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再看這幅畫時,頓時有些詫異。
原本的大額頭、大門牙、咧嘴笑到腮幫的人物,湊在一起竟是那麼的和諧!
中間一口冒着熱氣的火鍋,周圍長相各異的人吃着笑着,竟是那麼的傳神。
好畫...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這幅畫的不凡,相比於素描的梨,這張速寫似乎又是另外一種風格。
誇張的表情和外形,大大的腦袋,細細的脖子,小小的身子,你說不像,偏偏往下望一眼,立刻便能找到張揚所畫的原型。
“這叫什麼畫法?”趙佶忍不住問道。
“速寫。”
“速寫...”趙佶沉吟道,“果然夠快!”
短短一刻鐘不到的時間,張揚便畫了五個各不相同的人物。
“這幅畫可否送我?”趙佶的眼神十分渴望。
“當然,這幅畫本來就是您五百兩買的。”張揚重提五百兩,什麼送,我可不會白送。
“沒問題,加上對子,一共六百兩,快給錢!”趙佶纔不在乎錢,在真正的藝術面前,錢都是糞土。
“客官您慢用,有事您叫我!”張揚從不情願的樑師成那收了銀票,提着菜板麻溜的下了樓。
一刻鐘就賺了六百兩,太爽了!
“晴兒,少爺我發財了!”張揚進了廚房,忍不住笑道。
“少爺去幹什麼呢?”晴兒好奇的問道。
張揚出去不過短短一刻鐘,能發什麼財?就是出去搶錢,你也應該帶上菜刀,拿菜板幹什麼。
“樓上有土財主,人傻錢多,蔡京你知道吧,都是有錢人,我隨便畫了幅畫,五百兩買走了,還當寶貝呢!”張揚笑嘻嘻的說道。
“真的?!”晴兒的表情頓時也變得歡喜了起來。
五百兩的確是一筆鉅款,大部分的人一輩子也賺不到這些錢。
張揚十分歡喜,趙佶也十分歡喜,這幅簡單的速寫在趙佶看來,足可以頂上千金!
趙佶拿着這幅速寫,顧不上吃火鍋,也忘記了進門時想問中間那個煤爐的事,此時他只想迅速回到自己的書房,研究一下這幅畫中的精髓。
扔下幾兩銀子,趙佶帶着一衆大佬匆匆的走了,留下三小隻和蔡京面面相覷。
“那副畫值五百兩?!”馬景明倒吸了一口涼氣。
此時他已經開始猶豫到底跟不跟張揚繼續學畫。
要知道剛纔張揚只用了一個時辰,也就是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便畫了一幅五百兩銀子的畫,還是在菜板上。
“我要是學會了,一天怎麼不畫個二三十幅,發財了!發大發了!”馬景明彷彿已經看到了無數的銀票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哼,你要是真那麼畫,一張畫連五兩都不值!”蔡京吐槽道。
“哦?太師何出此言?”馬景明問道。
“物以稀爲貴,這道理你不明白?”蔡京吃下一片羊肉卷,隨口說道。
馬景明看着挺憨,但其實不傻,蔡京這麼一說,自己立刻明白了。
“太師您說的是,一幅畫值錢,十幅畫值錢,一百幅,一千幅就不值錢了!”
“孺子可教。”蔡京點點頭,扔下幾兩銀子,在家丁的護送下,出了口福居。
本想能將張揚收做自家的廚師,皇帝又跳了出來,皇上看上的人,還是算了...
蔡京裹了裹衣服,忽然意識到口福居里不僅溫暖,而且沒什麼煙,除了火鍋下面一點碳火外,似乎並沒有額外的取暖炭盆。
“是那個...”蔡京想起了一進門便看到的奇怪爐子,一根管子還伸出了屋外。
蔡京回頭去看,伸出的那根管子正徐徐的冒着黑煙,一直消散在了空中。
“打聽一下,家裡也都換上這種爐子。”蔡京上了暖轎,吩咐下人道。
張揚有了錢,又拿出一些來,叮叮噹噹的打了幾百個爐子,現在足有三千個,院子裡放的滿滿當當。
“少爺,這是我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名叫阿樑,小時候我看着他長大的,很可靠。”孫老頭寫出去的信終於有了回信,一同來的,還有一個少年。
阿樑是個憨厚的孩子,張揚一眼便能看出來,憨厚不代表傻,誠實可靠,更帶着農村人那種實誠。
“阿樑,這是咱家少爺,張揚張少爺!”
“少爺。”
“嗯...”張揚點點頭,說實話,自己還是挺喜歡被人叫少爺的,哪怕有些名不副實。
“阿樑,我帶你去見見小北,先住口福居里,那裡暖和,吃喝不愁,一個月二兩銀子,可還滿意?”
“嗯嗯!”阿樑使勁點頭,現在去大戶人家當下人,一個月也就一兩銀子,張揚一開口就是二兩,還管吃管住,條件實在優異!
“阿樑,過幾天這些爐子你可得幫我賣出去,一個一兩銀子。”張揚指了指滿院子的煤爐說道。
“啊?!”阿樑瞬間臉色變了,一個一兩銀子,誰會買?這不是難爲自己麼!
“你放心,到時候我會告訴你怎麼做的。”張揚拍拍阿樑的肩膀,寬慰道。
小北見了阿樑十分高興,兩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少年在一起有無數的話題。
張揚加着些煤在爐裡,囑咐小北多照顧阿樑,便笑着離開口福居,今晚張揚還有事要做。
“都準備好了?”張揚對晴兒說道。
“嗯,都準備好了。”晴兒將一樣樣物品擺了出來。
十斤豬油,幾盒胭脂水粉,兩丈棉布,一口大鍋,熟石灰,純鹼。
張揚先將熟石灰和純鹼溶液在鍋中混合在一起,然後將融化的豬油倒了進去,鍋底加火慢慢加熱,小心攪拌,沒過多久,鍋中便出現了固態膏狀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