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

風塵僕僕的韋家人,在王家的幫助下,乘坐着車船,在河道之中快速的前進,用了不足2天的時間,就從河間府趕到了保州。

保州東碼頭,這是保州城重要的口岸之一,保州絕大部分的貨物,都通過這個碼頭,進出保州,哪怕是此時此刻,還是天剛剛亮的時候,已經是熱鬧非凡了。

碼頭上,擠滿了正要裝貨卸貨的船隻,一些勤勞的工人們,也都已經開始了忙碌的搬運工作,這是一個完全憑力氣吃飯的行當,每天的勞動強度相當的大,收益卻還不錯。

2天快速行進,幾乎每天都超過了七八十里,他們也感覺到了王家的焦急,看着恢弘的保州城,他們纔算鬆了一口氣的,心中早已經想好了如何跟韋貴說韋貴叔叔,帶着幾個僕人,直接的扎進了保州。

成功的進入到保州之後,找人詢問了雲翼軍的駐地,這一點相當的容易,雲翼軍,可以說是保州,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當然很多人知道,隨便的指引了他們的道路。

韋家人的到來,宣告了保州兵變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一個實際操作的的時刻,保州兵變按照這歷史的發展開啓了,不過比起歷史上面,加快了不少。

原因很簡單,趙信出現的蝴蝶效應,趙信的出現,讓苗家莊發生了變化,讓運河截殺失敗,同時影響了之後的一系列的運作。

歷史上,趙昕在苗家莊,一共經歷了七次刺殺,到仁宗的後援抵達,最少一個都的班值到達,他們沒有辦法再進行刺殺,才選擇了其他的方法,那個時候,已經是抵達保州的2個多月之後。

現在才10天不到,趙信給苗家莊改變,還申請了團練,這樣下來,他們就不得不選擇其他的方法了,韋貴的計劃提前開啓了。

這些趙信都不知道,或者說,就算是知道了,也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因爲在這一場生與死的抉擇之中,他是一個被動方,只能夠根據對手的動作,來隨機應變。

就在韋家人進入到保州的同時,無獨有偶,在另外一邊,跟韋家人登岸的地方不同南門,趙信在孫吉的保衛之下,悄悄的進入了保州。

逢集之後,苗家莊的一切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平穩的時期,無論是饅頭工坊,還是長弓隊,都陷入了一個穩定的發展時期,這個時間,趙信反倒是沒有什麼事情了。

靜極思動,趙信提出,趁這個機會,前往保州。

保州兵變的可能,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饅頭的銷售,遍佈整個保州,也讓他對於保州的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可是那可是兵變啊,面對數千,甚至上萬強悍的正規軍,說不緊張是騙人的,他必須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並且實地調查一番,做到知己知彼。

逢集之中,趙信的表現,讓孫吉他們很滿意,避免了可能的截殺,對於保護者而言,最好的褒獎,不是什麼揪出多少的刺殺者,或者幹掉了多少的刺客,關鍵在於平安無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風平浪靜,在悄無聲息之中,瓦解了敵人的攻勢,這纔是他們應該做的。

趙信提出要求,親自到保州城內去看一下,這個要求,當然遭到了孫吉的反對,開玩笑,好容易安全一點,在苗家莊,他可以保證安全,在其他地方,特別是陌生的地方,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趙信堅持,並且提出,易容改裝,不會以真實的身份出行,還不會跟苗遠一起,他們自己悄悄的去。

這個倒是可以接受孫吉也知道,把趙信憋在這裡,趙信也會非常難受的,保州現在還是控制在仁宗的手中,小心點應該危險性不大。

他們準備了一下,第二天天不亮,就出城了,在黑夜之中,首先由薛玉他們四處探查一下,沒有發現眼線之後,這纔出城。

其實趙信的戰爭系統,只要500米之內有敵意的,都可以看到,這點孫吉他們已經在截殺之中,吃到了好處,不過,他們更加的細緻,黑夜之中,能見度不高,他們主要也是調查了一些要點,安全之後,這才離開。

從苗家莊,沒有驚動任何人,甚至連門都是苗遠支開了守衛,由幾個可靠的家丁打開的,然後一個普普通通,看不到任何標記,由木匠坊剛剛製作出來的馬車,在兩匹馬的拉車下,悄悄的而離開了苗家莊。

孫吉他們的警覺性也很高,他們沒有走苗家莊到保州的這條路,而是選擇了繞道,繞了差不多一個三角形位置,前往保州,半個時辰的路程,差不多走了一個多時辰,抵達到保州的時間,不過是辰時,天剛剛亮。

趙信他們因爲繞了一圈的關係,是在南方進的城,不是以前,經常進入的北方,而與此同時,韋家的這些人,也同樣的,從東門進入。

作爲州府,防守起來,比南樂縣城要嚴密的多,趙信通過馬車的窗戶,觀察着這一個北宋北方的重鎮。

這是趙信穿越後進入的第二個北宋城市,不同於之前的南樂,這個城市更加恢弘,說實話的,這是州府,並不是在大運河旁邊的,可是保州的建制也早,在目前北宋的狀態之下,是北宋抵擋遼國的先鋒位置,當然重要的多。

南樂已經是一個守衛森嚴的城市,跟保州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差得不是一個檔次。

就城牆來說,保州的城牆比起南樂高了差不多一米,箭樓,女牆等防護性設備,一應俱全,密密麻麻的佈置着,任何想要攻擊他的部隊,都會蒙受巨大的傷亡。

保州因爲是軍州的關係,在每一個城牆上面,都有大量的禁軍士兵在守衛,鎧甲兵刃森然,甚至在初升太陽的照耀下,閃爍着寒芒。

跟南樂不同的是,南樂只有一個都的禁軍,可是保州有2500人的雲翼軍,還有保州本地的準禁軍,這些共同構成了保州的城防,每一個人都訓練有所,每一個人都精氣勃發。

看着高達的城牆和訓練有素的士兵,趙信忍不住感慨,就算是來上三五倍人,也未必能夠打開保州的大門。

苗遠的目標較大,趙信沒有跟苗遠一起行動,實際上,今天苗遠也進城了,逢集之後,十里八鄉的零售者們,直接讓苗家莊的饅頭包子銷售,有了一個十萬的基數,越來越多的錢,也讓苗家莊開始了店鋪銷售。

饅頭包子,作爲普通零售店的主食,作爲苗家莊新開設飯店的重要特色,這些必須他親自來談。

在滷肉的加工之中,取得了突破,多鹽多滷的滷肉方案,終於有了一款大家都認可的,他也需要帶着一批前來試水,短短的一段時間,苗遠真正從一個控制着村莊的莊頭,轉向了一個經營類的管事,負責的工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

趙信目前的身份,是藥材店的小少爺,過來保州見見世面,跟孫吉等人,只是的扮作了過來進藥材的商人,前來保州這邊,收購一些藥材。

保州不但是邊境軍州,也是北方一個藥材集散地之一,每年在這裡銷售的藥材,種類繁多,數量非常巨大。

保州城的周圍,沒有什麼種植藥材的地方,這裡也沒種植藥材的傳統,可是便利的位置,讓他成爲了北方重要的藥材集散地之一。

保州距離遼國近,受到了北宋的影響,遼人也開始使用中藥材,遼國幅員遼闊,森林面積和深山遠比北宋多的多,藥材產出也多,都是天然的也藥材,藥效也不錯。

爲了收購藥材,北宋的一些藥材商人,專門的教給遼人辨識藥材,也就讓遼國成爲了北宋一個重要的藥材淶源,每年,差不多有數百種,總數超過上萬噸的各種藥材,從遼國到北宋,保州也是一個重要的集散地,差不多有十分之一的藥材,會通過保州進行批發和零售,保州的藥材市場,也是僅次於綜合市場的一個大市場。

藥材商人,不是保州城最多的,如果是外鄉人的,不從碼頭進入的,也就藥材商人最正常,一些近一點的,直接用馬車拉了藥材回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般現象。

城門口,聽說是過來收購藥材的商人,士兵們甚至沒有多加檢查,按照一輛馬車30文入城稅,收取了之後,就讓他進來了,甚至沒有多加盤問,對馬車也沒有做出任何的檢查。

這倒讓的孫吉等人準備的一些說辭,沒辦法派上用場。

孫吉當然不會多說,能夠少說話就少說,他們畢竟是冒充人員,多說多錯,不說最好,30文爽利的拿出來,沒有任何的討價還價,然後,進入了保州。

馬車緩緩的現行,在保州最大的一條中軸線上,進入到了保州,藥材市場在保州的另外一端,他們沒有多耽誤,直接的前往藥材市場。

大概是走到了中央大道的三分之一的位置,馬車正面跟一箇中年男子擦肩而過,中年男子正是王家在保州的負責人,王石,他只是看了馬車一眼,然後就匆匆離開。

王石的目的地,是在另外一邊的碼頭,今天韋家人到來,他的上司也來了,他必須全程的保證,防止意外的發生。

他並不知道,他最大的目標,其實就在剛剛,跟他擦肩而過的馬車上,跟他正好走了一個臉對臉,他甚至跟駕駛馬車的曲陽,有了一次正面對視,只不過,他沒有認出曲陽來。

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
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