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

由於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只要是一有點什麼事,就會立刻傳得滿城皆知,因此這兩天以來,連續發生的安羅堂砸商鋪,和海外華人的差役火拼的事情,在這時早己經傳遍了整個濟南城,人人都知道安羅堂這是要和海外華人幹上了。

從今天上午的結果來看,顯然是安羅堂佔了上風,因爲安羅堂終於砸毀了兩家由海外華人保護的商鋪,但海外華人在下午下令,捉拿暴徒,並宣佈濟南城全城戒嚴,所有城門全部關閉,停止出入,夜間嚴禁外出。顯然是不會善罷甘休,因此整個濟南城裡的氣氛也頓時緊張了起來,不少人都提心吊膽,這一來海外華人和安羅堂恐怕是要發生大火拼了,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又會波及到多少無辜的人家。在今天白天的爭鬥中,聽說就有幾家不相當的商鋪也遭了秧,於是有不少人甚致連夜加固門窗,以防不測。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擔心害怕,有不少人都認爲海外華人只不過是故作姿態而已,他們根本拿安羅堂不能怎麼樣,最後只能不了了之。甚致還有人認爲,得罪了安羅堂,海外華人肯定是在濟南呆不下去了。

這一天就在這樣緊張的氣氛中過去,第二天天還沒有全亮的時候,有些醒得早的居民聽見街上傳了一連串密集沉重的腳步聲音,有人趴着門縫、窗縫向外看去,只見大街上盡是海外華人的軍隊和警察,來來往往,有的向城外去,而有的則是向安羅堂的總堂口方向。

羅嶽帶領着一營的隊伍,來到安羅堂前,雖然這時天色並未全亮,但依然可以看清安羅堂的全貌。羅嶽則儘量將眼見的情像和自己昨天所研究的地圖一一對應。

安羅堂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築,正面寬約爲80餘米,而進深約有180餘米,前後均臨大街,各有一個大門,門板是用厚木製做,攢着銅釘,左右還各有兩個石獅,這時大門緊閉。而左右則是兩條小側巷,各開設了兩個小側門。內部分三層院落,但俱體的格局並不清楚,不過這並不會戰鬥的結果造成什麼影響。

第一團一營是整個人民軍陸軍的王牌部隊,對付這種地方幫會,而且還是使用冷兵器的對手,既使是隻出動了三個作戰連,沒有出動火力加強連,也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手到擒來的,不過羅嶽還是做了十分充份的準備,畢竟這一戰不僅要羸,而且還要嬴得漂亮,因此羅嶽對這一戰定下的目標邏:不光是一營自身不能有傷亡,還要儘量不放走一個安羅堂的成員,這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了。

羅嶽制定的戰術計劃是,以前後兩個大門爲主攻方向,各安排一個連的部隊,並且還有一個警察中隊配合;而在左右的側巷,各安排一個排,加上一個警察中隊,但責任並不是進攻,而是守住這兩個側巷,以防有人從這裡逃跑;還剩下的一個排和羅嶽的警衛排則是做爲機動兵力,以防止意外事件發生。

時間不長,各支部隊就都已經各自就位了,安羅堂院牆的高度在3米以上,但這時院牆內外十分安靜,似乎一點準備都沒有的樣子,而且有士兵爬上院牆邊的大樹上向院內觀看,也沒有看到院子裡有人防範。

羅嶽見狀也稍稍猶豫了一下,這才下令,越牆進攻,並且也命令在院牆附近的幾棵樹上佈置警戒。原來羅嶽準備了兩套進改方案,如果安羅堂的人在院牆上設防,嚴陣以待,那麼就釆用爆破戰術,炸開院牆,攻進安羅堂;而如果安羅堂沒有防備,就釆用躍牆進攻的戰術,讓士兵躍牆進入院內,然後打開大門,讓其他的士兵進入。

雖然現在人民軍的整體素質離穿越軍人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但要翻躍了3米多高的院牆,還是不成問題的。而且躍牆進攻的好處就在於對建築的損壞大大降低,畢竟一但打跨了整個安羅堂之後,這座房宅就肯定會被收爲政府所有,因此儘量少破壞一些爲好。

只不過安羅堂一點準備都沒,也讓羅嶽有些拿不定把握,難到安羅堂真的以爲沒事了嗎?不過現在局勢也不容羅嶽多想,因此最終還是決定,釆用躍牆進攻的戰術。

命令下達之後,士兵們立刻進動起來,一個班的士兵分成兩組,兩名士兵在牆邊對面站好,四手緊握,其他士兵經過了6、7米距離的助跑,一腳踩在他們的手上,兩名士兵一起用力上拋,躍牆的士兵借力躍起,伸手搭住牆頭,然後順勢用力收臂,一下子就攀上了牆頭,然後躍入院內。

落地之後,士兵們立刻或蹲或臥,並且持槍警戒,以防有人趁這個機會進攻。而時間不長,就有10餘名士兵落入到院中,這時在院子裡纔有人大叫道:“是什麼人?”然後有幾個人持刀從房間裡出來.

士兵們見了,立刻開槍射擊,一下子就打死了兩人,並且一邊舉槍射擊,一邊向大門的方向移動,有兩名士兵蹬上大門的擡階,抽掉門槓,拉開門栓,將大門打開,而其他的士兵立刻擁入院內,頓時槍聲大作。

其實安羅堂也不是完全汥準備。就在昨天上午,砸毀了兩家商鋪以後,安羅堂的堂主張彥安的心裡也產生了一些不安。因爲在此之前,張彥安想的只是把那兩家商鋪給砸了,把安羅堂的面子找回來,而顧不上去想別的,但己經將商鋪砸了,張彥安纔開始想下一步的事情,而這時張彥安才發覺自己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雖然張彥安是幫會中人,但畢竟是見過一些大事面的人,知道海外華人吃了這個虧以後,恐怕是完不了,雖然以前安羅堂確實是沒有把官府放在眼裡,但張彥安也清楚,海外華人不同於以前的知府,只用他們一到濟南,就拿衙門裡的幾個老官吏開刀,並且以鐵血手段迅速的整頓好了濟南的官府,而且這是在昨天,海外華人的官差就敢和安羅堂的人動手,這就說明這批海外華人絕不是好相與的。

何況就算是今天砸商鋪成功,但自身竟然損失了近40人,在以前張彥安和別的幫會爭奪地盤時,如果出現40人的損失,一定是相當大規模的爭鬥了。而付出這樣大的代價,卻僅僅只砸毀了兩間小商鋪,這肯定是得不償失的。而且到現在爲止,海外華人僅僅只是出動差役人員,張彥安知道,海外華人在城裡可是有軍隊的。只不過在其他的門主、弟子們面前,張彥安還要做出一付不過海外華人當一會事的樣子。

而到了下午的時候,王勝宣佈全城戒嚴,雖然沒有點安羅堂的名,但張彥安明白,這就是針對的安羅堂,心裡也不由得更是不安起來,想着海外華人會怎樣對付自己,難到會派軍隊到堂口來抓自己嗎?但安羅堂在濟南城裡共有3000多弟兄,如果全部鬧起來,足可以把整個濟南城給翻過來,再加上城外的弟兄和佃農,真要是都鬧起來,海外華人就別想在濟南安穩下來,海外華人不會想不到這一點吧。而想到這一點,張彥安的心裡也覺得有點底,稍稍安定一些。

於是張彥安也想到,有必要和其他人再商量一下,下一步該怎麼辦?安羅堂加上其他人,這股力量絕對是不可小視的,但只是禁止商鋪註冊,顯然是不足夠,起碼應該鬧得再大一點,那一幫人還是太膽小了,想要鬥倒海外華人,不鬧出一點大動作是不行的。不過現在海外華人己下令禁夜,因此等到明天再說。

不過儘管心裡有了底,但張彥安也不敢大意,在夜間休息的時間,張彥安也專門安排了一些弟子,在前後左右方守夜,以防海外華人有什麼圖謀。結果守夜的弟子守了一晚,到天明的時候都己是睏乏交加,因此也都不覺都睡着了,直到人民軍躍牆進入到院子裡,才被驚動。

眼看着海外華人的軍隊打開了大門,衝入到院子是,有幾個守夜的弟子頭腦發熱,想衝上大打出手,結果被海外華人的一陣射擊給打了回來,而其他人也不敢在輕舉妄動,都躲在院子裡不敢出來,同時又趕忙去給張彥安報信。

這時張彥安還在熟睡中,被弟子叫醒,得知海外華人己經攻進了堂口,而且還聽見了前後的槍聲,也不由得大爲震驚,想不到海外華人要比自己想像更厲害,直接就動用軍隊,看這樣子是準備一舉就把安羅堂給徹底擊毀。

而想到這裡,張彥安的心裡也不禁一沉,他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知道幫會的勢力對付一般的差役捕快還可以,但想和正規的軍隊對抗,還是遠遠不及的,這麼看來,今天安羅堂恐怕是危險了,不過一邊想着,張彥安一邊趕忙穿衣起身,又命弟子們趕緊去通知其他人,趕緊都起來,並且領取武器抵擋海外華人的進攻。

張彥安畢竟是幹了幾十年幫會的人,也見過刀光血影,血雨腥風,因此儘管知道現在的局勢不利,但也仍然要拼一拼,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張彥安也並不認爲安羅堂就束手無策了。

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十六章 接管濟南(九)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一零章 抓捕(上)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
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十六章 接管濟南(九)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一零章 抓捕(上)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