地歸這四家所有,而甘寧省、瀛洲所佔的土地量更大,在印度王國中,他們在平定內亂的過程中,也得到大量的優良土地,掠奪他地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快速積累財富。和羅馬帝國之間貿易。利潤可以用十倍來計算,而掠奪得利潤則可以用百倍來計算。

在景山基社的支持下。荊州武德集商社已經隱約成爲國內最大的集商社,它現在擁有學者三千餘人,擁有技師兩萬餘人,一所州級學院水準私立學院,三家技師學校,優良僱工七萬人,普通僱工十二萬人,傭工八十四萬人,商軍十萬,江東主戰艦六十餘艘,其他各種戰艦百餘艘,優良的遼東戰馬兩千餘匹,上乘的伊犁戰馬五千餘匹,他和其他三家超大型集商社通過軍備臺(大漢帝國所有商社購買軍備物資必須通過軍備臺)向各大軍備商社訂購的軍備物資佔據了整個大漢帝國軍備年供給量的一成六。

毫不猶豫的說,荊州武德集商社、江南民生集商社和襄陽礦業集商社這三家集商社就相當於一隻龐大的遠征軍,而大漢帝國只需要坐等分配利潤,他們自己在海外建設基地,生產財富,用商軍維護自己的地盤和利益,用商軍依靠基地的補給不斷四處開拓,而伴隨着他們的還有數百家小集商社,只要這些大集商社抵達一處。其他和他們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地小集商社就像馬蜂一樣蜂擁而上,通常在一個城市能夠瞬間聚集三十萬以上的商軍,集中向一處進攻。

而大漢目前註冊在案的商軍從業人員早已經突破兩百萬,其中一半以上是各其他民族,尤其是漠北民族。當然,這也是中央軍府故意的操控行爲,即減輕北方的防禦和監管壓力,同時也能確保國內人口從事技師和學者等職業。

通常大漢帝國開拓一地。總是先有遠航艦隊發現新地域,然後初步掠奪勘查,回到國內發佈公告,大規模地商社就開始出動大量商軍瘋狂掠奪,搶佔大量優良土地,然後大量從國子監申請大漢移民,向新開拓的土地拓展,國內移民緊缺則大量依靠傭工進行彌補,大漢帝國二十八州之外的土地都是允許商社和農戶永久租賃的,只要確保該地屬於大漢帝國。其經營權可以私自銷售,這個制度地開放,使得很多商社熱衷尋找可耕種土地,然後大量賣給國內農戶,尤其是甘寧省的土地,其中已經發現的優良可耕種土地中,商社佔據了四成,大部分國內農民移去之後就可以迅速成爲農場主,然後根據帝國提供的補貼購買馬匹和傭工。實現迅速的生產。

但是這一次,劉協沒有批准大量的商社猛然涌入阿非利加洲,和甘寧省不一樣,阿非利加洲是一個擁有大量人口的大洲,實際上也適合農業生產,但是沒有其他地區那麼優越,但從雨水和陽光的角度來說,阿非利加洲還是可以養育大量人口的。

目前來說,阿非利加洲已經擁有了幾百甚至可以說是幾千個的部落。因爲很多部落只見地差別並不大,而他們每個部落都不是幾千人那麼簡單,也有少數幾個地區已經建立了奴隸制的國家。

阿非利加洲也有非常適合農耕的地方,譬如賽江南附近、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部分區域,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地方,而且礦產業也非常豐富。

劉協所困擾的是如何開發非洲。究竟是繼續純粹的掠奪。還是推廣文明,使他們前進。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決斷的問題,如果推廣文明,對大漢帝國來說,這也是一個未來的寶庫,但大漢帝國的收益肯定不如壓制式地管轄和純粹的掠奪,當然也不應該完全採用掠奪,而壓制式管轄則相對較好一些,同時大漢帝國也需要更加充足的傭工。

經過仔細的思考,劉協決定安排各個商社採納一種更爲巧妙的掠奪和協調管理,即對土地環境和礦產較少的貧瘠地區,通過發放傭工貿易證書的方式,利用部落征戰習慣進行掠奪,發給他們大漢錢幣,允許他們通過漢幣購買大量的糧草和軍備物資,鼓勵他們持續運送新的傭工,對於土地環境較好和礦產豐富地地區採用商軍直接侵佔爲主,並規劃爲省,通過商軍對傭工監管,進行當地的開發,並在部分區域,採用完全漢化的方式,永久得到該地域,比如索馬里辦島和南非高原區域港口。

在這些地方建立完全可以永久擁有的大漢帝國海外省,進行深化建設,成爲大漢帝國和非洲之間主要的貿易渠道,實現協調管理。

除此之外,和斯里蘭卡與印度大陸,瀛州與亞細亞大陸一樣,非洲也有一個非常獨立的大島----碧玉島(今馬達加斯加島,由於緯度靠南,遠離赤道線,溫度適宜,這裡是世界上變色龍最集中地地方,國人稱之爲避役蟲,所以該島被叫做避役島,美化後成爲碧玉島,實際上該島盛產地是紫水晶,而不是碧玉。),其面積和整個瀛州相等,這個島嶼被劉協親自規劃給荊州武德集商社,讓他們好生打理,務必實現完全的漢化,必須完全是漢人居住,成爲大漢帝國地一個碧玉省。

之所以一定要拿下碧玉省,除了它是一個獨立的島嶼外,其島上豐富獨特的生物資源是一種考慮,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生存環境優越,這裡幾乎每年有一百六十天在降雨,而整個溫度和廣州一帶相當,是比較適合漢人移遷的佳地,在島東側是大降雨量地帶,島的西側是熱帶草原地區,也是非常優良畜牧地,而且作爲獨立島嶼,無論非洲大陸內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作爲一個獨立的純漢族人口的碧玉島,其歸屬性仍然是不可厚非的大漢帝國所有。

如果想的更遠,碧玉島和星光島(今天的斯里蘭卡)共同組成海線,加上索馬里半島,就是一個完善的印度洋鐵三角,在海軍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誰擁有這鐵三角,誰就掌握了整個印度洋的控制權力。

只要大漢帝國能夠掌控住這兩個世界排名在前百位的大島嶼(都比臺灣大,碧玉島幾乎是十二個臺灣島那麼大)和索馬里半島,任何國家都不要指望從大漢帝國手中搶過印度洋的控制權力。

就在劉協相關人等吩咐關於碧玉島的處理方法時,龐統通知他,傳說中的羅馬之鷹已經秘密抵達了以色列王國。

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22章 巨靈之嘆第18章 海灣風雲第19章 烏鴉戰艦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5章 賈詡絕計第4章 丁原談馬第25章 皇子劉巍第4章 丁原談馬第31章 雙龍戲珠第8章 天地之學第13章 帝國風範第12章 張飛之血第26章 明爭暗鬥第4章 郭嘉投效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6章 南北疏途第6章 計緩劉備第3章 執政同盟第4章 最終決裂第11章 絲綢戰爭第6章 周瑜之銳第1章 告別大漢第1章 楚王選妃第5章 才子猛將第8章 噩夢弩第1章 青州風波第8章 崔浩之疾第12章 涼州閻行第29章 陰陽有別第7章 帝國之夢第37章 文明之刃第15章 最終聖裁第1章 紛亂之秋第35章 青年移民第18章 海灣風雲第9章 迴歸洛陽第7章 四大神匠第31章 耶路撒冷第16章 銀元稅制第25章 烏孫突襲第2章 歐亞盛宴第31章 雙龍戲珠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19章 司馬之局第4章 定南策第15章 新楚內治(三)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21章 帝國盛世第21章 文化運動第26章 明爭暗鬥第20章 海灣戰役第6章 襄陽盛會第35章 亞漢王第20章 漠北之地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1章 襄陽治略第9章 急火攻心第35章 亞漢王第33章 大國雄風第19章 洛陽角鬥第21章 帝國盛世官學失守和百家之本第28章 西涼戰神歷史各時期遊牧方式探討第2章 命運之旅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3章 政教合一第7章 沮授之約第2章 治略九卿第9章 河東之圍第17章 淳樸之民第17章 淳樸之民第9章 河東之圍第10章 黃河水患第21章 五子良才第2章 左右逢源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8章 騎兵之魂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大漢帝國主要軍隊簡介第37章 文明之刃第29章 羅馬使團第5章 劉備取幷州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3章 萬農書第13章 郭嘉救急第7章 沮授之約第6章 南北疏途第6章 希臘戰爭第1章 青州寇帥第6章 商軍策第3章 內政風暴第27章 亞洲最強第27章 由分至和第7章 襄陽雄辯第18章 內鬥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10章 經濟帝國第27章 亞洲最強
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22章 巨靈之嘆第18章 海灣風雲第19章 烏鴉戰艦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5章 賈詡絕計第4章 丁原談馬第25章 皇子劉巍第4章 丁原談馬第31章 雙龍戲珠第8章 天地之學第13章 帝國風範第12章 張飛之血第26章 明爭暗鬥第4章 郭嘉投效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6章 南北疏途第6章 計緩劉備第3章 執政同盟第4章 最終決裂第11章 絲綢戰爭第6章 周瑜之銳第1章 告別大漢第1章 楚王選妃第5章 才子猛將第8章 噩夢弩第1章 青州風波第8章 崔浩之疾第12章 涼州閻行第29章 陰陽有別第7章 帝國之夢第37章 文明之刃第15章 最終聖裁第1章 紛亂之秋第35章 青年移民第18章 海灣風雲第9章 迴歸洛陽第7章 四大神匠第31章 耶路撒冷第16章 銀元稅制第25章 烏孫突襲第2章 歐亞盛宴第31章 雙龍戲珠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19章 司馬之局第4章 定南策第15章 新楚內治(三)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21章 帝國盛世第21章 文化運動第26章 明爭暗鬥第20章 海灣戰役第6章 襄陽盛會第35章 亞漢王第20章 漠北之地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1章 襄陽治略第9章 急火攻心第35章 亞漢王第33章 大國雄風第19章 洛陽角鬥第21章 帝國盛世官學失守和百家之本第28章 西涼戰神歷史各時期遊牧方式探討第2章 命運之旅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3章 政教合一第7章 沮授之約第2章 治略九卿第9章 河東之圍第17章 淳樸之民第17章 淳樸之民第9章 河東之圍第10章 黃河水患第21章 五子良才第2章 左右逢源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8章 騎兵之魂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大漢帝國主要軍隊簡介第37章 文明之刃第29章 羅馬使團第5章 劉備取幷州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3章 萬農書第13章 郭嘉救急第7章 沮授之約第6章 南北疏途第6章 希臘戰爭第1章 青州寇帥第6章 商軍策第3章 內政風暴第27章 亞洲最強第27章 由分至和第7章 襄陽雄辯第18章 內鬥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10章 經濟帝國第27章 亞洲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