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

來到了禁宮的門口,實際上,在御道之上,已經是戒備森嚴了,不能說,御道嚴格不準人通行,卻是少有人在上面通行,越是接近了皇宮的位置,御道的戒備就越發的森嚴,大概距離皇宮差不多5裡的地方,每隔100多米,都有專門的禁衛把手,到了宮門口,更是有大量的禁衛。

韓琦的馬車,是東府派來的,上面有韓琦的標誌,當然不會被阻擋,不過在宮門口,韓琦也必須下車,好在他們停的位置,是在側門,這裡進去,就是仁宗日常辦公的地方,大概要走一里左右,這對於還年輕的韓琦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大事。

爲了參加定海軍的演習,他都可以親自的策馬奔騰大半天的時間,更別說這樣的緩步下來,跟車伕告別,順帶讓跟隨他的親兵,到專門休息的地方等待,然後就走向宮門。

宮門的禁衛很多,可是不認識韓琦的,就比較的少了,韓琦是首輔,而且還是年富力強,手腕強大的首輔,日常進出宮門很多,還沒有等韓琦走進,禁衛就主動的上千,對着韓琦行禮。

熟悉的流程,在宮門口驗過了印信,拿着入宮的牌子,韓琦這才進宮,緩步的走在禁宮之中,他的心中,一陣的感慨,北宋在過去的幾年之中,發生的變化太多了,也太大了,這個皇宮就是最明顯的。

之前,北宋的禁宮,不能說大,更不能說氣派,北宋的幾任皇帝,都是相對比較的務實一點的,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明明白白的地方,而不是皇宮上面,北宋也是整個封建王朝少有,在拿下了政權之後,沒有大興土木,大規模的興建宮室的王朝,只是對幾個殿閣進行了修繕。

到了真宗和仁宗的時候,因爲北宋的財政緊張,一些年久失修的,或者是受到了火災和雷電的打擊,而破敗的宮室,也沒有這個資金來修理,所以宮室一直都比較的破敗。

這一次,趙信直接給錢,修建的這個皇宮,相當的龐大,999間半的宮室,還不是單純的房間,是巨大的殿閣,這個或許對於封建社會比較的困難,因爲龐大的宮殿,都需要巨木,伴隨着人類的活動腳步逐步的擴張,巨木在人類活動比較繁盛的地方,基本上,都消失了,現在的巨木,大多都生活在四川南部的大山之中,要想從哪裡路途遙遠的運過來,這個耗費的時間就非常龐大,單純這麼一個運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定海軍發明了水泥,並且用紅磚結合水泥,哪怕是復古一點的做法,都節約大量木材,更別說,在原有的基礎上面,還有一些類似於定海軍特色的建築。

整個皇宮的中軸線,是正陽門後面的三大殿,這個三大殿是在北宋的傳統的基礎上,加上了趙信從故宮看到的,龐大的三大殿,是朝會和禮儀的場所,要求氣勢恢宏。

比起以前,北宋的皇宮,最少大了10倍以上,特別是皇極殿前面的龐大廣場,差不多有數萬平方米,龐大的面積之下,是個人都感覺到渺小。

不過,這些殿閣,形式上面的感覺,要高於實際的使用上面的,甚至說,就算是朝會,除非是每隔半個月舉行的,在京4品以上的京官的那種大朝會,否則的話,大部分,都是在其他殿閣進行。

現在的三大殿,只是表面上龐大,作爲一個國家的臉面而已,真正處理事務,則是放在內宮之中,東府和樞密院,分別在皇宮旁邊,有一個固定的辦公地點,

足以容納數百人的,皇宮之中,仁宗也同樣有一個被稱之爲內書房的地方.

這個新建的東府,樞密院和內書房,因爲是北宋實質上的核心,所以沒有選擇殿閣的形式,那個辦公的條件並不好,效率也並不高,只是看起來比較的威風而已。

在趙信的建議下,韓琦本人驗證,發現了定海軍的類房屋的結構,進行的修建,說白了,就是有些類似於後世人民大會堂的一些結構,分成了大量的會議室還有辦公室。

可以進行3000人,2000人,還有數百人不等的一些會議,同時,辦公室也參考了後世的形態,一些中小型的辦公室,加上一部分的小型會議會客室,一層樓就可以容納上百人進行辦公,差不多7層的結構,足以容納上千人共同的辦公。

這樣的效率,可就高了很多,要知道,以前,龐大的東府,分成了幾個不同的院落,可是地下的結構,也相對比較的凌亂,部門和部門之間,各個參知政事之間,甚至有找不到屬官的情況。

分成了樓層,嚴格的劃分了辦公區,然後根據會議的結果,進行會議室的挑選,一個參知政事,可能只是坐鎮一層樓,這一層樓,幾乎都是爲了他服務的,然後需要最終要表決的,再到一起碰頭。

這就形成了類似金字塔的結構,層層負責之下,效率也提高了。

當然了,類似這三大機構的,也不只是一棟樓,爲了以後考慮,最少規劃了12棟樓,已經提前的興建完畢,不過沒有進行裝修和入住,現在,每個結構,都只是啓用了兩三棟,這就足以容納三大機構龐大的人員和機構了。

目前,內書房,東府和樞密院三個相鄰的機構,已經成爲了北宋真正的核心,繁多的日常事物,都是通過這裡的各種機構,進行分類的處理,然後去僞存真之後,才彙總到高層,然後層層進入到了內個會議。

北宋的地盤沒有增加多少,幽雲加起來,才幾十萬平方公里,讓北宋的地盤增加了七分之一,遠遠沒有倍增的程度,可是因爲各種新鮮事物的出現,仁宗處理的實物增加了許多。

爲什麼北宋能夠解決亢官的問題,原因就在於,設計了很多的領域,這些領域的都是新的領域,這些領域,發生的事物,大部分都是新的東西,在這種前提下,很容易,就出現問題的.

不過,經過了分類,特別是內書房的出現,還有東府和樞密院的擴大,一些底層的,或者不那麼重要的事情,都由他們分別處理,問題層層彙報,到了仁宗這裡,已經不多了,因此增加的工作量也在增加.

仁宗不是一個懶惰的皇帝,相對比較的勤勉,可是增加了原來三倍,甚至是四倍的工作量,這個,對於仁宗來說,也有些難以承受。

仁宗是一個人,不是一個機器,就這個數量來說,就算是24小時,都沒有停止,也未必可以處理這麼多的,在趙信提點之下的,採用了分權的方法,通過內書房處理仁宗需要處理,他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分類和彙總,把事情作爲輕重緩急,分成了一步步的,放在仁宗的面前.

有層層的制度,分級和處理,這回讓每個人都不會過於濫權,又會比較靈活的處理問題,雖然說,北宋的日常事物增加了許多,可是處理起來,反倒是輕鬆了許多,甚至某些時候,在仁宗任性的時候,還可以甩手不幹。

,韓琦這樣的宰撫,可以直接面見仁宗,按照規矩,在內書房遞了牌子,很快,就得到了匯訊,仁宗在內書房的紫光殿等他。

紫光殿,算的上是內書房之中,比較大的殿閣了,跟樞密院和東府的樓房爲主不同,內書房只有一個仿古的樓房,也不過是5層高的,剩下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殿閣,根據殿閣大小的不同,也進行着不同會議。

比如說,冬暖閣是日常仁宗處理奏摺,並且小規模的招募朝臣的地方,麒麟閣是參知政事大會的,可以容納最少30位,紫光殿就多了許多,差不多可以進行規模性的召見,多用於處理大事,或者是某一個領域奏對,容納的人數在50人到70人之間。

韓琦之前估摸着,應該是在麒麟閣,紫光閣大了差不多一倍以上,這也就意味着,參與的人員衆多,差不多要把朝中的重臣都給囊括其中。

顯然,之前信件,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和影響力,以至於,所有的參知政事,還有重臣都抵達了。

在紫光殿之中,仁宗還有整個在京的參知政事,大學士一類的,全部都等待着,他們集中的時間,遠比韓琦更早。

韓琦抵達汴梁,仁宗就知道了,通過簡單的旗語,火車站,可以給中樞通報一些東西,比如說,韓琦在陸上,關於韓琦抵達的消息,已經傳遞到了宮中.

這幾天之中,關於定海軍的討論,一直都是整個北宋政壇的最重要的事情,定海軍,這個突如其來冒出來的,對於北宋產生了巨大威脅的勢力,在所有的高官都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卻發現,對於定海軍的瞭解非常的少,一些淺層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可是更深一點的,誰也不知道。

在目前北宋不斷擴張,各方面都的發展的非常好,就算是以前忌憚的遼國,也被北宋拿下了的幽雲,剩下的遼國,土地雖然龐大,只要北宋穩定下來,未來的勝利一定是北宋。

在樞密院之中,毫不妥協的賈朝昌,甚至在做,幾年之後攻打遼國的計劃,同樣的計劃,東府也有,不過沒有西府那麼的方便而已。

在這個節骨眼上面,定海軍冒出來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遼國,並且用了20天的時間拿下了遼國的全境。

定海軍,這個在這幾年,大名鼎鼎的名字的,可是他們卻絲毫都沒有強大,只是有錢而已.

可是誰曾想到,這個突然變成了猛獸,一口把遼國給吞下去了,這可是非常可怕的,拿下遼國到底是用了他們百分之百的力量,超額的力量,還是二分之一,三分之一,這一點非常重要。

北宋高層,通過各種渠道,儘可能的去調查定海軍的一切,可是這個調查的過程,不是短時間,能夠獲得的,以定海軍的保密程度,恐怕沒有幾年的時間,別想得到比較多的情報。

現在,對於北宋而言,他們對定海軍瞭解的最多的,居然只是趙信寫的那一封信。

定海軍的發展,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想象,幾乎是吹氣球一樣的龐大起來,在趙信給仁宗的信件,他們才初步了了解了定海軍的勢力,3500萬的人口,這幾乎已經佔據了北宋已經調查人口的三分之一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還不可怕,人口在一定意義上面,並不代表什麼,100個手無寸鐵的青壯,打不過10個全副武裝的士兵。

農民軍在起義之後,最初依靠的,都是龐大的數量,百倍,甚至更多與專業軍隊,才能夠逐步的席捲,而在不停鍛鍊之後,繳獲了足夠多的武器,用人命堆出了精兵之後,纔有動搖王朝的根基。

這些對於定海軍來說,不存在,或許定海軍沒有經驗,可是在武器裝備上面,佔據劣勢的居然是北宋。

,定海軍的產值,10倍於北宋.用三分之一的人口,不知道多少分之一的土地,反而創造了北宋十倍的產值,錢雖然不能夠代表一切,可是有錢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現在,他們除了擁有本身的土地之外,又獲得了的遼國的土地,遼國本身就強大,只不過遊牧民族不善於經營而已,如果加上定海軍的經營,人口和資源,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可是心腹大患,如果他們對北宋抱有敵意的話,北宋該如何抵擋,這個不得不防備的,在沒有更多其他的渠道的前提下,這一次定海軍在韓琦的面前亮肌肉,就成爲了解定海軍的唯一渠道。

或許,這樣的亮肌肉的行動,會有一些不確定性,他所展現出來的力量,會有一定的偏差,可是從中間可以得到參考的價值。

參知政事們,這些日子以來,除了討論定海軍之外,就在等待着韓琦回來。

仁宗在得到了韓琦抵達的消息的時候,東府樞密院也都一一的得到了消息,在仁宗通知之下,所有的重臣全部抵達,甚至還包括了宗正,人雖然不多,一共才67位,可是涉及到了整個北宋官場的全部高層,他們共同達成的決議,幾乎可以毫無遮擋的在北宋推行下去。

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十二章 蠻橫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
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十二章 蠻橫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