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鏖戰西北(六)

房當白歌臉上帶着有些瘋狂又有些絕望的笑容,用弓箭對準了一名兇悍的陌刀手,手指一鬆,黑色的羽箭帶着風聲,準確地射在陌刀手的胸前,陌刀手胸前有一塊護胸鏡,羽箭射在護胸鏡上,“叮噹”一聲,羽箭被彈了回來,那名陌刀手似乎愣了一下,很快,又舉起手中的陌刀,砍翻了一名党項軍士。房當白歌右手又從箭囊裡取出一支箭,對準了那名陌刀手,罵了一句:“受死吧。”可是他的羽箭還沒有射出去,劉黑狗射出的鵰翎箭已經撲面而至,房當白歌只覺咽喉一痛,咽喉處已中了一箭。這一箭射斷了他的中樞神經,房當白歌在最短的時間內失去了他的身體、靈魂和所有的一切,重重地摔下馬來。

師高金一直跟在房當白歌身邊,房當白歌中箭落馬後,他只是向下看了一眼,立刻擡起頭來,他沒有時間悲傷,房當白歌死身,党項軍更需要組織,他大聲地對身後的副將房當嶺道:“房當嶺,現在你來指揮部隊。”

房當嶺正是那員在城牆下指揮党項軍撤退的將領,他一直率領着党項大軍靠近城牆向上射擊,撤過壕溝的時候,也沒有騎戰馬,他機敏異常,看見房當白歌落馬,他敏捷地翻身騎上了房當白歌的戰馬,剛騎上戰馬。就聽見師高金讓他指揮部隊。房當嶺眼見敵人的陌刀隊已逼近身前,就對師高金大聲吼道:“我們向西面衝,能出去多少算多少。”師高金道:“你現在全權指揮。”房當嶺果斷地對着傳令兵道:“傳令,向西突圍。”

這時,一隻鵰翎箭如閃電般直奔房當嶺,此箭正是劉黑狗所發。混亂中,房當嶺身後一名軍士無意中擋到了房當嶺身前,鵰翎箭正中這名親衛的面門,救了房當嶺一命。房當嶺從戰馬左側取下一面皮盾,護住身體,對身旁的親衛喊道:“敵人冷箭歷害,護住傳令兵。”數名親衛用身體護住了傳令兵,傳令兵吹起了向西突圍的兩短一長地號角。

房當支金率領的党項騎兵隊抵擋不住黑雕軍騎兵的瘋狂進攻。被迫向西撤退,卻被何五郎的騎兵隊緊緊咬住,始終擺脫不了。房當支金是党項軍衝鋒將,心理素質極好,十分地冷靜。他邊跑邊回頭觀察形勢,眼見主帥房當白歌和大軍主力被黑雕軍團團包圍,危在旦夕。突然掉轉馬頭向南而去,直奔義州南城門。党項軍軍士皆常年生活在馬上,戰馬也是產自於清水河的良馬,黑雕軍騎兵雖說騎術了得,可是要追上黨項騎兵,也着實不易。房當支金率軍很快奔到南門,又圍着義州城牆。向東門跑去,很快就到了北門,這個圍城而跑的招術,黑雕軍獅營也曾經用過,房當支金參加過追擊黑雕軍獅營地戰鬥。對獅營的狡詐記憶猶新,這次在萬分緊急之時,他便依葫蘆畫瓢,也圍着城牆狂奔,他要用戰馬高速奔跑的衝擊力,把黑雕軍的包圍圈衝開一個缺口。

這一招十分奏效,房當支金率領的五百多黨項騎兵,不顧一切地向黑雕軍的包圍圈撞去,活生生把黑雕軍撞開了一個缺口。房當支金衝擊黑雕軍的時候,党項軍的殘餘主力也在房當嶺地指揮下,集中力量向西南突圍,兩股力量幾乎同時爆發,竟然衝破了黑雕軍的包圍圈。師高金、房當嶺等騎着戰馬的少數黨項軍親衛,匯入了房當支金的馬隊,衝破包圍後向西北方向逃跑,而沒有戰馬的党項軍,雖說短暫地衝開了包圍,卻很快又被黑雕軍地騎兵合圍。

義州城上,數百名軍士和拿着木棒、菜刀、被褥的老百姓,拼了命的叫喊着,把能弄響地東西全部弄響,爲黑雕軍加油助威。王江躺在地上,幾名親衛把他地鎧甲脫了下來後,用布帶緊緊地纏住傷口,很快,布條就被鮮血浸透。那名立了大功的老英雄守在王江身邊,看着王江艱難地站了起來,他掩飾不住內心地激動,淚水在臉上縱橫,直掛在花白的鬍鬚上,“下面真是大周朝的人馬嗎?就是黑雕軍嗎?我當了四十年兵,見識過無數強兵勁旅,都比不上這支軍隊。”

王江驕傲地說道:“這就是雄勝軍節度使侯大勇麾下的黑雕軍,我也是黑雕軍出來的。”王江扶在城牆,看見党項軍的戰馬因爲無人看管,在城外四處亂跑,急忙下令道:“打開城門,城上地軍士和百姓全部到城外去捉馬。”

義州城的軍民聽到王江的命令下,興奮地轟然應諾,打開城門,就去圍捉四散跑開的戰馬。此次進攻義州的党項軍整整一萬人,全部是騎兵,加上一些運輜重地老馬,所以,義州城下逃散的馬匹極多,義州軍民兩三千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了兩千多匹戰馬,還有數千的戰馬,已經跑遠了,消失在黑夜中。

天完全黑盡的時候,最後十多名負隅抵抗的党項軍士也被砍殺,此時,戰事才完全結束。愛馬如命的黑雕軍衆將聽說有數千匹戰馬跑掉了,心疼得臉都變形了,石虎馬上下令,除了傷員以外,黑雕軍全軍分成五隊,在義州城外大範圍地搜馬。搜馬行動得到了黑雕軍上下的一致響應,軍士們不顧大戰後的疲勞,拉網式地在義州城外搜索,天明的時侯,還有數支小隊沒有回來,這時,陸續捉到在義州城內的戰馬已超過了五千匹,黑雕軍大大地發了一筆橫財。

,旦還有止,山戰馬逃走了,這些逃散的戰馬。後來散落在涇河和渭河、川,漸漸成爲野馬,後來,這些野馬大大改良了黑雕軍的戰馬品質,這些戰馬,被命名這涇渭野馬。

義州正在激戰之時。靈州城也是戰雲密佈,雙方仍在試探交鋒,不過,相比義州城的殘酷血戰,靈州城外的戰鬥近似兒戲。

靈州城不比義州城,靈州城歷來是邊關重鎮,兵強馬壯,糧食充足。城牆高大而堅固,戰具齊備。東、西、南、北四個城牆上,佈置得有拋石機、牀弩、拇木、大石、火箭、黑油、累答、蒺藜、鍋竈和懸脾,節度使馮繼業對守城頗有心得,他並沒有在城牆上密佈軍士。而是每間隔一米五到二米佈置一名軍士,其他軍士就下城休息、備勤,各軍輪番上城守衛。以保持旺盛地戰鬥力。

每一段城牆都有數名信號兵,專門負責傳遞信號,靈州軍的信號均用旗語來表達,非常詳細,舉黑旗表示人員或武器不足,舉兩面黑旗表示需要敢死隊支援,舉兩面黑旗不斷轉圈表示需要大隊人馬支援;舉白旗表示需要補充弩弓等遠射兵器。舉兩面白旗表示需要補充格鬥兵器;舉紅旗兩表示需要火戰器材,舉兩面紅旗表示需要滾石等等。

從八月五日傍晚開始,党項軍就開始攻城,到八月六日晚,攻城持續了一天。更準確地說是党項軍騷擾了一天,党項軍每次進攻,總是用牀弩對着城內射幾箭,軍士們通過木板跨過壕溝,衝到城下,射一通箭就轉身離開。党項軍在攻城的同時,還押着附近的老百姓,擔着土填埋城牆外的壕溝。

節度使馮繼業、牙將王騰驤並不敢放鬆警惕,党項大軍出動一次並不容易,勞民傷財不說,更冒着與大周朝結下仇怨的風險,誰也不會認爲党項軍只是爲了騷擾靈州城,王騰驤奉命加強了城內地巡邏,實行了屑禁,嚴防城內的党項人與城外的党項人裡內外合。

在六日夜晚,持續進攻了一天的党項軍收兵回營,城下城上對峙了一天,雙方軍士都沒有多少傷亡,不過,各種行動進行了一天,卻也累得夠嗆,天黑以後,党項軍和靈州軍各自回營吃飯、休息,除了值勤的軍士外,軍士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房當明、房當值赫和房當瀚海圍坐在軍帳中,由於叉州到靈距離遙遠,他們此時並不知道此時發生在義州的戰事。

房當明臉色平靜地切着一隻羊腿道:“你看這隻羊腿,多嫩啊,只有清水河畔的羊肉才這麼好吃,昨天嚐了一隻靈州的羊肉,淡淡地沒有滋味。”

這時,親衛地折又送上來一隻剝好的小羊。房當明問道:“這是從清水河帶過來的小羊嗎?”

親衛地折是個三十多歲的老兵,他跟在房當明身邊已有十多年了,和房當明的感情相當深厚,他看着房當明帶着族人,艱難地周旋在吐蕃、回鶻、漢人和契丹等強鄰之間,數年征伐,房當族從清水河畔一個,不起眼地小部落,變成了控弦之士有數萬人之多的強盛之族,其中的艱險困苦,局外人是難以想象地,房當明幾次想讓他去領兵,他都拒絕了,他願意作一名親衛,忠心耿耿地護衛着房當族的英雄。

聽到房當明的問話,地折愉快地笑道:“當然是清水河的小羊羔,其他地方的羊羔那裡有清水河畔的好吃。”其實,這些羊羔全是從靈州附近的村莊捉來地,地折知道房當明不願意吃其他地方的羊肉,就慌稱這些羊肉都是清水河畔的帶來的,這種在羊肉問題上善意的謊言,地折已經說了多年,變得十分熟練了。

得到了地折肯定地回答之後,房當明就從小羊後腿上切了一大塊肉下來,用鋒利的小刀把羊肉切成長方塊,用銀杆穿起來,穿了七n八塊,房當明從盤中取過一些地折作好的調料,均勻地撒在羊肉串上,當肉色呈醬黃色時,香味就在帳中四處亂竄,房當明有滋有味地吃了一串,對正在專心烤制的房當垣赫和房當瀚海說道:“清水河的羊肉真香,清水河水清草盛,是佛祖賜給我們房當族的福地。”他頓了一頓,道:“不過。清水河只是一條小河,與黃河以及南邊的大河相比,實在是太小太小了,這幾年來,我們房當族人丁興旺,放牧的地方越來越擁擠了。不少族人爲了爭奪牧場動了刀子,傷了和氣。”他用刀子仔細地切下一塊羊肉,又道:“中原人最爲低賤懦弱,卻佔着從草原邊上到大海的廣闊之地,我們此戰,就是要把鹽州以北的土地全部奪過來,這是房當族人走出清水河畔地最爲重要的一步,若此戰成功。党項人就可以和北面強大的契丹人平起平坐了。”

房當炬赫就曾經因爲爭奪水草和本族人打過數次架,他深有體會地道:“清水河水草雖美,卻實在太小,靈州土地肥沃,且有秦漢延、唐徠等渠了黃河水。灌溉大面積農田,不僅可種稻麥,而且水草肥美。也可放牧,是農牧兩可之地,我們若奪得此地,不出十年,房當族必可稱雄天下,就如現在的契丹人一樣。”

房當瀚海是房當五虎中最爲謹慎之人也是最細心的人,他見到房當度沒有在帳中。問道:“這幾天怎麼沒有看見房當度?”

房當明把一塊羊肉送進嘴裡,過了一會,淡淡地道:“他有事離開軍中幾天。”

房當瀚海本是隨意一問,見房當明不肯說,意識到肯定有很重要之事。否則房當度不會在大戰期間軍營,他閉口不再提房當度,就接過房當值赫剛纔的話題道:“周軍這幾年戰績不錯,契丹軍隊三年前在高平苗紅屹敗給了周軍,周軍雖說四面樹敵,可是周朝人口多,在wn池軍隊也不少,和這樣的對手交戰,他敗十次給我們都不公…叨動骨,我們敗一次,就是滅頂之災。”

房當垣赫和房當瀚海是親兄弟,兩人的性格卻完全不同,房當垣赫不耐煩地打斷道:“若都象瀚海這樣,這也怕那也怕,那麼,我們党項人永遠都不能強大,面對惡鄰,永遠都要低眉順眼地奉獻自己的牛羊,這樣的日子,你願意嗎?”

房當瀚海被搶白幾句後,就不再說話,三人各懷心事,都不再說話,只聽到烤肉的滋滋聲。

就在靈州城外兩軍對峙之時,房當度卻經過數天的奔波,進入了育州城。

“要向胄州借兵去攻打鹽州,這不是開玩笑嗎?”育州城刺史李彝秋是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同父同母兄弟,他對房當度的請求十分地驚訝。

房當度和他地大哥房一樣,長着一雙小眼睛,只是,房當明長着一隻鷹鼻,而房當度卻鼻如懸膽,非常漂亮,房當度臉色中透着些疲倦,又有些着急,他道:“這幾年來,周兵多次攻打房當族,我們也是忍無可忍,纔出兵攻打靈州,大哥說了,既然要打靈州,不若把鹽州一起打下來。我們房當族的軍士實在不夠,所以請育州援手,借兵兩千。”

李彝秋死死盯着房當度,突然抽出佩刀,架在房當度的脖頸上,惡狠狠地道:“房當度,好大的膽子,你知道我是什麼身份嗎?我是大周朝宵州城刺史,你這不是讓我謀反嗎?你不怕我把你綁了,送到大梁城去嗎?”

房當度擡起手,輕輕把刀從自己的脖子上取了下來,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你不會這樣做,育州城刺史李彝秋,好一個堂皇地稱號,但是,我還知道你有另一個名字一一拓跋彝秋,多麼高貴的姓氏,多麼好聽的名字啊,數百年以來,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離氏、房當氏、米擒氏和拓跋氏就佔據着青海湖周圍地草原和青海湖以南的山地,大家就如親兄弟一樣,讓強大的吐谷渾也沒有辦法。”

房當度迎着李彝秋兇狠的目光,絲毫沒有畏縮:“拓跋族有今天的局面,我們房當族也不知道流了多少鮮血,當年,党項英雄拓跋思恭和黃巢軍決戰之時,房當族助兵四千,大戰過後,唐朝以夏州爲定難軍,以拓跋思恭爲節度使,封爵夏國公,再賜李姓。從此党項拓跋族便據有銀、夏、綏、胄四州,而房當族四千精銳之師,回到清水河的不到三百人,我們房當族沒有一句抱怨的話,更沒有向拓跋族提出任何要求,這段歷史,拓跋彝秋忘記了嗎,就算拓跋忘掉了,可是,房當族沒有忘記,當時一起參戰地細封族和費聽族也沒有忘記。”

李彝秋慢慢地把佩刀收了回去,坐回座位,道:“看到同是党項人的面上,我不綁你,想借兵卻辦不到,房當明號稱鷹帥,倒是一條英雄漢子,只是他沒有走出清水河,眼光太窄,不知天下有多大,現在大周朝陛下聖明,兵精糧足,實在是數十年少有的強盛局面,房當族和大周軍作戰,沒有任何勝算。”

房當度見李彝秋口氣略有鬆動,道:“房當族敢於借兵,就有打下鹽州城的辦法。”又道:“我們借兵卻也不是白借,前些日子,我們攻下了靖遠和固原,從回鶻人手中奪了不少財寶。”

李彝秋聽到財寶兩字,眼中光芒閃爍。房當度拍了拍手,身後進來兩名房當族人,兩人手中各捧着一個方盒子,一名房當族人打開了一個,盒子,裡面是一些珠寶,另一個盒子打開,全部是黃金。

李彝秋拿起一件精緻的藍田玉首飾,愛不釋手,就在手中把玩着,過了一會,道:“你剛纔說你有打下鹽州地辦法,是何妙計?”

房當度極有把握地道:“一個多月前,我們就派了不少人,以各種身份進入了鹽州城,現在鹽州城至少有六十七個房當族的軍士,到時,裡應外合,鹽州城定可一舉而破。”

李彝秋搖頭道:“鹽州城有四千人馬,城將肖虎十分驍勇,不可小視,雖然城中有內應,兩千人馬還是沒有勝算。”

房當度拱手道:“請使君教我。”

李彝秋並沒有馬上回答,眼睛在四面牆上來回移動,最後道:“我借你四千人馬,但是,我有兩個條件,一是鹽州的錢財、女人全部歸我,糧食歸你們,二是打下鹽州後,寄州軍要在兩天內退回來,兩天後,距離鹽州最近的通州軍就能趕到鹽州,我不能讓通州軍發現攻城的是宵州軍,也就是說,房當族的軍隊必須在兩天內趕到鹽州城,接替育州軍。”

房當度大喜道:“從育州到鹽州,不過半天的路程,兵貴神速,我們立即出發,加上來回往返時間,不超過三天,育州軍就可以返回。”

李彝秋眼睛又在四面牆上轉了一圈,道:“還有一事,鹽州的馬雖然很一般,在東營卻有數百匹,城破之後,這些馬就作爲此戰中受傷和戰死軍士的補償吧,我不能讓我的軍士們白白送死。”

房當度假作爲難,他遲疑了一會,才道:“可以。”

寄州軍動員得很快,半天的時間,四千軍士金部整裝待發,育州軍軍旗全部留在軍營,換上了早已經準備好的房當族鷹旗。

房當度帶着人馬,走出了育州城,他忍住沒有回頭,當育州城終於消失在視線之外後,房當度心中一陣狂喜,臉土卻沒有一絲笑容,此時,他對大哥房當明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哥真是天縱奇才,他對李彝秋有六個字的評價:貪婪、膽大、勇武。勇武還沒有機會檢驗,前四個字卻實在評價得入木三分。”

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章 烽火熄滅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4章 射殺住持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8章 發現密室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4章 射殺住持第3章 小人難防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4章 射殺住持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6章 激戰馬賊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8章 發現密室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章 烽火熄滅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章 侯府話別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
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章 烽火熄滅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4章 射殺住持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8章 發現密室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4章 射殺住持第3章 小人難防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4章 射殺住持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6章 激戰馬賊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8章 發現密室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章 烽火熄滅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章 侯府話別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