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裝甲列車己在預定陣地完成組裝準備工作,隨時可以展開戰鬥。”
“報告,自行200毫米口徑*炮車己在1號陣地完成組裝準備工作,隨時可以展開戰鬥。”
“報告,155毫米口徑汽車牽引*炮團之進入1號陣地,預計20分鐘之後,完成組裝準備工作。”
“報告,各部隊己進入預定陣地,完成準備工作,隨時可以展開戰鬥。”
“報告,無人機戰前1小時例行偵察結束,日軍陣地、兵力佈置均沒有變化。”
邱亞輝點了點頭,看了看自己的手錶,現在離12點還有約30分鐘的時間,而在他面前,是一個巨大的遼河流域地形沙盤,隨着傳令兵報告各部隊的動向,有參謀人員將代表敵我雙方不同軍種、武器的小模型放在沙盤上,在沙盤兩側樹立的大展板上,也有人將報告信息按時間順序,貼在展板上。
現在人民軍和日軍大體隔着遼河,從新民縣起,至六間房的地區對持,整個戰線長度約120公里。
遼河是中國東北的一條重要河流,不過和其他河流,如長江、黃河有明確的上中下游分段和主流、支流區分不同,遼河其是一個由多條水系組合的統稱。遼河的源頭就有兩個,西遼河和東遼河,兩源頭在遼寧省昌圖縣福德店匯合,始稱遼河。又在盤山縣六間房附近分成兩股,一支西行,在盤山縣納繞陽河後流入渤海,此段亦被爲雙臺子河,一般所說的遼河,實際就是指這一段;一支南行,稱外遼河,在三岔河與渾河、太子河匯合後稱大遼河,於營口市的老邊區入渤海,在舊時空的1958年,外遼河於六間房截斷後,大遼河成爲了一個獨立水系。遼河的河面不寬,一般都在100-300米之間,水深2-6米,而少數河段的水面寬度會超過500米,深度達到6-9米。
這時日本在遼東戰場投入的兵力超過40萬,大體分佈是瀋陽一線約24萬,遼東一線約7萬5千;遼陽駐軍約5萬,旅順駐軍約3.2萬,另外還在朝鮮駐軍約8萬餘人,因此日本總計兵力在50萬左右。不過這還只是戰鬥人員,在遼東地區還有約70萬的後勤輔助人員,而在日本國內,還有超過100萬的爲支援戰爭服務工作的人員。
負責駐守遼河防線的是第4軍團,司令官是野津道貴上將,下轄第5、10師團,第3、10、11後備旅,第1炮兵旅,第2後備旅工兵營。
日軍的師團編制和其他國家的師編制不同,一個師下轄2個旅,每個旅下會轄兩個團,以及兩個特戰團,一般是一個騎兵團和一個炮兵團,以及其他的輔助軍隊,因此一般日本的師團要比其他國家的師多出15-20%的兵力。
不過面對長達120餘公里的戰線,日本也不可能採用全線佈防的戰術,否則7萬多人一攤就沒了,因此只能採用以戰線上關建點爲核心佈置兵力。日軍選擇以平安堡、遼中、沙嶺堡3個據點爲核心,佈置遼河防線,由於平安堡離瀋陽較近,佈置的兵力最少,是第3、11後備旅;遼中是整個防線的中部,而且也很可能是從人民軍的主攻方向,於是野津道貴將自己的指揮部設在遼中,佈置的兵力也是最強,爲第5師團,第10後備旅;沙嶺堡佈置第10師團,其餘兵力則分散佈置在這三個駐點。
野津道遺的判斷確實沒有錯,邱亞輝和軍部的人員協商之後,將人民軍的主攻方向確定在遼中地區,北起老大房鎮,南至達牛鎮,全長約35公里。第2軍的指揮部設在臺安縣,投入的兵力爲由第2師從達牛鎮進攻,第8師從新發屯進攻、第9師從老大房鎮發起進攻,第17師和後備團爲預備兵力。
裝甲列車的陣地在西佛鎮,這裡離距遼河約7公里,裝甲列車裝備的240毫米口徑,40徑倍距火炮的射程可以達到30公里,火力可以覆蓋整個戰場全境。
而自行200毫米口徑*炮車的射程爲23公里,在戰場設了3個陣地;155毫米口徑汽車牽引*炮的射程爲17公里,設了5個陣地,這樣可以確保這兩種火炮的打擊範圍也可以覆蓋整個戰場,而每個陣地之間,均己修好了簡易的道路通行,而且這兩種火炮所用的炮彈都不隨炮車行動,是在戰爭開始前運到每個炮兵陣地等候,這樣可以充份的發揮這兩型華東政府着力打造的王牌武器的戰場移動能力和超遠射程。
在這個時代,一般150毫米口徑*炮的射程一般在9-12公里左右,射程要遠遠小於華東政府製造的155毫米口徑汽車牽引*。這主要是由於這個時代的陸軍火炮由於移動難度大,因此徑倍都不太大,一段在20-25之間,最多也不超過30,如果徑倍再加大,就會增加火炮的整體重量,從而進一步加大了火炮的重量,只有88毫米、100毫火火炮的徑倍可以達到35-40,不過由於這些火炮的口徑太小,既使增加徑倍,射程進只能提升到10公里左右。
而華東政府打造的240毫米口徑裝甲列車炮,自行200毫米口徑*炮155、毫米口徑汽車牽引*炮的徑倍都達到了40,而這樣的徑倍數一般只有海軍艦炮或岸防炮才能達到,畢竟海軍艦炮是有軍艦這個巨大的移動平臺。但華東政府解決了火炮移動的難題,自然可以將海軍艦炮直接搬到陸軍上使用,而且還能保持強大的戰場移動能力,因此這纔是華東政府將其視爲王牌的主要原因,否則240毫米、200毫米口徑的火炮也就算了,而155毫米口徑的火炮在陸軍中雖然也算是大口徑火炮,但也並不少見,有何得何能也被稱爲王牌呢?
當然在軍艦上,艦炮的有效射程均要遠小於自己的最大射程,如240毫米口徑艦炮可以打到30公里,但有效射程其實還不到10公里,甚致是7公里,這是由於海軍需要的是精準射擊,畢競一艦軍艦最多也就100多米長,但對陸軍來說,就根本不是問題了,一個陣地有多大,那怕是偏出幾百米,1千米也不是什麼得嚴重的事。
由於有超遠的射程,這三種王牌武器都可以在敵方的火力打擊以外發動攻擊,因此也不用攜帶大量的炮彈移動,而是將炮彈預先送到設定好的陣地,只能火炮趕來使用,畢競除了裝甲列車炮是彈炮一體之外,其他兩種都是彈炮分離的,炮車只能攜帶少量炮彈移動,而主要的炮彈則需要其他的後勤輔助力量來協助。
雖然明知道日軍重點防守中段,仍然決定將中段作爲自己的主要突進方向,也正是有這三種王牌武器做爲自己的底氣。
11點50分,邱亞輝下令,起飛直升機,在空中觀測炮彈落點,爲火炮提供射擊參數,並且下令各火炮調整射擊單元,準備開火。
華東政府製造的這三種王牌火炮都是進行視距外射擊,俗稱盲射,或是地圖射擊,不僅需要精確的戰場地圖,而且還需要有人觀察炮彈落點,以提供參數修整火炮的射擊單元,不過這兩點,由其是後一點,在這個時代是相當困難的,就算能安排士兵在敵軍陣地附近潛伏,觀察炮彈落點,但怎麼將射擊參數傳回來呢?因此這也是限制火炮射程擴大的門檻之一。
在舊時空裡,是在一戰時期才解決了這兩大難題,由了火車的普及,汽車的發展,使火炮的移動困難降低,而飛機和無線電的發展,又解決了火炮落點觀察的難題,因此一戰時期,各種大口徑、超遠距離火炮也大量出現,不過那時地壕戰的水平大大的提高,也成功抵消了火炮射程增加的優勢。
不過這兩大難題對現在的人民軍來說就都不是事了,無人機、直升機都是解決觀測炮彈落點的辦法,因此才能讓人民軍超前一步,獲得視距外火力打擊的優勢。
12點,邱亞輝在臺安的指揮部裡下令:“開火!”
第1炮由裝甲列車炮開始,這時兩門列車炮均己經調整好了自己的射擊單元,這時兩節列車炮均與其他車廂脫鉤,離開大約500多米的距離,而兩節列車炮也相距大約200米,並且放下了8根粗大的支撐柱,未端深埋入地下1米多深,而士兵們也均巳退到100米以外,並都帶好了耳塞,只有兩根電線連着這兩節顯得有些孤零零的列車炮。
當然在周邊1000米以外,裝甲列車所屬的兩個連的軍隊己做好了警戒佈置,儘管是在自己的地盤上,但這些警戒工作還是不能馬虎的。
收到了指揮部的命令之後,炮長立刻下令:“1號火炮,射擊。”
發射兵用力的將手的操作杆壓下,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粗大的炮口噴射出耀眼的火光,雖然離着有100多米遠,但士兵們還是覺得大地的震動。
炮彈飛行大約需要30-40秒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只能等待。大約過了1分鐘,炮長收到指揮部的通知:落點準確,無需調整, 10發連續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