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

在後來穿越集團的歷料當中,都是以天津會議做爲這一次會議的名稱,並且和以前招開的大沽口會議一起,並稱爲穿越集團登陸以後,三個最重要的會議之一。而在天津會議以前招開的一系列會議,則被統稱爲天津會議的預備會議。

本來在天津會議招開之前,預定這次會議的重議題是完善臨時執行委員會的組織架構,建全各級行政部門,但實際上各部門的主管人員人選在以前的預備會議上,實際基本都己經確定下來,因此在正式的會議上,只是走一個過場,正式確認宣佈而己。

而天津會議最大的作用還是理清了目前穿越集團的組織架構體系。會議首先正式確定,臨時執行委員會是穿越集團的最高領導機構,由五名常任執行委員付責領導整個穿越集團的所有工作,五人排名依次爲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王雲鵬、徐濟超。

這樣一來就理順了臨時執行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之間的關係,避免出現組織結構混亂,並且像整個穿越集團顯示,臨時執行委員會並非是一個軍政府。

然後在臨時執行委員會以下,成立臨時執行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和臨時執行委員會行政部兩個主要機構,分別是穿越集團的最高軍事機構和最高行政機構,夏博海、秦錚、肖建軍自然還是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而王雲鵬出任行政部部長、徐濟超出任副部長,管理行政事務。形成軍政分離的兩個系統,又同時在臨時執行委員會的領導之下。同時天津會議還通過,在會議結束以後,將正式通電全國,宣告穿越集團的到來。

在行政部以下,暫時先設立財政部、人事部、公安部、審計部、建設部、教育部、農業部、技術部、司法部九個部門,並且預備成立安全部、衛生部、***、監察部、外事部、工業部、資源部七個部門。

每個部門的大體架構是設部長一人,副部長一到三人,下設若於分處,分處的最高職務稱爲主任,每個分處下再設科,並設工作人員若干。

雖然從原則上,各部門的部長人選是由行政部部長提名,然後交由臨時執行委員會審批;而副部長和其他工作人員則是由部長提名,交由行政部審批;但實際在以前的一系列預備會議中,各部門的部長,包括大部份副部長的人選都已經確定下來。當然,這種情況在舊時空裡各國的政治中,也都算是正常現像。而各部門的部長撤銷擺免,也是按這樣的程序。

各部門的部長爲: шшш_ttкan_CO

財政部的部長由賈振召出任,他原來負責技術部的工作,在天津會議之前,一直積極活動,希望轉入到一個更爲重要的部門,因爲他原來是學財務出身,因此王雲鵬將他安裝到財政部任部長,兩名副部長是趙銳、朱南圳,這兩個人都有舊時空裡國家註冊會計師的職稱,在穿越之前,一直付責各自施工單位的財政事務,可以經驗豐富、業務精熟、可稱是專業人材。另外在將來成立銀行,稅務部門,也先暫時先歸隨在財政部以下。

人事部是早就成立的部門,部長張玉明,機構己基本建全,基本保持不變。不過現在人事部的職能不僅僅只是建立人事檔案資料庫了,同時還包括建立人事管理制度,負責人事考覈、考查工作。以及規範人才培養、考查選拔工作程序,以及勞動管理制度等等。

公安部的部長由原太湖艦上的副艦長張李琛擔任,副部長由原太湖艦上的副政委李亞擔任。其他工作人員基本是從預備隊的選擇,職制和舊時空基本一致。

審計部的部長由原長白山艦上的副艦長張子辰擔任,副部長由原長白山艦上的軍需長謝知桓擔任,其由工作人員大部份來自各艦的軍需處戰士,也有部份從三艘客滾船上的人員挑選。

建設部的部長由遊明錢擔任,他原來是建設船廠的項目付責人,對建設工程並不陌生,副部長徐鼎盛、蔣志遠也都有高級工程師的職稱。另外、水利、電力、交通、鐵路等部門暫時全部都歸在建設部以下。

教育部的部長由賈文波擔任,副部長由方斌、方桂枝擔任,當然方斌還是兼任。

農業部的部長由李鬆晨擔任,副部長曾東、王勝,他們三人都是參加過天津農業考查,對這個時代的農業情況有一定的瞭解。

技術部的部長汪軍擔任,副部長甴張博皓擔任,他原來是石油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是整個穿越集團中學歷最高的人,博士學歷,而且還是物理學博士,屬於典型的技術人材。

司法部的部長由顧瑞鵬擔任,也是各部門中唯一一個除軍隊以外,非執行委員、候補執行委員出任的部長,而原因很簡單,顧瑞鵬是學法律的,而且還是學的【國際法】,在穿越之前,他是幾項工程建設的最高法律顧問。副部長徐聞駿、劉映麟都是律師出身,常年研究【國際法】。

因爲在舊時空裡,隨着中國的國力增強,加上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經濟帶的建設,因此外貿工程也日益增多,同時涉外的法律糾分也多了起來,因此需要大量學習研究【國際法】的專業人材,隨外貿工程工作,除了顧瑞鵬、徐聞駿、劉映麟以外,穿越集團中還有好幾名研究【國際法】的律師,法學人材到是不缺。

另外,七個預備成立的部門部長人選也確定下來,安全部部長商其鬆、副部長蔣仕偉、衛生部部長任文典、***部長汪軍、監察部部長丁興華、外事部部長李三傑、工業部部長魯宏、資源部部長安顯桂。除了丁興華是原太湖艦的政委之外,其他都是由執行委員、候補執行委員出任。

總體來看,儘管不是每一個部門的部長都是由專業人員擔任,但至少副職是專業人員,而且各方面也都基本滿意這樣的結果,而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各部門一面開展工作,一面進一步完善自己部門的結構和人員,而各級行政機構也就基本建立起來。

而例行公事的提名、審議結束以後,天津會議才進入正式的議題,當然和天津會議的初衷相比,實際己經是跑題了。

在天津會議上正式討論的議題有兩個,而且全都是來自於李鬆晨的報告。第一個報告就是李鬆晨提出,制定一個類似於臨時約法或是基本法之類的,穿越集團的內部制度,以確定穿越集團的各種制度規律,以及每一個穿越者的權力義務,由其是以後建立了國家,穿越集團的特殊地位等等。

這一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沒有規鋸,不成方圓,這個道理自然是所有人都懂,雖然現在臨時執行委員會的結構己經逐漸完善起來,但制度建設卻還沒有根本,各部門,各級機構的職權範圍,運作方式等每都沒有確定,還有整個穿越集團的法律、法規也都是一遍空白,而現在穿越集團的行爲準則,主要還是根據舊時空裡的法律、法規、習慣,以及人的自律維持。

但靠舊時空的習慣、制度、法律不是長久之策,因爲這些制度從理論上,都是屬於無效的,畢竟任何的制度、法律都是依託主權國家而存在,但舊時空裡的那個國家,在這個時候並不存在,而臨時執行委員會,也並沒有正式承認舊時空的法律有效。

因此制定一套屬於本時空的法律、制度當然有必要的,從大方面,可以讓權力鬥爭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進行,不會因爲內鬥而消耗穿越集團的力量,從方面,則是充份保證每一個穿越者的權力義務利益。

而再考慮得遠一,以後真的建立了新的國家,又怎樣確定穿越集團在新國家裡的特殊地位,保證每一個穿越者,以及孑女後代在新國家裡的特權、利益。但又要將這些特權、利益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一來是不會逆歷史潮流而動,讓穿越集團永久的統治新國家;二來不至於威脅到整個國家的正常發展運行,達到一個平衡,這同樣也是關係到每一個穿越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李鬆晨的這個提議自然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贊同。

不過在天津會議上,只能確定一個制定法律制度的大原則,而詳細的制度條文,司法解釋等等,還需要相應的時間,還有人員來完成。

因此在會議上決定,將這部法律命名爲【臨時約法】,編制完成以後,將做爲穿越集團的最高法律進行實施,而編制的原則是公平公正,並且在集團內部充滿體顯民主原則,並且維護每一個穿越者的利益。

同時成立【臨時約法】的起草編制委員會,由提出這個報告的李鬆晨牽頭,彙集其他各部門的部長以及軍方代表,並且由司法部的人員爲主,共計二十六人組成,並且直接對五名常任執行委員付責。力爭在三到五個月的時間內,拿出一個初步的方案來。

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四二六章 進攻北京(五)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
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四二六章 進攻北京(五)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