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開始唸書

正月已經過去了, 但天還是有些短。

隨着兩隻公雞此起彼伏的打鳴聲, 顧家人開始起牀。

最早醒的是大妞, 一洗漱完就連忙進廚房給家裡人燒水做飯。

在堂屋西側的第一間屋子裡, 顧雲浩也已經醒了。

他自己穿好了衣裳和鞋, 就走出了屋子。

進了廚房舀一瓢熱水出來, 給木盆裡加了些, 又給平時用的竹筒裡到了點,就開始拿着楊柳枝咬開刷牙。

洗完臉,用溫熱的帕子在臉上一擦, 瞬間感覺倦意全無,人也精神了不少,顧雲浩就又轉身回到屋子裡。

從桌上的麻布袋子裡拿了一本黃紙皮的舊書, 顧雲浩熟練的翻開, 然後對着書上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一個字一個字的划着筆畫。

顧雲浩出生在正月裡, 因而除夕一過, 家裡人就開始商議着送他去念書的事兒。

而後, 由顧明良帶着他先去族長家裡拜會了下, 就算是正式開蒙到學堂唸書了。

因着已經進學, 顧雲浩又拿這個理由說服了顧長光跟李氏, 自己搬到了西側的屋子裡,開始了獨居一室的日子。

李氏還有些擔心小孫子能不能好生照顧自己,但顧明良卻頗爲贊同。

在他看來, 進學了那就稱得上讀書人, 有自己的屋子是應當的,畢竟溫書什麼的也需要個安靜的環境。

顧雲浩十分珍惜這個讀書的機會。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讀書對於農人家的孩子來說,那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許多人家連吃飯都成問題,更別說唸書了。

就算是家裡有點積蓄,短視一點的人家,都可能拿去再買田買地,怎麼也捨不得拿錢給孩子唸書的。

當然,讀書雖然花錢多,但讀好了,得來的回報也是難以想象。

多年寒窗,一朝中舉,那麼整個家族也能跟着改換門庭。就算考不上舉人,能考上個秀才,那也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雖然大多農村人不知道秀才到底有什麼實際的能量,但僅僅憑着免稅這一項,就足以讓所有農戶人家心生嚮往。

顧明良更是比一般人知道的多些,所以費盡心思的想要家裡出個秀才。

而顧雲浩則更是心思清明的很。

讀書科考,這可是他在這個時代唯一的出路。

必須好生把握機會。

因着知道唸書的不容易,顧雲浩自從一進學,就絲毫不敢懈怠,在學裡跟着先生讀書,回到家裡也不放鬆,每天早早的起來,對着書記字。

書是從顧雲濤那裡借來的《百家姓》,雖然已經很破舊,但字體仍看得清,顧雲浩也很是珍惜。

一般來說,像顧雲浩這樣才入學的蒙童,初學的都是《三字經》,要《三字經》唸完了,纔開始學《百家姓》,隨後再是《千字文》。

但顧雲浩入學了這將近一個月,聽了學裡的先生帶着他們通讀過幾次《三字經》,而後又自己回家用功,卻是差不多都能背下來。

加上他本就是個成人的“芯子”,理解能力要比小孩強些,《三字經》本生就不是什麼難理解的,對他而言根本也稱不上有什麼難度。

知道《三字經》主要是教蒙童們識字的,所以顧雲浩也不再在上面多費什麼功夫,開始借了顧雲濤的書來看。

學《百家姓》也是一樣爲了認字,但他現在也沒有旁的辦法,家裡就這麼兩個唸書的人,而顧雲濤正在學的《千字文》是絕對不可能借給他的。

但是顧雲浩也不挑剔,畢竟他現在許多字還認不全,更多的是對着書來記字的筆畫。

字要確實要比前世所用的簡體字難記一些,但也跟繁體字差別不是很大。

顧雲浩根據前世對百家姓的記憶,再對應簡繁體字的轉化,也差不多能認識個大概,索性就當做了自己的認字讀本。

認字完了開始記筆畫,他自然是捨不得用筆墨在紙上寫的,反正也是學字而已,只簡單的用手指在桌子上筆畫,又省事又省紙墨。

因想着晨起人的大腦最清晰,而且按着前世上學早讀課的習慣,每天早上顧雲浩都會早起記半個時辰的字。

見外面天色也漸漸大亮了起來,家裡人也都開始起牀洗漱。

顧雲浩合上書,出了屋子,開始到竈房幫着燒火。

“小心些,別讓火燎到頭髮。”大妞在竈上忙活,見着弟弟吹火,不由擔心地囑咐一句。

“今兒一定要讓爹再做個吹筒。”顧雲浩扒了扒額前的頭髮,說道:“我這頭髮燎了倒是沒事,大姐你成天燒火做飯,又是個女孩家,燎了纔是不好。”

吹筒就是土竈上用來吹竈火用的,有條件的人家大多用鐵製的,而顧家則是用竹子,把當中竹節打通了來用。

先前的吹筒因着時間久了,燒火的時候,三妞一個不注意當柴火給燒了,因而這幾天大妞做飯生火都是用嘴吹的。

聽聞到顧雲浩的話,大妞知道是弟弟關心自己,甜甜一笑,手下仍是不停地忙活。

“奶說了,從今往後,每隔一天,都給你跟大娃子煮一個雞蛋帶上,你去了學裡,可是要好生唸書。”

這裡大妞把粥從鍋裡舀起來,又倒了些水洗了鍋,就舀了兩瓢水下去,然後從一邊的小籃子裡,小心地拿了兩個雞蛋放在鍋裡。

“別加柴火了,竈裡剩下的火碳夠把蛋煮熟了。”

聞言,顧雲浩也是點點頭,就理了理竈邊的柴火,跟着大妞兩人出去洗手準備吃飯。

早飯的主食是窩頭,也沒有什麼菜,只一大盤子鹹菜,外加每人一碗粥。

說是粥,卻並不是全稻米煮的,裡面還加了許多玉米麪跟紅薯,但好在比較濃稠,能頂餓。

雖然去年收成不錯,但顧家人還是不敢大吃大喝,秉持着一貫的儉樸之風。

顧明良常說,有出息的人家,都不是隻管今天不考慮明天的人,越是得意的時候,越要耐得住,不然即使家裡富貴了,也是守不住的。

對於這話,顧雲浩十分贊同。

要想家道長遠,就要守得住本心。

當然,顧家人心裡也都很清楚,這樣的清貧日子,也是在爲今後做打算。

畢竟家裡現在是兩個孩子在念書了,而且以後的花費也會越來越多……

第94章:新婦第134章:戶部事端第150章:幕僚第75章:脊樑(二更)第136章:冠禮第129章:事端第4章:打架第115章:名次第137章:師祖的謀算第81章:親事(二更)第10章:秋收第106章:喜訊第148章:升官第103章:開考第13章:學堂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66章:左相的狠第47章:成爲師徒第10章:秋收第119章:閱卷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45章:案首第180章:風向變了第51章:分家第24章:拜師(捉蟲)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36章:府試第174章:學弟第61章:初治水患第43章:赴考第188章:身爲帝王第111章:突變第103章:開考第37章:堂試第58章:書院讀書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第52章第87章:恩師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第158章:右相之爭第118章:殿試第110章:結果第148章:升官第77章:表妹第36章:府試第186章:背後一刀第103章:開考第1章第101章:搬家第111章:突變第174章:學弟第137章:師祖的謀算第133章:聖心第80章:趙妍(一更)第78章:輪流虐狗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150章:幕僚第86章:鹿鳴之宴第11章:開始唸書第109章:士子鬧事第52章第122章:奪魁第186章:背後一刀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176章:放榜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125章:家第81章:親事(二更)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71章:書院之變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70章:難對付第10章:秋收第138章:稅改第19章:自己的書第112章:新帝第180章:風向變了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188章:身爲帝王第100章:師兄第87章:恩師第68章:娶妻的標準(三更)第79章:桃花運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185章:亂象四起第99章:局勢第116章:會元第1章第163章:杜家第31章:放榜(捉蟲)第59章:那位姑娘第27章:回家第204章:狠毒的丞相(一更)第56章:姐弟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
第94章:新婦第134章:戶部事端第150章:幕僚第75章:脊樑(二更)第136章:冠禮第129章:事端第4章:打架第115章:名次第137章:師祖的謀算第81章:親事(二更)第10章:秋收第106章:喜訊第148章:升官第103章:開考第13章:學堂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66章:左相的狠第47章:成爲師徒第10章:秋收第119章:閱卷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45章:案首第180章:風向變了第51章:分家第24章:拜師(捉蟲)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36章:府試第174章:學弟第61章:初治水患第43章:赴考第188章:身爲帝王第111章:突變第103章:開考第37章:堂試第58章:書院讀書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第52章第87章:恩師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第158章:右相之爭第118章:殿試第110章:結果第148章:升官第77章:表妹第36章:府試第186章:背後一刀第103章:開考第1章第101章:搬家第111章:突變第174章:學弟第137章:師祖的謀算第133章:聖心第80章:趙妍(一更)第78章:輪流虐狗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150章:幕僚第86章:鹿鳴之宴第11章:開始唸書第109章:士子鬧事第52章第122章:奪魁第186章:背後一刀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176章:放榜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125章:家第81章:親事(二更)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71章:書院之變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70章:難對付第10章:秋收第138章:稅改第19章:自己的書第112章:新帝第180章:風向變了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188章:身爲帝王第100章:師兄第87章:恩師第68章:娶妻的標準(三更)第79章:桃花運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185章:亂象四起第99章:局勢第116章:會元第1章第163章:杜家第31章:放榜(捉蟲)第59章:那位姑娘第27章:回家第204章:狠毒的丞相(一更)第56章:姐弟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