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

在這裡的主人們,二殿下爲尊,其次是二位老王。。袁訓有爵位,論身份比張大學士高。但他和寶珠是主人,往常路上擺開席面的吃法,二位老王下面是張大學士。

文章老侯二兄弟一路上常自懺悔,又過得日子如意又豐盛。吃的豐盛玩的豐盛,人自然生出時時的滿意感。

有時候和同行的人相比,人家也是一輩子官場打熬,硬生生比他們兄弟活得漂亮。

這二兄弟認識更深刻,事事以袁訓馬首是瞻,樁樁看着別人行事。

佔着有爵位,張大學士讓一讓他們並沒有什麼。但他們居於張大學士之下。

就這樣還是不敢坐,還有趙夫子是阮英明的岳父,又是孩子們在路上的先生,教的活,用的活,鎮南老王很欣賞他,當面說過回京以後讓元皓拜先生的話,傳了出來,這一行人裡都聽到過。

不管從韓世拓的功名是阮二先生指點出來的,還是從趙夫子教導韓正經——其實這有些亂,當父親的是女婿教出來的,當兒子的如果規規矩矩的拜師,要和女婿平輩。但韓正經並沒有認真的拜趙夫子,這又是在路上,講究不了。

文章老侯兄弟往往請趙夫子坐在他們上面,他們的下面是主人位,袁訓和寶珠夫妻。

今天又多一個人,跟隨齊王出京的樑二混子。趙夫子讓他,韓家兄弟還是末位沒有錯。

正對着酒菜喜歡,到底是有日子沒有吃過,肚子裡油水乾。但倒不會失儀,正尋酒壺準備當個斟酒的人,就聽到太子殿下春風拂面的這一句:“你坐我身邊。”

緊貼太子坐的鎮南老王哈哈一笑,把人往下面位子上攆:“看來今兒是慶功臣的酒,也應該敬一敬他們,你讓開,我坐你這裡。”

韓二老爺呆站在原地不敢接話,張大學士已到下首,趙夫子早早讓開,逼着文章老侯讓坐,老侯沒落座以前,特意到二老爺身邊。滿面帶笑推着二弟:“大小爺叫你呢。”

他們的座位現在有所變化,原本是面對門的爲上,上位旁邊有主人位。但主人全坐到下首,又有二位殿下,就齊王和太子並肩。

太子肩下是鎮南老王,齊王肩下是梁山老王。離上位近的是其次的貴客位,鎮南老王的下面是張大學士,梁山老王的下面是韓家兄弟讓出來的趙夫子,趙夫子又讓出來的樑二大人。

趙夫子的下面,韓家兄弟也是相對而坐。再兩個位置是袁訓夫妻。

現在變位置,又多一個萬大同。

齊王旁邊讓萬大同坐下,下面纔是梁山老王。梁山老王樂了,席面上自斟壺多,搶一把酒壺在手裡,給齊王滿上,再給萬大同滿上,對着萬大同晃動餘下的酒:“出京那天我就看你功夫不錯,這一年多更落在我眼裡。早就想和你會會酒量,習武的人有哪一個不能喝酒的?只是不想喝罷了!尋常我使喚不來你,今天你算落我手裡了,我不喝痛快,你別想從這裡挪一步。”

他的話,讓整個房裡泛起暖洋洋。齊王也一樂,把個雙手一拍:“着啊,就是這話,今天不醉不散。”

“不醉不散。”接這話的是樑二混子。二大人是最喜歡熱鬧中帶亂的人,不然不會在京裡大大出名叫混子。見到這席面上菜不錯,酒是就地打的,不敢說上好的,卻是當地風味,別具一格。

在座的又全是功勳一流,如果還是在京裡,二混子大人摸不到這樣的席面。貴人們相處有自己的幫和黨,四皇叔那種龍子龍孫混子,樑二混子都是通過和袁訓糾纏才認識。陌生的人圈子,外人其實很難進去。

二大人對熱鬧深有研究,早就推敲出是個人都喜歡玩。不是在京裡太子不愛吃席面,二位老王不愛玩,是他們會打量清楚跟誰玩。

今天坐一起是極難得的,樑二混子手一伸,把韓二老爺手中的酒壺奪到手。

自斟壺還有,爲什麼只奪韓二老爺的?

是左讓右讓的,這一位還在原地呆站着,他的位置讓擠走,他想坐也不行,但又不敢相信自己能坐在太子身邊——這是莫大的榮耀不是?樑二大人離他卻近了,不費吹灰之力搶到手,這是他等下添亂的傢伙,他得有一把。

這也是對着太子徐徐展開,越發笑容深多的面龐,梁山老王已亂上來了,二老爺還發呆沒有結束。

大家都對着他笑,從樑二混子開始,每個人推他一把:“過去。”把韓二老爺推到太子和鎮南老王中間,帶着似夢似幻的迷茫神色,讓鎮南老王按坐下來。

但隨後,韓二老爺左右一看,一驚的跳起,雙手連擺:“不敢,我不敢這樣坐。”

梁山老王這會兒功夫,已和萬大同碰了三杯。萬大同無路可走,只能陪他痛飲幾杯。

梁山老王不滿的好笑:“還要同行一路子,你這不自在毛病是時候改改了!”

太子卻沒有不悅,對於韓二老爺這自知身份的舉動,太子依然很有耐心的等着。

張大學士出主意要太子籠絡韓家,他在這裡幫腔,道:“你就坐着吧,不坐,我們可吃不成。”他面前有一盤蓮藕鴨,嗅上一嗅:“香,呵呵,趕快安席,好勸筷子不是。”

對面梁山老王纔不聽這話,用個佈菜筷子給太子和齊王佈菜,他面前有一盤白斬雞,挾個雞腿給萬大同。

太子還在等韓二老爺,大家只能等着。韓二老爺腦子嗡嗡作響,就差眼前金星齊冒。他就更僵着放不開。

樑二混子嚷嚷:“哎!虧你幾十年官場上混,看你混的什麼模樣,大小爺賞你,快放開些!”

他越叫,韓二老爺越緊繃。鎮南老王出了一個主意,對文章老侯招手:“你來陪着他坐,我到對面跟親家近些。”

張大學士心想正好,太子殿下和韓二說話,我就和這個老東西說話倒也不錯。又換個座位,韓家二兄弟坐到一起,韓二老爺從呆怔中醒過神。

他面前的酒是滿的,他耳朵裡樑二混子的話還在。二老爺一個激靈反應回來,雙手捧杯對着太子躬身,嗓音中有微微的顫抖:“幾十年官場渾渾噩噩,不如跟着大小爺當一回差。不如這一天吶。”

太子並不是救災的主使人,但歸功於他也錯不到哪裡去。

說過,並不等太子回話,一仰脖子,把酒一飲而盡。對着衆人亮一亮杯子底,說着謝謝,大家鼓掌喝彩:“好!”

“吃上幾杯,你就不再緊張!”梁山老王和樑二混子這樣說。太子動了筷子,主人這一桌開始吃,家人那一桌跟上。

鎮南老王扭頭去看孩子們,倒不是隻關心他的孫子。見到孩子們吃的並不歡快,老王關切地道:“你們還沒有休息過來,累了是不是?”正要說好些天從早到晚幫忙救災,哪有個不累的的話,熱氣騰騰從外面進來,是寶珠帶着梅英和紅花送進來一道菜,三個桌子各一盤,有三大盤。

這是最解饞的菜,紅燒蹄髈。寶珠的手藝好,花的功夫也足,蒸出了油,蒸的爛熟,香噴噴的不管肥肉還是瘦肉,到嘴裡就化。

喜歡的人人都說這是好菜,孩子們那桌加壽笑出來:“母親,小六小紅和拌嘴三差人有話要問。”

寶珠放下菜,笑盈盈道:“是什麼?”

元皓嘟着嘴兒:“舅母這些菜要花多少錢?是不是肉太多了,”小六補充:“太奢侈了。”蘇似玉補充:“表弟和小六剛纔說,一隻鴨子可以買好些糧食,咱們一頓卻就吃了。”

加福補充:“母親,表弟說太花費了。”稱心如意掩面竊笑。

梁山老王嘴裡半塊鴨肉停在那裡,愕然的不敢再咀嚼。齊王伸出去的筷子僵在半空中,太子正掰着河蟹,也不敢再吃。

大人們面面相覷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情不自禁的面上都有一抹難爲情,一起咧嘴兒:“嘿嘿,到底是他們比我們厲害。”

鎮南老王抓住這是個教導孩子們的機會,繼續伸筷子:“你們過了啊,這飯還是要好生吃的。”

元皓對着祖父準備嘴更噘,當舅母的不慌不忙的回答:“原來是爲這個呀,怪我沒有對你說清楚。知道這些菜是從哪裡來的嗎?”

“買來的。”孩子們齊聲回答。

寶珠嫣然:“青菜是咱們買來的,這些肉呀,這些河蟹啊,全是你們掙來的呀。”

“是怎麼一回事兒?”孩子們眼睛發亮。

袁訓一面暗笑寶珠怎麼編鬼話,一面趁孩子不注意,趕快弄個河蟹到面前開始吃,免得等下寶珠回答的不好,下面吃一口要看一口孩子們的小臉色。

寶珠胸有成竹:“萬掌櫃的剛出門採買去,你們還沒有醒來的時候,知道出了什麼事嗎?他和關爺讓人攔住,送來這好些雞鴨肉還有河蟹。我想啊,一定是送給大小爺的是不是?”

“是。”孩子們聚精會神。

“但我一問,卻不是。人家說啊,指名送給胖隊長一半兒,餘下的別的隊長們分一分。加壽居然也有,卻沒有我的。”寶珠故意的扮個不開心。

元皓興奮上來:“舅母,他們是誰?”

這假話執瑜執璞和蕭戰,加壽三姐妹全聽得懂,異口同聲的回答:“還能有誰?送給胖隊長的,只能是受了你好處的那些人。”

“小黑子?”元皓看來最牽掛他:“舅母,他過得好嗎?”

寶珠不願意在這件事上哄他,畢竟沒有親眼見到過。就道:“他卻沒有來,元皓你想,路這麼遠,咱們走的多麼快,能跟上來的全是會騎快馬的大人,你問過他會騎馬嗎?如果他會騎馬,咱們到了蘇州,哥哥幫你使人來看他們的時候,把他帶來跟你聚聚。”

元皓小有遺憾:“我問過他不會騎馬,如果會騎馬跟執瑜哥哥的孔小青一樣,我就帶上他了。”

寶珠把話題轉回來:“所以呀,咱們今天要大吃特吃,不能辜負了胖隊長和所有隊長的辛苦,人家管我們直到蘇州的吃食呢。”

元皓眼巴巴的望過去。

寶珠會意,又道:“只是他們要回家去了,你們又睡着了。我說住一天吧,見見胖隊長再走。但他們說不能打擾胖隊長休息,留下話讓隊長們好吃好睡,千萬別因爲花太多的錢而從此節儉到苦了自己,人家的家裡有營生,還有祖父要跟着,還要舅舅要跟着,”

最後兩句深得元皓之心,元皓笑嘻嘻:“舅母說的是呢。”

“人家追上我們花了好些天,不能再耽誤他們回家團聚,他們就走了,說下回再見吧。說了,請胖隊長到長大了,再去當隊長。”寶珠笑眯眯:“元皓你說可好不好?今天這一頓呀,不花許多的錢,卻吃到這麼多好東西,多虧你呢。”

寶珠再強調一回:“人家說沿路安排好了,直到蘇州有的吃。”

“好好。”元皓興高采烈,他這個年紀看不穿心愛的舅母會說謊話。胖隊長三個字又可以直接把他砸糊塗,好吃的又誘惑人,他深信不疑。然後付諸於行動。他們是小案几湊起來,坐起都方便。走到太子身邊:“哥哥多吃,這是不花錢的。”太子唯唯諾諾的笑:“多虧了你。”

元皓又去叮嚀齊王,齊王嘻嘻也誇了他。又叮囑了祖父們和其它的人。家人那一桌也去了,家人把他狠誇一通,胖隊長春風滿面而回,開始分螃蟹:“加壽姐姐兩隻……戰表哥一隻……”

蕭戰哇哇叫聲中,宴席正式開始。

……

有一會兒,樑二混子還在尋思。袁訓推他:“該你喝了,亂的最兇的也是你,這逃酒的也成了你?”

樑二混子眨巴着眼睛,還是沒端酒杯,先吸一口涼氣:“厲害啊。”

鎮南老王以爲還是誇他的孫子,挾一筷子魚肉大吃大嚼,小小的自得出來:“你跟着大小爺到這裡,不是親眼見到,這羣孩子們,有哪一個不是能幹的。”

二位夫子點頭稱是。

樑二混子卻不是這個意思,他對袁訓看一眼,他的旁邊侯夫人還是不在,又去忙活別的菜去了。

二混子的話就可以直接出來,因爲不當着當事人。

“我說袁二爺厲害,這一篇鬼話說的,我都快信了。”他還是個疑惑不解的神色:“這編的快呀。”

袁訓碰碰他:“什麼是鬼話?好話兒,不好聽嗎?孩子們全聽得很滿意呢。咱們也可以放開了吃。”

“就是,是好話兒。”在座的人紛紛附合袁訓。

樑二混子陪個笑臉兒:“我常說自己是鬼話,鬼話能說好,在我眼裡全是人尖子,我倒沒有別的意思。”

梁山老王蹄髈吃得舒暢,又來上一塊,就聽到這話。老王對他沒好氣:“自然人尖子,生下我家的加福,還能不是人尖子。”

袁訓對他白眼兒,慢慢吞吞地道:“這話好沒道理,加福還是我家的。”

樑二混子笑了:“且看我審時度勢,不好,我坐到你們一對親家窩裡來了,我也不說你們了,免得點起火來燒到我自家。咱們吃酒要緊。”

梁山老王可沒有這麼輕易就打發,老王眯眯眼:“我說這位二爺,”樑二混子一縮脖子:“不敢。”

“你別光打量我們,你壓箱底的本事,亮一樣給我們瞅瞅。”

樑二混子小心翼翼:“您真的要我拿出來嗎?”

齊王也讓吸引過來:“您有您就亮啊。”

樑二混子把左手一翻,袖子裡掉出來一杆筆。右手一翻,袖子裡掉出來一卷紙。

大家錯愕:“這是什麼意思?”袁訓猜出來:“你少來招我,仔細我……”話剛到這裡,樑二混子對着他一聲怪笑:“哈哈……。”

把孩子們嚇一跳,先開始沒有看到笑聲是從房裡出來,都往外面瞧:“是夜貓子叫宅嗎?”

沈沐麟納悶:“叫宅不是春天嗎?”就聽到大人那桌上亂了。

跳起來一位樑二大人,揪着岳父的衣袖不放。他兩個眼睛裡放着光,面上激動難耐:“我說逮你一回從來難,但今天你休想甩脫我。這會兒不趕路不幫人,這秋月皎潔,一地如銀,蘇東坡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有海上生明月,到你探花這裡,怎麼會沒有詩?”

等到沈沐麟吃驚的把嘴張大,樑二混子嘴裡就只有一句話:“快作快寫,我等着收呢。”

“天吶,這是詩書強盜,還是丹青土匪?”沈沐麟迸出來話,哪有這樣揪着人家逼迫詩作的人。沈沐麟發現自己又開了眼,這位平時敬重的長輩分明一個無賴混帳行子纔是。

香姐兒和他坐在一起,自從讓蕭戰“偷襲”,怕蕭戰又胡說八道,而沈沐麟不能招架——話說能招架得住戰哥的也沒有幾個。

香姐兒時常小夫妻在一起,把話聽見,忍笑推他:“吃東西吧,母親下面還有好些菜呢,大人們鬧,咱們不管。”

梁山老王也同時撫額頭:“我讓你顯擺本事,你這本事……”

他看的模樣,好似不忍看下去似的。沈沐麟叫香姐兒:“看過再吃,戰哥家祖父要幫忙了。”

孩子們也看過來,但都不放心上,是在家裡見習慣四皇叔和樑二祖父的“爲非作歹”。只有沈沐麟期盼的等着梁山老王大出手,把那揪人的長輩教訓一通。

“哈哈……”梁山老王一收手,把個桌面輕拍一下,大笑卻道:“老夫喜歡!”

這話一出來,對沈沐麟如雷貫耳。閃得他的期盼落了空不說,他腦袋一低,一頭還差點撞到盤子裡。

不等他有什麼幫岳父的話出來,梁山老王和樑二混子結夥兒鬧騰上來。

老王大笑:“太平地界兒上,作詩,今天咱們都作詩。二位夫子,你們一個也不能少,多多的作了來。”

趙夫子笑着說有理,樑二混子直奔張大學士:“夫子,你寫,我研墨。”

張大學士拂袖好笑:“你又貪上我的字。”樑二混子不回答,又到殿下身邊點頭哈腰:“今天月兒好,大小爺興致高,也來一幅吧。”

鎮南老王緊急提醒:“大小爺小心,他又貪上您的字了。”太子失笑:“我早就聽說搶人的字畫是個中魁首,今兒一見名不虛傳。不過我的字,卻不是好到手的。”

樑二混子卻另有一番話出來,他收起放縱形容,斜向門外一地月色明,曼聲吟道:“咱們今天補過中秋,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此情此景咱們人齊全,卻不由我想到京中家人。范仲淹的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太子眼圈一紅,想到在京中的父皇母后,差點讓說得眼淚下來。齊王也黯然垂下臉兒,思念浮現出來。

秋天除去秋高氣爽以外,還有秋風瑟瑟。由夏日的暖而轉入添衣的寒,跟春有生機夏興盛不一樣,行人悲愁相對的重一些。也有人會想家多一些。

樑二混子這話又對景在“中秋團圓”上面,把二位殿下的心繃得緊緊的,悵然都有一聲嘆氣:“唉……”

別的人可就呆住,梁山老王低低的道:“難得吃一回酒,這小子誠心攪和來着?”

樑二混子的話鋒卻轉了,對着太子和齊王深深一揖:“無情懷不能有詩詞,今夜,正是吟詩作對的時候啊。”

……

這個夜晚,沒有平時的奔馳,寧靜安樂的使人心滿意足。雖說是團圓缺少好些家人,袁訓和寶珠雖然帶上所有孩子和媳婦女婿,也還不在袁夫人和安老太太身邊。但上路的人一個不少,也算一個小小團圓。

樑二混子不出來說話,太子本來沒有濃濃的思鄉情。他想念皇后不應該在這會兒,今天是慶功席面纔是。

但已經勾動愁腸,好似一口魚肉吃到嘴裡,香甜滑鮮,繼續吃下去較爲舒服。

結果呢,這個謅斷腸子的樑二混子表白他的用意,他還是個騙詩騙字的那人。

“你!”太子一時氣急,手指着樑二混子就要翻臉。樑二混子打躬作揖不止,太子又爆笑出來:“太不像話了!哄人字畫你倒這麼下功夫!”

他一面笑,一面說,笑的眼角出來兩滴子淚水。

齊王也先開始有個埋怨,想說不能這樣開玩笑。但“撲哧”一樂,把他的責備話盡情堵了回去,隨着太子也哈哈大笑起來。

袁訓聳聳肩膀,點評道:“此人可恨!”但想想他歷年丟的書畫倒不冤枉。

“罰你作詩,你必要作詩,作的不好,等到了蘇州,讓你跟着阮英明繼續作,讓他把你好教訓!”太子越想越好笑。

想到樑二混子的長兄,已經告老的老樑尚書,斯文滿面,從來不是這種促狹的人,這一母同胞怎麼生出來這兩個模樣的人?太子恨意不解,磨了磨牙。

孩子們對大笑卻不能都理解,元皓跑過來:“是對的詩好,才笑嗎?”大家含笑回他:“是啊,你們唸的也有詩,也拿出來對對吧,溫故而知新,就在平時的時候。”

元皓回去,這裡袁訓讓取出筆墨,另取一張桌子擺放好,大家分了韻,真的吃着酒作起詩來。

沒一會兒,孩子們那桌先有動靜。好孩子搖頭晃腦先念出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胖孩子愛耍賴呀,一點兒不辛苦。”

張大學士有了一首,正寫着呢,聽到這詩,險些把硯臺打翻到自己身上。笑還沒有止住,胖孩子開始回敬:“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守門窗,守門窗呀守不住呀,好孩子她淚汪汪。”

“哈哈,爲什麼一定守門窗?”鎮南老王笑問。

胖孩子分外得瑟:“看住點心。結果沒看住,好孩子她淚汪汪。”

作詩的大人分了分心,又來聽孩子們亂改的打油詩。見他們對的興致高,太子藉機和韓二老爺徐徐說着話:“都去過哪些衙門?可有什麼奇聞逸事沒有?”

韓二老爺幾杯酒下肚,酒勁上來了。他的話還是以奉承太子、袁訓,和謙卑自己沒有功夫爲主,太子又問以前呆過的衙門,酒蓋住臉,韓二老爺說得口若懸河。

“去過的衙門不少,但不管在最興頭的衙門也好,辦事也沒這裡痛快。我記得有一年,一個案子發了那官解到京裡,催着要證據,他當地盤根錯節的,只是發不來。我去催,到了地方一看,好大後臺?就是打發我出京的頂着上司。他的意思明擺着,這犯官他的人,讓我辦一回不成的差使,失職的罪我擔着,把我急的……”

這話裡面有瀆職和各司推卸的內幕,太子聽得一動不動。他的神色不由自主的炯炯有神,看在韓二老爺眼裡,還以爲殿下看重自己,更想說些能耐話,卻一想,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

就這一次跟隨萬大同辦糧,受到大家的刮目相看,卻是錢足夠,留下的小子個個精豆子,韓二老爺並沒有勞太多心。

太子表露出聽得認真,韓二老爺則爲拿不出什麼着了急。陡然出來一句話:“要說我當年舊事,不成人的地方頗多。請大小爺以後只看我們正經的,我們正經是個好孩子。”

這話正中太子下懷,和韓二老爺扭身看孩子們,見到他們玩的還是不錯。

韓正經笑嘻嘻:“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黃山腳下共一堂。”他把後面的一句湓浦沙頭水館前改到當前。

趙先生聽到,呵呵道:“詩就是這麼作的,先會謅,再加上典故,注意個措詞,押上韻就成了。”

好孩子就歡聲的更高:“胖孩子愛搗亂啊,一點兒不辛苦。”胖孩子還是叫嚷:“守不住點心怎麼辦呀,好孩子你哭兮兮。”

哥哥姐姐在兩邊拍着手助威,也看着他們鬧的時候嘴裡不要吃着東西。

韓二老爺擡的手在半空中無力的動一動就止住,是太子莞爾:“別叫他,讓他們好好的玩。你家正經長大是個好樣的。”

這話不高不低的,韓二老爺身邊的文章老侯心中一動。他本來就把孫子看成振興的眼珠子,頓時想的更多。

沉吟着想,如果正經能入太子的法眼……轉瞬又是一個心思,那當然離不開忠毅侯和大姑娘加壽。老侯就去幫袁訓按紙,誇他寫的字好。張大學士在隔壁,同他攀談起來。

齊王離太子也近,電光火石般猜出太子心思。嘴角邊微微噙住笑,有個曾經太子黨聞名的父皇,自然的,太子這是學上一學。

齊王抿抿脣,這裡只怕有張大學士建議的功勞。再看自己,樑二祖父除了會嬉皮就是會嬉皮,自己的太平王爺格局已定。太子那裡倒是金戈鐵馬入夢來。他也作詩去了,留下太子和韓二老爺慢慢說話。

萬大同和梁山老王拼酒到極致,一滴子酒沒喝也在意,正在開吵中。梁山老王惱火:“老夫我還會哄你嗎?你看錯了,這酒我喝光了,又倒上的。”

萬大同奪過酒壺在手上虎視眈眈:“分明看到半杯酒就倒滿,我不信!您再喝,我來倒,這下子半點兒錯不了。”

當天晚上算是盡歡,孩子們肚子裡詩翻個底朝天,大人們詩也做得痛快。袁訓把幾首得意的收好,回房和寶珠秉燭又看一看,說到了蘇州給小二看。

阮英明已到蘇州,袁訓收到消息。

韓二老爺吃得大醉,回去睡不着。流着眼淚翻來覆去只說一句話:“幾十年,不如這一天,幾十年不如……”

文章老侯也想哭,但他旁邊是孫子呼呼大睡,玩的好,睡的就香。老侯反覆掂量太子的話:“你家正經不會錯。”不時有個笑容。

月上高空,銀輝帶來無數靜謐。

……

第二天,家人們換着巡邏,主人們依然有酒,家人們輪流那撥也吃了酒。

第三天,登黃山,流連兩天,往蘇州而去。

……

天氣轉涼,桂花飄香。蘇州知府鄧甫匆匆走過衙門中的大桂樹,一點兒也沒聞到香。

公事房裡幾個人站起來:“大人回來了。”鄧甫焦頭爛額模樣:“坐吧,咱們不講虛禮兒。”雜役送上茶,他端在手上來不及喝,問道:“城北角的城道肅清了嗎?”

“回大人,那裡是個書社,阮英明大人剛到這裡沒幾天,天天約齊文人去遊玩,是從中午就開始,直到通宵達旦啊。咱們沒法子攆走閒人。”

鄧甫眉頭緊鎖:“哎呀!是那些文人約的阮大人才是。”果斷一揮手:“不行!必須肅清!我已經打聽明白。在路上行刺齊王殿下的大轎,正是大天教中人。最近也和各位屢屢分析,齊王殿下爲什麼出京?是爲京裡的大天教開道,爲他們做主的。”

另一個人道:“可是?爲什麼還分京裡大天教,和外省的大天教?”

“這事費了我大心思,也幸好齊王殿下的王駕推遲到來,不然知道的晚,接駕也好不了。”鄧甫壓低嗓音:“這林允文降了以後,他外省的教衆不肯降,這不,他一處一處的收復地方。齊王殿下到揚州,就是爲保他辦的順利。通商貌似其次。”

鼻子裡一哼:“揚州知府個混蛋玩意兒,殿下說來得晚,我親自去拜訪他,他也不肯說,是手下書辦給錢說出來。姓湯的王八東西,以後他揚州到蘇州的公事,別想順溜着過去。”

兩個官員的矛盾,在場的人並不是不想插話,卻是謠言齊王今天到明天就到,他們整頓蘇州還來不及,沒功夫跟中間挑唆。

勸鄧大人息了惱怒:“文人中有大天教的人,這是早幾年就查到。如今要把他們攆走,讓王駕在這裡不出事情。唯一的法子,是您去見阮英明大人,請他不要往咱們沒肅清的地方流連。咱們也就有功夫把人清一清。”

鄧大人無奈:“阮英明是誰?那是吏部尚書靖遠侯的親弟弟。我本不願意在他面前露怯,好似我管理不好治安似的。但王駕隨時會到,沒辦法,我走一趟吧。”

在他的心裡,難免把阮大人一通抱怨。

……

阮小二正在聽人抱怨,兩個孩子阮瑛和阮睕小臉兒黑黑:“二叔(父親),跟着您可太不好玩了。您說在這裡能遇上表叔,也沒有見到!您說帶我們出來玩的,也沒有玩到!”

小二撇嘴:“我見天兒帶你們出去,怎麼是沒有玩好?蘇州的點心吃了沒有?蘇州的城區逛了沒有?”

“那逛的是書社!您作詩玩去了,我們跟後面揹着紙筆,晚晚就奉陪您去了。再說我們是孩子,我們要早睡,天天睡那麼晚,路過聽戲的也不給聽,路過說書的也不給聽。瑜表哥璞表哥可不是這麼玩的!”

小二挑眉頭:“帶你們出來,倒成了兩個造反的。別說執瑜執璞,就是加壽也是這樣的玩,跟着我,哪裡玩的不好了?”

兩個孩子小臉兒更板:“誰說的!分明加壽姐姐他們玩的最好!我們都知道。他們走也玩,吃也是玩。我們出門以前,往袁家祖母面前討來信看了,不會的字請袁家祖母教給我們。這玩,我們不喜歡。您自己喜歡纔是吧。”

------題外話------

哈哈,這標題取的,仔以後會好找的。

仔空腹去檢查去了,希望過程很快。麼麼噠。錯字下午回來再改。

今天更了九千,明天應該是一萬,一萬一……。只要不疼,就好辦啊。

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162章 ,探花!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82章 ,縫補考試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42章 ,眼熱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727章 ,神算失靈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46章 ,通風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806章 ,皇太孫第260章 ,寶珠大撒英雄貼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6章 ,方明珠第137章 ,賀喜第589章 ,梁山王府裡爭功勞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88章 ,還牙第517章 ,齊王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119章 ,大方?第95章 ,不值一提第176章 ,表兇去趕武舉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360章 ,對不住第662章 ,老公事第549章 ,兄弟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41章 ,文章之名,符其實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516章 ,正常袁二,只此一家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22章 ,虛僞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89章 ,驚讚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489章 ,太子表白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87章 ,掩飾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158章 ,春闈高中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732章 ,前方金陵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253章 ,父女說話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750章 ,新城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113章 ,我心依就
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162章 ,探花!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82章 ,縫補考試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42章 ,眼熱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727章 ,神算失靈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46章 ,通風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806章 ,皇太孫第260章 ,寶珠大撒英雄貼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6章 ,方明珠第137章 ,賀喜第589章 ,梁山王府裡爭功勞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88章 ,還牙第517章 ,齊王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119章 ,大方?第95章 ,不值一提第176章 ,表兇去趕武舉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360章 ,對不住第662章 ,老公事第549章 ,兄弟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41章 ,文章之名,符其實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516章 ,正常袁二,只此一家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22章 ,虛僞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89章 ,驚讚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489章 ,太子表白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87章 ,掩飾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158章 ,春闈高中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732章 ,前方金陵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253章 ,父女說話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750章 ,新城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113章 ,我心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