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

丁海軍的木材港,這個纔剛剛的啓用,各方面條件還不太完善的港口,在丁海軍的四個港口之中,所佔據的地位並不大,以前周重只是在開啓的時候來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過來。

可是今天,他專門的過來了,丁海軍的四大港口,中間的距離並不算近,從第一港口到第三港口,就有10多公里,而第三港口距離木材港,更是有5公里的距離。

哪怕是乘坐馬車,也需要半個小時,路途太過遙遠,除非有必要,周重不會到來。

可是今天,他還是來了,輕車簡從,沒有攜帶所有的幕僚,秘密的前往這裡。

在定海候府,趙信的那一席話,在周重的試探之下,表現了一個強烈的慾望,那就是丁海軍的擴張不遠了。

周重是個讀書人,考上舉人沒有更進一步的原因,在於他清楚,他不是那個更進一步的材料,沒辦法通過科舉考中進士,並且平步青雲。

北宋因爲注重讀書人而知名,科舉的作用很是重大,卻不是全部,舉人出身,最終位極人臣的,也不是沒有,更別說周重,也從來沒有想過位極人臣,能夠成爲五品這樣的中層官員,已經是他最大願望了。

不要小看這個位置的,就算是在北宋,整個中樞,五品以上的官員,除卻繼承爵位,或者是宗室這種,真正從底層,一步步的成爲五品以上的,真的不多。

五品官,最起碼,也是一個郡的主要官員,只要穩步發展,足以把一個普通的地主家庭,帶到一個望族的程度。

來到丁海軍,也是爲了尋求一個捷徑,一個節度使,不管地盤大小,職務是固定的,就算是定海候府的一個主要官員,就可以達到他所要求的高度,或許這樣的官職,權利不太夠,對於舉人出身的他來說,卻是最佳的選擇。

可是到了丁海軍之後,他才發現,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的,雖然他還不知道,趙信是皇子,可是一個北宋最強藩是肯定的,那麼他作爲屬官也是水漲船高的。

丁海軍的一府四區的規格,他作爲港口區,也是除了府之外的第一區,算的上是很強的,可是現在,另外一個地方冒出來。

丁海軍一直都謀求的島嶼,這個最起碼會比丁海軍還要龐大好幾倍的島嶼,這麼一個島嶼,肯定未來在丁海軍之中的地位不一樣。

趙信找他們過去的目的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確定這個區域的人選,那麼,這麼一個機會,他天然不可能放棄的。

木材港,在單獨列出來之後,就真的不那麼起眼了,就算是每天進入到丁海軍,超過1萬立方的木材,可是運輸的船隻也不多,港口不多的起重設施,卻可以加大裝卸的速度,這些船裡面的木材,可以快速的被卸下來,基本上沒有什麼延誤的。

哪怕周重是下午三四點進入的港口,可是港口也略顯有些空蕩,最後一艘船,在剛剛離開了港口,雖然說的,不能去別的地方,可是在海州臨時停靠之後,再轉入別的方向還是可以。

大運河的項目,還在施工之中,龐大的工地,超過4.5萬人在這裡施工,這是從丁海軍大規模建設,已經逐步的完成之後,最大的一個項目的,按照工期,大概是2個多月,這是儘可能的向前趕了,因爲到了6月之後,就進入到了丁海軍的汛期的,到時候,持續的降雨,會給施工帶來難度。

哪怕是有卡牌系統提供的先進工具,也不可能完全無視天氣的情況,北緯20度以上,遭遇到颱風的可能性減少,可是8級以上的大風,還是會出現的,特別是進入到了夏季。

周重站在港口之中,眼神雖然是向前看的,可是實際上,卻有些不對焦,他默默的把掌握的東西,還有在定海候府,得到的信息梳理了一遍,最終確定,趙信爲琉球尋找領導人的目的,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沒有驚動任何人,緩緩的乘坐馬車離開,在回到了港口區之後,一系列的行動開始做出來了,周重動用了他所能夠使用的網絡,開始的打聽跟琉球有關的全部消息。

丁海軍,早在的年前,就向琉球派出了一個隊伍。別人可以忽略,或者不注重琉球,丁海軍不可能,一個3萬多平方公里的琉球,更適合大規模的開展工業。

只不過,在遠洋船舶大規模的建造之前,琉球是不可能的開發的。

丁海軍還好說一點,那是在海州的附近,一艘船,大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到達,可是琉球,那是距離海邊,最少在400裡以上,這個距離,對於11世紀的北宋來說,並不是輕鬆就能夠踏足的。

這麼一個美麗富饒,擁有很多資源的島嶼,一直都沒有被中國本土所用上。

一直到了趙信,選擇丁海軍,只是選擇了一個港口,未來的方向,卻是星辰大海,一個龐大琉球,肯定不能放過,所以,在丁海軍,稍稍有了一點的能力之後,就派出了第一批的人員。

這一批的人員,最初派出的時候,並不算是人盡皆知,知道的,只有很少的那些,周重也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夠知道,那是因爲,他掌握了港口區。

派到琉球的人員,只有幾百人,可是這些人沒有產出,也不能有產出。

這部分人,相對於整個琉球的土人來說,比例懸殊,派到了琉球,並不代表不重視他們的生命安全,必須要爲了他們而考慮,這種情況之下,大部分東西,都需要在丁海軍運送過去。

從鋼鐵,水泥,再到日常的一些消耗,甚至是一些武器,都必須要不遠萬里,從丁海軍運送,這中間消耗的東西不少,而周重控制的就是港口區,也就是依靠着這些運輸船,知道了關於琉球的一些大概。

很快的,一些信息傳遞過來,可是很少,關於琉球的一些情況,只是比之前周重知道的更加完善的一點,可是周重很清楚這是什麼原因,那就是,整個丁海軍看中這些,對於某些關鍵的情節,進行控制的。

好在,丁海軍跟目前琉球的聯絡,相對比較穩定,一共有4艘船,走在這個航線之上,來回大概是一個月的時間,那麼,基本上,一個星期,就有一艘船回到丁海軍進行補給。

最近的,就在第三天,正好,負責那一條船的船長,是周重的一位同鄉。

在整個北宋政壇,很多東西,都可以相互之間牽扯到關係,比如說,同年,同鄉,同窗,雖然這個船長,跟他之間,差了一個縣,可是兩縣相鄰,整個河北方面,來到丁海軍的人員,沒有兩淮那麼多,之間的聯絡也算是相對緊密的,能夠牽扯到關係的。

2天多之後,在這一隻補給船靠岸之後,通過一些關係,周重聯絡到了這個名叫趙四有的船長,這是一位老船長,差不多45歲,比起周重最少大了20歲,可是港口區的區長宴請,他也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港口區,作爲一府四區之一,還是四區之首,控制的範圍不大,卻非常重要,趙四有又是跑船的,跟他之間的聯絡,也很密切。

周重很清楚,這個消息,對於丁海軍的秘密性,也沒有弄的人盡皆知的,剛開始,是有兩個介紹人,在酒過三巡之後的,兩個人都按照約定主動離開。

趙四有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能夠跑這麼一條琉球航線,首先是值得信任的,然後纔是技術。

他在之前赴宴的時候,已經估摸着,如果什麼事情,能夠讓周重看中,那麼,就只有琉球了,他也考慮怎麼說。

丁海軍雖然對於琉球做了一些的限制,卻也不是的全面的限制,到了一定級別的人,還是可以知道的,他每個月都會遞交一個報告,把從琉球得到的一些信息,彙總起來,交到侯府的秘書科,不但是他,其他的三個船長,也是同樣遞交了一些材料。

這些東西,都是要求保密的,趙四有也沒有多少的辦法,必定簽署過保密協定,但是他告訴周重,這個保密級別並不算太高,最起碼,不是那種趙信自己,或者是主管方面才能夠看到的絕密。

一番宴請,雖然沒有直接得到消息,卻讓周重得到了重要的信息,秘書科,這裡不同於檔案科,它本身的級別就不是太高,之前,關於港口,還有運輸的一些問題,他也去秘書科,查閱過一些資料,哪裡保密級別有,卻沒有高到超過的他的級別。

當天的晚上,因爲宴請的關係,喝了不少酒,周重也就沒有連夜啓程,在第二天一大早,吃完午飯之後,他就去了秘書科,直接減到了科長之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求翻閱琉球的一些資料。

琉球跟港口區,不相互統御,可是它的資料保密級別不高,別說周重這樣的區長,侯府下面的幕僚,還有幾十個行局的局長,都是有這個資格翻閱的,只不過沒有人注意的,周重是第一個。

順利的拿到了關於琉球的資料之後,周重立刻翻看了。

保密級別的關係,周重不能帶走,就只能夠在秘書科的閱覽室翻閱,不過好在資料不多,差不多就是幾百頁的文件,在過去的幾個月之中,每個一次補給,上島的負責人,還有船隻,都會形成一個基礎的報告,一共,也就是幾十份的樣子。

按照趙信的要求,這些文件,更多的是按照白話來書寫,而且規格標準也達到一些的指標,這些都是剛來丁海軍的時候,感覺不習慣的地方,在舉人出身的周重看來,有些太過直白,不容易顯示水平。

可是在丁海軍呆的多了,他才知道,這樣的方法,不但書寫簡單,任何人都能夠讀懂,哪怕不識字的,這麼直觀的命令和要求,也不容易出現異議的,最關鍵的是節約時間。

一份精美,用詞非常到位,文筆美麗的文章,讀起來是不錯,可是要理解意思,卻不容易,只有標準的白話,把一些指標都量化出來,纔會知道這中間有什麼,有時候,大略的看一下,只要看到關於數據和要點的東西,就知道里面講的是什麼,然後可以根據這個來的運作。

效率,這一點在北宋,從來都不受到重視,除非是那種十萬火急的東西,日常來說,都是悠閒的,可是這些,在丁海軍,是不存在,原因很簡單,效率。

從最細節的工序,都追求效率的丁海軍,怕的就是這樣的浪費,一個人,可以浪費自己的時間,可是一個線路,一個工廠,甚至是整個區域和丁海軍,要怎麼的浪費的。

浪費一個人的時間,那只是這一段時間,可是因此耽誤了後續的一系列的東西,那是丁海軍的大忌,也就是在逐步的走上領導崗位之後,周重才逐步的體味到了這個文件的好處。

記錄如同流水賬一樣,卻講述了整個丁海軍紮根的全過程,上島的時候,沒有什麼問題,建立初步的定居點也沒有的,之後,在上島的半個月的時間,一直都在物資的支持下,開始建立固定的基地,一個足以容納千人以上的基地。

周重能夠從一個舉人,成爲目前,管理着港口區的區長的,也算是出類拔萃了,可是他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這樣的登島。

第一批一共400多人,其中有300人是精銳士兵,整個丁海軍纔多少,原來,在幾個月之前,丁海軍已經這麼重視這裡了。

因爲運力不足,上去的時候,食物和物資都是對半,沒有水,或者說,甚少有水。

爲了解決水的問題,這些人用了3天的時間,在港口尋找了一個擁有天然泉眼的地方,並且確定了定居點。

然後披荊斬棘,這是一個原生態的島嶼,甚至比丁海軍之前更差,爲了避免驚動原住民,他們沒辦法採用最有效率的燒荒,而是用人力,一點點的清理周圍的植物,在建立了簡單的平地之後,開始建設。

周重的心態,在得到了這些文件之後,放了平和,本身,這件事情,都不是短時間,能夠決定的事情,索性這個探查也比較有趣,先當做故事來看好了,實際上,這個故事,非常的精彩。

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
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