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別無選擇

鑼鼓鐘磬之聲漸明。

兩隊騎着高頭大馬的黌門太監不急不緩的行來,爲首的兩人昂着頭,充分表現了他們的高傲與對世間皇權之下所有人的漠視。

自進了寧榮街,五步一騎,規整的佇立。

隨後,兩隊披着金黃色鎧甲的禁軍官兵小跑而出,將街內不管是官兵還是其他任何人等,全部趕開,生生開闢了一條開闊且涌直的道路。

韓之渙趕到街頭準備跪迎,被那些不認人的官兵以手杖趕開,他也不敢造次,依着對方的指示,在邊上跪了。

良久,果見街角轉過一批手持雀屏、華蓋等禮具的太監宮女,人數並非太多。在她們之後,一駕六馬並驅輦輿緩緩而來。

除了隨行的侍者,場面上所有人全部伏地而跪,口誦聖德。

輦輿未作停歇,直到榮國府大門之前,方纔停落。

聲樂停。

那些靠着寧國府外牆的養生堂的孩子們,都不知覺間停止了哭喊,一個個睜大了眼睛看着那駕尊貴而華麗的馬車,小臉上全是震撼與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之色。

韓之渙頭上冒汗,有心上前請安,但是那些隨行的大宮女與大太監皆是冷冰冰的模樣,將他阻攔在外。他不夠資格靠前。

場面很靜,很冷。

韓之渙心中越發不安,直到街頭再次響起一串急促的馬蹄聲,緊接着一道年輕而儒雅的男子身影出現之時,他額頭上的汗更厚了。

“殿下……”

他上前牽過馬墜,扶着二皇子下馬,低聲喚了一聲。

二皇子卻沒有理他,下馬之後,疾行至輦輿之側,彎腰謹拜道:“不知母后駕臨此處,兒臣未能提前恭候,還請母后恕罪。”

輦內還是靜悄悄的,二皇子便也靜靜的躬着身子,臉上一點急切之色也無。

數個呼吸之後,簾內終於響起了一道尊貴而細膩的聲音:“平身吧。”

“謝母后。”

二皇子禮畢,但還是微微躬着身子,等待着輦輿上鳳簾之內的人的吩咐。

“你可知本宮爲何到此?”

“兒臣無能,必是此間之事驚擾了母后的安寧。”

簾內再次短暫的沉默,然後皇后問道:“聽說你派人,要抄了賈家?”

雖然皇后的聲音平靜,但是常年不出宮的她今日居然悄然駕臨如此是非之地,二皇子豈能猜不到她的來意?

“母后誤會了,兒臣並沒有下過這樣的諭命。”

二皇子此話一說,他身後數步之外的韓之渙面色頓時一白,咚的一聲跪下道:“啓稟皇后娘娘,是微臣查到賈家人與城外勾連,這才帶人來此,想要替殿下肅清城內逆黨……”

二皇子連忙替皇后解釋:“此人乃是鴻臚寺卿之子韓之渙,奉兒臣之命清查城內逆黨。”

皇后一如之前般的沉默,但她的每一次沉默,四周都安靜的落針可聞。仿若她便是天上的神靈,沒有人敢發出任何音節,生怕錯漏了神靈的半分旨意。

“本宮乃是後宮之人,本無意理會前朝諸事。但是爾等難道不知,賈家榮國府乃是貴妃孃家,非陛下旨意,何人膽敢輕蔑本分。

如今爾等卻堂而皇之持兵戈扣門,侮辱貴妃祖父母及家人,置尊卑法禮何顧,又置陛下顏面何顧?”

雖是簡單的詰問,韓之渙卻心都沉到了肚子下面去了。

看二皇子在皇后面前至純至孝,言聽計從的模樣,若是任由皇后發論,只怕最後所有罪責都只能他來抗下,因大聲道:“皇后娘娘息怒,非是臣等不知尊卑禮制,實是如今局勢緊迫,前有反王弒君謀反,現在又有叛軍圍城!

臣受殿下知遇大恩,惟願肝腦塗地,助殿下早日肅清叛逆。

娘娘或許不知,賈家二公子賈寶玉,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經認了反王爲義父,舉行了認親大禮。

如今反王在鐵網山舉兵謀反,而賈寶玉卻仍舊駐留鐵網山,必然爲虎作倀,襄助逆賊。

殿下雖然仁慈,顧念舊情不肯爲難賈府,但是臣等既受殿下委命,豈能不冒死爲殿下分憂解難?若是任由賈府中人裡通叛逆,在城中勾連四方,泄露城中機密,最終釀成禍患,豈非罪該萬死?”

“好一個忠貞不二的臣子!”

皇后的聲音第一次帶上怒意,她沉聲斥問:“既然你說如今尚駐留城外之人,便必定與反王同流合污,那本宮問你,本宮之父,齊王之祖父如今也尚自駐留城外,是否,他也定然與反王同流合污?是否,韓大人也要率兵,查抄了我葉家?”

二皇子躬身勸道:“母后息怒……”

韓之渙面色蒼白如紙,擡起頭呆呆的看着面前的皇后鳳輦。

皇后娘娘何以如此氣怒,查抄葉家?

他怎麼敢!

可以說,現在城中任何一家,他都不會太過於忌憚,但是唯獨葉家,他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去碰的。

二皇子雖然極負仁德之名,兼之滿朝諸公皆擁舉愛戴。

但是,二皇子身上的皇嗣正統的身份,有一半皆是出自於當今葉皇后!

若非二皇子幼稚之時便承嗣於葉皇后,早已喪去生母的二皇子,與如今的四皇子景祺何異?

可以說,有了葉皇后,二皇子纔是皇位名正言順的不二繼承人。

如今皇后既惡於他,他日後豈能有好?

心中既然懼怕,面對皇后的詰問,他便要努力解釋:“皇后娘娘恕罪,臣絕無此意,太師德高望重,定然不會屈服於逆黨,做危害朝廷之事,臣自然不敢對葉家不敬……”

“住口!”

卻是二皇子打斷了韓之渙蒼白的解釋,他冷淡的看了韓之渙一眼,確定他閉嘴,然後方回頭,恭聲道:“臣下無知,衝撞了母后,是兒臣管教無方。

今日之事,兒臣俱已悉知,皆是臣下枉猜上意,膽大妄爲所致。兒臣這便責令他們離開,不再爲難賈家。

只是累及母后爲此事傷神,實乃兒臣不孝,還請母后恕罪。”

聽了二皇子的話,皇后怒氣似消散了些,她道:“如今多事之秋,不論是朝廷文武百官,還是諸多名門勳貴,皆在舉目張望。

你既身負重任,便當以仁德之名,以收天下臣民之心。

不論賈家是否真的有謀逆之舉,在局勢未穩之前,妄定罪名,甚至是製造殺孽,只會令人對你畏懼如虎,或者心生怨懟。

不論是哪一種,都將使你自絕於民心之外,你當切記。”

“母后教訓的是,兒臣自當謹記。”

大事定論,氣氛緩和,而此時榮國府大門正開,王夫人等後知後覺的從府內出來,跪迎皇后。

皇后也只是在讓她們平身之後,簡單寬慰一兩句,便令擺駕回宮。

從始至終,皇后皆未曾露面。

二皇子看了一眼滿街目送皇后輦輿離去的衆人,亦沒有停留,只是讓也已經趕到現場的北靜王水溶處理好此間之事,便翻身上馬,親自護送皇后回宮。

……

長樂宮中,皇后屏退左右,看着面容沉俊的二皇子,問:“你可怨母后今日干涉你行事?”

“兒臣絕無此心,母后行事,自有一番考量,兒臣豈會不知。”

皇后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忽然輕嘆道:“你從六歲開始,便養在本宮膝下。本宮無嗣,所以一直將你視若己出。

但是本宮生性懶怠,不善言辭表達,細細想來,你從小到大,本宮對你的關心實在太少。

尤其是這些年你開府別居,你我母子二人之間,除了往常你來給本宮請安,便無幾次真正母子之間的交談,如此想來,卻是母后失職了。”

並不強烈的自責的話語,卻令二皇子瞬間有淚目之感,他猛然跪下,述道:“母后多慮了,母后乃是天底下最好最盡責的母后。

若無母后對兒臣從小的關心呵護,兒臣何以有今日?

母后雖然沒有時刻將兒臣提在身邊教導,但是言傳身教,母后身上一切優秀的品格,都對兒臣有着深刻的影響,並令兒臣始終敬佩。

Wωω▲тт kān▲¢O

兒臣到現在,都始終記得,母后每一次對兒臣的深切教誨。”

二皇子自然被觸動內心。

葉皇后雖然不像民間母親那樣對他有着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從小到大,衣食住行,卻是讓宮人全部給他安排的極好的。

他得了先生的誇讚,葉皇后也會獎勵他,他犯了錯,葉皇后也會批評他,甚至處罰他。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從來沒有在這位並無血親的母后身上,察覺到一絲的冷漠……

這區別於他的父皇。

以前,他曾以爲那是因爲父皇的嚴厲,是天家奉行也“抱孫不抱子”的教育觀念。

直到後來,他發現,他的父皇對他根本就不是嚴父那樣的嚴厲,而是,對方根本就沒有把他當做過一天的兒子。甚至,當他每一次叫其父皇的時候,他父皇的心中,或許都是滿滿的厭惡與憎恨。

相比之下,母后對他無慾無求的照顧方式,竟是他心中唯一精神寄託的港灣!

至少,母后是真的把他當做兒子來看待的。

所以別說今日母后只是要保一個賈家,便是要他連馮、陳、衛那幾家都放過,他也不會猶豫。

當然,前提是馮家還有人存在。

葉皇后不是個喜歡煽情的人,但見二皇子因爲她隨意的幾句話便目中含淚,也有些感觸。

她再次嘆了嘆,道:“太上皇,現在究竟在何處?是生……是……?”

二皇子立馬明白了葉皇后的意思,他一直都知道,她的母后並非真正的兩耳不問窗外事。

如今她既這麼問,定然已經是瞭解了他眼下的局勢。

但他並不準備隱瞞,只是很落寞的搖了搖頭,並道:“兒臣不知,但對方言,太上皇已經甦醒……”

葉皇后無言,二皇子臉上的落寞和未盡的話她自然明白。

這些日子,她雖然沒有出宮,但是外面的大事,她都知道。

她天性明慧,心思通透,自然看得出,外面的一切,大多都是她這個兒子蓄意造就的。

“你可有取勝的把握?”

二皇子心中感動。

母后顯然已經看出什麼,但她並沒有驚慌失措,只是那樣關心的問他,可有把握?

他搖搖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這種時候,沒有必要令她擔心。

葉皇后靜靜的看着他,忽道:“收手吧,只要你肯收手,本宮和葉家便是傾盡全力,也定會護你周全。”

二皇子訥訥的看着葉皇后,深深一拜:

“母后恕罪,兒臣,別無選擇。”

他從一開始,便已經沒有了選擇。

第394章 不問第703章 香車美人第747章妙玉師父的遺訓第620章 大人難道還不敢賭一下?第1章 賈作甄時甄亦賈第719章 探春竟是最小的第16章 妖精!第552章 河間王的考量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244章 做賊心虛第438章 回伯爵府第748章皇太孫第197章 君子好逑第112章 壚邊人似月第184章 孤僻第663章 哭窮的賈璉第240章 陰謀瀰漫寶靈宮(爲“庸俗人”、“春引度”兩位盟主賀)第456章 看魚第625章 嬌嬌林第345章 王熙鳳、平兒關係更進一步第639章 薛寶琴的音訊第694章 黛玉的直覺第143章 叫好嫂子?第723章 大捷第278章 柳嫂子第132章 一大功第822章 危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第42章 湘雲第811章 三姐妹的心思第722章 甜言蜜語第723章 大捷第192章 無利不起早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432章 結束第190章 貴妃第816章 貴妃有孕第127章 迎月夜第8章 思量第646章 玩“套”路第697章 原來是這個玩(一)第752章 金釧、玉釧第245章 試藥第198章 欲歸第35章 暖第185章 “偶遇”第438章 回伯爵府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422章 丫鬟間的明爭暗鬥第754章 除舊迎新第749章 宜室宜家第789章 權力與親情第605章 撒潑第600章 林間騎石第564章 落難馮家第128章 杜秋娘、金縷衣第83章 青睞第380章 花魁大賽(五)第390章 耍賴的花魁第352章 釵黛解語第222章 小事第329章 凌遲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樣第646章 玩“套”路第36章 鍘美案第651章 管教第724章 構陷第297章 宴第726章 冒死以報第221章 歸省(五——終)第558章 瘸子給飛賊帶路第823章 南巡第767章 最難啃的花兒第90章 罌粟花第464章 謀第429章 踏浪第355章 撒尿第539章 元春的失落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554章 先鋒第295章 不退第12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761章 投桃報李第627章 院內小事(一)第355章 撒尿第68章 飛爪第325章 賈敬賓天第202章 情話第540章 吳妖第240章 陰謀瀰漫寶靈宮(爲“庸俗人”、“春引度”兩位盟主賀)第270章 沒用的東西就該丟茅坑裡第263章 真是神明?第441章 真香第537章 二皇子的警覺第519章 對話第708章 黛玉的嫁妝第638章 繼承權第468章 數數遊戲第506章 戰馬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
第394章 不問第703章 香車美人第747章妙玉師父的遺訓第620章 大人難道還不敢賭一下?第1章 賈作甄時甄亦賈第719章 探春竟是最小的第16章 妖精!第552章 河間王的考量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244章 做賊心虛第438章 回伯爵府第748章皇太孫第197章 君子好逑第112章 壚邊人似月第184章 孤僻第663章 哭窮的賈璉第240章 陰謀瀰漫寶靈宮(爲“庸俗人”、“春引度”兩位盟主賀)第456章 看魚第625章 嬌嬌林第345章 王熙鳳、平兒關係更進一步第639章 薛寶琴的音訊第694章 黛玉的直覺第143章 叫好嫂子?第723章 大捷第278章 柳嫂子第132章 一大功第822章 危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第42章 湘雲第811章 三姐妹的心思第722章 甜言蜜語第723章 大捷第192章 無利不起早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432章 結束第190章 貴妃第816章 貴妃有孕第127章 迎月夜第8章 思量第646章 玩“套”路第697章 原來是這個玩(一)第752章 金釧、玉釧第245章 試藥第198章 欲歸第35章 暖第185章 “偶遇”第438章 回伯爵府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422章 丫鬟間的明爭暗鬥第754章 除舊迎新第749章 宜室宜家第789章 權力與親情第605章 撒潑第600章 林間騎石第564章 落難馮家第128章 杜秋娘、金縷衣第83章 青睞第380章 花魁大賽(五)第390章 耍賴的花魁第352章 釵黛解語第222章 小事第329章 凌遲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樣第646章 玩“套”路第36章 鍘美案第651章 管教第724章 構陷第297章 宴第726章 冒死以報第221章 歸省(五——終)第558章 瘸子給飛賊帶路第823章 南巡第767章 最難啃的花兒第90章 罌粟花第464章 謀第429章 踏浪第355章 撒尿第539章 元春的失落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554章 先鋒第295章 不退第12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761章 投桃報李第627章 院內小事(一)第355章 撒尿第68章 飛爪第325章 賈敬賓天第202章 情話第540章 吳妖第240章 陰謀瀰漫寶靈宮(爲“庸俗人”、“春引度”兩位盟主賀)第270章 沒用的東西就該丟茅坑裡第263章 真是神明?第441章 真香第537章 二皇子的警覺第519章 對話第708章 黛玉的嫁妝第638章 繼承權第468章 數數遊戲第506章 戰馬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