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

在碼頭上宮本直拓也分到了一輛馬車,將他送回住所,由於他的身份不高,因此只有5、6名士兵隨行保護,而且一路上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十分順利的到達了住所。

宮本直拓在東京的住所是一套十分普通的民宅,回家之後,宮本直拓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到陸軍部去報導,因爲現在他還是現役軍職,屬於陸軍的情報部門。不過由於宮本直拓去了上海,手上沒有事情,而且現在戰爭結束,陸軍情報處也沒有什麼新的任務,因此一連數日,宮本直拓都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到是輕鬆得很。

不過宮本直拓休息了幾天之後,便被伊藤博文邀請去他家裡做客,而這次伊藤博文向宮本直拓正式提出,希望宮本直拓能夠退出軍職,轉入政壇,正式走上從政的道路,並且表示可以安派宮本直拓到外務省,擔任外務事務次官。

外務省也就是日本的外交部,付責日本的對外事務,通過和宮本直拓的交流,伊藤博文發現宮本直拓對國際局勢的發展、認知、判斷,以及對世界各大國的行動準則的預測都相當精準,而在遠東戰爭之後,日本要在華東**和列強的夾縫中左右逢源,借力使力,外交事務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讓宮本直拓到外務省工作,正好可以發揮他的優勢,也爲他從政積累資歷。

外務省的負責官員是外務大臣,也稱外相,然後是副相、政務官,再就是事務次官,負責外務省內部下屬各單位的事務,對於剛走入政壇的宮本直拓,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了。

不過宮本直拓並沒有立即答應,只說自己需要考慮一下,伊藤博文也能夠理解,畢竟這樣重大的選擇,當然不能輕率的決定。

告辭伊藤博文,宮本直拓回到自己家裡時,發現在大門上插着一封信,宮本直拓取下信打開一看,便沒有開門進屋,而是轉身離開,徑直來到皇宮東邊的銀座大道,這裡是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雖然戰爭才結束不到1個月,而且就在不到2個月前,東京還面臨着戰爭的威脅,但這時銀座大道兩側的店鋪基本都己開門營業,叫買叫賣,街上人潮涌動,接踵摩肩,繁榮仍然依如舊日。

由於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各種資源自然均會向東京傾斜,而且在戰爭結束之後,華東**解除了日本的海上封鎖,日本迅速向美國、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購買了大量的民用物資,其中有半數都用在東京,於是東京也迅速的恢復了昔日的繁榮熱鬧,因此在上海談判簽約成功之後,東京人才有餘力向**抗議鬧事。否則連肚子都吃不飽,還管籤的什麼條約。

宮本直拓來到一間叫小松屋的飯店,走了進去,這時也差不多到了吃飯的時侯,店裡己有大半座位有人。不過宮本直拓顯然是這家飯店的常客,老闆娘立刻迎了上來,滿面臉容道:“宮本先生,您果然來了,您的朋友已經等了您好半天了。”

宮本直拓點了點頭,道:“他在那裡?”

老闆娘道:“還是你們常用的2樓3號房,您先上去,我馬上拿酒上來。”

宮本直拓上到二樓,拉開了3號包房的房門,只見裡面坐着一個35歲左右的軍裝男子,見宮本直拓進來,那男子道:“宮本君,你總算來了,我已經等了你差不多2個小時了。”

宮本直拓在他面前坐下,道:“對不起,小林君。今天我到伊藤家去了,回家看到你在門口留的信,立刻就趕來了,中村呢?他怎麼還沒來?”

小林道:“他己經跟我打過招呼,要晚一點來,不過也差不多了。看來伊藤博文對你不錯啊。”

宮本直拓道:“那又怎麼樣,他有的他的主見,不會什麼都聽我的,如果早聽我的勸告,現在的局勢也不會落到這步田地。”

小林正要說話,老闆娘在屋外道:“中村先生來了。” 只見門房又打開,先進來一個胖子,也在桌前坐下,後面是老闆娘,端上來酒菜。

等老闆娘退出之後,小林給三人倒上酒,道:“現在我們三個人能聚在一起的時候可不多啊,難得聚齊,來先喝一杯。”

三名穿越者舉起酒杯,碰了一下,都一飲而盡。

三人當中,只有宮本直拓用的是自己的原名,而小林在這個時代的名字叫小林光一,原來他在舊時空裡是一名圍棋愛好者,小時候曾在小林光一的門下學習過圍棋,居說棋力達到了業餘6段,因此在這個時代,用了這位圍棋大師的名字;而中村則是叫中村俊輔,他在舊時空裡是足球愛好者,由其喜愛這位日本球星,於是換上了這個名字。

雖然宮本直拓對兩位同伴取名的水平不敢恭維,不過畢竟都是來自未來的人,而且在舊時空裡,三人還都是同事,因此關係自然不同尋常。不過在這個時代,三人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當然也都想幹出一番大事,同時也幫助日本富強起來,避免重導舊時空戰敗的結局。

宮本直拓和小林光一都選擇從軍,並且都是從情報工作做起,因爲這個時代的日本軍隊是極講究論資排輩,等級森嚴的,兩人都己過了從軍的最佳年齡,又沒有門閥背景,如果是當普通士兵,根本都沒有人要,但情報工作的情況特殊,兩人的年齡反到成了優勢,而且兩人在舊時空裡就是情報人員,自然輕車熟路,於是很快就嶄露頭角,現在都己是少佐軍銜。

而中村俊輔則選擇了另一條道,經商。經過了數年的努力,己經積累下了數十萬日元的資產,而且在日俄戰爭之前,果然的將資本轉向美國,分別在夏威夷和美國本土投資,並和美國的幾名穿越者合作,現在在美的資產也達到3、40萬美元,併成功的躲過了日本的災難,現在又準備再回日本發展。

儘管宮本直拓和小林光一都是情報人員,但由於工作關係,兩人一年也難得見幾次面,而中村俊輔這兩年乾脆就不在日本,這次是由於情報外暫時沒有多少事情,而中村俊輔又回日本,三人才難得聚頭。

一邊喝着酒,宮本直拓也將這次談判的經過向兩人詳細講說了一遍,中村俊輔由於一直是在國外,這個時代的信息又沒有舊時空那麼發達,因此對國內的情況所知不多,聽完了宮本直拓的講說之後,也十分震驚,道:“想不到這次日本竟然敗得這麼慘,伊藤博文要是早聽你的勸告,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小林光一道:“聽了也沒有多大用處,最多是少賠一點,華東**參戰是肯定的,而只要華東**參戰,曰本的失敗就是不可能避免的。”

宮本直拓搖了搖頭,道:“還是不一樣,至少日本的本土不會遭到攻擊,而且也不用支付那麼多的賠款,華東**獲得的成果也要少得多,這樣日本的恢復時間也要快得多,現在這個局面,日本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恢復,而且這還要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期進行,日本可以吃到這次戰爭的紅利。”

小林光一有些苦惱,道:“我們可都是穿越者啊,擁有超過這個時代100多年的知識、經驗,而且在舊時空裡,我們也能算是精英人物,爲什麼到現在都還一事無成,不僅不能幫助日本強大起來,而且還不如我們那個面位!穿越的中國人卻能混得風生水起。”

宮本直拓苦笑了一聲,道:“小林君,不要被穿越小說和漫畫誤導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夠改變的東西有限,如果是在古代,如平安、戰國時代,那怕是幕府時代都要好些,個人能夠發揮的作用還能大一點,但現在己經進入了近代社會,個人的力量實在太微小了。中國人能夠混得好,是因爲他們的人多,有好幾千人,還有相當部份是職業軍人,而且還有大量未來的先進武器,自然是不同了。”

中村俊輔也頗有感概道:“是啊,由其是在日本,個人的能力實在是太有限了,因爲日本的傳統力量實在是太強了,就以我這幾年的經商經驗來說,只要有4大財閥在,個人要在日本商界闖出一個天地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在去美國之前,在日本的資產也不算少,但和4大財閥相比,根本不算什麼,而且當時我再擴張下去,就會引起4大財閥的注意,並且對我進行打壓,幸好是我極時的撤資去美國投資發展,在日本只是維持現在的局面,他們纔沒有對我下手,因此要說個人創業的環境,這個時代的美國,要比日本強得多了,安德森他們的資產己經達到了千萬的級別,而且我也有信心,在2年以內,把我在美國的資產提增到百萬美元以上,最多10年,我也可以達到千萬的資產。”

宮本直拓又道:“其實以這個時代的觀念來看,我們三個都己經可以算是成功人物了,我和小林才入伍幾年,現在己經升任了少佐,而中村君你,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腰纏萬貫,也才幾年的時間,在別人看來,我們己經算是坐上火箭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二七一章 陰島(二)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
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二七一章 陰島(二)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