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碼頭上,一艘艘英國商船在碼頭上停靠下來,成羣結隊的紅衣兵排列着整齊的隊形,走下了運輸船。這些是結束了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從對俄戰爭中走出的英軍士兵,他們迅速被投入到鎮壓印度起義的戰場中去。
剛剛走下克里米亞戰場的英國士兵,還來不及把前裝槍換成更加先進的馬蒂尼-亨利MK-1步槍,就被投入到對印軍的戰場上。其實這些仍然使用史奈德-恩菲爾德前裝步槍的英軍,在對上印度軍隊的時候,在武器方面並不佔便宜。
結束印度戰爭之後,這些史奈德-恩菲爾德前裝步槍將會被英國政府回收,拿起改裝成後裝步槍。而在真實歷史上,史奈德-恩菲爾德前裝步槍一支用到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軍隊仍然使用大批還未經過改裝的史奈德-恩菲爾德前裝步槍,都能把使用後裝步槍的北洋軍打得滿地找牙,這戰爭的輸贏,就不是武器的問題了。清軍丟失了大批後裝步槍、機槍、後裝炮等先進武器,變成日軍的戰利品。日本人丟下了自己手中的老是武器,換上繳獲的新式武器,再用這些新式武器痛打清軍。
所以說,即便是英國陸軍和印度軍隊使用的是一樣的武器,印度人也根本就不是英軍的對手。
瓜遼爾之戰爆發了,英國人和對面的印度軍隊使用的武器差不多,都是前裝線膛槍,步槍上面可以插刺刀,使用的也是前裝炮。
雙方擺開了陣型,英軍向印軍發起了攻擊,成羣結隊的英國人排列着整齊的隊形,一步步向印度人走了上去。印軍開炮了,炮彈砸在英國人的陣型中,一輪炮擊,帶走了幾十名英國士兵的生命。但是英國人的神槍手很快就開火了,密集的槍聲響起,印軍炮手一個接一個身上頭上噴出血霧,倒在血泊中。
接着英軍的炮兵也發揮了威力,炮彈落在印度人的陣型中,打得印度人血肉橫飛。但是這些印軍也是由英國教官訓練出來的精銳,他們遭到炮擊的時候,不躲也不閃,而是直挺挺的端着步槍等候英國人進入射程。
雙方距離剩下150米的時候,雙方的步槍開始對射。都是線膛槍的緣故,每一輪槍聲響起,兩邊都有大批士兵倒下。不過英國人的槍法要好很多,每一輪對射,印度人倒下的要比英國人多了不少。幾輪槍聲過後,印度人的陣型開始潰亂。
“衝!”英軍軍官一聲大吼。
騎着高頭大馬的英國騎兵從兩翼迂迴上去,英國步兵大踏步從正面發起了衝鋒,步槍上面都插好了明晃晃的刺刀,迎着印度人衝了過去。因爲步兵距離近,所以步兵首先同印度人開始接觸。
“投彈!”隨着一名軍官的一聲大吼,英國士兵投出了一排排*,落在印度人的人羣中,炸開了無數耀眼的火球,成片成片的印度兵被橫飛的彈片掃翻在地上。隨後英國人就衝入印度人的人羣中,以刺刀挑,軍刀劈砍,打得印度人紛紛轉頭就跑。
英國騎兵衝了上來,跟在潰敗的印度人的背後追殺。騎兵不斷追上了印度人,手起刀落,一顆顆印度人的頭顱被砍落在地面。
印度人很快就潰敗了,英軍一路追殺,殺得印度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英軍一路向東推進,越來越多的英國軍隊加入到了攻擊的行列之中。
敗退的印度人躲進了城市裡面,企圖憑藉城牆阻攔英軍的進攻。
英軍使用重炮轟擊,在重型加農炮和臼炮的不斷轟擊之下,城牆被轟開了一個缺口,英國軍隊衝入城市中,負隅頑抗的印度人同英軍展開巷戰,但最後還是被擊敗了。
源源不斷趕來的英國軍隊血腥鎮壓了印度起義,殘餘的印度起義軍躲進山林中,同英國殖民者展開了游擊戰。
“尊敬的女王陛下,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印度人化整爲零,在山區和農村活動對付我們,因爲那些叛亂者都是印度的高等人,他們在印度人民當中沒有基礎,而佔了印度人口大多數的低等種姓的人民,都是歡迎大英帝國的。”陳新元對維多利亞女王說道。
女王問道:“但是一些土邦的土王,事實上還是效忠於我們大英帝國的啊。”
“對!”陳新元點了點頭,“對那些土邦土王,我們也不能滅了他們,他們是幫助我們統治印度的最好的幫手!我們可以發佈一道法令,大英帝國尊重當地王公權利、尊榮和體統,對其舊日一切土地所有權願盡保護之責。這樣,那些王公貴族就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維多利亞女王很快就發表了公告,在公告上說:我們大英帝國尊重當地王公權利、尊榮和體統,對其舊日一切土地所有權我們將會盡我們的保護之責。
英女王這道公告出來,不少已經參加了反英起義的印度土邦土王都紛紛拋棄了起義軍,投靠到英國人這邊來。
而起義軍主要是和宗教有關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那些信教的原英國殖民地僱傭的印度當地的土兵,他們本來就沒有得到印度普通老百姓的支持,完全依靠印度當地的封建主支持。現在隨着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印度女皇,維多利亞發佈公告,發佈了保護封建主土地的政策,這使得那些起義的印度軍隊又失去了封建主的支持,結果就是很快就被英軍剿滅。
大批起義軍的首領被俘,英軍對那些首領執行了特殊的死刑:把他們捆綁在火炮前面,點燃火炮,出膛的炮彈把人體撕成了碎片。
一個個印度起義者首領被捆綁在大炮前面的十字架上,隨着英國軍隊一聲令下,英軍炮手點燃了火炮。
“轟轟轟”大炮發出沉悶的轟鳴聲,出膛的實心炮彈打在十字架上,木頭的十字架頓時四分五裂,綁在十字架上的人體也化爲飛散的血肉碎片,人體殘片、內臟組織和血肉碎塊四處飛濺,只剩下一顆完好的頭顱飛了出去,滾落在大炮前方的地面上。
這種死刑,雖然看起來血肉橫飛,但其實不算太殘忍,比起凌遲、木馬、站籠之類的死刑來,是仁慈多了,因爲一下就死了,不會在死之前受到太多的折磨。
不過英國人玩花樣的時候玩得多了些,一次在對幾名起義軍首領執行死刑的時候,英國士兵把實心炮彈換成了霰彈,結果出膛的炮彈不慎誤傷到了周圍圍觀的一批印度百姓,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誤傷了圍觀印度百姓的事情,並沒有在印度人當中引發憤怒,因爲本來他們就是來看印度人被處死的,那些圍觀者大部分都是低等種姓的人,造反的人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造反的印度人,根本就不是爲了建立一個公正的社會,讓人民有自己的主權,這些造反者只是想要自己當權之後殘酷剝削低等人,英國殖民者不給他們這些機會,所以他們纔會造反。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個好東西啊!”陳新元對維多利亞說道,“正因爲他們的種姓制度,所以他們的低等種姓和高等種姓之間是對立的關係,印度人要發動反抗大英帝國的叛亂,就註定無法把全印度人民都組織起來,即便他們的民族意識覺醒了,他們也不可能做到這點,所以維持他們的種姓制度,對大英帝國是件好事。”
維多利亞哈哈大笑:“陳,你根本就不知道,印度人哪裡有什麼民族意識?在我們來到這塊土地之前,這裡本來就是四分五裂的國家,這塊土地上的民族、宗教矛盾錯綜複雜,並不存在統一的力量,即便是莫臥兒王朝,也沒有真正統一了印度。反而是我們來到這裡,才讓南亞次大陸上出現一個完整的國家。”
“他們那麼多個邦,每個邦都有自己的主體民族,我們應該把他們分散了管理,爲何要統一稱爲印度呢?”陳新元問道。他心裡就不希望英國人離開之後,印度成爲南亞次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希望把印度分裂成幾十個小國。
“那也是爲了我們好管理,如果把他們分裂成幾十個邦,我們的管理也不方便了。現在我們只需要設一個印度總督就可以了,若是分成幾十個邦,我們豈不是要設幾十個總督?”
分不分裂印度,是英國人的事情,陳新元也不好干涉女王的決定。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在以後英國被迫離開印度的時候,能把印度按照邦分裂成幾十個國家就好了。不過到了那個時候,可能維多利亞女王已經不在世上了,自己也不在世上了,那是他管不了的事情。
起義的印度軍隊,就剩下宮瓦爾·辛格領導下的游擊隊在米格斯普爾森林地區,還有活動在印度中部山區的唐提亞·託比帶領的游擊隊,在中部山區同英軍周旋。
印度地形,北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海邊平原,中部是較爲複雜的山區。
英軍一時無法剿滅活動在中部山區的印度起義軍,於是採取了圍困的手段來對付那些起義的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