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

由於找到了固原城內的基礎名冊,並轉換成了漢字,固原城的鑑定民族成份的工作進行得很是順利,一天時間,較爲粗略的鑑定工作就完成了,城內6104戶中有中原人1157戶,總人口21471人中有4690名中原人。

數十年來,中原人在固原城內始終處於未等地位,這一次,來自中原的大周軍隊終於把吐蕃人、回鶻人等胡人趕跑了,中原人終於可以翻身做主人了,經過民族成份的登記後,固原城內的中原人一個個興高采烈、揚眉吐氣,走路的腳步大了,也敢走到路中間,而回鶻人、吐蕃人儘管看着這些中原人不順眼,因爲有聯軍做爲城內中原人的後盾,回鶻人、吐蕃人卻也不敢主動挑起事端。

可是,固原城內的中原人好心情沒有持續多久,城內貼出來的通告讓他們全部都傻了眼,儘管通告把同心城描繪成了人間天堂,可是城內中原人的罵聲哭聲仍然如火燒馬蜂窩一樣響徹全城,城內的中原人見識過聯軍在城內斬殺党項人的兇狠,他們雖說萬般不願意,還是按照聯軍的要求,趕緊收拾家中值錢的財物。

遷移佈告貼出來後,石虎出去轉了一圈,聽見滿城哭鬧聲後,心中不忍,可是軍令如山,他也不能更改,眼不見心不煩,石虎就不願再出大門,讓胡立去落實遷移的具體事務,自己忙中偷閒,閱讀起大德寺住持送了《金剛經》,大德寺武僧空見就跟在石虎身邊,隨時和石虎探討《金刖經》中的內容。

空見佛法造旨很是一般,卻是大德寺武藝最好的年清武僧,因此。爲石虎這種邊關大將護法講經的重任就義不容辭地落在了空見身上。空見對講經三心二意,卻對黑雕軍親衛的武藝很有興趣。他多次見到石虎練武。石虎招術極爲簡單,就是不斷地猛劈,這讓練熟了“狂刀七十二式”的空見很有些瞧不起石虎,而親衛的武藝還不知石虎,更不在空見眼中。

石虎的武藝在黑雕軍中也算得上高手,經過數年戰火的錘鍊,他逐漸接受了侯大勇的觀點,對於刀刀見血的混亂戰場來說,速度和力量勝過任何花哨的招式。

空見不過二十歲上下,精力旺盛就得隨時都會噴泄出來,來到固原城的第二天,在石虎和親衛們晨練的時候。空見忍不住技癢,取過自己的圓柄鋼刀,在場中舞得花團錦繡,頗有些武林高手的架勢,吸引了石虎和親衛們的眼光。

空見把大德寺鎮寺絕招狂刀七十二式練完後,充滿着自信看了石虎一眼,空見從記事起就住在大德寺,伴着佛像、經文和那把古舊圓柄鋼刀長大,對世俗的高低貴賤基本沒有認識!他的少年好勝心牲並沒有因爲佛法而消減,見到石虎等人都停下來看他舞刀。空見就道:“我練的這刀法叫披風七十二式,在江湖中很是有名,是大德寺鎮院刀法。我還會一套小披風三十六式刀法,這是大德寺武僧入門必須學的方法,也是大德寺強身健體的刀法,是可以外傳的。這些親衛武藝不行,我就把這套披風刀法傳給這些親衛。”

石虎見空見坦誠可愛,就笑道:“戰場和江湖不同,江湖上多是單打獨鬥,最了不起不過是羣毆,可是,戰場是成千上萬地人列成陣勢撕殺,人挨人,馬靠馬,招術複雜了並沒有益處,力氣大速度快不怕死,纔是戰場上撕殺的不二訣竅。”

空見並不服氣,就道:“我看不見得,武藝高強了,上戰場雖不能說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若探囊取物,可是以一擋十、當者披靡,確也不是難事。”

親衛們聽到空見如此吹牛,都露出了嘲笑的神情,雖說空見武藝不錯,卻也僅僅是不錯而已,這些親衛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老兵,是黑雕軍巾的佼佼者,手底下都甚爲紮實,空見雖說舞得好看,可戰場搏殺不比得普通江湖比武,沒有什麼招式,卻是要一刀見血,舞得好看又能有什麼用處。

親衛段二郎不服氣道:“空見師傅好大的口氣,我向你請教幾招。”

空見看了看這名身體壯實的親衛,實事求是的道:“你恐怕不是我的對手。”

段二郎也是火氣極重地小夥子,道:“誰勝誰負,手底下才能見真章。”

石虎眼光比親衛們老練許多,這名空見武僧的功底頗深,親衛們雖說都是殺人不見血的傢伙,一對一和空見比武,勝算也不大,他就對空見道:“空見師傅武藝高強,這幾個親衛都是普通小兵,我找四個親衛過來,你指點指點他們。”

石虎對一名親衛道:“段二郎,你帶三名親衛穿上全幅鎧甲,用盾牌和對練用的木刀,向空見師傅請教。”又對空見道:“按照黑雕軍訓練規距,訓練都儘量的實戰接近,要穿上鎧甲用木刀。”

空見傲然道:“好,我從不用盾牌不穿鎧甲,用木刀就行了,你們放心,我會點到即止的。”

空見在寺廟中常和師兄弟們對打,有着以少打多地經驗,因此,以一對四心中很有把握。可是,剛和黑雕軍軍士一對陣,他就感到了壓力,這些平時還態度和氣的親衛們,穿上鎧甲提起盾牌舉起木刀,頓時就變得凶神惡煞。

四個親衛戰鬥經驗極爲豐富,他們知道以少擊多者有兩怕,一怕敵人攻到身邊近身格鬥,二怕圍攻的敵人同時出手,所以,親衛們東、西、南、北各站一個位置,四面圍住空見,把盾牌舉在胸前,半舉着木刀,慢慢向空見逼近。

空見用虛招試探了幾下,親衛們眼睛緊緊盯着空見,並不理睬他的假動作,只是用盾牌護住身體。緩慢而堅定地收攏包圍圈。空見不再猶豫,使出披風刀法中的一招“威震四方”,劃出一個大孤線,向四名親衛攻去。

四名親衛見空見木刀一動,根本不管他的招式,上跨半步,四柄木刀從四個方位劈了下來。這四刀,沒有留下任何後手,均是戰場上一刀搏命的打法。聽只到“啪、啪”幾聲爆響,空見的木刀狠狠的砍在了東面親衛地盾牌上,這名親衛只覺一股大力襲來,盾牌幾乎脫手,他身體也跟着猛地一搖晃,木刀也偏離了方向,另外三名親衛的木刀卻毫不動搖地斬了下來。空見這一招“威震八方”有許多漂亮的後着,但是,親衛根本看不懂這些後着,他們只是拼命地把木刀砍下去。

結果,戰刀在一招之內就見出了分曉,空見用“威震八方”砍退了一名親衛,擋開了兩柄木刀,卻被西面的親衛一木刀砍在了後背上。

親衛們一招得手,並未散開,仍然圍在四方,看着空見蹲在地上吸氣,這木刀包得有一層布,砍上去雖不會有大的傷害,痛疼卻是免不掉的。

石虎喊了一聲:“停。”四名親衛才散開。石虎走到空見身邊,道:“若是戰場上,你已經死了。”

空見聞言,忍着痛伸直了腰,這時他後背上的巨痛還沒有消退,但是空見的蠻勇已被激起來了,他一把撕掉身上的衣服,裸露出精壯結實的身體,後背上多了一道紅紅的印痕,空見道:“這次不算,再打一次。”

石虎笑道:“結果和這一次一樣。”空見甚爲倔強,道:“我苦練十餘年,不信連幾個小兵也勝不了。”石虎對段二郎道:“你們不要打要害之處。”空見受到小視,怒道:“不需要你們相讓,這是對我的侮辱。”

第二次戰鬥,仍是一招決定了勝負,這一次空見使出一招“晴空霹靂”,把一名親衛的盾牌砍落在地,擋開了從頭砍下來的一招,同時,在變招之際,還砍中了另一名親衛地肩膀,被砍中肩膀的親衛身穿鎧甲,木刀對他沒有造成傷害,他遵守訓練規則,中刀後跳出了戰圈,空見東面地段二郎大大的狡猾,這一次他改劈爲刺,就在空見砍中親衛的同時,用刀尖捅在了空見的肚子上。

空見沒穿鎧甲,雖說段二郎收了力,木刀的刀尖仍刺破了空見肚子上皮膚,流出了少量的鮮血。空見呆呆地看着肚子上的血,把木刀丟在地直,沮喪地站在院子中間,心灰意冷道:“吐蕃人犯階州之時,我痛罵過官軍無能,數百吐蕃人打敗了近兩千階州守軍,誰知我纔是真正的井底之蛙,可笑啊可笑。”說完,單手舉在額頭,對石虎道:“阿彌陀佛,小僧就此別過。”

石虎着實喜歡這位憨厚悍勇的空見,挽留道:“空見不必灰心,黑雕軍建軍以來,大小戰事不斷,大部分軍士都身經百戰,而親衛是最優,秀地軍士,你以一抵四,能夠砍中一人,也算不錯了。”

空見嘆道:“連親衛都這麼歷害,那黑雕軍的將軍們定然更是歷害,我還想到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石虎聽了此言,道:“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只能是茶樓裡說書裡出現的故事,黑雕軍的將軍們個個都非庸手,但是,將軍也是人,在亂軍叢中,他和一名身手強悍的軍士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各軍都要在將軍身邊安排一些實力強勁的親衛,這是對將軍的保護,將軍的重要性在於指揮軍隊,而不在於上陣殺死幾個敵人。”

空見有些好奇地問道:“那兩軍對壘的時候,是不是先要由兩名大將交手,然後再由軍士們交手。”

石虎忍不住笑了起來,“你以爲兩軍交鋒是江湖好漢們比武,還要一對一單打獨鬥,將軍和將軍們的交手還是時有發生,不過,那都是發生在混戰的時候,若是兩軍對峙的時候有哪一位將軍單獨出來挑戰,那不就成爲弩手們的活靶子。空見,你還沒有見過兩支大軍交鋒吧,你跟在我身邊,好好給我講講《金剛經》,到時自然會讓你看到真正的大軍交戰。”

就在佈告貼出來的第二天,固原城來出現了數十架馬車。還有二百多架手推車,這是石虎命令後勤部隊爲固原城中百姓準備的搬家工具。讓這些在固原生活了數十年的中原人兩天之內就搬出家園,實在是有些殘酷無情,有了這些馬車和手推車,這些搬家的人家就可以多運一些財物到同心城去,雖然他們大多貧窮不堪。實在沒有什麼值錢的財物。

下午申時,隨着一聲悽歷的號角聲,黑雕軍全軍、王騰驤率領的靈州軍、王江率領的步軍,達布率領的三百多吐蕃軍和四千多名愁容滿面的固原百姓,在西北面行營都臨王景和渭州刺史古春的目送下,從北門出城,沿着清水河,緩緩向同心城方向遷移。

面色黝黑的達布率領着三百多銀盔素甲的吐蕃軍,在整個北遷隊伍中,只是不起眼的一小隊。達布在行軍途中,一直觀察着軍形嚴整、裝備精良的黑雕軍,達布曾經慘敗在黑雕軍手中,對於黑雕軍他有着天然的仇恨和敬畏,在他眼中,黑雕軍明顯比二年前更加強大,達布有些內陷的雙眼中顯出一些憂慮。

渾末部吐蕃人雖說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在甘、沙等地地吐蕃人聽說達布和達娃貢在若爾蓋、卓尼和鬆藩等地站穩了腳跟,紛紛歷經艱險地南下。現在聚集在鬆藩的人口達到近七千人,渾末部吐蕃人通過鳳州地市場,用若爾蓋的戰馬換回了鹽、布、糧、糖等生活必須品,慢慢地恢復了部族的元氣。但是,渾末部已經分裂成兩大塊,達娃貢佔據着卓尼。因爲地利之便,來到卓尼的渾末部吐蕃人越來越多,達娃貢所部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萬四千多人,他同樣在和鳳州做買賣,獲得了大量生活必須品。若這樣發展下去,當卓尼的實力遠遠超過鬆藩時,內訌就很難避免了。

達布在心中長嘆一聲:若是吐蕃人不發生內亂,各部族團結起來,那麼吐蕃軍隊絕對是一股可怕而不可悔的力量,想當年強盛一時的大唐帝國也擋不住吐蕃漢子們的戰馬長刀,唐皇倉皇出逃,把帝國都城長安丟給了吐蕃英雄們。如果現在有當時地一半實力,自己也不用看侯大勇的臉色行事。但是,爲了族人的生存,自己現在必須聽從侯大勇的命令。

在固原城內有二百多戶吐蕃人,他們本是固原的統治者,回鶻人佔領固原之後,固原城內的吐蕃人就成了劣等民族,他們意外地在進攻隊伍中見到了吐蕃軍隊的旗幟,這讓城內的吐蕃人都是又驚又喜,這些吐蕃人和渾末部吐蕃人一樣,並不是純粹的吐蕃血統,身上還流着漢人、回鶻人的血脈,他們都知道渾末部吐蕃人的大名,當他們聽說若爾蓋、卓尼和鬆藩等地聚居了兩萬多渾末部吐蕃盧,便提出要離開固原這個戰亂之地,跟隨達布和達娃貢到若爾蓋、畢尼和鬆藩。達布不敢貿然答應這個請求,只是給幾個吐蕃老人說好,若他們願意來若爾羔、卓尼,他隨時歡迎他們到來,大規模地跟隨着吐蕃軍隊遷移,只怕中原軍隊不會同意。城裡的吐蕃人見識過聯軍的兇殘,便打消了立刻跟隨吐蕃軍隊遷移的打算,但是,這二百多戶吐蕃人都作好了遷移的準備。

五天後,大部隊來到了同心城。

靈州軍王騰驤見同心城戰事基本穩定,經過侯大勇同意後,便率領着靈州騎軍回到了靈州。侯大勇一直想把王騰驤收入帳下,可是王騰驤相貌如關羽,性格也如關羽,此時,在王騰驤的心目中,靈州節度使馮繼業是他真正的主帥,他到同心城參戰,聽從侯大勇指揮,從本質上仍然是在執行馮繼業的命令。侯大勇本來想動些手腳把王騰驤留下來,可是轉過身一想,曹操都有容人之量,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強留王騰驤並不是明智之舉,牛不飲水強按頭是不行的。

王騰驤告辭時,侯大勇親自送出同心城十里,當然,送這麼遠的主要目的還是拉攏王騰驤,順便樹立自己愛惜人才的好名聲。對待王騰驤是一種態度,而對於達布,侯大勇就有意無意地把他晾在了一邊,進城之後宴請一次後,就好吃好喝招待着他們,卻一連數天都沒有召見他,把達布弄得鬱悶無比。

黑雕軍班師回到同心城後,迎來了第二次盛大的集體婚禮,錢向南和趙普拿着前次擬好的名單,對照着固原城外戰死的名單,一一覈對,當名單核對完成後,兩個人看着被勾掉的五十二個名字,相顧無言。錢向南把這份名單送給侯大勇後,侯大勇更是翻來覆去地看了數遍,這些排名在七百名之前的軍士,都是經驗豐富而沒有成親的老兵,他們戰死,沙場,是黑雕軍的損失,不過,黑雕軍不斷有新兵成長爲老兵,這一點損失是在可承受範圍之類,可是,對於戰死軍士的家庭來說,這種傷害卻永遠無法彌補。

侯大勇坐了半響,對錢和南道:“你以我的名義,給鳳州的郭炯寫一封信,叫他無論如何要想辦法,從鳳、秦、階、成四州再找一些女子過來。再給孟殊寫一封信,讓他以富家商鋪的名義,在各地去買一些賣身爲奴的女子。”

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7章 智破命案第7章 富貴生活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6章 初到大名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3章 小人難防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章 侯府話別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7章 怪人王樸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
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7章 智破命案第7章 富貴生活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6章 初到大名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3章 小人難防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章 侯府話別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7章 怪人王樸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