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學失守和百家之本

作品相關 官學失守和百家之本

官學失守和百家之本

本文爲網友提供,出處不明,自己也在研究拜讀中

《國語?楚語下》:“以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爲司馬氏。”司馬氏雖然是史官之後,可是因爲當權者絕地天通,有了明確的分工,司馬氏從來就未完全得到真傳,所以造成今天許多的歷史誤會。

《慎子》:“昔周室之衰也、厲王擾亂天下,諸侯力政,人慾獨行以相兼。”《史記?周本紀》:“大夫芮良夫諫厲王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有專之,其害多矣。’”還可見《竹書紀年》。

《史記?周本紀》:“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以虢石父爲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爲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爲平王,以奉周祀。”

《左傳?昭公》: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啓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爲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爲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爲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郯子爲史官單姓後人。

還有老子出關入秦的故事,即周朝衰落快破產時,在西周向東搬家時各家都從皇室藏書中紛紛拿走了一部分,王室衰落,許多古籍被大家分了,由官學散爲私學。

後代整理髮展散落爲百家,其核心也是《易經》《道德經》等文獻。春秋戰國時期反又紛紛出籠,各執己見。由於失落了整體,後人誤會重重,如果能把百家思想和爲整體,則會一目瞭然,看個清楚。百家爭鳴的誤會焦點是各自知道一點而相互攻擊,彼此缺乏整體上的聯繫。現在是我們應該將這些散失的文件集中在一起進行整合的時候了,中華民族的源頭文化就會大白於天下。

雖然有些書籍已經失傳,但並不妨礙我們對中華民族主流文化的思考。例如太極圖,《洛書》,《河圖》,《易緯》,《三墳》等都是官方藏書失傳,散落到民間,經後人整理重現天下。《三墳》書並非訛傳,而是缺乏事實上的證據。《周易參同契》裡面有很多天文內容,五行指五星,還有冶煉技術。根據文章特點是很古代,或竹簡時代的書,是漢朝魏伯陽根據祖上流傳下來的資料整理改編而成,不是自己所寫。其實《黃帝內經》並不是黃帝所爲,而是神農氏或以前的人所爲,如《神農本草》《靈樞》《素問》,即是經過黃帝時期的某些人整理編撰而成的。可見《淮南子?修務訓》。

正本清源萬派歸宗

千頭萬緒還得從頭理起,正本必須清源,刨根問底才能還其歷史之清白。中國古代自從伏羲創建八卦文字以來,結束了口傳心授的時代,就開始使用文字進行記載各種大量的歷史事物。

中國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的百家原本都是源於一家,即史官家族一家,因爲在古時不是史官家族是接觸不到史料的。由於西周地震等原因官學失守,又因爲政變致使周朝王室文字典籍大量流失,周朝王室的史料被內部大家各自平分,然後又在家族內傳承,後代人有了原始的史料進行發揮,才又會重新成爲百家中的一家。

諸子百家皆歷代史官家族之後人,並擁有一定部分的文字典籍,由於官學失守和旁支異流,大量文字典籍散落民間。萬家同宗,《易》爲宗主,猶如大樹主幹,各家猶如枝節根鬚,散爲萬家,衆歸一家,諸子百家衆歸史家。萬法歸宗萬派歸宗,先秦諸子百家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支流,伏羲八卦《易》纔是中國歷史開始的真正源頭。本來儒、道、法家都是同宗同源,儒道本是從一《易》家分流出來的,實爲異教同宗,卻非要獨立門派。同宗異教各修法門,既各有專長又各有弱點,諸教合流,道家智慧,儒家風範,墨家工藝,名家善辯等。俱是同根同源,安爲異家爲派?

老子從論氣之道開始時就預定了人道的指向,知人且不可不知自然,即氣物與天地。天下只有老子“不敢爲天下先”,生存的意義纔是最重要的,張揚,進能治國安邦爲國爲民,保守,退能安身立命獨善其身,一一俱應無所不能。餘者皆自立爲派,盡皆僞說惑衆,欺世盜名譁衆取寵以爭天下之功名。唯有《易》道兼容包羅萬象,研究物與人之關係,天文、地理、醫藥、養生等。《易》言天道亦言人之德行,如法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亦即天人合一,不亂世無主以爭天下,應普天之下萬物歸宗共濟共生。人類不應該只是鬥爭或競爭關係,而應該是走共同發展提高的道路。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內篇》:“古人之言,所以爲公也,未嘗矜於文辭,而私據爲己有也。志期於道,言以明志,文以足言。其道果明於天下,而所志無不申,不必其言之果爲我有也。《虞書》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此以言語觀人之始也。必於試功而庸服,則所貴不在言辭也。誓誥之體,言之成文者也。苟足立政而敷治,君臣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周公曰:‘王若曰多方。’誥四國之文也。”“嗚呼!世教之衰也,道不足而爭於文,則言可得而私矣;實不充而爭於名,則文可得而矜矣。言可得而私,文可得而矜,則爭心起而道術裂矣。古人之言,欲以喻世;而後人之言,欲以欺世。”

上架公告第25章 皇子劉巍南亞次大陸特徵第4章 最終決裂第5章 翼衛精兵第24章 亂血之東第6章 陳羣相伴第4章 人之天賦第1章 告別大漢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10章 金陵建設第3章 執政同盟第27章 亞洲最強第23章 守望之冬第7章 襄陽雄辯第4章 最終決裂第4章 丁原談馬第16章 銀元稅制第25章 皇子劉巍第6章 周瑜之銳第15章 神秘祭祀第9章 廉政之刃第6章 鐵翼飛翼楔子第17章 長安圍困第3章 孔明現身第19章 交州安定第15章 復仇之刃第5章 曹操之擇第22章 西域錦州第3章 幷州丁原第7章 滿寵訪楚第29章 羅馬使團中國古代航海技術淺論轉載第36章 羅馬之鷹第7章 集商社第2章 親征益州南亞次大陸特徵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24章 亂血之東第32章 帝國風華第3章 出藩之策第11章 迎娶月英第4章 海洋帝國第17章 首帥之責第4章 丁原談馬第2章 天下國商(二)第7章 帝國之夢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十 卷四海征伐巴比倫省第3章 幷州丁原第7章 沮授之約第16章 西非之旅第21章 烈焰之心第12章 泰州攻略第18章 內鬥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7章 沮授之約第7章 水鏡學府第8章 天地之學第34章 京都之爭第4章 襄陽軍備第17章 首帥之責第22章 西域錦州第21章 五子良才第9章 靈帝父子第7章 帝國之夢第20章 海灣戰役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30章 大漢新語第1章 楚王選妃第16章 銀元稅制上架公告第29章 羅馬使團第4章 最終決裂第5章 才子猛將第5章 三家制衡第8章 呂布趙雲第31章 華夏之樹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7章 劉備軍機第3章 孔明現身第2章 命運之旅第24章 西域雄獅關於本書構架的詮釋第24章 西域雄獅第5章 皇甫嵩第2章 盧荀授課第17章 淳樸之民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3章 太子之位第4章 丁原談馬第4章 南北賦稅第12章 賈詡破曹第6章 陳羣相伴第18章 新女性第11章 海洋通道第39章 軍備貿易第33章 內陸統一第10章 童淵王越
上架公告第25章 皇子劉巍南亞次大陸特徵第4章 最終決裂第5章 翼衛精兵第24章 亂血之東第6章 陳羣相伴第4章 人之天賦第1章 告別大漢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10章 金陵建設第3章 執政同盟第27章 亞洲最強第23章 守望之冬第7章 襄陽雄辯第4章 最終決裂第4章 丁原談馬第16章 銀元稅制第25章 皇子劉巍第6章 周瑜之銳第15章 神秘祭祀第9章 廉政之刃第6章 鐵翼飛翼楔子第17章 長安圍困第3章 孔明現身第19章 交州安定第15章 復仇之刃第5章 曹操之擇第22章 西域錦州第3章 幷州丁原第7章 滿寵訪楚第29章 羅馬使團中國古代航海技術淺論轉載第36章 羅馬之鷹第7章 集商社第2章 親征益州南亞次大陸特徵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24章 亂血之東第32章 帝國風華第3章 出藩之策第11章 迎娶月英第4章 海洋帝國第17章 首帥之責第4章 丁原談馬第2章 天下國商(二)第7章 帝國之夢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十 卷四海征伐巴比倫省第3章 幷州丁原第7章 沮授之約第16章 西非之旅第21章 烈焰之心第12章 泰州攻略第18章 內鬥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7章 沮授之約第7章 水鏡學府第8章 天地之學第34章 京都之爭第4章 襄陽軍備第17章 首帥之責第22章 西域錦州第21章 五子良才第9章 靈帝父子第7章 帝國之夢第20章 海灣戰役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30章 大漢新語第1章 楚王選妃第16章 銀元稅制上架公告第29章 羅馬使團第4章 最終決裂第5章 才子猛將第5章 三家制衡第8章 呂布趙雲第31章 華夏之樹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7章 劉備軍機第3章 孔明現身第2章 命運之旅第24章 西域雄獅關於本書構架的詮釋第24章 西域雄獅第5章 皇甫嵩第2章 盧荀授課第17章 淳樸之民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3章 太子之位第4章 丁原談馬第4章 南北賦稅第12章 賈詡破曹第6章 陳羣相伴第18章 新女性第11章 海洋通道第39章 軍備貿易第33章 內陸統一第10章 童淵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