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

但儘管如此,莊親王、趙舒翹還是覺得十分慶幸了,畢竟這些牌位都沒丟,對淸廷來說,這可是意義重大的事情,因此對海外華人也多了幾分好感,於是兩人在太廟裡哭拜了一番,然後才進皇宮去查看。

皇宮的太監們有幾個是不認識莊親王的,不僅僅是親王的緣故,而且這位王爺的出手大方,每次進宮來,伺候他的太監都會得到豐厚的賞賜,最少也是1oo兩銀子,因此伺候慶親王,一直都是太監們最熱衷的事情。當然,現在這個時候,錢還是其次的事情,關建是這次終於看到了自己人。

雖然有傳言說慈禧太后喜怒無常,最著名莫過於“你殺我一馬,我殺你全家”的故事,但實際上慈禧並不算一個暴戾的統治者,甚致在多數時候,還比較和藹,而且由於太監們的特殊身份,因此大部份官員,包括軍機大臣這樣的高官對太監一般都比較客氣,其實太監在皇宮裡的生活並不算差,至少比民間的平均水平要高一些。

但在八國聯軍佔領皇宮之後,太監們的日子可不好過,雖然不是動輒送命,但捱打捱罵卻是常態,而且都是做牛做馬的幹活;雖然人民軍控制皇宮之後,日子要好過一些,不用捱打捱罵,也不用做牛做馬,但卻被關在皇宮裡,基本和外世隔絕,什麼權勢都沒有,而現在慶親王回來了,不少太監都在想着,既然王爺回來了,那麼老佛爺大概也快回來了,皇宮也終於要恢復以前的樣子了。因此不少太監都激動得哭了起來。

慶親王、趙舒翹也安慰他們一番,然後由太監們陪同,在皇宮裡轉了一圈,總體來看,皇宮的建築沒有受到什麼大的損壞,當然宮裡儲藏的器物基本都被搶劫一空,而穿越者選出可以歸還給清廷的各種文物約有二萬餘件,被堆放置在正殿裡封存。慶親王、趙舒翹見了之後,也稍稍有些心安,看來皇宮不用大修,太后、皇帝回來以後,可以直接入住。

祭太廟、看皇宮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剩下的一天半自然就是辦自已私事的時間了,幹是慶親王、趙舒翹分頭趕回自己的府邸,好在是他們的府邸沒有受到什麼損毀,當然府裡的財物什麼的都己被洗刧一空。不過慶親王到底是家大業大,僕從衆多,離開北京時,在府裡還有好幾百口孑人,雖然大多數人都逃走了,但還是有2o多口人留在府裡,由一個老家人帶領,看守着宅子,因此人民軍佔領北京之後,並沒有查封莊親王府。

原來這個老家人的祖上三代都是莊親王家族的包衣出身,可以算是鐵桿的奴才,因爲他和莊親王的年齡相近,因此在莊親王出生以後,他就當了莊親王的親隨玩伴,兩人是從小一起長大,儘管他沒什麼本事,但莊親王對他依然十分信任,而這老家人對莊親王也十分忠心。

庚子國變之後,雖然莊親王逃出北京,但留下他在北京照看王府,雖然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但這個老家人是經歷過庚申之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人,因此堅信這次也一樣,另看太后和皇帝逃走了,但肯定還會回來,王爺也一定還會回來,因此儘管大多數家人都逃離了王府,但他依然留守在王府裡,而且在他的說服下,總算還是有2o多人願意留下來。

不過八國聯軍搶掠王府時,他可也不敢阻攔,因此府裡的財物也基本都被八國聯軍搶光,現在這2o多口人主要是靠給海外華人做工爲生,原來海外華人在北京成立保衛所,警察局,清理北京下水道,需要大量的人手,也是爲北京居民提供了大量的謀身崗位,一般一個4-5人口的家庭,有一個人做工,差不多就能養活全家了。在老家人的主持安下,莊親王府裡共有7個人出去做工,也足以養活這2o餘人。

見王爺突然回來了,留守在府裡的人又驚又喜,紛紛哭拜於地,連莊親王心裡也不好受。哭過一陣之後,衆人才止住了悲聲,莊親王才說明自己這次回北京是奉了太后、皇帝之命,要去天津招撫海外華人,只是順道經過北京回來看看,不過在不久之後,太后、皇帝就會正式回到北京來,那時自己才能真正回來,因此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不過莊親王對衆人的忠心十分讚賞,讓他們繼續看守府邸,並且留下了1千兩白銀,用於府裡的生活開支,以及購買所需的生活用品,當然也就不用再去做工了,另外將其他逃離的家人也都再招回來,畢竟在戰亂的時候逃離,也是人之常情,沒必要太計劃了。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在慶親王府裡服役了多年,用起來也順手。

而相比於慶親王府,趙舒翹就要倒黴得多,他畢竟是從底層升上來的官員,不僅家業沒有辦法和慶親王相比,家族的凝聚力也沒有形成,因此在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之後,家人全都逃跑了。人民軍接管了北京以後,雖然對府邸進行了淸理,但見沒有人管,於是將府邸查封起來,現在自然是解封了,但整個府邸空空如也,只有滿地塵土。

好在是趙舒翹對此也早有思想準備,他這次也帶了幾個人回來,於是命人去找,結果到是找回來1o餘人,趙舒翹安排他們打掃整理府邸,並且也給他們留下了一些白銀。

兩天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兩人也都把自己的家事都安排妥當,並且又聯名給西安的清廷去一份電報,稟告了北京的情況,皇宮大體安好,請太后、皇帝放心云云。

第三天一早,兩人帶領着軍隊,在天壇全部登上了李鬆晨爲他們安排好的火車,向天津進。

莊親王、趙舒翹都是第一次坐火車。其實北京應該是中國最早修建鐵路的地方,在1865年,一個叫做杜蘭德的英國人在北京城外修了一條僅5oo米長的窄軌小鐵路,並且試行了小火車,誰知火車的汽笛一響,京城人心裡充滿了恐懼和驚詫:因爲沒有牛馬拉動的車輛竟能奔走如飛,居《清稗類鈔》載:京人詫爲妖物。結果這條鐵路迅被駐守北京的軍隊拆毀,中國人這才放心地長出了一口氣。

隨後的時間裡,修建鐵路,成爲清廷與各國之間一個經久不衰的永桓話題,洋人們反覆要求在中國修建鐵路,併力陳修建鐵路的好外,甚致用上了先斬後奏、瞞天過海等種種手段,偷偷修建了幾條鐵路;但清廷就是不答應,而拒絕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什麼破壞風水,驚擾神靈,撞邪等等,那怕是洋人修好的鐵路,也花錢買來拆除。甚致出現了雖然修好鐵路,但又不許用機車牽引,而是用馬拉着車廂在鐵軌上行進的荒誕事情。

當時在朝廷重臣中,只有李鴻章認識到鐵路的好處,而爲了說服朝廷修建鐵路,李鴻章於1886年到1888年間,在清宮西苑(現在的中南海和北海)修建了北京第一條鐵路——紫光閣鐵路,總長151o.4米,併購買6節車廂,供慈禧出行乘坐,往返於儀鑾殿和北海鏡清齋之間。不過車廂也不是用機車牽引,而是由太監拉動行走。

這條鐵路建成之後,才逐漸打消了朝廷對鐵路的疑惑和反感,因此在1887年,紫光閣鐵路尚未完工,便由時任臺灣巡撫劉銘傳主持,在臺灣島着手修建鐵路,前後歷時六年,完成了從基隆至新竹全長1o6.7公里的鐵路,成爲中國人自辦自建的第一條實質意義上的鐵路。

隨後朝廷又相繼批准了津通鐵路、盧漢鐵路的建設,從此,中國鐵路事業的展,才艱難的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但直到這個時候,中國也僅有鐵路6oo餘公里。

庚子國變之前,北京地區有津盧、盧保兩條鐵路,分別於1896年和1898年通車,但清政府及以破壞風水爲由,不許火車進城,所以去天津要到永定門外的馬家堡車站上車,而前往保定須到盧溝橋車站上車。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之後,在天壇設立了總兵站,爲了運輸方便,從馬家堡接沿軌道,從永定門入城到天壇,在圜丘門外設總車站,稱天壇外站,又從此斜接軌道到祈谷壇門,稱天壇內站,當然現在都由人民軍控制。而那條只有像徵意義的紫光閣鐵路,則被八國聯軍拆毀。

由於北京的鐵路修建較晚,而且莊親王、趙舒翹又都是中樞官員,出京較少,因此還從來沒有坐過火車,這次去天津,到是開了一回洋葷。不過到了現在,淸廷的官員們也都知道,這玩意是用蒸汽機作動力,並不是什麼妖術,而且兩人也都不是什麼守舊派,坐起火車來到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四)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一一一章 抓捕(中)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佈(一)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七章 移交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
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四)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一一一章 抓捕(中)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佈(一)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七章 移交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