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

定海軍在成立的初期,首先興建的,並不是龐大的工廠,而是一個現代化的勞務體系,這一點,不是在後來登上定海軍,而是在最初,在大名的時候,就已經展現了。

同樣那麼多的人,同樣那麼多的操作檯,可是最終的效率就截然不同,這就是效率,是統籌,是並行工程的結果,哪怕趙信懂得只是一點點的皮毛,可是對於勞動效率的整體提升相當的可觀。

統籌,說白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基本的原理,只要說清楚了,誰都知道,一個很簡單的故事都能夠講的明白,就是把工作消耗的時間,嵌入到其他的工作之中,以獲得超高的效率。

對於簡單的一件事情,比如說,燒水泡茶,在燒水的時候,大部分人都不會等待水燒開,都會去洗茶壺茶杯,可是在一些比較複雜的場合,比如說,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工序之中,這就不行了,沒有一些理論性的研究,沒有孜孜不倦的嘗試,怎麼可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在工廠是這樣,在行業企業的各個方面也是這樣,甚至連一些活動,也會做一些統籌和佈置,以防止浪費時間或者精力。

春運這麼一種,集中宣泄的,突然增加人流,如果不做好準備和統籌的話,最終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那肯定是混亂不堪的。

整個春運計劃,是在夏天的時候就開始做準備的,到了後來,當外交部加入進來之後,更是進行了相當的改變,設計了很多的預案,同時,也做了相應的準備。

和平演變計劃之中,重點就是移民,在之前,慶曆十年開始,整年都在做準備,不過這個是很低的程度,基本上都是自發的,或者是稍稍的準備。

可是在北宋整個區域之中,提前的準備工作一直都在進行,看似沒有大批量的進行,可是定海軍的影響力在擴大,一些積極的東西,或者積德行善的,都在做,只要今年,幾百萬的人口迴歸北宋,再加上一定的宣傳攻勢,會在短時間,動員一大批人,在北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立刻移民到定海軍。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春運計劃是和平演變中的核心計劃,單純是整個計劃,就已經反反覆覆的做了許多次了。

春運,這麼一個奇葩情況,也就是在中國出現,歐洲從來都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哪怕有新年,聖誕節,也不是全體的人員都回鄉,跟中國不一樣,農曆新年,除非是沒有辦法回來的,否則,都會選擇回來,家纔是港灣。

按照道理說,對於老闆來說,寧可工人不休息,月薪是固定的,少休息一天,不就是多上了一天班麼,可是再怎麼仁慈的老闆,也不可能爲了一個春節,放上一個月的假。

可是趙信可以,一方面,這部分的人員,不是整個定海軍最爲核心的熱源,從事的工作也不是最重要,在過年的期間,經過簡單的調整,讓他們放假的也是可以接受。

這些人,都會有巨大的作用,在整個春運的計劃之中,在420萬北宋勞工志宏,最少會有400萬左右的勞工返鄉,這部分佔據了春運的相當部分,同時,會有370萬左右的居民回鄉祭祖。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要知道,在十年春節的時候,最多也就是三四百萬,可是單純回去的,就有接近八百萬,這部分來回的話,就會產生1600萬的人流量,這還不是極限。

按照去年的數字,回去了那麼多人,帶回來了同樣數目的,這次,回去的人多了,未必會帶回來同樣數字的,可是哪怕只要有500萬,這中間,可能會產生的2000萬到2500萬的人流。

這個人流量,跟後世中國的春運無法相比,中國21世紀的春運,那是以億這個單位來計算的,這個數字非常的可怕,可是定海軍,也沒有後世中國,運送立刻的和發送旅客的能力,2000多萬,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必須要提前做好預防。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大量的列車機組,春節回家,對於超過500裡的距離,那已經是很難的,比如說,曾經貴爲宰撫的北宋參知政事,也不是每年,每一家都會回鄉。

原因很簡單,對於封建社會而言,超過500裡,就代表着半個月以上路程,來回就是一個多月,這樣耗費時間太長了,精力身體什麼的都受不了,多少人,都是在長途跋涉之中,生病或者是其他的意外,死在了路上的。

可是定海軍改變了這一切,哪怕是馬拉火車,都能夠保證一天800裡,這極大的解決了路程上面的問題,蒸汽火車,更是在這個基礎上面,加一個碼,超過3000裡的路程,可以在一天,或者一天多的時間完成,從瀋陽到汴梁,漫長的旅程,如果沒有火車的加入,根本沒辦法。

定海軍通過加強的生產,各種的蒸汽機車,已經相當的多了,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只不過,大部分都在定海軍運行,哪怕定海軍成立的時間不長,才一兩年的時間,可是鐵路的通車裡程已經相當可觀了,在原來遼國的大地上面,無數的礦藏,財富,正通過機器的作用,從地底出來,成爲定海軍的原材料,製作成各種的東西,發揮着作用。

爲了迎接這個春運,整個機車從整個定海軍進行抽調,這一場大規模的抽調和春節的放假,一定程度上面,對於兩個月的生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爲此,還引發了商業和工業部門的一些不滿。可是,最終,在趙信得到強行命令之下,這麼一個看起來瘋狂的計劃產生了。

來到北宋的勞工,最晚也來8個月了,最早的,幾乎一年多,快兩年的樣子了,在這個時間之中,只要不是笨的,不是完全就不想學習的,級別升的都非常高的。

這中間,刁小雨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慶曆十年,他終於跨越了一步,成爲資深的六級工,這個還有一個稱呼是被稱爲高級工的預備役,只要努力,按照方向去學習,或許是一兩年,或許是兩三年,是必然要邁進高級工的行列的。

其他人,或許沒有刁小雨強,可是這麼龐大的基數下面,很自然的,會出現一些天才和天賦這,最關鍵的,還是普通大衆的提升,平均的等級是3級,這個已經相當的可觀的,在定海軍高昂的工資面前,他們很多人都可以買到很多的額東西,有的甚至購買了不動產。

這些錢,或許在定海軍,不怎麼的顯眼,周圍的人,都是這麼的收入,有些比他們收入更高的,可是拿着幾百貫,甚至更多的錢,如果會到北宋呢,那是什麼光景。

春運的時間,在慶曆十年的農曆12月初12開始,因爲放假的時間的不同的,有的放假時間多,有的乾脆就是家屬,他們不用工作的,當然,就可以享受比較長的時間,他們有些回鄉祭祖甚至會有一個多月時間。

這部分人之中,有相當的部分,還是定海軍佈置的,單純回鄉祭祖,沒有一個有針對性的吸引,或者是佈局的動作,大規模的自發行動,怎麼可能不引起北宋的注意。

北宋是沒有意識到,可是一旦大規模的人流,都涌入到了北宋官府,或者是城市,毫無顧忌的說要去定海軍,還能夠不引起問題麼,一個完美的組織,讓所有人分流,秘密而快捷的離開,這纔是定海軍和平演變的精髓,讓北宋還懵懂之中,大量的失血,最終併入到定海軍之中,爲大中國的建立打下基礎。

繁華的背後,無數人爲止努力,最終,才鑄就了大中華的聲勢,從這一點上面,北宋天然就處於劣勢之中,這是絕對的劣勢。

春運的時間確定了,陰曆的12月12開始,人流量就開始上升了,對於定海軍而言,大部分的工廠都沒有執行放假,哪怕是一些季節性的工廠也沒有,真正集中的房價,會在陰曆15之後,一直到陰曆25達到高峰,真正到了25之後,還沒有放假的,基本上,也就不會放假了。

可是一些人還是開始買票回家了,任何人都有歸鄉的情節,同時的,也有一些衣錦還鄉的想法,去年,沒有大規模的宣傳,真正回鄉祭祖的是少數,現在,在定海軍一年的醞釀,特別是那些回去的炫耀之中,很多人都動了心態。

在定海軍,工作壓力不小,但是這個工作壓力,是針對工人的,一個人養活一家人,哪怕定海軍的工資水平較高,也是相對忙碌的,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回鄉。

可是正因爲一個人養活一大家子的人,才造就了現在的這個情況,一個人幹活,10個人就不用幹活,使勁的造人,維持好家庭就好了,對於歲數稍稍大一點的,不用幹活,安享晚年的,他們更願意回鄉。

之前是擔心路上困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在鐵路線附近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方便回家的,可是現在,3條鐵路線的貫通,無論是京兆,還是兩淮,覆蓋的面積就大的多了。

後續修建的兩條鐵路,他們的目的,當然是周圍,密集和富庶的人口,可是相對之間的距離,也是一個關鍵。

按照一個鐵路覆蓋周圍150公里來計算的話,這兩條鐵路,又多覆蓋了600公里的區間,這就是遍佈了整個北宋的北方。

定海軍的大部分的人口來源於北方,確切的說是長江以北,長江以南也有,但是數量相對比較少,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定海軍,琉球和海南,他們要回鄉,不會走這個鐵路。

之前,只有沿着瀋陽到汴梁鐵路周邊,150公里的,纔會選擇回鄉,稍稍遠一點的,還不回去,問題很簡單,鐵路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從瀋陽都汴梁,才一天多,30多個小時,可是要從火車站下來,乘車回家,150公里的話,就要走三四天的時間,真的再遠點,時間就會成倍的增加,路上的困難程度也會增加。

現在,多了兩條鐵路,最少說多覆蓋了三分之一的定海軍人口,同時北宋的一些鐵路網絡,也通過的之前人描述和定海軍的宣傳,讓人知道的,有的哪怕會稍稍遠一點,只要有北宋的鐵路網絡,這樣依然沒有問題,無外乎是花費的問題。

這就是回鄉祭祖的人員增多的根本原因,特別是5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操勞一輩子了,也辛苦了一輩子了,本來以爲在定海軍可以過上好日子,安享晚年,誰知道,還可以回鄉去炫耀,這可是大好事啊。

跟隨着老人回家的,都是一些婦女,當然了也有一些孩子,這些孩子都是上過最少4年學,在定海軍系統的學習了一定的知識,對於定海軍歸屬感比較強。

這些纔是重點,他們都在學校之中肩負了一定的任務,主要是展現定海軍全面的東西,那些老人,婦女,他們接觸的,只是定海軍的一個方面,又沒有經過學習,或許會說定海軍的好話,卻說的不全面,或者是說不好,可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本身就係統的學習過,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也很強,又有針對性的專門的進行過訓練。

他們會從自身,發展,未來的前景,還有很多的方面進行對比和論述,本身這部分經過了訓練的孩子,他們學習的知識,掌握的知識點,就比北宋同時期的多很多,又專門的訓練,當然是最佳的人選。

當然了,定海軍,肯定不會全部都依靠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只是定海軍諸多安排的一部分,在第一批迴鄉的人員之中,還有一些外交部,還有政府的職員,這些纔是主體,未來的宣傳,組織,安排都是由他們來進行的,這樣的人最少有3萬人,這些遍佈在整個北宋各個方面,對北宋的人口下手的人,纔是這個和平演變的主體和核心。

12月12日的,伴隨着第一列春運火車,鳴着汽笛,從瀋陽站出發,一場聲勢浩大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開啓了。

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
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