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按照寧康帝的命令,將一百門大炮陳列在太上皇行宮西面的寬闊陣地之上。
之所以選擇在西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太子在西面。
經過半夜的戰鬥,太上皇手中的兵馬已經算是完全被打殘了。這個時候的太上皇若想要再次對寧康帝形成威脅或者說自保,唯一的選擇就是和太子合兵一處。
將最強大的火炮軍橫亙於此,太上皇殘軍若是選擇硬衝,結果可想而知。
但要是從別的方向突圍,自然很容易被寧康帝此時富足的兵力,慢慢絞殺乾淨。
這樣便能徹底斷絕太上皇離開鐵網山造成可能的風險。
在陣地上檢查了一番,就等着寧康帝的下一步指示,近身親衛隊副隊長張勇卻來到他耳邊,悄聲說了一句令賈璉面色微變的話。
簡單吩咐了賈瑜和馮紫英等人一句,賈璉帶着親衛悄然回到大帳。
果然,大帳內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魁梧的身影。
他見到賈璉,表現的十分熱切。
“璉哥兒~”
賈璉先掃了帳內一眼,發現沒有別的陌生人,而眼前人也是普通禁衛軍校官打扮,便猜到他的幾分來意。
微微一擺手,其他人自覺退出帳外。
“原來是史三世叔,別來無恙。”
史鼎看着眼前俊朗挺拔的賈璉,臉上浮現唏噓之色。
想當初他成名封爵的時候,正是賈家敗落之時。
那個時候整個賈家都不太被他放在眼中,更別說其中一個小輩兒了。
甚至說,當時的四大家族,唯有一個王子騰稍稍被他放在眼裡,其他人,在他看來都是庸碌無能之人!
時移世易,轉眼間,自己這個天子近衛,堂堂驍騎營統副領,卻淪落到喬裝來見一個賈家後輩的地步。
心中飛快的閃過些許念頭,面上卻不敢含糊。
他也顧不得寒暄,神色變得十分鄭重:“賢侄還請立刻跟我走一趟,太上皇他老人家點名要見你!”
史鼎的話語鄭重而自然,就像是以前幫太上皇傳旨那樣。那時候,根本沒有任何人敢拒絕太上皇的召見。
賈璉的神色陡然意味深長起來。
史鼎見狀,察覺到一絲不妙。
都說賈璉乃是寧康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對寧康帝無比忠誠,只怕……
“怎麼,賢侄連太上皇召見都敢不遵?”
“世叔說笑了。小侄身爲大魏之臣,自然不敢不遵太上皇的旨意,只是……”
賈璉走到旁邊,在簡單的木桌上倚坐着,幽幽道:“只是小侄重任在身不說,就說世叔這般掩人耳目而來,很難不讓人懷疑世叔的用心。
如今時局紛亂,由不得小侄不謹慎。”
史鼎怒道:“我能有什麼用心?本侯得太上皇御筆親封的‘忠靖’二字,十數年來一直奉命護衛太上皇的安危,本侯對太上皇的忠心,日月可鑑,難道本侯還會假傳聖旨誆騙於你不成?
罷了,這是太上皇的親筆聖諭,你自己看吧。”
史鼎憤憤的從懷中摸出一卷明黃色絹帛。
賈璉見狀,略顯遲疑。
太上皇這個時候要見他,無非就是想要像對太子那般,讓他也背刺寧康帝而已。
這個時候,賈璉是瘋了纔會偷摸去見太上皇。
萬一要是被寧康帝知道,即便他什麼都沒有答應太上皇,只怕寧康帝的心裡,也很難再對他保持信任。
說不定就會派個美人來靠近他,着重檢查一下他腰帶,看看夾層中是否藏有“血詔”之類的東西……
這種自找麻煩的事,賈璉自然不可能上當。
不過他倒是沒有想到,太上皇居然還專程給他寫了諭旨?也未免太瞧得起他了。
莫非太上皇覺得,只要自己投靠他了,他就能絕地翻盤?
還是,太上皇還有什麼未知的底牌?
這般想着,賈璉到底將絹帛接了過來,展開一瞧,果然是蒼遒的筆墨:
“故人之後得成良才,朕心甚慰。朕與代善識交甲子有餘,親勝弟兄,當將一切隱事深埋於心,不負恩義。
然時至今日,有一樁與爾相關之事,卻當告知於你。
事關重大,爾即刻來見朕,寧不妄言。”
史鼎目不轉睛的盯着觀摩旨意的賈璉。
他並不知道口諭的內容,太上皇給他這道聖旨的時候吩咐他,在無法說服賈璉去見他的時候,方可拿出。
但太上皇忘了,他只是個武將,不善口才,因此見到賈璉果真不肯去行宮覲見,便立馬將東西拿了出來。
此時的他十分緊張,因爲他知道目下的太上皇,已經沒有別的手段了。
策反賈璉,應該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賈璉在看到太上皇的口諭的時候,心裡是很詫異的。
但凡換個時間地點,他肯定屁顛屁顛就跑過去問太上皇究竟怎麼個事了。
畢竟,能讓御宇天下五十多年的九五之尊,親口說出“寧不妄言”這樣的字眼,還是很難得的。
賈璉思索了片刻,擡頭看見史鼎的神色,忽然面色一沉,將絹帛拍在桌子上,發出的聲音,嚇得史鼎一個激靈。
“好你個史鼎,竟敢編造聖人口諭!”
“太上皇乃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要見臣子只需要一句話便可,豈會如此贅言?
來人,將他拿下。”
原本聽見聲響進來看情況的親衛們聞言,毫不客氣的就將史鼎給摁住。
史鼎雖然給氣壞了,倒也沒有反抗,只是怒斥道:“好你個賈璉,你連太上皇的口諭都敢不遵,如今莫非還想要拿我去陛下面前邀功?
哼,你我兩家好歹世交一場,你如此做,就不怕天下人恥笑於你?”
賈璉本來還真有那麼一點想法的。
這個時候別說投奔太上皇了,和太上皇及其心腹沾上一點關係,那都是極不明智的。
因此賈璉確實想過乾脆將史鼎捉去獻給寧康帝,如此便能徹底割斷和太上皇那一邊的關係。
不過被史鼎這麼一罵,賈璉心裡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看着對他怒目而視的史鼎,賈璉眼睛一轉,忽然命人放開了他。
就在史鼎揉着肩臂憤懣不已的時候,賈璉道:“世叔可知,爾大禍臨頭矣?”
史鼎一頓,道:“不過爲太上皇盡忠而已。”
事到如今,史鼎知道策反賈璉無望,想來其他人也不會和他差太遠。
他們這些太上皇心腹,尤其是掌握兵權的將領都知道,此番寧康帝武力逼宮一旦事成,他們這些人,大概一個都不能活!
太上皇畢竟做了太久的皇帝,又是寧康帝的親生父親,只要寧康帝還在意自己的羽翼,他大概就不會對太上皇動殺心。
但是寧康帝此番顯然不是一時衝動,更不是過家家。
他是要奪權。既然要從太上皇手中奪權,在不想傷害太上皇的前提下,就只有將太上皇身邊的親信誅滅乾淨這一條路可走。
這一點,不論是寧康帝還是他們自己,都看得明白。
因此之前在率兵衝擊寧康帝行宮的時候,他們才那般用命。
可惜,最終還是落到這般局面。
連高高在上的太上皇都沒有了辦法,只能打感情牌,他們這些底下人,又能怎麼辦呢?
賈璉看史鼎頭腦清晰,不由點點頭。
不傻就好。
“叔父倒是灑脫……只是,叔父一腔忠義,甘爲聖人盡忠。
可是叔父可有想過,家中的妻兒、老幼?
叔父這一去,他們的結局又將如何?”
史鼎渾身一震。
他不是沒有想過,只是他不敢去細想。
還能如何?
寧康帝舉事,早就將名目找好了。
太子謀逆!
他們這些人,大概都會被打成太子逆黨。
既然是參與謀逆,那自然是……抄家、滅族。
他和大哥史鼐早就反目,族中其他支脈他也不甚關心。
但是,他卻無法不在乎自己的妻妾、兒女!
他也是功成名就的人,府中人丁,不下二百之數!
要說史家其他房還有可能免受他的牽連,但是他自己府中那兩百人丁,大概一個都活不了了。
誰讓他是太上皇手下的得力干將呢……
一股冷汗,夾雜着陰冷的恐懼,從腦海向四肢百骸蔓延。
“聽說叔父幾年前,又添了一個新丁。
正巧我也有一個女兒,馬上就要滿三歲了。
因此我深深的知道,看着自己的骨肉在膝下承歡的那種幸福,那種爲了保護自己的血脈健全,而可以奮不顧身的衝動。
叔父又何忍心,讓他們因叔父之故,慘遭刀斧之禍?”
史鼎再也站立不穩,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來,面色也變得稀白。
他兩手無意識的糾纏在一起,喃喃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若是我說,我有辦法保叔父一命,保叔父一家性命,叔父以爲如何……”
“真…當真?”史鼎猛然擡頭。
“當此之時,叔父若想活命,唯有懸崖勒馬,及時向陛下投誠這一條路可走!”
史鼎眼中的希冀以可見的速度滑落,他沉默了下來。
賈璉道:“趁着現在你們那邊還沒有完全落敗,你對陛下還有些價值,加上我的力保,或許還能救你一命。
這是叔父唯一的機會。
不妨告訴叔父,此番陛下召集至鐵網山的援兵遠不止我手中這一支!
除了和我一同到的南大營之外,還有北大營,駟馬營等。陛下以有心算無心,早就在鐵網山一帶集結了重兵。
若是我所料不錯,如今整個鐵網山已經被陛下的重兵團團圍住,連一隻蒼蠅都飛不進來。
太子手中殘存的那點兵馬,被消滅不過是旦夕之事。
你們不會有機會了。
叔父可要考慮清楚,這真的是唯一的機會了。若是再錯過,便成千古恨,悔之晚矣。”
賈璉的話,對史鼎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他倒是沒有覺得賈璉是在危言恐嚇他,畢竟若非有着足夠的信心,賈璉又怎麼會如此堅定的站在寧康帝的那邊,甚至對太上皇的親筆諭旨都不屑一顧?
因此,心中最後那一點等待太上皇翻盤的希望被徹底打滅。
他不由瞅向賈璉……此時一個面部輪廓粗糙的魁梧大漢,竟顯得些許委屈模樣。
“可是,太上皇待我恩重如山,我……”
賈璉不耐煩的打斷了他的“忠義講演”,冷冷道:“是太上皇的恩重,還是叔父的一家妻兒老幼重要,叔父自行衡量。
我只提醒叔父一句,已經沒有時間給你猶豫了。
陛下留在山上的兵馬已經對行宮形成了合圍之勢,進攻隨時都有可能開始。
山下又有重兵層層包圍,一旦我們動手,便是你們身死之時……”
無情冷漠的話語,令史鼎面色一變再變,最終頹然一聲嘆息,他卑微的道:“可是,即便我願意投誠,只怕陛下未必肯接納……”
之前他和孫佳等人衝擊寧康帝行宮的時候,可是足夠賣力,對寧康帝那邊,造成了恐怖的殺傷,甚至險些就能活捉了寧康帝。
見史鼎的榆木腦袋終於轉過來,賈璉面上露出了笑容。
雖然他和史鼎沒有太大的交情。
但也沒有仇怨。
而且史鼎說的不錯,以兩家累世的交情,若是捉他去向寧康帝邀功,確實不大妥當。
因此他便忽然想到,若是像裴豐年那樣將其收降,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史鼎作爲史家三爺,能夠憑自己的本事混得一個侯位,絕對算是個人物。
此番若是能夠保他一命,只要他還有點良心,將來自然就會是他的擁護者之一。
“陛下那裡,自有我替叔父說情,叔父只需這般……”
說着,賈璉招過史鼎,在他耳邊囑咐一番。
史鼎聽了,一時面泛希冀,一時又遲疑不定:“如此,真的能行?”
“放心吧,到時候叔父看我眼色行事。”
賈璉面上雖沒有表現出十足的把握,心中卻並不擔心事不成。
以他拍寧康帝多年馬屁的經驗,寧康帝並不是一個會被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的人。
按照目前史鼎的價值,寧康帝會接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