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決勝(19)

“不過,”看到李自成的模樣,宋獻策又搖頭道:“我們現在被打在南邊,往榆林最少還有五六天功夫,一路無糧,百姓逃的光光,徵糧都徵不到,如之奈何?”

軍中已經快斷絕糧草,已經有不少營頭是在殺戰馬給將士充飢,以前這種短視的行爲會被制止,寧願人餓幾天,也不能輕易殺馬。

但現在慘敗之餘,全軍上下看不到希望,也沒有方向,這種灰暗的情緒下,殺馬只是小事,軍紀敗壞的苗頭也是明顯看的出來了。

順軍的軍紀原本也不甚佳,畢竟是流賊的底子,但十三年後爲了奪天下,對軍紀特別強調,所謂進北京是軍紀跨了影響戰鬥力的話,純粹是無知文人的臆想。

駐入京師才幾天,確實有不少軍人敗壞軍紀,但能把一支十萬人的大軍的戰鬥力徹底搞沒,那不是昏了頭的胡說八道,還能是什麼?

但軍紀不好,只是止於搶奪點財貨,或是徵用幾個女人,敢違抗上官,當衆鬥毆,或是不遵軍令的事,那還是不敢的。

可現在放眼看去,到處都是走的歪七扭八的小兵,將領來了也沒有人讓路,都是橫眉立目的樣子。

這種情形再下去,一定會是出大亂子,而引子,就是徹底的斷糧。

帶兵日久,眼前這情形李自成一看就明白過來了,當下神色一黯,神情十分痛苦地道:“看來,是天絕大順,天絕於我了。”

看着一言不發的宋獻策,李自成心中絕望,也是終於把剛剛想的說了出來:“軍師,召你來之前,我就在想,將士們不散,還是因爲有我在。一旦我死,大家或是降,或是走,或是拉散,面子上都不難看了。特別是將領們,跟我日久,不好就這麼棄我而去。可眼下這局面……”

一番話還沒有說完,宋獻策也還沒有說什麼,只是君臣相對淚目的時候,突然有人騎馬趕來,在衆人在泥地裡行走的時候,這樣的行徑着實叫人討厭,這個時候,就是大將也不敢做這種得罪的人事,就在兩邊的人十分不滿,看着那騎馬的人,眼神中兇橫之氣越來越濃的時候,馬上那人在李自成身邊翻落下馬,攀住李自成的馬頭,大聲道:“皇上,副軍師趕上來了!”

“他?我不是叫他守後道,現在韃子斷我們後路,他怎麼還趕上來了?想不到,林泉果然忠於大順,忠於我啊!”

報信的是李雙喜,以前提起李巖時,這個青年將領因爲受到不少陝西籍貫將領的影響,加上自己身驕縱,所以不把李巖放在眼裡。

此時提起來,卻是滿臉的喜氣,李自成眼中也是十分感動。

畢竟李巖這個人,才高驚豔,又不是陝西人,所以衆人相忌,李自成更是提防,這一次大戰,也沒有用李巖,只派其守後路,結果大軍慘敗,李巖不僅沒走沒降,還跟了上來。

“唉,可惜現在時勢不同,林泉就算跟來,也沒有辦法在我這裡一展長才了。”

“皇上,”李自成絮絮叨叨的,李雙喜連忙打斷,大聲稟道:“副軍師麾下有三千多將士,還很精強,還帶着六千石糧食來!”

“什麼?”李自成大喜,精氣神一下便回到了身上。

等看到李巖和幾千匹騾馬時,李自成竟是大喜而致泣下,執着李巖的手,一時半響,卻是說不出話來。

“巖大膽了,未勝先慮敗,所以預先準備了這些騾驢駝馬還有糧草,金銀細軟也帶了不少。”李巖眼中,仍是從容的微笑:“有這些軍資,皇上可以帶不少人回到榆林。而將來之路,也可以行的從容的多。”

“將來?林泉必有可以教我的!”

“臣是有一些想法。”李巖從容道:“方今天下,皇上想再振旗鼓,君臨天下,已經是絕無可能之事了。”

“是,我心裡明白。”

若是數月之間,李巖說這樣的話,李自成必會大怒,甚至會當場叫人把李巖拿下。但時至今日,大順再無得國之希望,這也是不可反駁的事實。只是回答之時,身爲大順君皇,仍然有抹不去的苦澀罷了。

“然天下之大,亦不止是一個北京,或是中原,湖廣,南京!今榆林在手,皇上可以率大軍在榆林一帶休整,清軍急着南下,亦知我軍無力再戰,所以只會留少數牽制,大部休整後南下。這是難得的機會,我軍不可放過。”

“但休整過卻去哪兒,天下之大,何處容身?”

“往西呀!”李巖微笑着,眼神中也滿是赤誠:“一路往西,甘州蘭州之地,已經在我朝之手,一路難行極苦,十幾二十年內,不論是明還是清,都不會派大軍徵西。我們以玉門之東爲基,專力經營西域!”

“西域?”

“是的。西域是漢唐故地,有人不懂,以爲現在那裡還是極苦之地,其實不然。一路向西,有千萬兆畝的良田,有大小過千的城池,當日漢唐故地,現在落在異族之手,戰力不如匈奴突厥多矣,又分裂自治,我軍大至,必能輕鬆滅其部族與國家,到時據地千里,仍可自立。就算明或清強盛了,西域亦不是一天兩天能來得的,就算來了,咱們也能和宋初時的吳越學,皇上的後人和我們大順,仍然能不失富貴王封!”

這番話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等於是李巖爲大家以後的發展指明瞭一條道路,而且是在大家認識裡完全沒有想過的一條嶄新的道路。

以前打來打去,爭的是中原和北京的那座龍椅。

現在是爭不勝了,原本都是想着投降或重新當老百姓,要不就死了拉倒。現在李巖提供的,卻是一片完全沒想過的新天地。

“這成麼?”吳汝義趕了過來,聽的一徵一片的。說了一句後,卻又笑道:“回子都是沒用的貨,幾個人對幾個,還敢咋呼,整村對打,就沒贏過咱漢人,咱們大軍一至,聽說西域全是回子,那不是任憑咱揉捏?”

陝北一帶,頗多回民,也和漢人多有爭執,不過就算官府不支持,漢回鬥毆,回民還真沒佔過什麼便宜。

其實西域是異族居多,和陝北人見過的回回是兩碼子事,但李巖並不說破,只是微笑點頭。

“我看成。”

劉宗敏也是被擔架擡了來,此時開腔道:“再打下去,只能越打越散,按林泉的法子辦,我們好歹還能團着大夥,大旗還能打下去。”

“西域地圖人物,山川河流,臣亦有所研習。”宋獻策一掃剛剛的沮喪,神色間又是篤定從容起來。

“咱聽皇上的。”

“皇上定吧!”

四周全是聞訊趕來的大將們,連牛金星也是聞訊趕了來。他的神色複雜,因爲他的兒子還在襄陽,但就算如此,這個丞相也是沒有反對。畢竟,李巖提供的纔是一條生路。

“皇上,皇后已經帶去大批的匠人,金銀、棉匹、布匹、火藥,都運到榆林去了。還有不少糧食,用這些和人家爭中原,咱們不成了,爭西域,總是夠了。”

李過自然也是往西去計劃的知情者和同意者,戰爭準備這些,還有高一功參與其中,當然,還是李巖說服了高皇后,否則的話,也沒有辦法瞞騙着李自成做這麼多的準備工作。

“還能怎麼說?”

李自成眼神中是迷惘,還有不甘,也有一些被人操控的憤怒。但更多的是釋然和輕鬆,還有一點征服未知的野心。

看着衆人,他大聲道:“咱們走南闖北,十幾年怕是走了十幾萬裡,往西去不過幾千里,有啥不敢去的?兄弟們,再隨我去蕩吧!”

“是!”所有人都是一起抱拳回答,雖然有不少人不知道西域在哪,也有不少人心懷故土,但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一起抱拳,一起回答:“願隨皇上往西,雖百死而不悔!”

……

……

“混話,混說,全是他孃的混話!”

李自成沒有如阿濟格預料的那樣一直往南去魚死網破拼一把,而是把軍伍一縮,躲到榆林去了。

負責攔截的是吳三桂等部漢軍,不知道是戰力不行,還是有什麼異志,反正就這樣把殘餘的順軍給往回了北邊。

榆林是九邊重鎮,順軍收縮到榆林後,會合原本的人馬,人數又在二十萬左右。雖然有大半是驚弓之鳥,無力再戰,而且不少老弱在內,但以清軍的慘況想去攻城,也是癡人說夢。

仗打成這樣,阿濟格還開單子回來請功,多爾袞看在眼裡,只覺一陣逆氣上涌,一時忍耐不住,便是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攝政王,攝政王!”

一邊侍立的是范文程和寧完我,侍衛們站在外頭,蘇克薩哈也是在外伺候,萬一要是多爾袞有個不測,這兩個漢臣可是怎麼也說不清楚,非得被殉葬了不可。

“不慌,我沒有事。”

只是短短一瞬的軟弱,多爾袞便又恢復了高高在上的冷然神情。看着兩人親信心腹漢臣,他吩咐道:“該給英親王的賞賜酬勞,現在就發下去,將士死傷,理應撫卹。西征大軍,暫時就在西安修整,派漢軍看住榆林就可。葉臣所部,先往商州、鄧州一帶打過去,四月之前,我要看到他們打到荊襄一帶!”

第244章 轉折(24)第141章 南京(29)第101章 立基(3)第265章 會戰(1)第301章 會戰(37)第185章 變亂(2)第159章 南京(47)第176章 變化(2)第201章 餘波(9)第59章 熱血(2)第246章 轉折(26)第29章 閣臣第318章 會戰(54)第73章 盛京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73章 會戰(9)第68章 熱血(11)第167章 淮上(5)第45 離去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19章 南京(7)第245章 轉折(25)第308章 會戰(44)第71章 犧牲第2章 親人第235章 轉折(15)第15章 一揖第217章 收穫(10)第169章 練兵(1)第38章 羣英會(8)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325章 會戰(60)第4章 拉攏第117章 南京(5)第64章 熱血(7)第158章 南京(46)第106章 立基(8)第246章 轉折(26)第64章 熱血(7)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172章 李巖(1)第209章 收穫(2)第74章 誓師第8章 進言第73章 盛京第321章 會戰(56)第210章 收穫(3)第232章 轉折(22)第248章 轉折(28)第280章 會戰(16)第171章 練兵(3)第156章 南京(44)第81章 史公第83章 重逢第40章 陣列第191章 變亂(8)第33章 羣英會(3)第46 父子第237章 轉折(17)第55章 突變第119章 南京(7)第315章 會戰(51)第179章 變化(5)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24章 會戰(59)第328章 決勝(3)第53章 撲騰第46 父子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32章 決勝(7)第236章 轉折(16)第81章 擇賢第328章 決勝(3)第41章 走路第326章 決勝(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85章 風雲(1)第22 選擇第25 殺人第30章 失控第29章 閣臣第261章 序幕(7)第164章 淮上(2)第294章 會戰(30)第156章 南京(44)第182章 變化(8)第220章 火器(3)第39章 羣英會(9)第81章 擇賢第219章 火器(2)第154章 南京(42)第106章 立基(8)第105章 立基(7)第119章 南京(7)第110章 立基(12)第286章 會戰(22)第196章 餘波(4)第54章 理想第111章 立基(13)第23章 機緣
第244章 轉折(24)第141章 南京(29)第101章 立基(3)第265章 會戰(1)第301章 會戰(37)第185章 變亂(2)第159章 南京(47)第176章 變化(2)第201章 餘波(9)第59章 熱血(2)第246章 轉折(26)第29章 閣臣第318章 會戰(54)第73章 盛京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73章 會戰(9)第68章 熱血(11)第167章 淮上(5)第45 離去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19章 南京(7)第245章 轉折(25)第308章 會戰(44)第71章 犧牲第2章 親人第235章 轉折(15)第15章 一揖第217章 收穫(10)第169章 練兵(1)第38章 羣英會(8)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325章 會戰(60)第4章 拉攏第117章 南京(5)第64章 熱血(7)第158章 南京(46)第106章 立基(8)第246章 轉折(26)第64章 熱血(7)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172章 李巖(1)第209章 收穫(2)第74章 誓師第8章 進言第73章 盛京第321章 會戰(56)第210章 收穫(3)第232章 轉折(22)第248章 轉折(28)第280章 會戰(16)第171章 練兵(3)第156章 南京(44)第81章 史公第83章 重逢第40章 陣列第191章 變亂(8)第33章 羣英會(3)第46 父子第237章 轉折(17)第55章 突變第119章 南京(7)第315章 會戰(51)第179章 變化(5)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24章 會戰(59)第328章 決勝(3)第53章 撲騰第46 父子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332章 決勝(7)第236章 轉折(16)第81章 擇賢第328章 決勝(3)第41章 走路第326章 決勝(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85章 風雲(1)第22 選擇第25 殺人第30章 失控第29章 閣臣第261章 序幕(7)第164章 淮上(2)第294章 會戰(30)第156章 南京(44)第182章 變化(8)第220章 火器(3)第39章 羣英會(9)第81章 擇賢第219章 火器(2)第154章 南京(42)第106章 立基(8)第105章 立基(7)第119章 南京(7)第110章 立基(12)第286章 會戰(22)第196章 餘波(4)第54章 理想第111章 立基(13)第23章 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