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

河陽徐家原籍安徽鳳陽,明朝正德年間徐家人徐敬川高中進士,分派來河陽任河陽縣令。

在鳳陽,徐家不是名門望族,經常受當地的大姓擠兌,徐家早就有遷出鳳陽之意。徐敬川來到河陽之後,看到河陽一縣民風淳樸,風水又極好,所以索性舉家遷至此,徐敬川就是河陽徐氏的一世祖。

徐府坐落在縣衙正北,原本是座兩進兩出的小院落,但是因爲家族的興盛,徐府一擴再擴,到光緒年間徐家府宅幾乎佔據了四分之一的河陽城,河陽縣歷來有句俗諺:“河陽縣,徐一半。”

自從一世祖徐敬川高中進士後,徐家的興盛時期就到來了,自明正德到清光緒年間徐家一共考出了九個進士,十四個舉人。特別需要一提的是,在清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徐家人採取了與朝廷不合作的態度,三朝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康熙十八年三月,徐家八世祖徐瑜珂被強行拉到京城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結果他故意詩押錯韻,文錯擡格。正在急於籠絡人心的康熙皇帝無奈只好放他還鄉。

一直到乾隆末年,徐家才又開始了科舉考試,這是因爲一百多年沒有人出來做官,徐家在河陽的地位有些動搖,如果徐家再沒有人站出來走仕途這條路,徐家將面臨被河陽人輕視的命運。

嘉慶元年,徐家子弟徐翻在殿試中高中一甲第二名,跨馬戴花遊街,開啓了徐家第二個興盛時代。嘉慶十八年,年僅四十的徐翻累官至戶部尚書,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弟弟徐羽也進士及第。一門二進士,不僅在海右省名聲大振,就是在整個大清朝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河陽徐家一時名動朝野。

嘉慶二十一年春天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剛剛進入軍機處的徐翻忽然聞到一股薺菜的清香味,這縷縷清香把他的思緒帶回到河陽老家、帶回少年時代。

在河陽老家,每到這個季節,他常常放下手中的書本,帶着他的幼弟徐羽去西嶺挖薺菜,他在前面用小鏟子挖,弟弟徐羽提着個竹籃在後面撿。不知爲什麼,挖薺菜的畫面多少天來始終纏繞在徐翻腦海,招之即來,揮而不去。

清明節那天,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寫信給在莆田做縣令的弟弟徐羽,約他一同辭官還鄉。

徐羽歷來對哥哥言聽計從,接到兄長的信後,立即上奏皇上託病辭官。徐翻和徐羽的奏摺幾乎在同一天呈嘉慶帝御覽。

一直視徐翻爲肱股的嘉慶帝當然不捨得他離開,無奈徐翻徐羽弟兄兩個的去意已決。

徐翻徐羽此舉無疑是轟動朝野的大事。就徐翻來說,他可能吃透官場之情,諒透官場之險;但是徐羽是青年進士,做官的心正旺,怎麼捨得棄官而去?急流勇退實在是人情之難,然而兄弟之情,血濃於水啊!

徐翻爲官十幾載,胸懷坦蕩,匿人之惡,揚人之善,心寬如海,時人皆贊其爲宰相器。因此還鄉那天,文武百官相送,場面極其感人。嘉慶帝親書一匾“乃兄乃弟是鄉是人”相贈。

從此之後,弟兄二人撫琴西山,行吟龍吟。閱遍天下古籍善本孤本,窮通三墳五典九丘八索。在書法上,徐翻習顏。徐羽追柳,二人皆於顏柳之上獨出新意,自成一體。徐翻善畫山水,徐羽則於人物上見長,二人合作把河陽縣“八景”一一畫出,他們的“龍吟行吟圖”和“西嶺春曉圖”在當時就千金難求了。

有一年,因爲家族的興盛,弟兄二人決定買地建房,北鄰的王財主決定把自己家的一處房子賣給他們,但是王財主不要錢,而是要弟兄兩個合作的一幅畫,除此之外沒有商量的餘地。徐翻徐羽弟兄兩個沒有辦法,只好合作畫了一幅“東郊春行圖”給了他,上面有弟兄二人的題跋和徐羽的一首五言詩。光緒年間王家敗落的時候,這幅畫賣了三萬兩銀子!

自明朝正德年間以來徐家歷代收藏的名家書畫傾城傾國,徐家之富,路人皆知。

徐翻於道光三十年去世,在嚥氣的那一刻,徐羽就在牀前,他並沒有特別的傷感,而是俯身在哥哥耳邊說:“兄長此去,且置好田園,弟稍後即至,”徐翻點頭,含笑而逝。一年後,徐羽與世長辭!

徐家家規:親兄弟不分家;族長有長子擔任;不納妾;不貪墨;不嫖賭;不恃強凌弱……違者死後不準葬入祖墳。現在的族長徐添字文長,前清舉人,是徐敬川十四世孫。

於繼祖和徐家的交往要追溯到於繼祖在安慶跟隨劉銘傳賦閒的時候,當時徐添的父親徐枚在安慶做知府,他經常去拜訪劉銘傳,於繼祖因此就認識了他。二人說話甚是投機更兼同是河陽老鄉,所以倍感親切。之後徐枚又給於繼祖當了回媒人,把同是河陽望族的王家女兒說和給了於繼祖,二人遂成忘年之交,於繼祖對徐枚以“叔”呼之。於繼祖每一次回老家都要去徐府拜訪,這次也不例外。

於繼祖的馬車從東門進城,約有一刻鐘的路程就來到了徐府的南大門口,徐家的南大門左右各有一間門房,大門在中間,門楣上面書有“徐家公館”四個鎏金大字。其實原來門楣之上是“尚書第”這三個字,清政府倒臺之後,原本對清朝好感不多的徐添立即親書了“徐家公館”換下了“尚書第”

於繼祖下了馬車,和於廣源站在徐府門前。

這時,從門房裡走出一個二十歲左右的人,其人打扮得十分乾練,於繼祖向着這個年輕人說:“麻煩你進去稟告一聲,說於繼祖來拜。”

“是鳳鳴鎮於老爺嗎?”年輕人說話非常客氣而得體。

繼祖忙道:“不敢,正是在下。”

“於老爺來還用稟報嗎?請隨我來吧。”青年人馬上叫院子裡的人來牽馬卸車。

接着又向院裡的一個小廝說道:“快去怡怡堂稟告老爺,說鳳鳴鎮於老爺到了。”小廝一溜煙向北跑去。

щшш▲ тт kдn▲ C○

真是不進徐府不知道什麼是富貴,徐府坐北朝南,房屋設計採用了安徽老家“三廳九棟”建築格式排列,前後共有六處門樓,門額都嵌有石匾,上書“少保第”“良輔亮弼”“碧桃依雲”等等。各門樓都採用通天石柱和石樑、石枋支撐牆體,底部是刻有蓮瓣花卉的石質須彌座。門樓的建築工藝精湛,上有磚石雕刻、斗拱花飾,匾額的枋檁柱頭處也都雕刻有精巧圖案。

剛剛穿過第三道門樓,就見兩個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從北面急急而來,走到於繼祖面前,前面的那個人拱手道:“不知恩成兄駕到,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哪裡哪裡,文長賢弟太客氣。”

旁邊的中年男子也上前說:“郭奉孝給於老爺請安了。”

於繼祖認識這個人,知道他是河陽的縣長,於是笑着說:“老父臺何必這樣客氣。”

於廣源也上前問安,奉上一個禮盒,裡面是彭玉麟的一幅手跡。

一番客套完之後,於繼祖對兒子說:“去後街看看你舅。”於廣源答應一聲,與徐老爺、郭縣長告辭後,步行而去。

徐文長徐老爺喊過兩個小廝:“去廚房告訴老吳,準備一桌好菜,有貴客來了!”又對另一個小廝說:“把燃兒和煥兒叫到怡怡堂,讓他們兩個認識一下我們河陽縣的大善人!”

三人邊說話邊向後院走來,在一片修竹隱映之中出現一個月亮門,進了月亮門就是怡怡堂了。怡怡堂名取自論語,“兄弟怡怡”之意。這裡是當年徐翻徐羽書畫之室,非熟識朋友徐文長不會在這裡會客。

一進門,就見一個大火盆放在屋子中間,裡面的木炭燃得正旺,紅彤彤耀人眼目。客廳正北牆上掛着嘉慶帝親書的“乃兄乃弟是鄉是人”匾額。

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一)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一)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二)第一卷_十七章 金風玉露初相逢(二)第一卷_四十四章 神秘所在神秘人第一卷_十五章 韓晉點撥於昭秦(一)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二)第一卷_三十章 忤逆兒子氣死爹(二)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一)第一卷_六十九章 一生襟抱未曾開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一)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二)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二)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一三五章 歐陽賀棄暗投明第一卷_五十章 主僕和力土變金(一)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二)第一卷_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卷_一零二章 實心人終遭暗算(一)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一)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二)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一)第一卷_一三五章 歐陽賀棄暗投明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一)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三)第一卷_七十四章 於昭湘義劫縣長(二)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三)第一卷_二十四章 刺頭兒做刺頭事(三)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二)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二)第一卷_七十八章 全民皆兵備抗戰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二)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四)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二)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一)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二)第一卷_二十一章 湖光山色兩相和第一卷_四十一章 夫妻卻無肌膚親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二)第一卷_七十二章 明候閱兵鳳鳴村第一卷_九十六章 衆志成城反掃蕩(二)第一卷_五十三章 孟憲仁臨終託孤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二)第一卷_五十六章 爲誰消得人憔悴第一卷_一二四章 李琪身世大揭秘(一)第一卷_四十四章 神秘所在神秘人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一)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三)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四)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二)第一卷_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第九章 忽成春閨夢裡人第一卷_三十一章 是兒膽大可包天第一卷_九十八章 膽大心狠手也辣(一)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三)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二)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一)第一卷_三十五章 閃電成親爲哪般(二)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二)第一卷_三十一章 是兒膽大可包天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二)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二)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一三五章 歐陽賀棄暗投明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三)第一卷_二十七章 神奇山水謎樣人(二)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一)第一卷_五十六章 爲誰消得人憔悴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一)第一卷_六十三章 明候解甲歸故鄉第一卷_八十九章 風馳雨驟立腳跟(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二)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一)第一卷_六十章 尷尬人赴尷尬宴第一卷_三十一章 是兒膽大可包天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三十八章 商志英視死如歸(二)第一卷_一二八章 趙魏鐵嘴說明候(二)
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一)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一)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二)第一卷_十七章 金風玉露初相逢(二)第一卷_四十四章 神秘所在神秘人第一卷_十五章 韓晉點撥於昭秦(一)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二)第一卷_三十章 忤逆兒子氣死爹(二)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一)第一卷_六十九章 一生襟抱未曾開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一)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二)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二)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一三五章 歐陽賀棄暗投明第一卷_五十章 主僕和力土變金(一)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二)第一卷_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卷_一零二章 實心人終遭暗算(一)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一)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二)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一)第一卷_一三五章 歐陽賀棄暗投明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一)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三)第一卷_七十四章 於昭湘義劫縣長(二)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三)第一卷_二十四章 刺頭兒做刺頭事(三)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二)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二)第一卷_七十八章 全民皆兵備抗戰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二)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四)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二)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一)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二)第一卷_二十一章 湖光山色兩相和第一卷_四十一章 夫妻卻無肌膚親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二)第一卷_七十二章 明候閱兵鳳鳴村第一卷_九十六章 衆志成城反掃蕩(二)第一卷_五十三章 孟憲仁臨終託孤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二)第一卷_五十六章 爲誰消得人憔悴第一卷_一二四章 李琪身世大揭秘(一)第一卷_四十四章 神秘所在神秘人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一)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三)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四)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二)第一卷_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第九章 忽成春閨夢裡人第一卷_三十一章 是兒膽大可包天第一卷_九十八章 膽大心狠手也辣(一)第一卷_二十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三)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一三四章 商芝村內出奇兵(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二)第一卷_五十二章 跑馬山裡遇故知(一)第一卷_三十五章 閃電成親爲哪般(二)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二)第一卷_三十一章 是兒膽大可包天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二)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二)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一三五章 歐陽賀棄暗投明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三)第一卷_二十七章 神奇山水謎樣人(二)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一)第一卷_五十六章 爲誰消得人憔悴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一)第一卷_六十三章 明候解甲歸故鄉第一卷_八十九章 風馳雨驟立腳跟(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二)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一)第一卷_六十章 尷尬人赴尷尬宴第一卷_三十一章 是兒膽大可包天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三十八章 商志英視死如歸(二)第一卷_一二八章 趙魏鐵嘴說明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