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巨靈之嘆

巨靈之嘆

大漢海軍雖然如今已經擁有笑傲四海的實力,可劉協並不認爲現在的造船技術算得上完美。他嘗試着給江東船舶畫了一幅潛水艇的假想圖,本來只不過是給大家一個對未來的展望而已,但沒有想到卻遭到了技師們的一致反對。

也許人類在陸地上生活的時間有些過長了,以至於對水下的生活充滿了恐懼。大家無法想象讓一羣士兵呆在憋悶的鐵盒子裡面幾個時辰甚至幾天不浮出水面是如何殘酷,多數士兵勢必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中送命。技師們拒絕甚至做一個小小模型出來,因爲這東西一旦下水,必定要有隨艦士兵,大漢雖然兵多將廣,可沒有必要讓這些英勇的士兵作無謂的犧牲。

國內的這種反應讓劉協大爲惱火,可自己靜下心來想想,目前大漢的確沒有對潛艇的使用要求,畢竟目前在海面上大漢海軍佔據了絕對優勢,像潛艇這種給敵人出其不意打擊的武器,雖然在以弱勝強時或許能夠收到奇效,可將軍們這些年打仗打得太順利了,誰也沒有考慮這麼多。

劉協反覆思考的結果,是態度的更加強硬。這讓江東船舶和海軍諸將百思不得其解,劉協也沒有做過多解釋,只是在一封信裡面寫了寥寥數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他國搶先將潛艇研製成功。爾等又如何應對?

這番話取到了奇效,國內重新開始對潛水艇產生了興趣,這番話在讓上層汗顏的同時,也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潛艇地可怕,將軍們不得不把這個構想控制在極少數人知情的範圍內。並且聰明的分割了技術研發對象,讓每一個技師都只知曉很少一部分的構想,而整個計劃只在數人掌握之中。

但是以如今大漢的科技水平,遠遠不能滿足潛艇地全部製作要求。首先動力系統相對過於龐大。在石油還沒有正式被作爲能源系統研究之前,蒸汽機無法成爲潛艇的合格動力。而艙體密封技術也無法讓人樂觀,潛艇漏水可不是鬧着玩的,到時候除了全軍覆沒幾乎沒有別的結果。至於空氣壓縮技術,則更是剛剛起步,短時間內不可能有突破性進展。

加上其他種種難題,潛艇計劃幾乎成了江東船舶無法完成地任務,但是劉協堅信與其搞那種不切實際的巨靈神,倒不如多花點精力在潛艇研發上,一旦能達到實戰要求的潛艇下水。大漢的科技水平也就達到了後世二十世紀初的水平,而目前呢,很顯然,只有部分領域能夠接近西方工業革命後期的水準。

在意識到潛艇計劃的艱鉅之後,大漢帝國的學者們只能一步步的去解決技術難題,在這重重壓之下,“神龍”系統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因爲只有在海面艦隻地製造水平達到一個新高度之後,潛艇計劃纔有可能得到發展。

蒸汽動力的推進器在無數次的試驗之後。終於改良到能爲艦隻提供不遜色於人力或者風力的強大動力。只是體積控制仍舊不太樂觀,它的龐大體積直接影響了艦隻的有效裝載能力,因此小型戰艦暫時與它無緣,只有主戰艦才部分裝配了蒸汽動力。

劉協曾經想過讓石油提前進入歷史的舞臺,可目前無論開採還是提煉,都不具備成熟的條件,因此只能暫時作罷。系統的工業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型地,以大漢如今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他相信在未來百年內,整個世界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至於像巨靈神這種怪物到底還會出現多少,他並沒有太大興趣,畢竟歷史的發展不可能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

在國防科技一日千里的情況下,劉協很多時候都在頭疼通信技術的落後。大漢疆域南北東西都各跨萬里。無論快馬還是信鴿。都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加急信件傳遞到異地。。,。在電能尚未面世之前,依靠無線電波進行通信只能是劉協的美好願望。

但他並不知道。電磁現象已經被某個不知名的學者發現,但此人少年好儒學,一生鬱郁不得志,中年後在黃河軍備任一個書記地閒職,雖然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先進的兵工技術,可這並不代表他對這些殺人利器有多大興趣。

就像牛頓被蘋果砸了腦袋後突發奇想,後來有感而發,終於沿着蘋果爲什麼要往地上落的思路整理出了一大力學定律,這位學者在無意中整理一些金屬線圈的時候,發現了現世無法解釋的電磁現象。而劉協雖然從後世帶來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但他畢竟文科出身,很多東西只能說說而已,至於具體地研發流程,只能寄希望於學者們地豁然頓悟。

科學的發現,往往是在經歷了無數次地失敗後。惜乎這位學者只是把自己發現的問題留在了筆記中,並沒有向其他人提及多少,直到數十年後,有人從他遺留的筆記中發現了這些內容,纔開始了系統的研究。其實在人類整個文明史上,此類事例絕不罕見,那些光照千秋的大發明家大科學家,往往具有堅強的韌性,對自己研究的領域充滿了鍥而不捨精神,無論失敗多少次,都不會輕言放棄。

大漢的電氣時代,從此註定和劉協這一代人無緣。

那就只好改良信鴿和馬匹了。目前的信鴿系統,可以保證信件在十天內任意通達大漢的任何地域,相對於快馬來說,它擁有速度上的優勢,但安全性和可靠程度要打個折扣。信鴿比起馬匹來,對天氣的要求更高。而且沿途猛禽地威脅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有時候劉協甚至考慮過用鷹來替換信鴿,可惜後來發現要這種飛鳥達到馴良的程度難度過大,因此不得不暫時放棄。好在大漢此時基本上可說四海昇平,因此對於信息傳遞的要求算不上迫在眉睫,因此劉協也沒有再多用心。

轉過頭來。劉協重新把興趣投向了軍械。東海炮逐漸裝備海軍,使得大漢海軍在世界各地暢行無阻,再沒有一個國家敢在海上與大漢叫板,不過大漢的先進。並不僅僅體現在裝備上,即使小規模剿除海盜,漢軍地單兵作戰能力也是讓人引以爲傲的。在這種沒有對手的發展中,大漢到底能保持多久的先進,劉協對此深有憂慮。但世情如此,自己也沒有必要扶植個什麼對手來練兵,那樣地做法更是無稽。常言道,驕兵必敗,大漢軍隊這些年來向所披靡,軍士間滋長些傲氣是在所難免。如何將這種情緒降到最低,這也是劉協一直思考的問題。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後世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在元末居然連江南向來積弱的農民義軍都對付不了,清朝的八旗軍最後腐化成了什麼樣子,更是讓熟讀史書的劉協記憶尤深。如何保持軍隊的旺盛鬥志,這個問題劉協一直大爲頭疼,但戰爭都有打完的時候,只有和平穩定纔有經濟的大發展。大漢地百萬軍隊如何在和平的環境下保證足夠的戰鬥力,他一直沒有考慮出好的解決辦法。

其實這個問題劉巍也已經考慮很久。目前大漢的軍械技術已經遠遠將同盟諸國甩在身後,可畢竟列強絕對沒有興趣長久藏於大漢蔭翼之下,遲早會有人跳出來挑戰大漢對這個世界的擁有權,船堅炮利不代表大漢就能穩操勝券。

那麼,只有繼續維持小規模戰爭,以保證軍隊不會持續腐化。除此之外劉巍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他數次向劉協徵求意見,劉協都不置可否,只是說大權早已經交你手中。該怎麼辦你自己應該心中有數。

既然劉協沒有反對,劉巍自然也就放開了手腳來幹,否則衆多軍火製造社吃什麼去啊,不打仗,軍士們也就沒有了裂土封侯的機會,半生隨軍最後老死鄉里。這種情形誰都不希望落在自己頭上。

於是好戰分子劉逸就成了馬前卒。經常藉口各同盟國家內政問題發動一些小規模戰爭,只不過這些戰爭多師出有名。而且重在練兵,並不曾對戰敗國下什麼重手。這種戰爭基本上都以衛道的名義發起,並不曾受到多大地抵制,相反的,在戰敗國進行權利重組時,大漢的軍隊還是相當受那些大權在握的重臣們的歡迎。

劉協對這種現象不做任何評價,只是私下裡對龐統說道,大漢既然是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主宰,那麼維護下各國秩序也是必要的。每個國家都有不少能人,野心勃勃者也決不罕見,這些人若都能爲大漢所用當然最好,否則只好拿他們祭旗。爲了大漢帝國的長治久安,戰爭是永遠避免不了的。

巨靈神計劃在窮盡帝國地財力後,終於推出了第一臺測試樣機。不過這臺機器的性能是如此不穩定,在平地上的速度大概相當於老年人散步。如果僅僅如此的話,倒也說得過去,畢竟這只是臺樣機。但這個龐然大物走兩步喘一喘,尾部的煙囪不停的噴出濃厚地黑煙,幾個持着荊州火槍地士兵滿臉惶恐的站在平臺上,本來滿臉地蒼白,可沒大會兒就被煤灰徹底搞得灰頭土臉。

這讓當初誇口的劉巍很沒有面子,幸好同時在場的劉協並沒有表現出來什麼不滿,只是淡淡的說道:“如此巨物,非一朝一夕之功,你們繼續努力吧。”

巨靈神的龐大遠遠超出了劉協的想象,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本來自己毫不在意的鐵傢伙。這種武器不管實戰效果如何,它給敵對方的震懾力絕對是空前的。就大漢而言,沒有什麼城牆可以堅固到能夠持續被它撞擊而不倒塌,而面對數百人的軍隊,它絕對是無敵的。

劉協向劉巍提議道,這種規格的武器,必須要同時配備大量的隨軍。因爲就它目前設計的隨行人數,三十人可以在面對小股部隊的時候,輕鬆將其全殲,但是如果對方派出精銳的特種部隊,比如擅長暗殺和綁架的軍士,只要將這三十人全部控制,那麼這尊鐵疙瘩調轉槍口的威力可是極其恐怖的。

劉巍當然早就想到了這條,不過今天的巨靈神並不是怎麼爭氣,所以他也沒好意思長篇大論。畢竟在戰爭中,最後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任何武器都只能在爲熟悉特性的人所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劉協不顧年老體衰,拒絕了衆位大臣的勸阻,親自登上巨靈神察看。軍士恭恭敬敬列隊站好,看劉協點燃引信,一炮命中遠處的標靶。衆人齊聲歡呼,劉巍這才放心了一些,這傢伙如今雖然還不大靠得住,總算這一炮還算爭氣,今後一定要加快完善的步伐,讓這寄託了大漢數萬精英期望的大傢伙儘快投入實戰。

此後劉協父子二人聽取了參與研發的數名學者的報告。報告過程中,劉協發現學者們正頭疼於蒸汽機的能效比過低問題,不過考慮到如今一些都剛剛起步,他並不奢望短短數年內大漢能夠完成後世一兩百年的科學研究,所以現在的進度他還是基本滿意的。

巨靈神計劃進行當中,有技工改良了現有的火藥配方,使其爆炸威力大了兩倍不止,但是安全性卻有了更大的保障。在此之前,火藥的生產和存儲都是讓軍方相當頭疼的一件事情,每年因爲火藥生產和運輸中死亡的工匠總是居高不下,至於存儲,雖然至今還沒有發生過舉國震驚的大事件,不過無論是看管火藥的軍士還是駐紮在附近的普通士兵,都少不了提心吊膽。

新型火藥首先裝填在了巨靈神裝配的火炮之上,它不僅使火炮的射程增加了兩成,而且殺傷力大增,基本上達到了劉巍的預期。當然,在這個龐大計劃的推進過程中,一項又一項的技術革新層出不窮,每一次都會讓劉巍興奮不已,也對自己的這項決策更加有了信心。

第3章 內政風暴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9章 賈詡孫堅南亞次大陸特徵第27章 亞洲最強第8章 晉陽密會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13章 郭嘉救急第20章 覆滅之手第1章 初降漢室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22章 西域錦州第6章 陳羣相伴第11章 封藩楚王第13章 帝國風範第12章 泰州攻略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章 告別大漢第17章 楚地官制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2章 遼州統一第3章 武將羣英會第33章 太子妃第7章 沮授之約第24章 五軍變革第8章 楊彪父子第18章 曹操接旨第10章 日耳曼第21章 烈焰之心第5章 賈詡絕計第7章 劉備軍機第9章 迴歸洛陽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亞洲農業類型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0章 趙雲之威第4章 定南策第9章 雙重標準第14章 北非之旅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18章 曹操接旨第8章 伊籍故友第27章 亞洲最強第16章 銀元稅制關於都城選擇的一點說法第12章 涼州閻行第5章 最佳棋子第18章 騎兵之魂第9章 全線侵擾第26章 明爭暗鬥第4章 皇兄皇弟第20章 覆滅之手第6章 周瑜之銳第4章 海洋帝國第2章 親征益州第10章 日耳曼第4章 郭嘉投效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4章 南北賦稅第6章 計緩劉備第21章 烈焰之心第6章 神匠馬鈞第19章 司馬之局第5章 皇甫嵩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6章 陳羣相伴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9章 靈帝父子第1章 初降漢室第9章 陳登父子第17章 淳樸之民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第13章 郭嘉救急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3章 東瀛之葬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17章 長安圍困第14章 關羽之敗第3章 內政風暴第6章 襄陽盛會第29章 陰陽有別第12章 小喬初嫁第8章 楊彪父子第3章 盧公去郭嘉到第9章 欲謀青州第1章 荊州治效第18章 曹操接旨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10章 金陵建設南亞次大陸特徵第25章 烏孫突襲第2章 皇甫嵩南亞次大陸特徵孔子和老子之辨第28章 農畜工紡第8章 備戰寒潮第22章 天道難違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
第3章 內政風暴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9章 賈詡孫堅南亞次大陸特徵第27章 亞洲最強第8章 晉陽密會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13章 郭嘉救急第20章 覆滅之手第1章 初降漢室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22章 西域錦州第6章 陳羣相伴第11章 封藩楚王第13章 帝國風範第12章 泰州攻略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章 告別大漢第17章 楚地官制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2章 遼州統一第3章 武將羣英會第33章 太子妃第7章 沮授之約第24章 五軍變革第8章 楊彪父子第18章 曹操接旨第10章 日耳曼第21章 烈焰之心第5章 賈詡絕計第7章 劉備軍機第9章 迴歸洛陽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亞洲農業類型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0章 趙雲之威第4章 定南策第9章 雙重標準第14章 北非之旅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18章 曹操接旨第8章 伊籍故友第27章 亞洲最強第16章 銀元稅制關於都城選擇的一點說法第12章 涼州閻行第5章 最佳棋子第18章 騎兵之魂第9章 全線侵擾第26章 明爭暗鬥第4章 皇兄皇弟第20章 覆滅之手第6章 周瑜之銳第4章 海洋帝國第2章 親征益州第10章 日耳曼第4章 郭嘉投效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4章 南北賦稅第6章 計緩劉備第21章 烈焰之心第6章 神匠馬鈞第19章 司馬之局第5章 皇甫嵩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6章 陳羣相伴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9章 靈帝父子第1章 初降漢室第9章 陳登父子第17章 淳樸之民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第13章 郭嘉救急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3章 東瀛之葬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17章 長安圍困第14章 關羽之敗第3章 內政風暴第6章 襄陽盛會第29章 陰陽有別第12章 小喬初嫁第8章 楊彪父子第3章 盧公去郭嘉到第9章 欲謀青州第1章 荊州治效第18章 曹操接旨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10章 金陵建設南亞次大陸特徵第25章 烏孫突襲第2章 皇甫嵩南亞次大陸特徵孔子和老子之辨第28章 農畜工紡第8章 備戰寒潮第22章 天道難違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