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義興兵

不幾日,司徒王允的書信便傳到了中牟縣朱儁的手裡。信中歷數董卓進入長安後的胡作非爲,以及王允如何委曲求全,並把聯合二軍的計劃詳細告知了朱儁,請求朱儁一定相助。

朱儁,字公偉,當世名將。早年任膠州刺史,率家兵五千便大破叛軍,平定膠州,由此得以入朝。後來光和七年(184年)天下黃巾蜂起,朱儁被拜爲右中郎將,協助皇甫嵩平定黃巾。平亂有功,又進拜右車騎將軍,更封錢塘侯。後來因爲喪母,離官守孝,恰好又遇上董卓進兵洛陽,所以才至於現在屯據小小中牟縣。

朱儁收到王允書信後,立刻召來二子朱皓、朱符,把信中詳情跟二人細說。

“父親大人!王允雖然是爲漢室大計,但眼下我們手中兵馬有限,恐怕難以成事啊!”朱皓對朱儁說道。

朱儁思索了一番,又對朱符說道:“符兒你怎麼看?”

朱符接過書信,尋思良久,說道:

“我覺得此事若處置得當,或許可行!”朱儁、朱皓二人望着朱符,齊聲問道:“何解?”

“王允之意並非要我們殺進長安,其關鍵在於要我們牽制涼州兵馬主力於關東,以此爲漢中兵馬爭取時機。此計好是好,不過對於我們朱家卻有些委屈。我們與董卓大軍周旋,可解長安之危的卻是他王允和劉徵,功勞都給人家了!”

“這是什麼話!我只問你可行不可行,如何還囿於功勞歸屬?我朱家食漢祿,受漢恩,豈在功勞高低與否?符兒不可再有此言!”

朱符只是據實分析,沒想到父親會如此生氣,於是趕緊回話道:

“父親大人息怒!兒不敢有非分之想,但聽父親吩咐便是。”朱儁臉上的怒色稍微緩和了一些,於是對朱皓、朱符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還需從長計議,兵馬不厭多,若我們傳檄諸侯,能否調來義兵?”

“前番關東十幾路兵馬雲集,多半是心懷鬼胎之徒,真正上陣的也不過是孫堅、曹操、王匡等人。孫堅已死,王匡已歸了袁紹。倒是徐州陶謙或許可以相助,東郡曹操或許也可以。”朱皓說道,朱符表示同意,不過補充說道:

“這曹操、陶謙兩處可由我於皓弟二人分往求援。但其它各路諸侯,無論有用與否,也須傳書與他們,也當讓天下人知曉我朱家不忘漢室!”

於是,朱儁一方面立刻傳檄天下州郡,另一方面派朱符、朱皓分往徐州陶謙、東郡曹操處,而自己便坐鎮中牟。

徐州陶謙,字恭祖,爲人軟弱,但求安穩。前番關東興兵時,他並沒有響應,而是安居徐州。陶謙雖然不太願意起兵討董,但這個人治理州郡倒是很有一套。徐州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可算是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這也正是朱皓看重之處。畢竟大起刀兵,糧草供應是個大問題,而這陶謙最不缺的就是糧草。

朱皓帶着隨從快馬加鞭,不兩日便來到徐州郯縣陶謙處。

刺史府衙,陶謙與屬下臧霸、孫觀、陰德、趙昱、汲廉、劉馗等坐於廳中。陶謙看了朱皓帶來的朱儁的手書,對朱皓說道:

“令尊乃當世名將,如今廣招義兵,陶某本應盡力相助。不過我這徐州黃巾匪亂方平,眼下依舊是暗潮洶涌。如果分兵,只怕徐州危矣,況且前次袁紹集兵數十萬尚且不能誅殺董卓,今日我又如何能夠放心助你呢?”

朱皓當然知道陶謙是個怎樣的人,陶謙拒絕的話剛說出口,廳中其他人立刻神色各異。陰德、趙昱等文士,自然是贊同陶謙的想法,紛紛附聲。然而臧霸、孫觀二人卻似有不滿,這一切都被朱皓看在眼裡。於是,朱皓向陶謙說道:

“世伯的難處,朱皓明白,既然如此,只有一事相求,還望世伯一定答應。”陶謙曾和朱儁同在洛陽爲官,略有交集,所以朱皓稱呼陶謙爲世伯,同時也是有意拉近關係的意思。

“所求何事?賢侄但說無妨。”陶謙也客氣道。

“家父此番誓除董賊,只是這糧草恐怕難以爲繼,徐州在世伯治理下井然有序,衣食豐足,還請世伯爲我解糧草之憂!”朱皓道。

“此事無妨!我即刻着人整備糧草隊,你可一同帶回中牟,今後再有所需,可隨時着人來取!”既然不要自己出兵,陶謙也變得大方。

“那好!侄兒這裡便謝過世伯了!諸位大人、諸位將軍,朱皓這就告辭了!此番若事成生還,得拜功名,他日再來徐州相謝!”說這番話的時候,朱皓有意看向臧霸、孫觀二人。聽了朱皓的話,二人心中更不是滋味!

臧霸、孫觀數年前隨陶謙平定徐州有功,被表爲騎都尉。然而這幾年來,陶謙大罷兵戈,二人再無建功立業的機會。此前關東兵起時,陶謙按兵不動,二人便已是心急難耐。如今朱儁再來相邀,陶謙卻依舊不肯出兵,如此下去,二人只怕是要在這徐州困居終老了!朱皓最後的話意思是要去建功立業,這明擺着是挑撥二人。

散了宴後,孫觀來到臧霸所在,對臧霸直說道:

“宣高兄甘願困居這徐州?這般日子是你所想?”臧霸字宣告。

臧霸怨嘆道:“這陶恭祖是文士出身,如不是逼不得已,從來不願擅動刀兵,我們兩個人畢竟是他提拔,他既無意,我等又能奈何?”

“當丈夫生當爲豪傑,死爲鬼雄!你我都是戎馬出身,不能建功疆場,活着又有什麼樂趣?難道你真的甘願老死在這徐州?”

“當然不願意,可不願意又能如何?”臧霸說道。

孫觀臉上露出陰狠說道:“依我看,這陶謙終究不能安守徐州,遲早要被人圖謀!我們不如……”孫觀做出一個割喉的動作。

這孫觀原是泰山郡流寇出身,所以行事向來不太講道義。可這臧霸不同,臧霸之父臧戒爲縣獄掾,因據守律法,沒有聽從太守憑欲私殺獄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備罪。時年十八的臧霸獲悉父親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數人將父親救出,此後與父親逃亡東海郡,經此事蹟臧霸的孝烈勇名遍聞鄉野。孫觀說要殺掉陶謙,臧霸怎麼能同意?

“仲臺不可放肆!忘恩負義非男兒所爲!”孫觀字仲臺。

“既然你我都不甘心困守此地,那我們便去投效朱儁便是!萬不可傷陶恭祖分毫!你我但引本部人馬追上朱皓,一同相會於朱儁如何?”臧霸提議到。

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騭善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說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說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八百八十章 肝腸寸斷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詔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斬殺李興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七百四十二章 逆賊合流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
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騭善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說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說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張顗再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八百八十章 肝腸寸斷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詔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斬殺李興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七百四十二章 逆賊合流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