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

顧雲浩三人到家的時候已經快是酉正時分。

見着他們這時回來, 衆人都有些不解。

顧明良一面抽了口旱菸, 一面試探地問道:“不是說縣試要考好些天麼……”

他的話還沒說完, 便被顧長榮一臉喜色地打斷道:“爹, 是好事兒啊, 小浩在頭一場就被取中了, 還是頭名案首嘞, 這不我們才連忙趕回來。”

顧明良是個有些見識的,加上這些年家裡有兩個讀書的孫子,耳濡目染之下, 對於科考只是也知道了一些。

聽到小孫子考中了縣試的案首,他當下就身子一頓,手上的旱菸壺都幾乎被驚的落了下來。

“中……中了?”

“可不是嘛。”顧長榮說道:“只是後面還有考試, 所以喜報還要過幾天才到罷了。”

聽了這話, 衆人皆是喜不自勝。

顧明良更是滿目笑意,越看這個小孫子越是得意。

還好當初決定讓小孫子去念書, 不然只怕因着那一念之差, 他們家可真是要損失一個秀才公了。

看着衆人歡喜的神色, 顧明良越想越是覺得自己有眼光。

這麼多年來, 他一直關注科考的事情, 自然是知道縣試案首這個名頭的作用, 也很清楚,有了這個縣案首的名頭,顧雲浩考過府試基本是穩了。

也正因爲如此, 顧明良更是覺得整個胸口都充溢着滿滿的歡喜之感。

孫子如果這次一舉考過院試, 成爲秀才,他就能隨之從“顧老頭”立即變爲“顧老爺”……

一想到這裡,顧明良更是覺得心裡舒坦極了。

李氏沒有顧明良的那許多心思,但也早已激動地熱淚盈眶。

只見她一手拉着顧雲浩,又是心疼又是高興地道:“好……好……中了好,也不枉奶奶的乖孫讀書吃了這麼些苦……”

“奶,沒事的,我喜歡讀書。”

見他奶越說越激動,像是要準備大哭一場的樣子,顧雲浩連忙勸道。

“娘您可別這樣啊,這是好事兒啊。”見狀,衛氏也笑着上前相勸,又說:“還是先讓小浩放下書箱吧。雖說不是很沉,但到了家也不必一直揹着不是?”

聽了這話,李氏也立即反應過來。

“看我,都高興糊塗了,可別累着我的乖孫。”說到這裡,李氏又向顧長光甩了一個不滿的眼神,“老二也傻愣在那,也不知道心疼心疼你兒子。”

顧長光本就是個老實人,現在見兒子考中了,原本就不利索的嘴皮子更樂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小浩是考上了,那雲濤這是……”

衆人正在歡喜之中,方氏突兀的聲音傳入耳來,大家皆是一愣。

對啊,顧雲浩是因爲考上了提前回來,但顧雲濤爲何也跟着回來了,要知道後面還有考試的啊……

其實從顧雲浩三人一到家,方氏的全部心神都在自己兒子身上。

雖然後面聽見顧長榮說顧雲浩考中了,也是心裡一喜,但見他沒有說起顧雲濤考中的話,方氏的心就不斷地往下沉。

看着衆人高興地忘了顧雲濤的存在,方氏心裡更是五味雜陳。

最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兒子,只見他一臉的微笑,方氏更加心疼了。

這傻孩子,說不定心裡多失落呢……

想到這裡,方式便忍不住開口提醒了衆人一句,隨即就滿是心疼地伸手附在顧雲濤的肩膀上,張了張嘴,再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我這次頭一場就沒考過,後面的複試是參加不了的。”顧雲濤解釋道:“小浩考上了是咱們家的喜事,加上塾裡這些天休假,自然要跟着一起回來的。”

聞言,顧明良也是乾咳一聲,臉上的喜色退了幾分。

雖然爲小孫子高興,但此刻他也是很擔心大孫子,怕他一時想不開。

“要不,等過段時間,雲濤也去小浩他們私塾唸書吧?”

想了想,顧明良說道:“我看那樑秀才是個有學問的,怕是比何秀才強。”

此言一出,衆人反應各異。

首先是顧長榮眼前一亮。

因着今早去了樑秀才的私塾找顧雲浩,顧長榮也聽說此次縣試,樑秀才的四個學生都考過了頭場,其中甚至還有一個案首的顧雲浩。

他先前本以爲何秀才是個有才學的,但現在看來好似樑秀才也不錯,至少樑秀才的學生成材率好似要高一點……

想到這裡,顧長榮倒有些心動了。

顧雲浩則是有些沒想到他爺爺會生出這樣的心思。

但樑成業確實是個好先生,若真是何秀才教導學子有什麼不妥,他也並不介意替顧雲濤引薦一下。

“若是大哥也有此意,那我過幾天回塾裡問問先生?”

“不必。”

顧雲濤卻是直言拒絕道:“何先生教學並無什麼不妥,這次考不中與我先生無關,只是我自己平時功夫還下的不夠罷了,哪裡需要換私塾。”

說到這裡,顧雲濤又是面帶欽佩地看着顧雲浩,說道:“再則來說,小浩考中案首也是不只靠先生指點就能成的,這麼些年來,我心裡很清楚他有多努力。”

“爺爺,以後換私塾的話就別再提了。”顧雲濤轉頭對着顧明良說:“這麼大年紀了還換先生,讓小浩怎麼跟他先生開口呢?再則,我也丟不起那人。爺爺您放心,下次縣試,我定要考過!”

“有志氣!這纔是咱們家的長房長孫!”

聞言,顧明良也是不由大讚一聲道:“我老頭子定能等到咱們家出兩個秀才相公的那一天!”

顧雲浩看着顧雲濤,亦是滿目讚賞地頷首一笑。

凡事先思己過。

遇着事情並不怨天尤人,將失意歸咎與他人,而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僅看得開,還想得透,不爲一時的得失就迷失了心智,也不因一次挫折就意志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心胸更爲寬廣起來。

這,纔是讀書人應當有的傲氣!

在前世時,顧雲浩讀歷史,就很是欽佩魏徵、張九齡這些秉持風骨的名臣。

自穿越到這個時代,一直都是在思慮怎麼改善家人的生活,就算是這十來年的寒窗苦讀,最初的目的也是爲了讓全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說到底,開始選擇唸書,實際只是他的無奈之選罷了。

但隨着讀的書越來越多,開始的無奈之舉,也不知在什麼時候變成了自己的心之所願。

現在的顧雲浩很清楚,他是真的喜歡讀書,發自內心的喜歡。

而且,隨着年歲的增長,他能感覺到自己心底的意願,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有所改變。

並不僅僅滿足於考一個秀才,舉人、進士,他還要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到了這個世上,選擇了讀書科考,若是不進入權力的中心去一展抱負,那又有讓他如何能心甘。

畢竟這個時代已經給予了他一個新的身份。

讀書人!

因而,聽見顧雲濤那一番話,顧雲浩也是從心裡對這位堂兄多了幾分親近之意。

原本頗爲心情複雜的一家人,聽到顧雲濤的話,也都是鬆了口氣,重新熱鬧起來。

方氏又觀察了一會,見兒子神色坦然,並不似作假的樣子,方纔放下心來,臉上也帶了幾分笑意。

雖然羨慕二房的顧雲浩能考中,也對顧雲濤的落榜有些失落,但方氏這些年越來越想明白了。

他們家到了顧雲浩跟顧雲濤這一輩,就只有這兩兄弟,若是想要過的好,兩人就應該互相扶持。所以不論是誰有出息,那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二妞,去殺只雞,今晚多做些菜,咱們吃頓白米飯。”

李氏一臉喜色地吩咐顧芝,語氣中還帶着幾分豪爽之氣。

“好嘞,奶。”顧芝歡快地應了一聲,就拉着顧藍一起殺雞做飯去。

“老頭子,咱們乖孫考中了,是不是得擺酒啊,家裡這個大院壩總算是派上用場了。”

又想起一事,李氏側頭問顧明良的意見。

“爺爺,阿奶,擺酒就不必了吧。”顧雲浩見他奶這樣說,忙攔道:“一來費錢不說,二來也委實不算什麼了不得的事。”

“縣試頭名嘞,就要考秀才了……還不算大事啊?”

李氏有些不解地道:“就算不擺大酒,也該讓周圍四鄰們知道沾沾喜氣。”

聞言,顧雲浩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忙解釋說,要過了府試才能稱爲童生,方纔有資格能去參加院試考秀才。

李氏這下才算徹底弄明白,但也覺得還是應該熱鬧熱鬧,畢竟孫子考過縣試也是件大喜事。

“我看這次還是先不擺酒,反正小浩是頭名,到時候府試基本上是穩中的,不如等拿了個童生的名頭再熱鬧也行。”

最後,還是顧明良拍板決定道。

見此事塵埃落定,顧雲浩也不由鬆了口氣。

雖然即使到時候府試中了,他也不願意太張揚,但現下也不好說什麼,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到時候再說了。

這天夜裡,衆人在一陣歡聲笑語之中,吃了一頓對他們家來說極爲豐盛的晚飯。

回到自己的房中,顧雲浩還是一如往常在私塾一樣,溫了一個時辰的書。

而後就拿出紙墨,開始默寫他縣試的卷子。

他寫的不快,又將筆法融入其中,亦很注意運筆,倒也相當於是在練字了。

待卷子默完,亥時都已經過了,顧雲浩便清洗了毛筆,收撿好紙墨,去洗臉睡覺。

第二天,與他們原本的設想不同。

一大早,左鄰右舍和村裡一些知道消息的顧姓親族就上門道賀。

“你們也真是的,小浩考中縣試這麼大的事情也不說一聲,只管自家人關起門來高興,讓咱們大家一起歡喜歡喜也好啊。”

顧長傑素來跟他們家關係不錯,此時更是走在前頭,佯裝抱怨地向顧長榮跟顧長光說道。

“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就沒知會大家,哪曉得你們還是知道了。”

見着衆人,顧明良此刻一改昨日的驚喜激動,倒是學着城裡的老太爺一般作出一副淡然之態。

不過他雖看似平靜,但滿面的紅光喜色以及眼中溢出來的自得之意,還是看得出他內心的喜悅。

“咱們顧家要出個秀才相公了,這還不算大事,那什麼是大事?”

“就是,村裡有了個秀才,那附近這幾個村子都跟咱們沒得比。”

“還是小浩有本事,這麼小的年紀就考秀才了。”

“咱們顧氏一族又出了個文曲星嘞。”

……

當下衆人就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

“可別亂說啊,小浩現在只是考過了縣試,還沒考府試跟院試,還不是秀才呢,要是這話傳到官府耳朵裡,是要挨板子的。”見衆人越說越來勁,顧明良忙分說道。

他在衙門裡當過差,見他發話,大家也都不再說顧雲浩是小秀才的話,但還是一致認爲,顧雲浩必然能考中秀才。

“還不一定考不考得過呢。”顧長光怕大家的話給兒子心裡壓力,便一個勁地說道:“考試這事也要看一些運氣。”

但衆人卻並不怎麼搭理,反而是很沒有緣由對顧雲浩保持絕對的信心。

“一定能中。”

見狀,顧長光父子也是知道多說無益,便也就直接岔開了話題,問道:“這事還得過幾天縣衙才發喜報,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還得幸虧是聽吳老頭說起呢,不然都不曉得這喜事。”

原來是吳老頭說出來的。

知道了事情的由來,顧長榮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

昨天他還是得意的忘了形了,只管山高地寬地跟吳老頭胡亂吹噓,結果才引來這麼多事。

看大家現在的樣子,分明就是把顧雲浩當成真正的文曲星來看,全都篤定他能考中秀才。

若是小浩被影響了心境,壓力過大的話,那麼後面的考試……

想到這裡,顧長榮看了一眼顧雲浩,只見他仍是一臉微笑地立在一旁,偶爾跟衆人言語幾句家常,好似並未受什麼影響的樣子。

顧長榮這才放下心來,隨即又忍不住暗暗感嘆。

不愧是讀了這麼多年的書……

第71章:書院之變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109章:士子鬧事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第44章:院試第92章:成親第117章:宮門第114章:恩科第118章:殿試第187章:君臣默契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40章:風雨欲來第106章:喜訊第85章:放榜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43章:風波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167章:李文旭第9章:決定第117章:宮門第15章:小竈(捉蟲)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09章:士子鬧事第31章:放榜(捉蟲)第148章:升官第31章:放榜(捉蟲)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55章:膽大包天第26章:學業(捉蟲)第57章:府城講學第138章:稅改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83章:鄉試第129章:事端第116章:會元第57章:府城講學第59章:那位姑娘第45章:案首第144章:死諫(二更)第45章:案首第164章:救不得第76章:郊遊賽馬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40章:風雨欲來第112章:新帝第55章:二妞婚事第81章:親事(二更)第65章:老狐狸跟小狐狸(二更)第114章:恩科第37章:堂試第173章:徐景之死(二更合一)第199章:皇太子(二更)第38章:發案(捉蟲)第129章:事端第136章:冠禮第101章:搬家第92章:成親第11章:開始唸書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29章:選擇第97章:他鄉故知第11章:開始唸書第191章:未來(二更)第123章:風光無限第163章:杜家第189章:大廈傾覆第88章:喜報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9章:決定第145章:龍顏大怒第11章:開始唸書第176章:放榜第192章:天涯(一更)第61章:初治水患第108章:相聚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89章:大廈傾覆第199章:皇太子(二更)第27章:回家第30章:縣試(捉蟲)第30章:縣試(捉蟲)第28章:大妞婚事(捉蟲)第76章:郊遊賽馬第54章:買房第1章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18章:殿試第161章:顧忌第167章:李文旭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20章:豪賭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88章:喜報第196章:七年(二更)第103章:開考第43章:赴考第41章:衙門第35章:考前
第71章:書院之變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109章:士子鬧事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第44章:院試第92章:成親第117章:宮門第114章:恩科第118章:殿試第187章:君臣默契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40章:風雨欲來第106章:喜訊第85章:放榜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43章:風波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167章:李文旭第9章:決定第117章:宮門第15章:小竈(捉蟲)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09章:士子鬧事第31章:放榜(捉蟲)第148章:升官第31章:放榜(捉蟲)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55章:膽大包天第26章:學業(捉蟲)第57章:府城講學第138章:稅改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83章:鄉試第129章:事端第116章:會元第57章:府城講學第59章:那位姑娘第45章:案首第144章:死諫(二更)第45章:案首第164章:救不得第76章:郊遊賽馬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40章:風雨欲來第112章:新帝第55章:二妞婚事第81章:親事(二更)第65章:老狐狸跟小狐狸(二更)第114章:恩科第37章:堂試第173章:徐景之死(二更合一)第199章:皇太子(二更)第38章:發案(捉蟲)第129章:事端第136章:冠禮第101章:搬家第92章:成親第11章:開始唸書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29章:選擇第97章:他鄉故知第11章:開始唸書第191章:未來(二更)第123章:風光無限第163章:杜家第189章:大廈傾覆第88章:喜報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9章:決定第145章:龍顏大怒第11章:開始唸書第176章:放榜第192章:天涯(一更)第61章:初治水患第108章:相聚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89章:大廈傾覆第199章:皇太子(二更)第27章:回家第30章:縣試(捉蟲)第30章:縣試(捉蟲)第28章:大妞婚事(捉蟲)第76章:郊遊賽馬第54章:買房第1章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18章:殿試第161章:顧忌第167章:李文旭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20章:豪賭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88章:喜報第196章:七年(二更)第103章:開考第43章:赴考第41章:衙門第35章: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