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聽說過練功走火入魔的,還沒聽說練功吐血吐到自己差點昏過去的。
楊戩成功達成了這個前無古人的壯舉。
還好,他玄體夠強,不然就入門這一關,就能要他半條老命……
總算知道當時爲何琉璃寶主收徒的首要條件就是‘肉身強橫’,這不敗金身決若無強橫肉身,當真無法入門。
解開長衫,楊戩只穿長褲盤腿坐在一顆頑石上,身上閃耀着淡淡的金紋,這些金紋彷彿水面泛起的漣漪,在他身周各處緩緩流轉。
而楊戩體內,八九玄功再次恢復了平靜,與新生的那股力量涇渭分明、互不干涉。
兩者決然不能相融,因爲這代表了兩種修行之路,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也是楊戩這個瘋狂計劃的根本。
但如何讓兩種玄功作用在他身體之上,不去互相影響,反而互相促進?
這就是玉鼎思索許久,且已經幫楊戩解決的問題了。
“比起師父,我這個當師父的還真有些不負責啊,”楊戩緩緩吐了口氣,道心漸漸沉寂了下去,心神沉入修行之中,渾身各處的金紋也開始呈現各種不同的變化。
八九玄功和不敗金身決,本就都已是完善的修煉體系,將兩種完善的肉身修行路強行撮合,也就楊戩敢想、敢做。
不能說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在衆多修道瘋子中排名靠前的一個。
修行時,楊戩讓自己儘量不去想洪荒即將面對的劫難,不去思考那些強敵的出身,但始終有一絲心神遊蕩在功法之外,無法真的全身心投入。
誰能做到真的無牽無掛?
別的不說,除卻洪荒即將面對的大劫,那西遊之事,那鯤鵬體內洞府之事,還有佛門之內出現的變故,哪一件不讓他掛念?
但也或許是這一縷心神的不斷思索,讓楊戩無法徹底放下那些壓力,修爲進境反而比枯坐悟道要迅速百倍。
不敗金身決總共分做六重境界,與八九玄功一般,最後一重境界便是聖人對至強者的摸索。
只可惜,八九玄功的第九重被潛鴻毀了,盤古神對至強境界的感悟與探索付之一炬。
着實可恨。
不敗金身決是用大道之紋重新拓印而出的功法,言語相對通俗易懂一些,也是爲了方便楊戩參悟,琉璃寶主故意而爲。
第一重名爲‘流紋’,第二重名爲‘潛精’,第三重名爲‘鍍骨’,第四重名爲‘琉璃’;
第五重‘玄通’比較玄妙,乃是不敗金身決的‘成聖之法’,修行到最後,踏入聖人境,也就踏入了第六重的修行。
第六重名爲‘不敗金身’,是對琉璃寶主生前橫行太始的寫照,也是琉璃寶主對至強者的嚮往與執着。
可惜,當年的琉璃寶主還是敗了,敗的並不體面,這功法後續之路還有很遠,只可惜琉璃寶主已是身死道消,只剩殘靈,無法接續下去。
這兩條路,都要楊戩去摸索,去探尋,可偏偏他並沒有幾個元會的時間去修行……
對於楊戩來說,這門功法雖不如八九玄功,卻也是極爲難得的成聖之門。
琉璃寶主剛修行時,便是天生的肉身強橫,所以他開創的這門功法,是從外而內修行;而八九玄功則是從熬筋鍛骨開始,算是從內而外。
這兩相之間差距,便是楊戩能夠去平衡兩門玄功的可能性。
楊戩小心翼翼的推進着功法進度,八九玄功與被改造之後的不敗金身決相處越發‘融洽’,而楊戩的神通,也漸漸多了一些。
八九玄功只是一門修行之法,除了讓肉身強橫,並沒有記載任何‘神通’。
那法相天地和七十二變,還是當年潛鴻贈給三清,與八九玄功相匹的。
倒是楊戩偶然間從祖巫血中悟到的開天九式,纔算是八九玄功相襯的神通;但這九招消耗太大,並不適合久戰、亂戰,也不甚完美。
甚至於,楊戩之前與人鬥法,都是靠自己摸索出的‘武技’,從各處偷師來的些許‘招式’,並不能將玄體的戰力完美髮揮出來。
但不敗金身決不同,琉璃寶主的百般手段都附在這篇功法之中,着實給了同爲肉身修行者的楊戩極大的好處。
什麼龍抓手、大掌印、乾坤橫斷、肉身強渡……一門門神通鋪展開來,其威能更在早就被楊戩棄之不用的天罡三十六法之上。
天罡三十六法是道門流傳的神通,極少幾門出自三清之手;而琉璃寶主的這些本領,那都是當年那位橫掃太始的肉身修行者打出來的‘經驗之談’,兩者本就無法同日而語。
明招暗招,楊戩當真是學了不少。
打架、鬥法、敲悶棍的手段,實可謂層出不窮……
修行本就是水磨工夫之事,楊戩在黑靈國這一閉關,又是匆匆百年而過。
且看洪荒。
梅山上,在師父走後老老實實閉關悟道、消化師父所講道理的紫霞,終於收拾好了行囊,提着一把靈寶寶劍,帶着一條憨厚老實的大白狗,踏上了遊山玩水之路。
火雲洞處,有數十位洪荒平日裡極少露面的大能在某日突然聚集,一股許久未曾出現在洪荒的道韻緩緩展露,卻是燧人氏正式出山。
媧皇宮中內,自百年前羣妖聚集之後,媧皇宮隱於三界百年,終於又有了動靜。
六丫形色匆匆的出了宮門,孤身一人去了地府,似乎有什麼要緊的事,而楊小嬋卻並未同行。
天庭與佛門難得的安穩,兩者似乎已經挑明瞭結盟,共扛清源道妙真君所帶來的壓力。
而楊戩擊潰準提這般大事,如今依然被修士們津津樂道。
佛門的世尊,現世佛祖大日如來威勢漸隆,不只是佛門之內,就連洪荒中不少名宿大修,也對這位佛法精深、法力高強的佛祖頗爲歎服。
佛門內部經歷過一系列外人無法窺到的整頓之後,也恢復了先前被楊戩打掉的元氣,大興之勢並未被阻攔。
此時的佛門,與楊戩所知的西方教,已是相去甚遠,倒是更像楊戩在後世時瞭解的那個大宗教派一些。
再說幽冥界這百年的變化,也可謂是‘改頭換面’。
地府陰司在上次與佛門的爭鬥中吃了大虧,也是秣兵歷馬、臥薪嚐膽,十殿閻君廣招鬼修,對鬼修的培養也下了大工夫。
地府鬼兵迅速擴充了起來,成爲護衛六道輪迴的中堅力量。
地府陰司與佛境依然分地而治,兩者互不干擾,也無法對各自用兵——楊戩派去的百萬靈族大軍還在邊境處停駐着,倒成了調節兩者平衡的關鍵力量。
這百年,血海頗爲不平靜。
修羅族本就沒多少族人,經歷一番血雨腥風,五成被覆滅,五成被收服,族內高手盡皆遷出血海,入駐那百萬靈族之中,成爲了幽冥界一股可怕的勢力。
而那位率領一千八光頭……一千八百戰巫血洗了修羅族的初祁公主,也藉此在洪荒之中闖下了偌大的威名。
狠人初祁,開始不斷被大能提起,又被衆修士所忌。
還好,初祁行事異常低調,血海平定之後,就帶着那羣強悍的戰巫回了混沌海,繼續他們征服混沌海的大業。
至此,三界總算又安寧了下來。
北海之上翻滾的瘴氣和黑雲,是可以看見的壓力;然而,在修士中流傳起的有關覆滅太始、太極、太素時代的至強者傳聞,卻是一股更強也更讓人難以呼吸的壓力,讓絕大部分修士都有些惶恐不安。
天道聖人之名也開始在洪荒流傳,天炎道子這個道號很少有人會提起,不少修士以訛傳訛,將這位新出的天道聖人,當做了道祖的弟子。
這般平靜了又百年歲月,楊戩開始修行不敗金身決的第二百零六個年頭,天地現出了種種異象。
祥雲佈滿天邊,金烏懸空不墜,日月星辰白日橫空,仙鶴、麒麟等諸多瑞獸在天地各處現蹤。
一股七彩的光柱自幽冥界而起,包裹着六道輪迴盤,衝入雲霄,貫穿在天地之間,璀璨無比,又那般引人注目。
而在這光柱中,一道身影緩緩升起,從幽冥升到了天地正中。
一襲長裙,垂過腰身的長髮,絕美卻無比聖潔的面龐……
洪荒五部洲、三千世界,無數生靈心中浮現着這一抹身影,聽到了那溫柔的嗓音。
“后土娘娘!?”
“后土!后土不是身化六道了嗎?”
“我巫族終有聖人!祖巫啊,你們可看到了嗎!”
天地間迴響着的一聲聲呼喊,怒吼,像是巫族在對天地發起的控訴。
但當那溫柔嗓音出現時,這些聲音一概被鎮壓了下去。
“今我后土,得道於輪迴之地,借天地之勢立聖人之位,護衛洪荒,庇護三界。”
言語過後,漫天霞光涌動,天道降下無邊功德,加持於後土之身。
第七位聖人,雖憑的依然是鴻蒙紫氣,但也確確實實是實打實的聖人。
更何況,這次成聖的,是一位被萬靈敬仰、被修士所敬重,真正爲這片天地做出了無數貢獻的上古大能……
后土。
一時間,不知有多少修士稱頌,無數生靈對聖人之影叩拜,天地間更增幾分清正之氣。
三清現蹤,接引露面,媧皇宮更是張燈結綵,女媧親來爲后土賀禮。
后土稱諸位師兄,對接引也並未有任何異色。
而後天炎道子現出一道虛影,與后土互做道揖,互稱道友。
衆聖見禮畢,各自隱去。
七彩光柱緩緩消散,后土站在空中眺望四方,隨後對着北俱蘆洲緩緩行了一禮,又復歸幽冥,鎮守六道輪迴盤。
自此,洪荒又復六位功德聖人、一位大道聖人,只是佛門失了一聖,幽冥有了后土,三界格局再生變化。
而這消息很快傳入了混沌海,畢竟道則的震動,隔着再遙遠也能察覺。
只可惜,楊戩依然在深山老林閉關修行,又是修肉身的,對道則之海的變動渾然不知。
若他知道這般消息,對洪荒或許會更放心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