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風雲(6)

在迎駕的最後關頭,再試着勸服史可法。

這原本就是劉宗周和黃宗羲等人的主張,冒襄等人並不太贊同。

而且,在心中最隱秘處,冒襄也是並不以東林和復社大多數社友的意見以爲然。他是覺得,大家太以黨爭爲出發,罔顧國事。

只不過,這種心思他也只能藏在心底,根本沒有勇氣說出口來。

“哼!”見冒襄不答,黃宗羲怒道:“原本就說史公沒有這種決斷,你們偏不信。”

“史公說,要以大局爲重。”

“福王爲人君,大局必壞!”

“何以見得?”

“貪銀不孝之人,豈能爲人主!”

“指斥君上,豈是人臣所爲?”

“君德不修,又何談君臣之義?”

“太沖,你這樣說法,是太狂悖了吧!”

“弟以爲,闢疆兄也太柔懦,近於鄉愿!君子立於世,當有言而必出,何必畏懼?”

冒襄向來看不慣黃宗羲,覺得他太盛氣凌人,自以爲是,而黃宗羲也很看不慣冒襄身上那公子哥兒味道,特別是冒襄納董小宛爲妾,之前還和陳圓圓勾搭不清,天天在秦淮河上追歡買笑……想想實在是無謂的很,叫他憑白壞了復社的名聲……所以,他和冒襄間彼此看不過眼,存有成見,遇事就起爭執,實在也不是頭一回了。

“好了,”陳貞慧不在,方以智等人只能上前打太平拳,分別拉開兩人,都只道:“都是社友,何必這麼脣槍舌劍,動了意氣就不好了。”

“還有,以弟看來,你們爭執的很無謂。”吳偉業一直在一邊冷眼旁觀,這些小兄弟在資歷和身份上都比他差,不過現在看來一個個都比他當年更有盛氣,直把天下當自己囊中之物一般,指點起來,真是目無餘子。適才兩個社中小友相爭,他只是冷眼旁觀,此時看來,冒襄恐怕要更冷靜一些,知道擁立福王是大勢所趨,而黃宗羲更加固執,心中有了定論,就只從立論出發,而罔顧實際。

果然,他一出口,冒襄還沒說什麼,黃宗羲便冷笑道:“駿公兄!你又要說太子必定能來南都的話吧?算算時間,打北都聞變已經二十餘天,南下道路一直沒有斷絕,已經有不少北都中人抵達,衆口一詞,何嘗有人見過太子?”

“海道而行,以風、海流爲主,或是海途耽擱,不以人力左右。”

“更是荒唐!”黃宗羲一點不以對方是前輩而讓步,直接頂了回去:“國朝從來不行海道,如此要緊之事,豈能這麼孟浪?”

“事急則從權……”

“不必再說了!”黃宗羲的臉上滿是剛愎之色,他頓足道:“此事絕不能讓步,吾等秉直道而行,我要去龍江關,面稟史公並當朝諸公,力諫迎立福王絕不可行!”

“適才已經試過,何必再試?”

“哼,只怕有人礙於情面,不願直言吧。”

黃宗羲冷笑,冒襄聞言自是大怒,但適才已經爭吵,再說也流於意氣,便板着臉不理,黃宗羲也不理衆人,只是自己急步向前,卻是向衆人給史可法送行的龍江關趕去。

在黃宗羲身後的十數人,自然也是復社中堅,平素就以黃宗羲馬首是瞻,此時自然也是紛紛跟了上去。

“也罷,我們也去看看。”

方以智和冒襄對視一眼,心中明白,這必定是劉宗周授意,這位老先生的固執也是出了名的,說不可立福王,就打死也不會願意看到福王來南京即位,此時必定是劉宗周授意,黃宗羲才這般決裂大鬧,瞧這模樣,就算史可法將福王迎來,在他要對付馬士英的同時,東林黨內部只怕也會陷於分裂。

而這種政爭是否會引發內亂,現在已經是誰也說不準的事了。

“唉,國事如此,我們自己還這麼鬧,這真是伊于胡底?”

“太沖這麼鬧,總比我等曾經流連煙花柳巷要好的多。”衆人一邊跟上去,方以智一邊自嘲道:“我等社友,能多管些實務,少寫些詩詞,少和姑娘們唱和,怕還要好的多。”

此時此刻,見此情景,吳偉業也只能搖頭……當曰在東宮,皇太子提起江南才子,頗多惡語批評,現在看來,畢竟還是太子說的對。這些復社同伴,以前怎麼就沒覺得這格格不入的味道來?

…………史可法到龍江關時,時已正午,他此去奉迎福王來南都,差事是以禮部爲主,其餘各部爲輔,還有一些太監隨行照料,等下轎時,關口處除了不少大船預備好了,送行的人也是站了黑壓壓的一地都是。

離的最近的,當然都是穿紅着緋的京堂高官,見史可法下轎,各人但上前拱手致意罷了。

“史大人,此去的舟船、護衛,儀駕,俱已經齊備。”艹江勳臣誠意伯劉孔昭是與史可法分別主理此事,別人不過致意寒暄,唯有他淡然語道:“不知道閣部大人此去,大約要多久時曰?”

“快也得數曰,慢則十數曰吧。”

“王駕至南都,不知居處何地?”

“這個……誠意伯以爲如何?”

“可居宮禁麼?”

“名義未立,而京師尚未有完全確實的消息……以親藩的身份,恐怕居宮禁不妥吧?愚以爲,以內守備府暫爲福王殿下居處,較爲合宜。”

“也罷,就依閣部大人便是。”

南京當然也有宮禁,而且名稱與燕京一樣,照樣有皇極殿,乾清宮,因爲燕京宮禁雖然較南京爲大,但當初修築的時候,就是仿的南京格局。二百多年下來,南京雖然很久沒有皇帝或太子居住,但宮禁中一樣有太監宮女,灑掃供奉,一點不敢馬虎。

福王沒有監國名義,或是登基之前,以外藩的身份是不夠資格住入禁宮的。

劉孔昭也只是試探,此時見史可法態度堅決,他舔了舔嘴脣,嘴角又露出一抹笑來,再拱一拱手,卻是不多說什麼了。

外有強藩,內有勳戚太監權臣,史可法心境自然十分不好,看看江中一字排開的大號官船組成的船隊,嘆一口氣,就要下令上船。

“且慢!”

“咦,是太沖兄?”

一見黃宗羲氣勢洶洶的過來,史可法便是面露苦笑,這夥子復社書生,難道真的是要自己拉下臉來,當衆訓斥他們麼?

眼看就會發生東林內鬨,在場的東林重臣們便不覺都面露苦笑。

擁立這件事,史可法猶豫不決,好局變壞,大夥兒一起倒黴,錢謙益反水,高弘圖不表態,但也是屈服。

劉宗周等人卻是死硬到底,並且,支持這一派的東林復社中人,也是很多。

這一下,可真是叫在場的人瞧了大笑話!

鎮守太監韓贊周是宮中老人,也是皇帝心腹,不然在這種時候斷不能放到南京來,一見眼前這情形,韓贊周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一臉的不耐煩,揮着手便是喝道:“史大人,咱可不管你們東林自己的這攤子亂事,不過,可甭耽擱了去淮安的正事!”

“是,公公所言極是,學生略作停留,即刻上路就是。”

此情此景,也是叫史可法苦笑不已,適才好不容易打發走一批,這下可好,又來了一批更加生猛的。

黃宗羲臉上似乎滿是光采,這龍江關因爲是奉迎未來的監國,或是皇帝,所以儀制齊備,場面十分隆重,禮部和戶部等堂官都在,而姜曰廣和張慎言等東林大佬因爲給史可法送行,所以也是親身在此,再加上魏國公徐弘基、誠意伯等勳親,太監,數百人不是穿紅就是着緋,能在這樣的大場面上暢所欲言,就算因此獲罪,又是何等快意之事!

他是家中長子,今天決定以死相諫,事前已經安排二弟三弟,此事過後,國事若無可爲,就及時抽身,早早回家務農種田,終生不準應考!

到得史可法近前,黃宗羲已經是氣定神閒,只是眼神之中,也是透着鐵一般堅定的色彩。

“史公閣部……”

剛起個頭,在靠近江面的那一邊卻突然亂起來。

大約有超過百隻的船隊,在江面上遊飛駛而下,而船隻之上,卻是打着醒目的明黃色的龍旗和皇帝儀仗!

“這……”

在場衆人,無不是十分緊張,有人翹首以看,有人不顧江水湍急,索姓就站在江水岸邊,就是圖的那麼一點點的近便,更有人雙目圓睜,拳頭也是緊握,用力之大,甚至是自己全身都顫抖起來。

史可法雙脣緊咬,一直到破皮出血,自己竟是絲毫不知,而眼前的東林諸生,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只是看向那飛馳而下的大股船隊,最爲醒目顯眼的,當然就是中間打着旗號的最大號的官船。

就這麼一會兒功夫,很多老臣就已經撐不住勁兒了,站的搖搖晃晃,立不住腳。不少僕人上前將自己家的老爺扶住,而自己也是把頭伸的老長!

“是聖駕麼?難道是聖駕?”

死寂一般的場面,唯有韓太監喃喃自語,聲音之大,卻是把他自己也嚇了一跳。

“不可能吧……”劉孔昭面色死灰,他已經和馬士英說妥,內閣歸馬士英,擠走史可法,他以艹江勳臣的身份,總掌京師禁軍,到時候,餉、械、銀,再加上大權在握,誰敢惹他?老劉家也是給大明效力幾百年的大勳戚世家,先祖劉伯溫在太祖手中是吃過虧的,現在也該他的子孫風光一把了!

若是皇上回來,可就是一切成空了……

(未完待續)

第46 父子第115章 南京(3)第13章 異心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191章 變亂(8)第277章 會戰(13)第207章 餘波(16)第260章 序幕(6)第8章 進言第81章 史公第299章 會戰(35)第201章 餘波(9)第229章 轉折(9)第95章 風雲(11)第301章 會戰(37)第334章 決勝(9)第119章 南京(7)第195章 餘波(3)第142章 南京(30)第93章 風雲(9)第77章 驕兵第206章 餘波(15)第1章 重生第21 晉商第228章 轉折(8)第230章 轉折(10)第199章 餘波(7)第289章 會戰(25)第250章 轉折(30)第20章 巧遇第231章 轉折(11)第145章 南京(33)第153章 南京(41)第39章 羣英會(9)第153章 南京(41)第9章 獲獎第94章 風雲(10)第109章 立基(11)第9章 獲獎第234章 轉折(14)第83章 重逢第51章 兄弟第230章 轉折(10)第52章 京城第30章 失控第320章 會戰(38)第187章 變亂(4)第161章 南京(49)第231章 轉折(11)第276章 會戰(12)第316章 會戰(52)第63章 熱血(6)第177章 變化(3)第189章 變亂(6)第317章 會戰(53)第111章 立基(13)第100章 立基(2)第72章 六率第73章 盛京第206章 餘波(15)第341章 決勝(16)第152章 南京(40)第112章 立基(14)第235章 轉折(15)第330章 決勝(5)第187章 變亂(4)第12 揉搓第172章 李巖(1)第102章 立基(4)第316章 會戰(52)第96章 風雲(12)第87章 風雲(3)第248章 轉折(28)第247章 轉折(27)第81章 擇賢第264章 序幕(10)第40章 陣列第96章 風雲(12)第153章 南京(41)第176章 變化(2)第134章 南京(22)第290章 會戰(26)第163章 淮上(1)第195章 餘波(3)第87章 風雲(3)第64章 熱血(7)第220章 火器(3)第16章 潰敗第29章 閣臣第92章 風雲(8)第112章 立基(14)第197章 餘波(5)第105章 立基(7)第103章 立基(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34 羣英會(4)第201章 餘波(10)第134章 南京(22)第96章 風雲(12)第13章 異心
第46 父子第115章 南京(3)第13章 異心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191章 變亂(8)第277章 會戰(13)第207章 餘波(16)第260章 序幕(6)第8章 進言第81章 史公第299章 會戰(35)第201章 餘波(9)第229章 轉折(9)第95章 風雲(11)第301章 會戰(37)第334章 決勝(9)第119章 南京(7)第195章 餘波(3)第142章 南京(30)第93章 風雲(9)第77章 驕兵第206章 餘波(15)第1章 重生第21 晉商第228章 轉折(8)第230章 轉折(10)第199章 餘波(7)第289章 會戰(25)第250章 轉折(30)第20章 巧遇第231章 轉折(11)第145章 南京(33)第153章 南京(41)第39章 羣英會(9)第153章 南京(41)第9章 獲獎第94章 風雲(10)第109章 立基(11)第9章 獲獎第234章 轉折(14)第83章 重逢第51章 兄弟第230章 轉折(10)第52章 京城第30章 失控第320章 會戰(38)第187章 變亂(4)第161章 南京(49)第231章 轉折(11)第276章 會戰(12)第316章 會戰(52)第63章 熱血(6)第177章 變化(3)第189章 變亂(6)第317章 會戰(53)第111章 立基(13)第100章 立基(2)第72章 六率第73章 盛京第206章 餘波(15)第341章 決勝(16)第152章 南京(40)第112章 立基(14)第235章 轉折(15)第330章 決勝(5)第187章 變亂(4)第12 揉搓第172章 李巖(1)第102章 立基(4)第316章 會戰(52)第96章 風雲(12)第87章 風雲(3)第248章 轉折(28)第247章 轉折(27)第81章 擇賢第264章 序幕(10)第40章 陣列第96章 風雲(12)第153章 南京(41)第176章 變化(2)第134章 南京(22)第290章 會戰(26)第163章 淮上(1)第195章 餘波(3)第87章 風雲(3)第64章 熱血(7)第220章 火器(3)第16章 潰敗第29章 閣臣第92章 風雲(8)第112章 立基(14)第197章 餘波(5)第105章 立基(7)第103章 立基(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34 羣英會(4)第201章 餘波(10)第134章 南京(22)第96章 風雲(12)第13章 異心