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

“班長,護送朝廷的欽差大臣去北京,咱們這是要受招安嗎?”

“受個屁的招安,什麼欽差大臣,咱們纔不鳥他們,朝廷算個球,見了洋人就像老鼠見了貓似,欺負老百姓到是一個比一個強,就是這徳性還想招安咱們。”

“那要是不招安,咱們迎接欽差去北京做什麼?”

“不記得在政治課上指導員講過嗎?當前我們的主要矛盾是咱們全體中國人和外國侵略者之間的矛盾,這叫敵我矛盾,因此我們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中國人,一致對付外國侵略者,朝廷也是我們可以團結的對像,要不然我們纔不理他們呢!”

就在士兵們的議論中,李壯勇插言道:“朝廷的人沒一個是好東西,和洋鬼子是一路貨色,指望團結他們對付洋人,早晚要在我們背後捅刀子,要照我說,什麼欽差大臣,就應該把他們都殺光纔好。”

一個士兵道:“李壯勇,你怎麼滿腦孑都是打打殺殺的,不記得指導員給我們講的政治課嗎?什麼是主要矛盾,什麼是次要矛盾,我們和外國侵略者是敵我矛盾,而我們和朝廷屬於階級矛盾,在當前當然是敵我矛盾纔是主要矛盾,我覺得指導員講得很有道理。”

李壯勇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麼?朝廷的人沒一個是好鳥!當面叫哥哥,背後捅刀子,當初我們鬧團的時候,還主張扶清滅洋呢?那時候朝廷對我們多客氣,口口稱稱都說我們是義民,結果呢?朝廷一翻臉,就把我們指爲叛逆,我們可有不少弟兄是死在朝廷手裡。”

另一個士兵道:“李壯勇,你就拉倒吧,還提義和團做什麼?朝廷是不地道,可你們義和團也沒幹過什麼好事啊,說是扶清滅洋,扶起過誰呀,又滅了幾個洋人,到是欺負自己人有一手,這和朝廷有什麼兩樣?”

李壯勇也不禁大怒,道:“你說什麼?”

那士兵也不甘示弱,道:“怎麼?我說的有錯嗎?指導員是怎麼教我們的?義和團代表的是落後生產力,儘管有愛國的熱情,但用的方法卻是落後而愚味,盲目排外......”

這時班長姜海東也現苗頭不對,趕忙道:“好了,好了,大家都少說兩句,服從命令就行了,讓我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問那麼多幹嘛。都趕緊去準備去吧,明天就要出了!”

聽了姜海東的話,衆人才都停止了爭執,各自散去準備自己的東西。而姜海東又叫住李壯勇道:“李大哥,我知道你對以前義和團的事情一直都念念不忘,但長們都不大喜歡義和團,因此義和團的事情還是少提爲好,我聽人說,這一次戰鬥之後,咱們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羅營長打算再讓你當班長,在這個節骨眼上,你可別再犯錯誤了。”

李壯勇怔了一怔,終於點了點頭,道:“姜兄弟,你放心吧,我不會給你找麻煩的。”

姜海東聽了,也稍稍安心,道:“好了,這我就放心了,趕緊收拾東西吧,明天我們就出了。”

姜海東離開以後,黃華平湊過來道:“李大哥,你又要當班長了?”

李壯勇臉上的神色變了幾變,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不,我不會再當班長的。”

黃華平呆了一呆,道:“什麼?不當班長?這是爲什麼?”

李壯勇道:“我本來是義和團,加入人民軍只是爲了打洋鬼子報仇,但是人民軍雖然也和洋鬼子打仗,但並不是要殺光所有的洋鬼子,不僅不殺抓住的洋鬼孑,而且還要和洋鬼子談判,因此留在人民軍裡,我是報不了仇的。”

黃華平道:“指導員不是說過,那些都是俘虜,咱們在戰場上可以隨便殺洋鬼子,但是決不能無故傷害俘虜,而且李大哥你在戰場上不是殺了不少洋鬼子嗎?而我們和洋鬼子談判,是爲了爭取和平展的時間,積蓄我們的力量,最終的目標還是把所有侵略者都趕出中國去。”

李壯勇道:“洋鬼子沒有一個好東西,全都該死,只有殺光了所有的洋鬼孑,才能算是報了仇,我對你說過的那些洋鬼孑在中國幹過的壞事,你都忘了嗎?”

黃華平趕忙搖了搖頭,道:“沒......沒有忘啊。”

原來自從在山海關戰場上,李壯勇救了黃華平以後,黃華平就一直對李壯勇十分感激,完全把他當作救命恩人,而李壯勇也有心拉隴黃華平,因此平時也給黃華平講一些自己以前幹義和團的故事,當然不會說什麼“神功無敵”之類,而是打教堂、殺洋教士等等,當然也說了洋人的許多惡行,其中有些惡行到是真心,如教堂包庇犯罪的教民,欺壓中國百姓,但大多數都是胡編亂造,比如:從某個教堂裡搜查出無數具人的心、肝、肺;在某個洋人的住宅中搜查出剝下的人皮、眼珠,從孕婦肚子裡剖出來的嬰兒;在洋人的醫院裡,現被洋人吃光的人體骨骼等等,讓黃華平聽得毛骨悚然。不過由於他對李壯勇的感激,因此深信不疑。

李壯勇道:“總之我是不想在人民軍裡再呆下去了,既然人民軍不願殺洋人,那麼我就自己來殺,所以我打算離開人民軍,再拉一幫過去義和團的老弟兄,我們自己來幹,專門殺洋人。”頓了一頓,道:“如果我離開人民軍,你跟不跟我一起走?”

黃華平怔了半響,才道:“李大哥,我的命是你救的,所以你說啥就是啥,我聽你的。”

李壯勇點了點頭,拍了拍黃華平的肩膀,道:“好弟兄,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離開了涿州,向北京進。

而看到被人民軍押解,長長的一串美軍俘虜時,兩位欽差大臣,還有同行的清軍都感覺到了巨大的震憾。雖然在西安也聽說過海外華人的戰績,但那些畢竟都是聽說,並沒有實質性的瞭解,總覺得是有些誇大其辭,但看着這近千的洋人一個個低頭耷腦,垂頭喪氣的在人民軍戰士刺刀的押迫下行進,既然沒有見過人民軍的戰鬥,但這個時候也不由得對人民軍生出了敬畏之心。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大清的對外戰爭中一直就是勝少敗多,而且有限勝利的幾次,也都是免強獲勝,能夠當陣斬殺一二百洋人士兵,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而一次性俘虜這麼多洋兵,是絕無僅有的。雖然莊親王和趙舒翹都沒有帶過兵,但基本的常識還是懂的,在戰場上抓俘虜的難度要遠大於殺傷敵人,因此這一次海外華人能夠抓獲這麼多俘虜,也可以想像他們這一戰中斬殺了多少洋人士兵。

如果真是全海外華人打的這一戰到也罷了,但莊親王和趙舒翹都知道,海外華人的軍隊基本就是招募的大清百姓,而同樣是有大清百姓組成的清軍,無論是湘軍還是淮軍,鎮壓一下國內的叛亂還行,但對洋人卻都是畏敵如虎,卻不知海外華人到底有什麼練兵的良策?

由其是海外華人竟然只派出1oo多人來押解這些俘虜,又沒有給俘虜上綁,這也未免太大膽了吧,就算不怕俘虜在中途難,但也不怕他們趁機逃跑嗎。不過走了一段路之後,莊親王和趙舒翹到也有些放心,因爲這些俘虜表現得非常老實,一點都沒有要跑的樣子,有幾個中途方便的士兵在完事之後,都老老實實回到隊伍裡來。兩人也不僅暗暗稱奇,海外華人到是真有一套。

其實說是美軍,其實基層軍人都是菲律賓人,美國人只是擔任各級軍官,當然也有少量是真正的美國大兵,不過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在戰場上輸了,敗軍之將還有什麼資格擺架了;而另一方面在這異國他鄉,語言不通,手無寸鐵,就算是逃走了又能逃到那裡去,何況他們已經得到了通報,海外華人正準備和美國談判,一但雙方談判成功,就有望被釋放歸國,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都不願逃跑。由其是真正的美**官、大兵們,就算美國不管那些菲律賓狒狒,但也不會不管他們。因此以美軍的主將查菲少將爲的軍官就極少約束、要求士兵們服從海外華人的命令,不要違抗他們。

雖然在剛投降的時候,人民軍槍決了4o餘名軍兵,其中有美國人也有菲律賓人,但查菲少將十分清楚,這些人在這段時間裡幹了些什麼事情,總之這絕不是人能於出的事檮,查菲少將於是自問,如果換了是自己,也會殺掉這些人渣。人民軍只殺死4o多人,己經算是很仁慈了。

越是靠近北京的地方,人煙就越多,雞犬相聞,村落裡冒出嫋嫋的炊煙,田野裡有農民勞作,有一些村鎮甚致都開設了小市場,這和清軍一行在來北京的途中一派荒涼破敗的景像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也讓莊親王和趙舒翹感嘆不己。

一行隊伍在途中休息了一天,在第二天下午到達北京城,並在左安門進城,雖然在城門前有士兵對進出城的人員、車輛的盤查十分嚴格,但來往進出的人員、車輛仍然極多,進出都排出長隊,等着檢查,這也顯示北京的秩序基本恢復正常。

不過守城的士兵己經接到了通知,因此對他們這一行人到沒有怎麼檢查就直接放行進城。

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四七四章 外交爭鬥(三)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一七六章 德國之行(八)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
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四七四章 外交爭鬥(三)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一七六章 德國之行(八)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