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

建交郵委員遊明錢道:“我有一個擔憂,不知道財政委考慮過沒有,就是假幣、假鈔的問題。一但我們的貨幣改制成功,而且銀元也得到了民間的認可,甚致影響到周邊的地區之後,那麼就肯定會有人進行仿製,想一想既然連白銀都有人做假,而且在舊時空裡,就是‘袁大頭’到後期也出現了大量的仿製品,因此假幣、假鈔絕對靈不可避免的事情,而這就勢必會對我們的金融安全造成衝擊,如果嚴重的話,甚致很有可能會被敵對勢力所利用,故意鑄造大量的假幣、假鈔,造成我們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來破壞我們的經濟建設,一但發生這種現像,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賈振召道:“嚴格來說,防止假幣、假鈔的工作,不是我們財政委的工作,而是該由安全部門來負責,不過由於假幣、假鈔的情況特殊,我還是說一下我們的意見。其實大家不要把假幣、假鈔看成是洪水猛獸,實際並沒有那麼可怕,首先是假幣、假鈔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爲流通使用而鑄造的假幣、假鈔,這也是最常見的,不排除有人想從中獲利,但主要還是爲了流通使用,如果我們的貨幣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價值穩定、購買力強、認可度高,並且影響泛圍廣,當然會有人鑄造我們的貨幣用於市場流通,僞造的‘袁大頭’就屬於這種情況,但這對我們來說,到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爲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我們的貨幣發行量不足,前面我就說過了,第一批發行的貨幣量是肯定不夠的,隨着我們的經濟發展,肯定會需要更多的貨幣,既然有人替我們增發,那麼又何樂而不爲呢?”

這一番話,說得衆人都笑了起來。

賈振召接道:“如果真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說明我們的經驗實力、影響力己與日俱增,而且我們也同樣可以用我們的貨幣,在其他地方購買物資,這可是好事啊!當然,前提是我們要保持經濟的發展,足夠消化掉增加的這些貨幣。不過我想這應誒並不是太難做到。如果真要想對我們的經濟造成衝擊,造成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在我們的統治區內投入大量的貨幣數量,至少也要是千萬元級別以上,而且隨着我們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更大,能夠做到這一點,恐怕只有我們的敵對勢力才能做得到,但大家考慮過沒有,我們有了銀行以後,大宗的貨幣交易肯定都是通過銀行轉帳的形式完成,因此增加的貨幣只能通過民間的小額交易才能進入我們市場,但這樣一來對貨幣的衝擊力就會大大降低,並且給我們留出一定的緩衝時間來設法應對,查找假冒貨幣的來源,並且極時釆取措施。”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就應該舉雙手歡迎假幣,畢竟從總體來看,假幣造成的危害性還是要遠遠大於它給我們帶來的利益,這是由於我們無法控制假幣的來源和數量,因此對假幣必須堅決的打擊,但這就不是我們財政委能夠做到的了。”

這時夏博海道:“這個問題不用財政委操心,我們會和安全部門進行協商,肯定會想辦法來保護我們的金融安全。當然,財政委要做好監控貨幣的工作。”

賈振召點了點頭,道:“那是當然,這也是銀行的職能之一。”

夏博海又道:“那麼還有沒有什麼其他方面的事情?”

賈振召道:“由於現在【銀行法】的草案還沒有編制出來,因此關於銀行工作的事情確定下來的並不多,但有幾個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就是政府各機關的費用,財稅收入都要存在我們自己的銀行裡;所有的政府企業全部都在自己的銀行開戶;而且所有穿越者的工資補助收入也均都存在銀行裡;這樣就以確保銀行的基本存底資金量。而對外來的投資資金,由其是中國民間的資金,在他們自願的基礎上,也要盡力動員他們在我們的銀行裡開戶,大宗的資金交易,也都儘量用銀行轉帳的方式進行。而在銀行的貸款方面,以後政府投資的企業,還有基礎建設投資,公共設施的建設,也儘量多用銀行的貸款完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銀行的業務量,同時也能緩解一部份資金不足的壓力;另外就是農業代款,包括農村的基本建設,農民的小額貸款等等,當然農業貸款需要謹慎,俱體措施條款,以及貸款的流程,我們都需要認真的考慮。”

夏博海道:“這是肯定的,政府當然是會全力的支持銀行的發展,大家還有什麼意見沒有?”

衆人都沒有發言,一來是衆人對金融都不怎麼在行;二來該問的問題剛纔也都問完了,而賈振招也做了詳細的解答,因此也就都沒有話說。

夏博海見沒有人再發言了,於是道:“好吧,財政委把貨幣發行計劃整理一下,做成一份完整的提案,送到議院去審議。”

又過了幾天,由商業委員會牽頭、財政委員會、農業委員會聯合制定的【華東政府招商引資管理條例】終於正式出爐,首先在行政院會議上進行討論。

【管理條例】首先詳細的介紹過目前華東政府的稅務制度,主要有海關手續費、關稅、營業稅、增值稅、消費稅及其他稅務組成。還有一些其他費用:如土地使用費、排污費、拆遷、出渣費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稅費都會收取,而是根據行業的不同,收取不同的稅費,並且對此都做了詳細的說明介紹,同時也鄭重的承諾,除了明確列舉的費用之外,只要是在華東政府治下的企業、工廠、就決不會再有其他如攤派、例奉、孝敬、保護等費用。

而在華東政府統治區內的投資項目分爲:工業、農業、服務業、基礎建設、公共建設、高新科技五個大類,各有不同等級的優惠條件;其中工業分爲重工業、輕工業;農業主要是指農副產品和經濟作物;服務業就是餐飲、娛樂、休閒等行業;基礎建設是指公路、鐵路、橋樑、港口等建設;公共建設則是學校、圖書館、養老院、公園等建設;而高新科技則是在這個時代有前瞻性的項目,並且可以和重工業、輕工業進行搭配,如電氣技術、內燃機就高新科技與重工業的搭配,光學技術可以算作是高新科技與輕工業的搭配等。

華東政府給予投資者的優惠條件,主要有減稅、減費、無償提供土地、政府補貼和貸款等幾種,但根據投資項目的不同,優惠條件也是不同的,以高新科技、工業投資的優惠最大,幾乎可以得到絕大部份的優惠條件;基礎建設和公共建設次之;而農業和服務業就基本沒有什麼優惠了。這主要是因爲華東政府目前的建設主要是集中在工業和基礎建設,而農業(主要指農副產品和經濟作物)、服務業的發展,需要以工業、科技爲基礎,現在並不是發展這些產業的時候。

投資的形式則分爲:民間資本、外國資本、合資、參股政府企業這四個大類,其中合資又可以分爲民間資本與穿越者合資、外國資本與穿越者合資,民間資本與外國資本合資、三方合資這三個大類,當然俱體的每一種合資,又按照控股權不同,分爲若干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有不同的優惠條件,從總體來看,還是要稍稍偏重於中國的民間資本。

另外在【管理條例】的附件中也明確規定,政府行政工作管理人員(含本土居民)及直系親屬,政府企業工作的管理層人員(含本土居民)及直系親屬,均不得參與任何合資行爲。因爲一但華東政府全面的展開招商引資,是肯定會有一些民間資本會尋求和穿越者,以利用穿越者的特殊政治地位爲自己謀利,同時也是獲得一個保障;另外有些想個人創業的穿越者缺少資金,也希望和民間資金合作,以取得創業的啓動資金。政府聽到的風聲,己有普通穿越者和本土資本在協商搭夥做生意的事情,不過目前只限於華東政府統治區內的本土人。只是政府工作管理人員不得參與企業活動在舊時空裡是各國共識,以防權力與資本結合。因此纔有這樣的規定。

而直系親屬是指父母、配偶、孑女及配偶。不過在這裡面也留了一些漏洞,首先是叔伯嬸姨、兄弟姐妹可以不算直系親屬,當然有家庭的穿越者都極少,何況是叔伯嬸姨、兄弟姐妹,因此這一漏洞的實際意義並不大,而真正的漏洞一個是在配偶方面,華東政府的法律上只承認一夫一妻,但事實上有一些穿越者都找了“小老婆”,有人找的還不止一個“小老婆”,而且這樣的穿越者和“小老婆”的數量還在增加中;而華東政府對此基本釆取默認的態度,除了在法律上不承認之外,但在實際的事務中,基本認可了這些“小老婆”的地位,她們基本都可以享受“大老婆”的大部份權,而這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大漏,穿越者和登記的配偶不出面,但卻可以讓“小老婆”出面入股或與外來資金合資,爲自己謀取利益。另外就配偶的親屬,還有子女親家,這是可以利用的。

之所以有這些漏洞,一來是不可能把所有親屬全都一棍子打死,像配偶的親屬、子女親家,己經是屬於比較遠的親屬了,而且也沒有血緣關係,也不允許合資創業,真就說不過去了;二來是水至清則無魚,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萬全的,就算把所有親屬都禁了,該想法子的還是能夠想到辦法。因此關建還是對企業的管理和監督要加強,首先是該交的稅不能少,其次是一切經營行爲、活動都要合法,以保證市場的健康運行。

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一六五章 新艦下水(一)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四零一章 全面開戰(十)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一七六章 德國之行(八)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四章 會議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
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一六五章 新艦下水(一)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四零一章 全面開戰(十)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一七六章 德國之行(八)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四章 會議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