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

嚴華手中拿的箭,跟普通的長弓,還真的是有不同,在木工坊全力以赴的製作124把長弓的時候,孫吉和嚴華兩個人,也都泡在了木工坊之中,他們就一個弓箭手的感覺,在短短兩天之中,他們已經把長弓給摸熟了。

對於普通人而言,長弓已經足夠驚豔了,用半石的力量,發揮出1.5石,甚至2石都無法發揮出來的威力,如果算上拋射和齊射的威力,這個長弓的威力進一步的放大,可是在精銳的弓手手中的,這個長弓的威力有些小。

他們可以指揮長弓手進行齊射,在齊射之中,他們就變成普通的一名長弓手,根本發揮不出來作用,需要更加硬的弓,同時,他們也從幾天的摸索之中,就自身的情況,給出了一些長弓的薄弱環節,跟木工師傅們進行討論,進行了一部分的改進。

爲了讓長弓更硬,趙信也提出了壓層法的方法,在幾個木工師傅的幫助下,疊加了5層,成爲了第一個強化之後的長弓,弓力超過了1.2石,算是長弓之中比較強力的,更大的力量,會帶來巨大的提升,1.2石的長弓直射的距離超過了180步,這跟他們熟悉的短弓,也差不多了,基本上相當於三四石的樣子。

薛玉眼前一亮,作爲弓手,他暫時只是聽到長弓的作用,1.2石的力量,只要小心一點,應該不會傷害到手臂,他伸手從嚴華的手中,拿過來這個長弓,輕輕的感覺着力量,並且向着空曠的地方射出了一箭。

就是這麼神奇,這一把長弓,發揮出了遠比短弓更強的力量,直射的箭,最終飛躍了170步左右,才失去了的高度,斜斜的插在180步左右的土裡。

果然很遠,薛玉眉毛一挑,射程是早有預料的,孫吉和嚴華都說過,他更關注的是弓的簡單性,很簡單,無論製造還是操作,真的如同孫吉所說的,是最適合的弓。

“看到了吧,這是目前最強的弓,我和孫帶御也讓木匠們繼續的研究,如何增大弓力的方法!”

簡單的一句話,立刻引起了薛玉的注意,目前他的思想還沒有從傳統的弓上面轉變過來,在他看來,長弓的優勢就是省力,或許趙信所說,節約七八成的弓,就是這個弓,如果這個弓力能夠加強到5石左右,不是一款比落月弓更加強悍的強弓,那纔是真正的寶物。

目前不過5層,如果順着木匠的工藝發展進行跟過的疊加,是10層,20層,甚至是50層的話,會不會這個弓的弓力會提升到2石,4石,甚至是8石,那不是會誕生出24石的強大長弓。

薛玉兩人熱切的聊天的時候,趙信就在旁邊20米聽着,長弓手的演練,趙信不敢有絲毫的放鬆,這是他來到北宋,安身立命第一隻部隊,他幾乎把後世所能夠學到的,都給展現了一遍,無論是教導還是施恩,幾乎做到了極致,甚至連訓練也不例外,整個長弓訓練都是以他爲主。

看到薛玉二人認爲,這個弓就是趙信所說的,能夠省力7成以上的強弓,趙信忍不住給他們潑一層冷水,長弓弄成4石甚至是8石,完全是想多了,省力弓另外有所指,只不過在鋼的製造和拉絲工藝沒有進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只是紙上談兵,落月弓的結構是對了,材料和弓弦上面,有無數的問題,這不是現在趙信能夠解決。

趙信走到他們面前,直接告訴他們,長弓最大的弓力都不會超過1.5石,這是極限,不可能改變。

在所有人之中,對於長弓最瞭解的,肯定是趙信了,趙信說不能,基本上可能性不大,難道真的不行麼?

被趙信從頭到腳的潑了一盆冷水,長弓之所以廉價,選擇的,就是這些比較容易獲得的材料,弓弦是一個關鍵,蠶絲有彈性,韌度也有,它的彈性不是沒有極限的,蠶絲的極限,就是1.5石左右,這也就是趙信所說的1.5石的根本原因。

當然了,如果蠶絲更粗的,也不是不能夠承受更大的力量,再加粗的話,就不是弓了,而是車弩了,1.5石的蠶絲,被驗證是最佳的,對於它的話,整個弓的平衡就會被破壞,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長弓最佳的射程,也就是在300步之內,超過300步,或許能夠射到,殺傷力大大的減弱,整個弓的作用也就會大大的減弱,超過500步,已經算的上是阻擊弓的程度,相對而言,還是短弓和複合弓更加適合。

長弓出色,並不是他本身的出色,是他的特點跟相應的戰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結果,有時候,武器未必越強大越好,長弓就是這樣,最大力量,也就是1.5石左右,差不多相當於三四石的硬弓,已經非常不錯了,更多的就是半石的,相當於1.5石和2石的硬弓的長弓。

孫吉和薛玉兩個人這纔想到,弓弦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把弓弦換了呢,用現在短弓的弦,這個念頭,在心中剛剛升起,就被他們否決了。

使用的不是蠶絲的弦,還叫長弓麼,本身疊加五六層,製造工藝的複雜話,會增加長弓的造價,在增加幾層,那不是說簡單事情,到了七八層之後,每多疊加一層,付出努力都是之前的一倍以上,要想達到20層,甚至是50層的疊加,這個弓身的價格,會上升到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程度。

連弓弦都向着短弓靠攏,別的不說,長弓比短弓最少長一倍,多的,甚至會達到三倍,3倍弓弦的用量,加上長弓弓身的製造,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的長弓的價格優勢將會不復存在,長弓比起短弓都要貴,而且貴的多。

綜合起來,還不如使用短弓呢,最少說,短弓還方便攜帶,技術也相對的成熟,最少說,從10石到25石的弓,都不存在問題,製作方法早已經摸索出來,價格也在一個可以承受的區間之中,只是沒有人能夠拉的起。

嚴華一臉的尷尬,他並不是單純的弓箭手,拳腳功夫纔是他最出色的地方,對於弓箭的理解遠沒有薛玉深刻,這中間,孫吉有些尷尬了,他剛剛雖然沒有跟着嚴華去說,可是在內心深處,他何嘗不想要一把更硬的長弓。

趙信戳破了這一層面紗,他手中的,應該是目前能夠獲得最好的弓了,這一把看起來簡單,實際上相當於4石左右硬弓長弓,操作簡便,6尺左右的弓身,讓他拿着很舒服的。

在弓上,甚至按照他的習慣,進行了一定的改進,更適合他的習慣,有了這麼一個弓,他可以做到在150步左右的精準狙殺,而且持續可以超過500箭,這會讓他的殺傷力大大的增加。

在邊境的小規模衝突之中,他這樣的弓箭手,出現個兩三個,對於攻城來說,就是噩夢,他們可以安全的,隨意的進行收割,一天兩三千的損失,就算是強如遼國都無法承受。

當4石弓都可以殺人的時候,追求更強的力量,有時候完全沒有意義,孫吉跟薛玉在瞬間,都明白了長弓的意義,他們看到所謂長弓不完美的地方,居然恰恰是長弓最合適的地方,也只有天授,才能夠出現,在各方面都極爲完美,而且完全適應大宋的長弓,真的是天佑大宋。

就在孫吉和薛玉都以爲,關於長弓的改進,到這裡,就要告一個段落的時候,卻沒有想到,趙信突然面色古怪的看着他們,然後輕飄飄的來了一句,要想提供長弓攻擊力,並不是沒有辦法的,還有一個辦法。

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十二章 蠻橫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
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十二章 蠻橫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