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暉到任

廣順三年正月,天氣和往常一樣,仍然那麼寒冷。 大周政局正暗暗發生變化。

身患重病的當令陛下郭威加封柴榮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不久,又將義子柴榮封爲晉王,升爲開封府尹兼侍中,掌內外兵馬事,義女符氏封爲衛國夫人。自知時年不多的太祖郭威,終於選定了皇位繼承人。

在滄州,新任滄州節度使、檢校太尉李暉也上任了,來到了剛經歷動盪的滄州,李暉一到滄州,暫時鎮守滄州的牙將曹翰就準備回到澶州。

曹翰臨行前一天早上,沒有通知侯大勇,帶親衛直接來到黑雕軍軍營。

曹翰知道,當日太保柴榮讓侯大勇領一千二百軍馬,有三層意思:一是爲了籠絡侯大勇。太保柴榮把他從逃犯直接任命爲正五品下的都指揮使,就是要讓侯大勇心懷知遇之恩;二是太保對侯大勇軍事才能頗爲欣賞,讓其領一千二百軍馬,是對其實際指揮、組織能力的考驗,看他到底是真正的將才還是馬謖;三是滄州地處邊關,需要一支精兵守衛,而精兵又不能全部集中在李暉手裡,前車之鑑讓柴榮仍然記憶猶新。

曹翰剛到軍營,就被軍士攔住。曹翰身邊小校呵斥道:“放肆,這是曹將軍。”軍士拱手行禮道:“我認得曹將軍,但黑雕軍都指揮使有令,沒有接到將令或值勤軍官充許,任何人不得入營,否則我要受到重罰,請將軍莫怪。”

這時值勤軍官虎營校尉匡操正好經過,見是曹翰,趕緊命令放行。匡操是曹翰的老部下,恭敬地道:“將軍莫怪,這是侯將軍將令,沒有值勤軍官充許,任何人不得入內,私自放入要受重罰。”

“本應如此,無妨。”曹翰說着走進了營門,見到兩條標語,刻要木牌上,立在兩側。一條是“平時多流汗”,另一條是“戰時少流血。”

“好、好,這兩條寫得好,內涵深刻的道理,卻簡單明白,朗朗上口,軍士們好懂好記。”曹翰見營房整治十分規整,站崗的軍士精神抖擻,不住點頭讚歎。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疑問,整個軍營空空蕩蕩,沒有軍士操練,而侯大勇等衆軍官也不見蹤影。就問匡操:“侯都指揮使到那裡去了?”

匡操道:“除一名校尉值勤和站崗軍士外,每天早上全營軍士都要跑十里越野。”

“十里越野,是什麼科目?”

匡操還未回答,曹翰就聽到從營門外傳來“隆、隆”跑步聲。

侯大勇全身披掛跑在前頭,渾身是汗。見到曹翰,侯大勇一擡手,衆軍士跑着停下,雖然外面軍士不斷涌入,卻始終不亂,甚是整齊。

“侯都指揮使,這是練的什麼兵法?”

“將軍,我等操練的科目叫十里越野跑。”

“樞密院所定章程中沒有這一款。”

“樞密院所定章程,黑雕軍一課沒少,這是我從山中猛獸中學來的練習之法。軍士全幅武裝跑步,增強軍士體能,又可練習隊形。”

當時中原步軍主要是用來防禦和打陣地戰,騎兵用來突破,所以沒有跑步這個科目,當曹翰見到黑雕軍在跑步時,有些奇怪,聽到侯大勇解釋,還算合理。他那裡知道,五公里越野,是現代軍隊的一個必修課,侯大勇當然無法給他說清楚,索性用猛獸之說搪塞過去。

曹翰見黑雕軍訓練雖然古怪,但將令嚴明,軍營井井有條,軍士進退有序,短短一月黑雕軍已很有精兵的氣勢,就沒有多問,在心中對侯大勇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曹翰將近期大周朝的重要人事變動向侯大勇簡要介紹,並說自己要回澶州,新任節度使、檢校太尉李暉已到滄州,今晚要在節度使府中進行晚宴,迎李暉,送曹翰,滄州有品級的文武官員都要參加。

“侯郎,滄州乃北地重鎮,晉王令你在滄州,就是讓郎在邊關多爲歷練,建功立業,今日見黑雕軍短短一月,已見成效,足見侯郎訓練有方,我心中甚慰。”

“將軍放心,我在此,若遼人來犯,定要他們知道黑雕軍的歷害。”侯大勇對曹翰甚爲敬佩,他坐鎮滄州,把滄州處置得風平浪靜,實是一名能員,本想給曹翰透露一點天機,但想到柴榮就要稱帝,並無太多波折,所以欲言又止。

晚宴上,滄州新任節度使李暉居中,牙將曹翰次之。曹翰召來滄州各軍將領,一一見過節度使李暉。李暉也讓隨行官員與滄州衆官見面。

侯大勇作爲新人,在座諸人大部分不認識,想到此後要在一起共事,就有心與各位官員接觸。侯大勇的大名,在滄州可是無人不知,衆官知他定要官運亨通,也熱心回禮,氣氛十分融洽。

當介紹到一員武將時,侯大勇對那武將作一揖,說道:“我是黑雕軍都指揮使侯大勇。”

誰知,那武將卻對侯大勇十分冷淡,側身避過侯大勇,嘴裡哼了一聲:“什麼東西!”轉身就走。

衆官員都頗爲驚訝,不知他們有何過節,但看侯大勇似乎並不認識趙文都尉。

侯大勇很快就從石虎處得知,給他難堪的武將名叫趙文,是趙武的堂兄,是武林世家趙家最得意的弟子,爲趙家年青一代第一人。趙文跟隨刺史李暉,一步一步以軍功升至折衝都尉,爲正五品上,比侯大勇品級略高。

“此人看來和趙武一樣,心胸狹窄,以後要多留幾個心眼。”侯大勇並未當場發作,只是在心裡提高了警惕。“趙文是節度使李暉的人,目前不去招惹他,看看再說,首要之舉是苦練內功,把黑雕軍做強,有一支強大軍隊,節度使也不能把我怎麼樣。”

有了這個想法,侯大勇決定改進黑雕軍的裝備,加強了訓練強度。改進裝備不是想改就改,軍隊使用什麼武器均有相關規定,擅自打造兵器、購買馬匹有謀反嫌疑,極易讓人抓住把柄。侯大勇想出一計,他叫人做了表冊,上面是部隊所需軍用物資,損壞的自不必說,舊的也全算作壞的,密密麻麻排了幾大頁。

шωш ✿тtkan ✿Сo

侯大勇把表冊送到李暉手中,道:“節度使,黑雕軍在攻打滄州時,損耗甚多,現軍士手中武器損壞嚴重,馬匹也嚴重不足,滄州是邊關重鎮,遼兵隨時可能來犯,黑雕軍沒有刀馬,如何抵禦遼兵。”

李暉節度使久經軍旅,對軍中將領的伎倆太熟悉不過,他就常常這樣做。不過,也需適當配發一些刀馬,以籠絡軍中將領,可滄州府實在沒錢,就爲難地道:“侯都指揮使,不是我不給黑雕軍兵器、馬匹,實在是滄州府沒錢啊。”

侯大勇聽到暗樂,“你有錢纔怪,滄州府的錢都在我這裡。”

第一次未成功,這是侯大勇意料之中的事,他需要的就是不成功,而是李暉的授權,緊接着,侯大勇有機會就找到李暉訴苦,弄得李暉見到侯大勇就心煩。

侯大勇見時機差不多了,一次,在酒宴中,裝着酒勁上來,侯大勇向李暉提出:“節度使的馬隊有幾匹馬老了,我家略有薄產,前年從北部販來幾匹好馬,送給節度使,以表未將心意。如滄州府確實無錢,可否讓我開個鐵器作坊,爲滄州軍效力。”

李暉爲了節約滄州府開支,又免得侯大勇老是囉嗦,沉吟片刻,便答應了。

得到李暉的充許,侯大勇立馬着手改善軍備。他讓富鞏到北地,接上劉三以前建立的渠道,和北地作起了走私馬匹的生意,很快,二百多匹戰馬被偷偷運過大周境內,侯大勇送了十匹給李暉,李暉見侯大勇守信,送了十匹上好的戰馬,對黑雕軍不時發生的打架鬥毆等小問題就網開一面。黑雕軍迅速由步騎混合成爲一支純騎兵隊伍,機動性大大增強。

侯大勇高價到各地請能工巧匠,擴大原劉三鐵匠鋪規模。想到鑄造鐵獅子的能工巧匠竇田、郭寶玉,就跑到李雲那裡挖牆角。侯大勇好說歹說,才從李雲處把竇田挖了過來,本來侯大勇還想把郭寶玉一起挖來,李雲卻是不肯。

侯大勇仔細觀察鐵匠輔的工作方法,工匠們把生鐵和柔鐵片捆在一起,用泥封住,入爐冶煉,由於生鐵和可鍛鐵在一起冶煉,可得到用來製作刀劍鋒刃的含碳比較高、質量比較好的鋼。鼓風設備用的是風扇,似乎還沒有用活塞式風箱。侯大勇憑記憶,就畫了一個活塞式風箱的樣式,讓竇田看。竇田本不在意,看了樣式一眼,就再也移不開腳步。

“能造出來嗎?”

“應是沒有問題,不知效果如何,都指揮使從何得知此樣式。”

“我在一本奇書中看到,你照此做成,能提高溫度,應可打造出更好的刀劍。”

在購買裝備同時,侯大勇進一步提高了訓練強度。俗話說:一力降十會。侯大勇見兵士們力量訓練主要以舉石鎖爲主,古代人的體力普遍比現代人的體力要好,軍營裡大力士着實不少。侯大勇根據現代運動訓練方法,制定了一套軍士易於接受,又相對有趣的訓練方法。包括:負重抗阻力練習,主要是舉石鎖、沙袋仰臥起坐、前搬沙袋等常規方法;對抗性練習,這種練習的雙方力量相當,依靠對方不同肌肉羣的互相對抗,主要有雙人頂、雙人推、拉等內容;利用外部環境阻力的練習,如在沙地、草地、水中跑、跳等;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如深蹲、倒立推進、縱跳、立臥撐、梯隊俯臥撐等。侯大勇還叫人做了幾個簡易單槓,把引體向上等基本動作教給軍士。

侯大勇制定的力量訓練方法,意外地受到官兵的喜愛。畢竟,黑雕軍大部分軍士經歷過戰爭,對戰爭的殘酷性有充分的認識,對針對性強的訓練都有自覺性,更何況這些練習比單純地舉石鎖更加有趣。

(第十九章完)

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章 小人難防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7章 怪人王樸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2章 拒捕出城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章 符家說客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章 草原生活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章 鋒芒初露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
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章 小人難防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7章 怪人王樸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2章 拒捕出城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章 符家說客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章 草原生活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章 鋒芒初露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