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非常

---

推薦票啊筒子們!

一章三千多字的有沒有啊!

這樣沒有票我覺得很苦逼的啊!

啊啊啊!!!

---

“標下五軍營下城守營把總李恭,叩見督師大人。”

來人果然是穿的六品武官的補服,烏紗帽也在頭上,撣的乾乾淨淨,繫帶勒在脖子下頭,腰間懸刀,腳穿皮靴,是標準的京營武官的打扮。

只休息了這麼一會兒,剛剛還如一個死人般的李恭已經又是神采奕奕。

“起來吧。”

等人站起來,藉着房中燈光,更是看出來人的不凡來。個子不高,神色精幹,猿臂蜂腰,是標準的武人身形,雙手自然下垂,虎口處是很深厚的繭子,雙手的拇指和食指也是,看到這裡,孫傳庭倒是吃了一驚,眼前這人不僅在刀槍上很下過苦功,而且,還明顯練過左右手的開弓,這樣的武官,在秦軍中也不是沒有……不過也並不多。

“你是什麼人,來此見本部堂有什麼事要說?”

對方不是凡品,孫傳庭無形之中也就客氣了很多。

若是在十年前,就算是覺得對方不凡,他也不會假以辭色,在那個時候,遊擊將軍以下見了他,都需跪地唱名,對答時也是一直跪下,只有遊擊以上,才能站着回話,副總兵以上,纔可以在他的面前有座位。

當時意氣太驕,以至挫跌,復起之後,他雖是在軍中斬了總兵賀人龍,但那是因爲賀人龍驕悍難制,不殺此人無法奪其軍……雖然不少人覺得錯殺大將,但孫傳庭卻是嗤之以鼻,根本不理。

在這樣一位大人物面前,李恭也很是緊張,不知不覺,也是嚥了一口唾沫,然後才道:“標下有一封書子,是一位貴人所書,請大人先閱看。”

說罷,從自己身後把包裹取下,解開被汗水溼透的油封,接着才取出書信來。

他這般鄭重,孫傳庭也是坐直了身體,很用力的又瞥了李恭一眼,這才取過書信來看。

“哼,真是狂生口吻……”

一展開信,孫傳庭便是一皺眉。原來這信上頭一行字,便是書寄孫伯雅足下均鑑……的字樣,這在當時,是上與下的一種書信模式,只有尊長給部下或是晚輩時,才用書寄,書答字樣,而且,也沒有用他的號,以字相稱,十分的不禮貌。以他的資歷,便是內閣的幾個大學士也不能以如此口吻相待!

若是以前,必定推書不看,現在生死都看的淡了,所以只是皺一皺眉,便是將書信又繼續看下去。

這一看,卻是入了神。

半響過後,孫傳庭才把書信在案上一擱,舒眉展目的向着李恭道:“你家主人是誰?見識也還不凡,不過,不提及自己身份,終難取信於人。”

“還請大人屏退左右。”

“這……可以。”孫傳庭只是略一示意,房中侍立的人就全部退了下去。他治家如治軍,身邊左右的親兵小廝都以軍法部勒,所以根本無人敢反抗他的意思。

揮退衆人後,孫傳庭以譏誚的語氣向着李恭道:“足下家主人見識不凡,言辭老辣精到,京中與關中情形,適才看來,竟都是如在目中。這般人物,又馭使你這個京營武官來幹這不要命的事……說吧,你家主人,究竟是誰!”

到了此時,他終於恢復了精神,看信之前,猶如一個衰朽老翁,不過等死而已。到了此時,卻是精神奕奕,神采燦然,雖然寥寥數語,卻又有着難以言明的巨大威壓,這一瞬間,便是李恭向來精明強幹,城府頗深,也是有難以應付之感。

畢竟是督師、兵部尚書、總制應天、鳳陽、河南、貴州、湖廣、四川軍務的國朝現存的第一重臣!

“我家主人,實乃天下第二人。”

“什麼?”

孫傳庭霍然站起,瞪視着李恭,喝道:“好大膽子,這是什麼樣的昏話……來人,來人!”

“大人且慢。”李恭倒也不急,笑吟吟道:“且看此物。”

“這是什麼……”孫傳庭接了過來,粗粗一瞄,便是驚道:“這是御筆?奇了,御筆是在批仿……咦,這仿的字,卻是與這書信相同……”

他是何等精細人物,仿上字跡,與書信完全相同,字鋒沒有一點仿寫的地方,至於御筆,更是看的熟了,一看便知。

這一下,書信主人的身份,便是不問可知了。

“原來是太子殿下……”孫傳庭吶吶自語,又自失一笑,揮手將應召來的親兵又趕了出去,只看着李恭,笑道:“你說的倒是沒錯,果然是天下第二人。”

“嗯,標下孟浪之處,請督師大人勿怪。”

“不,你做的很好,殿下派你來,果然所擇得人。”

孫傳庭轉身坐下,問李恭道:“你跟隨太子殿下,一定很久了吧。”

李恭神色怪異,想了一想,答道:“不連在路上的幾天,總有十天左右了……”

“嗯?”

“標下是殿下挑選武官教習並內操軍兵時,僥倖入選。”

“原來如此。”孫傳庭也是深爲駭異,不過又是拈鬚一笑,只道:“殿下擇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做非常之語……倒果然是非常之主!”

這一串話下來,惹的李恭也是頻頻點頭。

老實說,朱慈烺找到他,交給這麼一個拼命的任務,他也是頗費思量。五天之內,必須趕到關中,還要潛越黃河,直抵渭南……這個行程是朱慈烺預先就說好了的,算算時間,他到關中時,李自成肯定已經破了潼關,而孫傳庭果然也如朱慈烺所說,帶領殘部預備在渭南死守……李恭適才進城之時,已經極爲感慨:不知道小爺是怎麼料出來的,真真是神仙一般的手段!

現在倒不必說太多自己的事,李恭是受過交待的,有很多話,書信是不能說的太直白……萬一落入人手,雖然沒有書款,但還是以小心爲上的好。

他看着孫傳庭,沉聲道:“大人,標下臨行之際,殿下再三交待,國朝並未到氣數消亡之時,今以天下觀之,實與唐之黃巢相似,賊與黃巢一般相同,只知流動,不知設官守土理民,恢復生產,而更不知與士大夫交接……所以,看似擴地甚廣,甚至將來京師也是守不住,但一旦有異軍突起,恐怕賊將一潰千里!”

唐朝在黃巢之後還苟延殘喘了幾十年,實在不是什麼好比方……但就現在而言,能如唐朝那樣拖上幾十年,已經是難得之至。

孫傳庭聽的很用心,他也知道,太子的話,十分有理。李自成和張獻忠一樣,都先後得湖廣,那是天下膏潤之地,善而守之,再下江南,都十分之容易。

但這兩人都是先後棄湖廣,張獻忠得湖南全境,兵鋒已經抵廣西,當時兩廣、福建俱是空虛,可以輕鬆奪下,得湖廣產糧區,下江南,都很容易。但張獻忠也是繞了個大彎,直接轉向四川去了。

這真是千古之迷,叫後人頗難理解。

李自成是得山東一部份,河南大部,然後只派一部份兵馬在湖廣佔據小半地盤,與左良玉相峙而已,他的主力,都是直入關中,而河南等地雖然派官,但並沒有真正穩固的統治,所以也確實如太子所說,只要李自成的主力打一個大的敗仗,威信一損,那麼就很可能會土崩瓦解。

“小爺說,也不是那麼輕鬆,將來的事,一看吳三桂,二看多爾袞,三來,則是看李自成帶多少兵。還有第四……”

“第四是看闖賊入京前後的行止,如果是輕省徭役,與民休息,特別是要好生對那些投降的官紳,然後招降吳三桂派精兵守關寧,那麼,就算東虜想趁火打劫,也是無可動搖他的根本。”

“嗯,但小爺說了,這幾條,李闖一條也做不到的。”

“吾也料他無此能爲。李闖最信牛金星,此人不過一個鄉下舉人,連進士也不曾中,他有什麼本事,宋獻策這個矮子還有一點心眼,不過也就是那些哄人的玩意。要說闖軍之中,吾唯一欣賞的就是李巖,世家公子出身,格局胸襟非牛、宋之輩可比。不過他是河南人,在闖軍中根基淺,在河南威望又高,李闖不會事事聽他的,不然就會有尾大不掉之患……哈哈,這麼想來,果然是一如太子殿下所說,國事確實尚有可爲!”

孫傳庭仰天大笑,說話之時聲音哄亮,隱然還帶有金石之音,到了此時,李恭也是駭然,眼前哪裡還是剛剛那個待死的衰翁,分明就是一個能上馬提刀,輕捷彪悍的猛將!

待他一直笑畢,李恭方道:“既然大人明白,那麼標下就趕緊告辭,回京覆命。”

“好,你走之後,吾也會立刻撤走,不給闖賊包餃子了。”孫傳庭微微一笑,道:“殿下說吾是大明最後倚靠之重臣,這愧不敢當。但,老夫要請問,如果吾依命逃走,但皇上和殿下又當如何?以吾對皇上的瞭解,想叫皇上早早南巡,根本無此可能……”

說難聽點,崇禎就是見了棺材才掉淚的主,不過這話確實太難聽了,孫傳庭一時滯住了,不知道怎麼說是好。

他微咳一聲,又道:“朝中大臣,十之八九是尸位素餐,還有一些聰明的過了頭,早早的心懷異志……京中實在是難,吾也是實在想不出,殿下該怎麼脫身!”

不愧是國朝第一重臣,崇禎年間碩果僅存的厲害人物,幾句話就把北京的情勢說的差不離。到這會兒,李恭纔是明白,爲什麼太子殿下叫他幹這一趟玩兒命的差事。

秦中二帥,果然名不虛傳。

“小爺必有脫身之計。”雖然呆在朱慈烺身邊就寥寥幾天,不過幾次演講,數次會談,李恭早就歸心,不然的話,也不會馳行數千裡來當這個信使。

他滿懷自信,向着孫傳庭道:“請督師放心,數月之後,吾輩侍奉小爺離京,南下與督師大人會合。”

第290章 會戰(26)第75章 告示第159章 南京(47)第194章 餘波(2)第160章 南京(48)第235章 轉折(15)第292章 會戰(28)第1章 重生第64章 熱血(7)第201章 餘波(9)第4章 拉攏第234章 轉折(14)第99章 立基(1)第202章 餘波(11)第27 年末第293章 會戰(29)第314章 會戰(50)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99章 會戰(35)第85章 風雲(1)第165章 淮上(3)第33章 羣英會(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27 年末第28 松山第138章 南京(26)第201章 餘波(9)第205章 餘波(13)第114章 南京(2)第185章 變亂(2)第316章 會戰(52)第225章 轉折(5)第24章 各方第248章 轉折(28)第104章 立基(6)第233章 轉折(23)第216章 收穫(9)第36章 羣英會(6)第71章 犧牲第72章 六率第51章 兄弟第174章 李巖(3)第238章 轉折(18)第114章 南京(2)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0章 巧遇第307章 會戰(43)第330章 會戰(39)第39章 羣英會(9)第282章 會戰(18)第231章 轉折(11)第316章 會戰(52)第185章 變亂(2)第38章 羣英會(8)第63章 熱血(6)第9章 獲獎第201章 餘波(10)第183章 變化(9)第283章 會戰(19)第81章 擇賢第117章 南京(5)第13章 異心第276章 會戰(12)第306章 會戰(42)第24章 各方第252章 轉折(32)第103章 立基(5)第204章 餘波(13)第244章 轉折(24)第292章 會戰(28)第50章 哭廟第186章 變亂(3)第78章 密議第210章 收穫(3)第167章 淮上(5)第328章 決勝(3)第166章 淮上(4)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70章 會戰(6)第190章 變亂(7)第246章 轉折(26)第172章 李巖(1)第17章 渭南第276章 會戰(12)第23章 機緣第171章 練兵(3)第278章 會戰(14)第343章 決勝(18)第49章 城門第234章 轉折(14)第24章 各方第328章 決勝(3)第276章 會戰(12)第229章 轉折(9)引子第95章 風雲(11)第169章 練兵(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326章 決勝(1)第19章 都中
第290章 會戰(26)第75章 告示第159章 南京(47)第194章 餘波(2)第160章 南京(48)第235章 轉折(15)第292章 會戰(28)第1章 重生第64章 熱血(7)第201章 餘波(9)第4章 拉攏第234章 轉折(14)第99章 立基(1)第202章 餘波(11)第27 年末第293章 會戰(29)第314章 會戰(50)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99章 會戰(35)第85章 風雲(1)第165章 淮上(3)第33章 羣英會(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27 年末第28 松山第138章 南京(26)第201章 餘波(9)第205章 餘波(13)第114章 南京(2)第185章 變亂(2)第316章 會戰(52)第225章 轉折(5)第24章 各方第248章 轉折(28)第104章 立基(6)第233章 轉折(23)第216章 收穫(9)第36章 羣英會(6)第71章 犧牲第72章 六率第51章 兄弟第174章 李巖(3)第238章 轉折(18)第114章 南京(2)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0章 巧遇第307章 會戰(43)第330章 會戰(39)第39章 羣英會(9)第282章 會戰(18)第231章 轉折(11)第316章 會戰(52)第185章 變亂(2)第38章 羣英會(8)第63章 熱血(6)第9章 獲獎第201章 餘波(10)第183章 變化(9)第283章 會戰(19)第81章 擇賢第117章 南京(5)第13章 異心第276章 會戰(12)第306章 會戰(42)第24章 各方第252章 轉折(32)第103章 立基(5)第204章 餘波(13)第244章 轉折(24)第292章 會戰(28)第50章 哭廟第186章 變亂(3)第78章 密議第210章 收穫(3)第167章 淮上(5)第328章 決勝(3)第166章 淮上(4)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70章 會戰(6)第190章 變亂(7)第246章 轉折(26)第172章 李巖(1)第17章 渭南第276章 會戰(12)第23章 機緣第171章 練兵(3)第278章 會戰(14)第343章 決勝(18)第49章 城門第234章 轉折(14)第24章 各方第328章 決勝(3)第276章 會戰(12)第229章 轉折(9)引子第95章 風雲(11)第169章 練兵(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326章 決勝(1)第19章 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