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轉折(2)

隨着朱慈烺的話,面煮黝黑,身材矮小而神色精幹的張家玉拉開雅幕,一副十分碩大的山川地形圖,就這麼展現在衆人眼前。

“霍!”

好幾個人都沒有意義的感嘆了一聲,也是驚異於這個地圖的龐大和複雜。

大明不是沒有繪製過皇輿圖,不過比起眼前這副,那是相差的太遠了。

朱慈烺目視衆人,手按在輿圖之上,也正好是按在山西與河南一大片交界之地,手先按在徐淮之間的大塊地域上,然後接着北上,濟寧,泰安,濟南,德州,連綿成線,手指尖處,當然就是畫着城池模樣的北京。

不過,朱慈孃的手還是往下一劃,重重落在雎州之上,他轉身向張家玉道:“你來和他們說吧!”

“是的,殿下!”

張家玉一真恭立在一邊,此對聽命上前,向着衆人坦然一禮,接着便朗聲道:“昨天夜裡,內務局便有急報,前天晚上,徐州鎮總兵官高傑率衆入雎州,檢查防務,同行的有河南巡按越其傑等如……”

也難爲這張家玉,雖然一嘴廣州官話,但字正腔圓,很快就把事情經過說的清清楚楚

時間倒退至朱慈娘從山陽趕回時的清晨。

天氣十分酷熱,這是大明崇禎十七年七月,在農曆來說,是一年最熱時節的開端。

道路兩邊,農田裡種着一些稀稀拉拉的作物,在太陽的熱力之下,低垂着頭,無精打采的樣子。

官道之上,就算是一早晨,也是被曬的滿是浮土,人的草鞋和車轍經過時,就會揚起老大的一異灰塵來。

大隊的穿着紅色棉甲或鐵甲,布甲的騎兵疾馳而來在這官道之上,他們激起的塵土足有十幾丈高,根本看不到頭。

這陣子天熱少雨,雖然是下半夜就趕路過中午後就休息,這幾天的路程仍然使得這些騎士身上都染滿了塵土,原本銅光閃爍的甲衣都變的黯淡無光,沾滿了泥垢和髒東西,在軍陣之中,他們時不時的舉起水葫蘆,用清水來潤一下喉嚨,不過沒有人仰着脖子痛飲在軍中時刻保持儲備,不可浪費,光是從這一點來說,這隊騎兵也堪稱是精兵了。

在大隊大隊的騎兵中間,則是夾雜着護衛着過百名穿着各色袍服的官員,當煞,也有一些頭頂鳳翅樓盔,身披各色披風的將領。

這裡是靠近雕州南門的官道隔的老遠,可以看到靠近城門接官亭,破舊的牌坊還有牌坊下一些零落稀拉的官員。

距離接官亭不到裡許的地方,站在亭裡的人羣已經清晰可見,隊伍居中的,是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人,明盔亮甲,眼神中神采奕奕,年紀革老,卻手持長刀,腰桿也挺的筆直。雖未刻意,但這支隊伍隱約就是以他爲主,自然而然的,就簇擁在這人身邊。

這麼一個有冉勢的將領,其實卻是官居一品的朝廷大臣,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也是明朝寥寥無已的幾個能帶兵的文官之一。

接官亭中,寥寥無已的一羣官員,最大的不過是個穿藍袍的州官,然後什麼州同,通判的一大羣官兒,還有州里首縣的縣官,縣丞什麼的,加起來二三十人,各人的轎子長班隨從都隔的遠遠的,不敢留在亭中。

“下官等甲迎司馬大人!”

孫傳庭以前的官職是督師五省軍務,掛的是兵部尚書的官銜。如果下頭迎接稱呼,叫他一聲督師大人就可以了。

現在的稱呼,當然是與他履任的新職有關。

在大元帥府剛成立不久,他就已經走馬上任,擔任大元帥府的司馬,長史和司馬,前者完全是虛職,遙領而已,大元帥府諸司參軍,都是由皇太子親領,別人插手不得。

但孫傳庭的這個司馬卻可以專征,皇太子已經正式下詔命,令孫傳庭專鎮徐州,遙制山東、河南二省軍務。

這個任命,正合其宜,所以這幾個月來,孫傳庭一直在與高傑虛與委蛇,同時清餉清糧,充實物資,購買戰馬訓練騎兵,把自己的督標正營充實爲四千餘步騎,還在幾個要緊設參將奇兵營,每營連輔兵一千八百人左右,一如平虜軍制

幾經整頓,以孫傳庭的面子加上皇太子的支持,與高傑強弱之勢雖然不能倒轉,不過也好過數月前完全依附的狀態了。

今日前來,率領的是自己麾下所有的騎兵,連騾子也用上了,隊伍激起的煙塵遮天蔽日,根本看不到頭,以孫傳庭的身份地位,加上如此威勢,眼前這些官員跪在地下,戰戰兢兢,根本就不敢擡頭。

“許定國何舟……”

孫傳庭根本不回答,冷笑一聲,右手下意識的撫在下巴鬍鬚上,冷喝道:“

軼嶄!”

許定國雖然是高傑部將,不過資歷很老,麾下也有幾千打不散的子弟兵,所以朝廷在月前授給了他河南總兵一職。

倒沒指望許定國能渡河北伐,或是打下歸德、洛陽等地,朝廷暫且沒有這種想法,能維持防線,就謝天謝地。

好歹是一鎮總兵,孫傳庭直呼其名,毫不客氣,一時間,這雎州上下官員,都是楞了。

半響過後,才由州官答道:“回司馬大人話,許帥偶感風寒,在家中歇息,囑咐下官等恭敬迎接,等司馬大人入城後,他親自去下處謝罪。

這話說完,孫傳庭根本不理,只是冷眼看着這州官不語。

對方額頭汗水淋漓而下,沒過一會兒,就汗透重衣。

孫傳庭吟哈大笑,笑的一衆官員心驚膽戰,然後才又轉身向身邊的一個緋袍中年官員笑道:“巡撫大人,老夫所料如何?”

“果不出司馬所料。”

被稱作巡撫,那人也只是漪持一笑,在馬上欠了欠身,笑道:“我料許定國那裡,也是焦頭爛額了!”

孫傳庭面色冷峻,手中長刀一揮,喝道:“隨我進城!”

“這,這,司馬大人……”到達城門附近,城門半掩,只是隱約有不少甲士藏伏於城門附近,孫傳庭一馬再先,毫不猶豫,手中長刀一指,喝道:“讓開城門,許定國謀逆,朝廷已經知道就裡,只罪首惡,餘者不問,一律赦免!”

若是別人的身份,許定國的部下跟隨多年,很難說站在朝廷一邊還是主子一頭。

但孫傳庭還是許定國的上司的上司,眼前這些兵馬,有不少是秦軍出身,眼前這位大人雖然已經五十多了,不比十年前壯年風采,但老而彌辣,誰敢不把他放在眼裡?

況且朝廷明詩,餘者不問,許定國還在指揮親軍圍攻藏身袁府中的高傑等人,孫傳庭帶領的大股騎兵卻已經近在眼前

就算擋得一時,難道還擋的了一世?

當下就這麼一點遲疑難決的功夫,孫傳庭與他的親兵們已經排衆而入,大股大股的鐵甲騎兵如水涌出,有個小軍突集站起,大約也是嚇的傻了,卻是被孫傳庭的親軍一刀斬過,登時身首異處!

“小人們願降,許定國叛亂,非與小人等相關。”

所有人趴伏在地上,刀戟劍戟,扔了一地。

“無膽匪類,統統下去,連造反也不會,真是丟臉。”孫傳庭面色如鐵,他帶兵向來以酷厲聞名,非是如此,豈能好次挫跌都又帶出大軍來?

若是以前脾氣,就算說了降者無罪,這城門處幾百人也能全下令斬了不可。

只是此時念頭一轉,長嘆口氣,揮手道:“全部押下去吧,留人看守,其餘人等,隨我一起去救高傑。”

高傑在當時,也確實是狼狽不堪,命在須臾。

這雕州城不過方十餘里,其中最大的建築就是袁尚書邸,高傑心緒不佳,在徐州漸漸被孫傳庭壓下一頭,太子那邊越來越強勢,淮揚一體,他根本折騰不動,整個人如被陷在泥潭之中,最近一段時間,盛覺氣也喘不過來。

違法犯禁的事,是再也不大敢放部下任意施爲,不過亡羊補牢,卻很難彌補前過,徐州地方,百姓恨他入骨,士紳們不依附,除了幾萬大軍,近萬騾馬可爲根本,別的就無可依靠了。

他心中煩悶,偏孫傳庭不停的在他耳邊說許定國不可靠,最近河南風聲很是不對,朱大典那廝偏又率一營兵直上山東,藉着謝升那廝是東宮舊人的關係,大半個山東落入手中,就其有一些土賊難平,朱大麴也是率領步騎,不停剎殺,眼看山東就要平靖下來,河南巡撫方孔昭卻藉口許定國不穩,所以不肯過河。

種種相加,高傑一賭氣,索性帶着親兵大將,還有巡撫越其傑等人,直入雎州,倒要瞧瞧,許定國究竟敢怎麼着他?

歷史上的高傑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而許定國也沒教他失望,埋伏甲兵,在袁尚書府邸最深的一進堂院內,將高傑刺殺。

這個歷史上四鎮中最強,也最肯打的一鎮總兵,就這麼蕪了。

他的部下李成棟後來投降,一路打到廣州,戰鬥力之強,令人咋舌。

現在的高傑,也是被許定國率領最精強的部下圍在大宅之中,四周到處火起,到處是火銑擊出來的槍眼和箭矢掠空飛過,時不時的就是一聲慘叫,血腥氣和煙火氣薰的人頭腦昏沉,許定國騎馬督戰,拼命督促將士急速攻入宅中。

第71章 犧牲第228章 轉折(8)第185章 變亂(2)第347章 決勝(22)第197章 餘波(5)第59章 熱血(2)第18章 非常第260章 序幕(6)第50章 哭廟第278章 會戰(14)第26 助餉第207章 餘波(16)第38章 羣英會(8)第135章 南京(23)第209章 收穫(2)第117章 南京(5)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118章 南京(6)第212章 收穫(5)第315章 會戰(51)第15章 一揖第1章 重生第274章 會戰(10)第281章 會戰(17)第314章 會戰(50)第291章 會戰(27)第208章 收穫(1)第236章 轉折(16)第221章 轉折(1)第4章 拉攏第72章 六率第190章 變亂(7)第250章 轉折(30)第20章 巧遇第104章 立基(6)第87章 風雲(3)第141章 南京(29)第180章 變化(6)第10章 校閱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61章 序幕(7)第263章 序幕(9)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223章 轉折(3)第155章 南京(43)第301章 會戰(37)第301章 會戰(37)第344章 決勝(19)第189章 變亂(6)第166章 淮上(4)第55章 突變第261章 序幕(7)第290章 會戰(26)第135章 南京(23)第166章 淮上(4)第107章 立基(9)第229章 轉折(9)第261章 序幕(7)第80章 福王第269章 會戰(5)第297章 會戰(33)第116章 南京(4)第327章 決勝(2)第211章 收穫(4)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95章 會戰(31)第220章 火器(3)第180章 變化(6)第32 羣英會(2)第100章 立基(2)第152章 南京(40)第230章 轉折(20)第287章 會戰(23)第61章 熱血(4)第202章 餘波(11)第163章 淮上(1)第298章 會戰(34)第135章 南京(23)第57章 陷落第58 熱血(1)第213章 收穫(6)第246章 轉折(26)第171章 練兵(3)第345章 決勝(20)第4章 拉攏第2章 親人第250章 轉折(30)第275章 會戰(11)第288章 會戰(24)第317章 會戰(53)第264章 序幕(10)第39章 羣英會(9)第29章 閣臣第108章 立基(10)第200章 餘波(8)第148章 南京(36)第20章 巧遇第230章 轉折(10)第88章 風雲(4)第237章 轉折(17)
第71章 犧牲第228章 轉折(8)第185章 變亂(2)第347章 決勝(22)第197章 餘波(5)第59章 熱血(2)第18章 非常第260章 序幕(6)第50章 哭廟第278章 會戰(14)第26 助餉第207章 餘波(16)第38章 羣英會(8)第135章 南京(23)第209章 收穫(2)第117章 南京(5)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118章 南京(6)第212章 收穫(5)第315章 會戰(51)第15章 一揖第1章 重生第274章 會戰(10)第281章 會戰(17)第314章 會戰(50)第291章 會戰(27)第208章 收穫(1)第236章 轉折(16)第221章 轉折(1)第4章 拉攏第72章 六率第190章 變亂(7)第250章 轉折(30)第20章 巧遇第104章 立基(6)第87章 風雲(3)第141章 南京(29)第180章 變化(6)第10章 校閱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61章 序幕(7)第263章 序幕(9)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223章 轉折(3)第155章 南京(43)第301章 會戰(37)第301章 會戰(37)第344章 決勝(19)第189章 變亂(6)第166章 淮上(4)第55章 突變第261章 序幕(7)第290章 會戰(26)第135章 南京(23)第166章 淮上(4)第107章 立基(9)第229章 轉折(9)第261章 序幕(7)第80章 福王第269章 會戰(5)第297章 會戰(33)第116章 南京(4)第327章 決勝(2)第211章 收穫(4)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95章 會戰(31)第220章 火器(3)第180章 變化(6)第32 羣英會(2)第100章 立基(2)第152章 南京(40)第230章 轉折(20)第287章 會戰(23)第61章 熱血(4)第202章 餘波(11)第163章 淮上(1)第298章 會戰(34)第135章 南京(23)第57章 陷落第58 熱血(1)第213章 收穫(6)第246章 轉折(26)第171章 練兵(3)第345章 決勝(20)第4章 拉攏第2章 親人第250章 轉折(30)第275章 會戰(11)第288章 會戰(24)第317章 會戰(53)第264章 序幕(10)第39章 羣英會(9)第29章 閣臣第108章 立基(10)第200章 餘波(8)第148章 南京(36)第20章 巧遇第230章 轉折(10)第88章 風雲(4)第237章 轉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