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

“伊凡,你真的是要去報名參加海外華人招募的僱傭兵嗎?”

“是的。”

“你真的相信海外華人的話,參加了僱傭兵,在戰爭結束,就可以獲得自由?”

“不,我並不完全相信他們的承諾。”

“那麼你爲什麼還要參加僱傭軍,難到你就不怕死在戰場上嗎?”

“我只不過是不想給人民軍當苦力,這樣苟延殘喘的求生,而且只有在戰場上,才能體現我的價值,至少我爲了獲得自由而努力爭取過,如果最終還是要死,我也希望能夠死在戰場上,而不是礦山、工地上。”

“該死的海外華人,他們簡直就還是一羣沒有開化的野人,還是在日本人的戰俘營裡的待遇好啊,真羨慕那些被送到日本去的人,他們在日本一定過得不錯,比我們好得多。”

“我看也不一定,現在日本也己經被人民軍擊敗,想必國內的壓力也不小,因此被送去日本的人,現在的狀況,也未必比我們好多少。”

“你說的也對。”

“安德烈,你是怎麼打算的?你不想靠自己的力量爭取自由嗎?”

“我……還沒有想好。不過伊凡,聽說英國、法國己經出兵參戰,幫助俄國,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自由了,用不着冒險。”

“不,英國、法國只會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戰,就算他們出兵,也不會是幫助俄國,因此我們不能把自由寄望在英國、法國身上,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自由纔是最可靠的。怎麼樣?安徳烈,我們一起去報名,爲了我們的自由而努力奮戰。”

“這......讓我再好好想想吧。”

在瀋陽戰役中被俘後,伊萬諾夫在戰俘營裡遇到了自己的同鄉,在日俄奉天會戰中被俘虜的俄軍少尉,安德烈*別林佐夫。日軍俘虜的俄軍戰俘,大部份都被送到日本監禁,留在東北地區的,只有1萬餘人,別林佐夫由於被俘較晚,因此被關在設在旅順的戰俘營。而人民軍出兵參戰,攻佔旅順之後,他又成了人民軍的俘虜,後來又見到了老鄉伊萬諾夫。

在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對俄軍戰俘頗爲優待,戰俘營裡給俄軍戰俘提供了相當豐富的食物,包括一部份歐洲食物,幾乎天天有肉,還有酒類、咖啡飲品,也不需要俄軍戰俘幹活,還有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甚致引起了不少日本士兵的不滿,因爲俘虜的待遇比士兵還好。這主要是由於這時日本剛剛擠身進入列強行列,對歐洲還存有幾分敬畏之心,而且拼命想裝出一付自己也成了文明人的樣子,因此才把俄國俘虜當大爺供着。

但到了人民軍接手之後,情況就變了,戰俘營的食物單調得多,主食除了米飯就是麪包,肉要每隔數天才能吃到一次,份量也比日本戰俘營少,酒、咖啡什麼的更是想都不用想,而且每天都要幹活,雖然並非苦力幹,但也不輕鬆,如果不能完成任務,則飲食減半。

伊萬諾夫是剛剛被俘虜,也沒進過日本戰俘營,因此沒有比較,到也認了,而別林佐夫這些從日本戰俘營過來的俘虜就不幹了,他們沒有和人民軍交過手,也不知道人民軍的厲害,而且在日本戰俘營裡當大爺當慣了,自然不會滿意,於是在戰俘營裡紛紛故意鬧事,有人在吃飯時摔盆砸碗,有人幹活時不出力,還有人甚致攻擊看守人員。不過人民軍可不講客氣,將5名攻擊看守人員的俘虜當衆擊斃,對其他敢鬧事的俘虜,也都處以禁閉,鞭搭,減食等處罰,而俘虜們見人民軍真敢動手,也都頓時慫了,紛紛變得老實了起來。

而這時華東政府也做出了正式的決議,要充份利用俘虜的勞動力,並且從俄軍的俘虜中招募僱傭軍,參加進入日本本土的戰鬥。畢竟現在要華東政府養着這60多萬俘虜,確實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因此一定要將這些俘虜充份利用起來,讓他們爲華東政府創造價值。華東政府的官員們都是務實的人,也是利益至上者,根本沒有在意歐洲人怎麼看待自己。而且舊時空的經驗己經足夠告訴他們,歐洲人怎麼看待中國,並不是以中國做了什麼爲原則,而是根據他們自已的需要爲基準,如果歐洲需要中國的支持,或是需要和中國搞好關係,那麼中國就是文明、開放、進步;反之如果是和中國競爭甚致是爲敵,中國就是野蠻、封閉、專制、獨裁的,反正就是由他們怎麼說,而自己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

現在人民軍抓獲的日俄俘虜中只有約10萬運回到山東地區監押,這一批全部都是日本俘虜,主要是人民軍參戰的前期抓獲的,其中大半是日軍的後勤人員,而其他的日俄俘虜都在東北地區監押,畢競現在人民軍的大部份軍隊都集中在東北地區,再加後勤人員,就近也方便管理。而東北地區的戰俘基本分三個部份,旅順監押着23萬俘虜,其中有日軍及後勤人員17萬,基本是在鴨綠江戰役和鎮南浦登陸之後,入朝作戰是抓獲,俄軍6萬是早期與俄軍交戰時抓獲;在海參崴大約監押着7萬俄軍俘虜,都是人民軍登陸海參崴之後的一系列戰役中抓獲;而在瀋陽還監押着約26萬俄軍,這是在瀋陽戰役中抓獲的。

華東政府決定,除山東地保留7萬左右之外,將其餘日本俘虜全部送到哈爾濱去,在那裡從事人民軍的後勤工作,因爲哈爾濱距離俄國較近,而且人民軍又是在和俄國交戰,如果使用俄軍俘虜,容易造成大規模叛逃,而日本俘虜就不用擔心這些,首先是逃回日本當然是不可能;而逃到俄軍那邊去,也不現實,且不說語言不通就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就是雙方的仇恨,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儘管日俄兩國在政府層面上己經展開了合作,聯手對抗華東政府,但兩國的軍隊之間的矛盾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消除的,雙方在戰俘營裡就開幹過數十次,鬧出的人命不下10條,可以想到如果有日本人逃到俄軍那一方去,會是什麼下場。而在戰爭結束之後,這批俘虜則就留在當地,從事黒龍江省的開發工作。

留在山東的7萬日本俘虜基本都是農民,主要是從事農業工作,由於戰爭原因,華東政府徵招了大量農業輕壯年入伍或從事後勤工作,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很大,有了這一批俘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山東地區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困境。

海參崴的俄軍俘虜保持不變,一來是海參崴也需要勞動力;二來海參崴的距離太遠,將這些俘虜運回山東的成本太大。其餘的俄軍俘虜也都留在東北地區,目前除了在每個鐵路站點從事搬運工作之外,主要就是修路,因爲這是目前成本最低的活,路面可以暫不做,只把路基、基層做好就行了,所用的原材料無非就砂土泥塊和少量水泥,等戰爭結束之後再進行路面的施工,反正路面施工也不用這些俘虜。等戰爭結束之後,再安排他們從事其他工作。

以前在戰俘營裡,俘虜們雖然都要工作,但絕大部份工作都什麼開石、挖土之類雖然不是完全沒用,但實質作用確實不大,主要是不讓俘虜們閒着生事。但現在俘虜們從事的都是有實際作用的工作,儘管俘虜們不拿工作,但也要想辦法提高俘虜的工作效率,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因此華東政府在俘虜中推行工分制度,按照每人每天晚成的工作量,獲得一定數額的工分,而工分可以換取一些額外的食物,如單獨加菜、或是瓶幹、巧克力、咖啡、糖、酒、煙等;或是生活用品,如衣服、鞋子、肥皂、牙膏等;還可以兌換一天的休息時間,在指定的區域自由活動;甚致可以解決生理問題,當然這個價格不菲。

另外就是在俄軍俘虜中招募僱傭兵,參加登陸日本的戰役。僱傭兵的待遇當然要比俘虜好,華東政府承諾,加入僱傭兵的俄軍俘虜,在戰爭結束之後,就可以獲得自由,而且華東政府還擔付將其送回俄國的費用;而在戰場上立功,完成任務,也能獲得工分,既可以用來兌換食物、物品,在戰爭結束之後,多餘的工錢還可以兌換成錢;除此之外,在日本戰場上搶到的物品,可以歸僱傭兵個人所有,也可以兌換成工分。

最後一條在討論時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爲這次登陸日本作戰,目標是破壞和搶掠,如果搶到的物品,可以歸僱傭兵個人所有,那麼華東政府豈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嗎?但經過分析之後,實際上僱傭兵個人搶不了什麼東西,無非就是紙幣、金銀等貴重且細小物品,其他的如大件物品、機器、布料、糧食也包括人口,搶去了也沒有什麼用,因此根本不用擔心,反到是這樣一來,可以激起僱傭兵的積極性,比較將僱傭兵乾的就是刀尖舔血的活,總要給他們一些利益。

招募僱傭兵的公告發布之後,居然引起了相當多的俄兵興趣,報名的人雖然不算趨之若鶩,但也着實不爲少,到是有些出乎華東政府的意料,一來是俄國人生性逞勇好戰,並不畏懼戰爭,有打仗的機會,一般都不願放過;二來俄軍中有不小小貴族出身的士兵或低級軍官,還有較強的榮譽感,通過當僱傭兵在戰場上獲得自由的機會,不僅可以洗刷失敗的恥辱,還可以給自己增加榮譽,反正又不是和俄國作戰,打日本是沒有什麼心理袍袱的。

伊萬諾夫就是這種心態,因此報名參加了僱傭軍,而別林佐夫在伊萬諾夫的鼓動之下,也決定報名,用戰功爲自己爭取自由的機會。

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戰(二)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十五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二)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戰(五)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
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戰(二)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十五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二)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戰(五)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